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頁
「不必行禮了,坐吧。」昭華長公主頭也不抬,倒了兩杯茶水,隨後開門見山道:「蕭鳳岳是我的人,本欲用些手段好降你部分職權,如今弄巧成拙,倒把自己栽進去了。他們不必再審,有什麼問題直接問我就是。」
謝歲:「………」
他倒是沒想到對方會如此直白的承認……這是打算撕破臉了?
裴珩衣擺一揮,大大方方坐下,大約是渴了,不等謝歲反應過來,舉起桌上茶杯一飲而盡。
意料之外的動作,謝歲渾身一顫,差點蹦起來將茶水從裴珩嗓子眼裡扣出來。不是,這祖宗怎麼一點警惕心都沒有?就不怕水裡有毒嗎!
桌下,裴珩按住謝歲的手腕,安撫性地在手背上拍拍,示意自己無事。
好在長公主並沒有在茶水中做什麼手腳,裴珩喝完茶,咂摸了一下滋味,道了句寡淡,便丟了杯子,雙手環胸往椅子上那麼一靠,拽的二五八萬,語帶嘲諷,「結黨營私,勾結外族,豢養私兵,構陷同僚……本王數數,這麼多的罪名,夠普通人滅幾回滿門?母親,可別什麼罪都往身上攬,就算您是長公主,但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啊。」
裴珩甚少喚出母親二字,乍然開口,就算是帶著諷刺的意思,也讓長公主晃神片刻。
不過也只是那一瞬而已。
「你若徹查,朝中必亂。」她很快回過神,捏著茶杯,聲音淡然,「你我都不願見大周亂下去,不是嗎?你若放過蕭家,金陵世家不會再找你麻煩,並且我會著人上奏,重啟謝氏一案,還謝家一個清白,如何?」
謝歲指尖一顫,抬眼卻發現長公主正看著他,一雙漆黑的鳳眼說不出的幽深。
「元夕跟著你到底受了委屈,你既愛重他,便該多為他著想。」昭華長公主語氣軟了下來,「當年太子謀逆一案疑點重重,只可憐謝家被牽連,先帝駕崩那夜,謝相和謝大公子連宮門都未出,便被……唉。」
她以手掩唇,隱下剩餘的話語,表情瞧著倒像是同情的模樣。
宮變那夜,昭華長公主在宮中侍疾,她也許真的知道些什麼,但若用這個做籌碼,謝歲不為所動。
他早就從那書中知道罪魁禍首是誰。皇位之爭,殺兄弒父,血流成河的一條路。不過是勝者為王,敗者為寇,靈帝上位後已將所有的蛛絲馬跡清理乾淨,謝歲不認為昭華長公主手中會有什麼重要證據。
多半是耍詐。
不過氣氛都到這裡了,謝歲自然也不會放過這個機會,遂轉頭,做單純柔弱狀,抱住裴珩的胳膊,「回殿下,微臣不委屈。能夠長伴王爺左右已經是我三生有幸,比起這些,還是大周國律更重要,王爺如今是國之棟樑,肱骨之臣,若真被構陷成功,江山社稷如何能安?謀害王爺的人其心可誅,可千萬不能放過。」
「至於謝家一案,總有水落石出的時候。」
等到朝政穩定,他多找些幫手,翻案也只是時間問題。謝歲並不急,何事該做何事,他心中自有計量。
不過一邊的裴珩不這麼想,他點了點桌面,「先帝遺詔在你手裡?」
謝歲悚然一驚。
「是。」對面的長公主施施然放下茶杯,「一次小小的交易而已,你安撫耶律烏恆,我給你們遺詔,各取所需,如何?」
「可以。」裴珩乾脆點頭,「不過死罪可免,活罪難逃,我不想再在金陵看見姓蕭的。」
「侯爺年邁,給他們挑個好山好水的去處養老吧。」
