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不僅粟米麥飯管飽,還吃了兩次大肉,大饅頭,肉汁湯,油鹽都是有的,想想都流口水……

  因此,女郎說的話,阿樓都聽。

  沒想到,他很快就見識到了女郎說的「遠見」是什麼。

  初十這天晌午,好消息來了。

  「大將軍派佐官來安渡郡宣事,百姓一律到府門外聽宣。」

  沉寂多日的安渡城,就這樣熱鬧起來。

  安渡城近來無序,百姓也盼著石頭落地,當即成群結隊地過來。

  來的佐官叫賀洽,出自晉朝八大世家之一的廣平賀氏。他原是裴獗身邊的功曹參軍,蓄著一撮小鬍子,約莫四十來歲,看上去溫和又精悍。

  賀洽的車馬停在府門,人站在門前槐樹下的石台上。

  武將掌庶務,比文臣利落。

  賀洽對著里三層外三層的百姓,大著嗓門就吆喝。

  「本官姓賀,暫代太守事,掌安渡郡政務,庇護治下百姓。」

  將軍府派粥幾天,百姓對北雍軍沒有先前那麼怕,但也並不擁戴,在他們看來,北雍軍毀了他們安寧的生活,骨子裡是有怨恨的。

  賀洽笑眯眯的,對著一張張冷漠的臉。

  「明日會有施政文書下來,今日先給大家透點風聲。」

  「其一、凡身處安渡的郡民,無論戶籍何處,均可申請立戶。」

  百姓鴉雀無聲,卻又腹誹不止。

  飯都吃不起了,戶籍是齊還是晉,又有什麼關係?反正皇帝三天兩頭換人坐,吃不吃得飽飯才是正經。

  賀洽又道:「其二、十日內恢復營生的商戶,免稅五年。」

  以前齊太守執政,課稅並不輕鬆。

  可戰打成這樣,如何恢復營生?恢復營生又能安穩幾日?

  人群里議論紛紛。

  賀洽捋著小鬍子眯眼而笑。

  「其三,諸位都要聽好了——」

  人群頓時安靜下來。

  賀洽滿意地清了清嗓子,「大將軍體恤民情,已上呈陛下,將安渡郡內無主土地分給無田、少田的民戶。以戶員均量,使土不曠怠,民有地耕。男丁十五歲以上者,一人受田二十畝,婦人十畝。婦人當戶主的女戶,課稅減半。」

  賀功曹在說什麼?

  分田,均分?

  人群面面相覷,不敢相信。

  「諸位,諸位!即日起,請抓緊到將軍府立戶。這次均分的露田、桑田,無主之地,先來者先選。」

  「但有一條,有主的土地,主人在藉的,暫不作變動。具體的政令,明日會張貼在各縣、鎮、街、村的布告牌上……」

  「識字的民眾,請代為宣講,不識字的,多多詢問!」

  賀洽在石台上叉著腰,說了約莫有兩刻鐘。

  百姓越聚越多,將街道都堵塞了。

  響午,將軍府里照常抬了粥桶出來,這時人群沒有完全散去,不時有人來領粥,順便打聽情況。

  影壁前、石鼓邊、樹台下,圍著好幾個圈子,人山人海。

  馮蘊沒有去湊熱鬧,大半天都坐在長門院看書。

  外頭的消息都是阿樓說給她的。

  「大將軍是個好人!真是個大好人,以前我很是誤解他……」

  阿樓口沫橫飛說著大將軍即將頒布的戰時政令,一臉崇拜。

  「無田、少田的人去找功曹立戶,就可以分到田地。哪怕不是安渡郡的人,只要今後在安渡討生活,也可在安渡郡安家落戶。」

  「讓耕者有其田,女郎女郎,你可聽見了?大將軍是救世之人吶。」

  馮蘊沒什麼反應。

  她沒告訴阿樓這是自己的建議。

  更沒有告訴阿樓,她為什麼篤定裴獗會同意。

  因為均田政策,就是上輩子的裴獗頒布的政令。

  於她而言,只是用裴獗的骨頭熬湯餵給裴獗喝下而已。

  帶兵打仗,要緊的是糧食。裴獗搶奪萬寧安渡等郡縣,正是因為這一帶的良田沃土,一旦收入囊中,就是晉國的大糧倉。

  這也是為什麼萬寧郡和安渡郡一丟,齊國的反應會這麼大,齊帝也不得不在馮敬堯帶著文武大臣三番五次地催請後,起用他一直忌憚的竟陵王蕭呈……

  裴獗不是只會嗜殺的蠻夫,他懂得安渡郡的重要性,也明白「民窮不可久刮」的道理,該養民生的時候,他是懂得治理的。

  所以,裴獗才是第一個主張均地於民的人。

  但前世這個政令下達,遇到了不少現實的問題。

  於是,馮蘊巧妙地「借用」裴獗的觀點,再補充施政的困難,以及解決的辦法,再糾正一些在後來才發現的錯誤,就寫出了幾個萬言書……

  她心知,一定會說到裴獗的心坎里。

  但她不知道,當裴獗發現有人如此契合他的所思所想時,是會驚喜,還是會感到驚恐……

  馮蘊問阿樓:「賀功曹現在何處?」

  阿樓道:「在政事堂。」

  大將軍府的前身是郡太守府,有辦政務的正堂,有胥吏房。除去馮蘊住的後宅外,東西兩側都有屬吏的住處。

  賀洽來了,安渡很快會恢復秩序,很多事情不需要馮蘊再操心。可馮蘊沒有做成屬吏,心裡就像堵了個篩子,高興不起來。

  幸好,裴獗的政令里有一條。

  「有主的土地暫不變更。」

  那就是說,馮家以前在安渡郡置辦的田地莊子,仍是她的。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