第54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哦。」馮蘊輕輕應一聲。

  小滿看她有氣無力的樣子,以為她不高興,又特地把紀佑的話說得更清楚一點。

  「將軍要在翠嶼受禮,一時半會回不來。怕夫人擔心,這才讓紀侍衛走一趟,知會夫人一聲。」

  「我明白。」

  馮蘊眨了眨眼睛,小滿過來扶她起身。

  睡得不是很足,她雙眼惺忪,推開窗戶望出去,外間一片寧靜,幾隻麻雀落在屋檐下,嘰嘰喳喳叫著什麼。

  金燦燦的陽光落下來,照著雪白的瓦頂,空氣清新澄淨,雪後天晴,世界好像變了個樣。

  「吩咐下去,里外灑掃一遍,灶上加菜,上下同喜,以敬皇恩。」

  小滿喜滋滋地應一聲。

  -

  翠嶼行宮。

  大晉興和皇帝旨意:

  大將軍裴獗居功至偉,有大德,天子賜之。敕封為雍懷王,加九錫之禮,可「謁贊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

  只是,九錫之禮十分繁瑣,且需要的禮器極多,天子在中京,大將軍在信州,禮節無法周全,由晉太后李氏代天子頒詔,賜冠服和印綬,其餘儀制,一概要到中京再補。

  李桑若站在行宮大殿中間,身著隆重的冕服,身體疲憊、雙眼赤紅,看著裴獗從臣眾中間走來,虎目爍爍,並無半點病態,想到凌晨時收到的急報,心下焦灼,隱忍著急欲滾下的淚水,就那樣看著他。

  禮官唱道:「大將軍受禮。」

  裴獗:「謝太后。」

  李桑若聽他聲音平靜,沒有半點溫度,脊背愈發寒冷。

  那眉,那眼,明明那般熟悉,她卻覺得他如此陌生、遙遠,就好似雪地里襲擊她的那隻妖獸,隨時會將冰冷的刀刃架在她的脖子。

  他們說,匡兒病得蹊蹺,定與大將軍有關。

  李桑若不肯相信。

  這個男人曾經在先帝病榻前,單膝跪地,立誓說:

  「皇天在上,厚土在下,臣裴獗立誓,此生效忠陛下,庇護太子,以拱衛社稷,中興大晉,使得國運隆重,永無不臣之心。如違此誓,天誅地滅。」

  這個男人,曾經力排眾議,扶她的匡兒上位,用這雙堅硬有力的手臂,抱著她的匡兒,輕輕放在龍椅上。

  當著眾臣的面,他說:

  「陛下要坐穩了。」

  匡兒年幼,不省事,被金鑾殿上肅穆的氣氛嚇得哇哇大哭,張著眼睛四顧找娘。

  是這個男人輕輕擦去匡兒的眼淚,溫聲安撫。

  「有臣在側,陛下無須害怕。」

  也是他率先走到殿中,第一個拜下。

  「臣裴獗,叩見新君。」

  群臣這才齊齊叩拜,唱賀小皇帝。

  「臣等恭賀新君,萬歲萬歲萬萬歲。」

  那一刻,李桑若才真正從先帝駕崩後的兵荒馬亂中踏實下來。

  新舊政權的交替,太后稱制,無數的刁難,無數的風波,皆應有裴獗在側,她才那般安穩。

  三年來的一幕一幕,此刻全在眼前。

  言猶在耳。

  她卻不再是當初柔弱無依的小寡婦。

  他也不再是心底那個裴郎。

  她自忖,從未改變。

  她防範過所有的臣子,從不防他。

  儘管李宗訓一次次在她面前說,裴獗勢大必反,她也是左耳朵進,右耳朵出,不肯相信那個立誓護她母子周全的男人,會起兵造反。

  世事無常。

  她最愛的郎君,終是成了她最大的敵人。

  「殿下。」唐少恭提醒她。

  李桑若回過神來,目光落在裴獗身上。

  「平身。」

  她本想說大將軍,又想到方才頒下的聖旨。

  裴獗從此不僅是大將軍,還是權傾朝野受九錫之命的雍懷王。

  她此刻可以站在他的面前,以上位頒旨,只因她是帝王之母,臨朝太后,代皇帝授印。

  於是又壓著紛亂的心緒,面帶微笑地補上一句。

  「雍懷王殿下免禮吧。」

  裴獗:「臣謝主隆恩。」

  他抬頭,雙手平舉,目光冷若秋霜。

  有那麼一瞬,李桑若幾乎就要從他的目光里捕捉到一點什麼情緒,可待她細看過去,又似雲霧飄走,徒留一片冷寂。

  她慢慢上前,將托盤裡的印綬遞上。

  裴獗接過。

  內侍捧著王冠上前。

  李桑若微微一笑,示意裴獗低頭。

  「雍懷王受禮。」

  由帝王將冠帶系在臣子的頭上,是禮制,以示皇帝的恩寵。

  李桑若代天子賜禮,要親手為裴獗加冕為王。

  第305章 虎符印綬

  李桑若親眼看到過馮蘊為他整理衣冠的樣子。

  他個子高,怕她夠不著,會低下頭,像一條溫順的大狗,由著她擺弄。

  那原本是李桑若少女時便想過的畫面。

  和裴獗朝夕相對,她在一旁撫琴弄茶,看他舞刀弄劍,熱出一身的汗,再容光煥發地走過來,在他面前低著頭,由著她擦汗,更衣,雙眼明亮而喜悅……

  「雍懷王。」

  李桑若微微揚起臉龐,姿態秀麗,看著佇立在殿中的裴獗。

  血液燃燒,目露期待。

  此生做不成他的妻,無法晨昏日起,為他更衣束冠,就當這是一種彌補也好。

  「臣自己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