三兩句話達成一致,謝歲跟著長公主去取遺詔,裴珩留在庭院裡吃茶。
待到看不見青年人影,謝歲忽的聽到身前女人冷漠的嗓音,「你倒是對他真心。」
謝歲神色如常,「王爺待我極好。」
「好?」昭華長公主嘁笑一聲,「勸你別太投入,萬一哪日換了性子,只怕你哭都來不及。」
謝歲一頭霧水,卻覺得她口中的語氣針對太明顯了些,試探道:「王爺是您獨子,殿下何至於此?」
「他不是。」長公主語氣聽不出悲喜,「我兒早就死了。」
不同於謝歲震驚的表情,長公主十分淡定,她繼續道:「謝大人不妨去問問,他到底是什麼東西。他若真的愛你,興許會說實話。」
第101章
不過一個中秋,蕭家便悄無聲息倒了。老侯爺忽生惡疾,人到老時只想落葉歸根,打算回黃州老家了此殘生。
蕭家大公子純孝,連夜上疏一封,聲淚俱下,自請辭官侍奉老父,帝允。不過半月,蕭家舉府搬遷,曾經呼朋引伴,在朱雀街上打馬而過的小侯爺,如今也只能藏著傷手,於驛亭拜別孤零零幾位舊友,輕裝簡行上路去了。
謝歲靠在隱蔽處,看著蕭鳳岳抱住言聿白,腦袋埋地低低的,恨不得將那身白衣裹進懷中打包帶走,然後被旁側盯了良久的傅郁離生硬分開。
今日風大,那三個少年人之間暗流涌動。言聿白一臉正直,傅郁離眉間陰鬱,至於蕭鳳岳,他清減憔悴,嘴角顫抖了許久,最後也只得一句你多保重,而後踏上馬車,隨著車隊一同離去,化作廣闊天地間的一點墨影。
還挺酸爽。
謝歲想著原文裡這三人的糾葛,忽然覺得傅大公子應該給他送面錦旗。
「此去黃州山高路遠的,聽說路上常有水匪出沒,徒兒想不想試試蕭家人運氣如何?」林雁蹲在一個樹墩上,指尖把玩著一把飛刀,刀刃尖銳,泛著攝人寒光,蝴蝶般翻轉,他盯著遠去的車隊,嗤笑一聲,「賊心不死,還覺得自己這輩子能回京城呢。」
謝歲:「………」
他倒是沒想到對方會如此直白的承認……這是打算撕破臉了?
裴珩衣擺一揮,大大方方坐下,大約是渴了,不等謝歲反應過來,舉起桌上茶杯一飲而盡。
意料之外的動作,謝歲渾身一顫,差點蹦起來將茶水從裴珩嗓子眼裡扣出來。不是,這祖宗怎麼一點警惕心都沒有?就不怕水裡有毒嗎!
桌下,裴珩按住謝歲的手腕,安撫性地在手背上拍拍,示意自己無事。
好在長公主並沒有在茶水中做什麼手腳,裴珩喝完茶,咂摸了一下滋味,道了句寡淡,便丟了杯子,雙手環胸往椅子上那麼一靠,拽的二五八萬,語帶嘲諷,「結黨營私,勾結外族,豢養私兵,構陷同僚……本王數數,這麼多的罪名,夠普通人滅幾回滿門?母親,可別什麼罪都往身上攬,就算您是長公主,但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啊。」
裴珩甚少喚出母親二字,乍然開口,就算是帶著諷刺的意思,也讓長公主晃神片刻。
不過也只是那一瞬而已。
「你若徹查,朝中必亂。」她很快回過神,捏著茶杯,聲音淡然,「你我都不願見大周亂下去,不是嗎?你若放過蕭家,金陵世家不會再找你麻煩,並且我會著人上奏,重啟謝氏一案,還謝家一個清白,如何?」
謝歲指尖一顫,抬眼卻發現長公主正看著他,一雙漆黑的鳳眼說不出的幽深。
「元夕跟著你到底受了委屈,你既愛重他,便該多為他著想。」昭華長公主語氣軟了下來,「當年太子謀逆一案疑點重重,只可憐謝家被牽連,先帝駕崩那夜,謝相和謝大公子連宮門都未出,便被……唉。」
她以手掩唇,隱下剩餘的話語,表情瞧著倒像是同情的模樣。
宮變那夜,昭華長公主在宮中侍疾,她也許真的知道些什麼,但若用這個做籌碼,謝歲不為所動。
他早就從那書中知道罪魁禍首是誰。皇位之爭,殺兄弒父,血流成河的一條路。不過是勝者為王,敗者為寇,靈帝上位後已將所有的蛛絲馬跡清理乾淨,謝歲不認為昭華長公主手中會有什麼重要證據。
多半是耍詐。
不過氣氛都到這裡了,謝歲自然也不會放過這個機會,遂轉頭,做單純柔弱狀,抱住裴珩的胳膊,「回殿下,微臣不委屈。能夠長伴王爺左右已經是我三生有幸,比起這些,還是大周國律更重要,王爺如今是國之棟樑,肱骨之臣,若真被構陷成功,江山社稷如何能安?謀害王爺的人其心可誅,可千萬不能放過。」
「至於謝家一案,總有水落石出的時候。」
等到朝政穩定,他多找些幫手,翻案也只是時間問題。謝歲並不急,何事該做何事,他心中自有計量。
不過一邊的裴珩不這麼想,他點了點桌面,「先帝遺詔在你手裡?」
謝歲悚然一驚。
「是。」對面的長公主施施然放下茶杯,「一次小小的交易而已,你安撫耶律烏恆,我給你們遺詔,各取所需,如何?」
「可以。」裴珩乾脆點頭,「不過死罪可免,活罪難逃,我不想再在金陵看見姓蕭的。」
「侯爺年邁,給他們挑個好山好水的去處養老吧。」
三兩句話達成一致,謝歲跟著長公主去取遺詔,裴珩留在庭院裡吃茶。
待到看不見青年人影,謝歲忽的聽到身前女人冷漠的嗓音,「你倒是對他真心。」
謝歲神色如常,「王爺待我極好。」
「好?」昭華長公主嘁笑一聲,「勸你別太投入,萬一哪日換了性子,只怕你哭都來不及。」
謝歲一頭霧水,卻覺得她口中的語氣針對太明顯了些,試探道:「王爺是您獨子,殿下何至於此?」
「他不是。」長公主語氣聽不出悲喜,「我兒早就死了。」
不同於謝歲震驚的表情,長公主十分淡定,她繼續道:「謝大人不妨去問問,他到底是什麼東西。他若真的愛你,興許會說實話。」
第101章
不過一個中秋,蕭家便悄無聲息倒了。老侯爺忽生惡疾,人到老時只想落葉歸根,打算回黃州老家了此殘生。
蕭家大公子純孝,連夜上疏一封,聲淚俱下,自請辭官侍奉老父,帝允。不過半月,蕭家舉府搬遷,曾經呼朋引伴,在朱雀街上打馬而過的小侯爺,如今也只能藏著傷手,於驛亭拜別孤零零幾位舊友,輕裝簡行上路去了。
謝歲靠在隱蔽處,看著蕭鳳岳抱住言聿白,腦袋埋地低低的,恨不得將那身白衣裹進懷中打包帶走,然後被旁側盯了良久的傅郁離生硬分開。
今日風大,那三個少年人之間暗流涌動。言聿白一臉正直,傅郁離眉間陰鬱,至於蕭鳳岳,他清減憔悴,嘴角顫抖了許久,最後也只得一句你多保重,而後踏上馬車,隨著車隊一同離去,化作廣闊天地間的一點墨影。
還挺酸爽。
謝歲想著原文裡這三人的糾葛,忽然覺得傅大公子應該給他送面錦旗。
「此去黃州山高路遠的,聽說路上常有水匪出沒,徒兒想不想試試蕭家人運氣如何?」林雁蹲在一個樹墩上,指尖把玩著一把飛刀,刀刃尖銳,泛著攝人寒光,蝴蝶般翻轉,他盯著遠去的車隊,嗤笑一聲,「賊心不死,還覺得自己這輩子能回京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