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就算分家了,畢竟是自己娘,披麻戴孝是肯定要做到的。喪服做起來簡單,只要有材料也就是幾個婦人fèng一下的事情了。

  林青婉和姚氏雖然對何氏那人非常厭惡,但是畢竟是男人的親娘。又看兩個男人情緒低落,也沒有吭氣。

  一大家子穿好麻衣頭帶白孝,連小諾諾身上都被披了件小麻衣,頭上綁了一根白布帶,然後去了楊家。

  再次踏入楊家,所有人都有一種恍如隔世的感覺。

  進去了以後,楊老爺子還是滿臉呆滯,而楊學章兩口子還有王氏則是在一旁哭,楊鐵栓則是到處給親戚報喪去了。

  林青婉月份太大,幫不了什麼手。姚氏問了一下,聽說楊大姐和一位來幫忙的大娘在裡面給何氏換衣裳,就也進裡屋去了。

  楊鐵柱兩兄弟看也沒人起來主持什麼,就出去該買東西的買東西,該準備的準備去了。棺材倒是不用準備,因為落峽村的風俗,上了年紀的老人,早早就給自己準備好了壽材和壽衣。如果哪天人不行了,直接用,也不用趕著做。

  林青婉月份太大,根本沒辦法久站。也沒有人來招呼她,馬嬸兒手裡抱著諾諾,見她站的辛苦,就幫她搬了一凳子坐下。

  坐了一會兒,裡屋給人換壽衣的人出來了。那位來幫忙的大娘一看到林青婉就大驚,跺腳道:“哎呀,這真是家裡沒老人提點,你們也不懂規矩,有身子的人不能來這種地方的,會衝著的。”

  林青婉一愣,還有這麼一說?

  “鐵柱媳婦兒,你趕緊家去,這裡不能呆。”那大娘看她滿臉猶豫,又說道:“沒事兒的,老人不會怪的,你在家披麻戴孝就好了。”

  楊鐵柱這時候走了進來,聽到那大娘的話,趕緊拉著林青婉就出門了。他也不是很懂這個,但是似乎也聽人說過像這種場合,有身子的不能來的。

  剛才是懵了,一時也沒想起來就把林青婉帶了過來。

  在外面對林青婉交代了幾句讓她回家好好呆著,他可能要忙幾天才能回去,就吩咐馬嬸兒抱著小諾諾一起和林青婉回去。

  小諾諾太小,就算孫輩的也要披麻戴孝,他現在也弄不了。到時候有人來弔孝還有送葬的時候出席一下就行了。

  林青婉心裡一松,便帶著馬嬸兒和小諾諾一起回家去了。說實在的,如果真得要披麻戴孝跪幾天,她估計自己也扛不住。

  ☆、第127章

  楊家的親戚不多,何氏娘家那裡也沒有什麼親戚,再加上非常時期,所以何氏在家裡只停過了頭七就下葬了。

  楊鐵柱回來已經是七天以後了,林青婉見他鬍子拉碴,面容枯瘦,仿佛是換了一個人。傷心肯定也是有的,能成這樣估計還是被折騰狠了。

  楊鐵柱回來以後狠狠地吃了幾碗飯,然後倒頭就睡。睡了一天一夜,才醒來。林青婉問了姚氏,才知道楊鐵根跟他差不多,都是被折騰的厲害。

  大熙朝的規矩,重喪(斬榱,五服中最重的一服)是需要守27個月的。也就意味著三年之內不能喝酒吃肉,不能歌舞作樂,不能娶妻納妾,不能行房事,不能訪友做客。

  當然鄉下這裡規矩沒有其他別的地方嚴重,就是不能婚嫁,不能上門訪友或者去別家做客是比較忌諱。

  至於吃肉喝酒之類的,那要看個人重視不重視死者或者孝道這方面了,你就算真吃了喝了,也沒人管你。至於行房事,這裡似乎也沒有什麼忌諱,當然,最好是不要弄出個娃兒什麼的。到時候別人一聽說這娃兒是服中子的話,是會招別人講究(這個講究,大體的意思是說、議論)的。

  家裡的衣服清一水換成了素色系,擺設啥的,反正看起來比較花哨的東西都收了起來,然後就是在家裡守孝了。

  說是守孝,與平時的日子也沒有什麼區別,除了不能穿亮色艷麗的衣裳,家裡的伙食跟平時也沒有什麼區別。因為還有個早期營養不良的孕婦林青婉要補充營養,楊鐵柱倒是一直沒吃葷食。

  這期間,大jú上門了一趟。

  因為別人家有孝,大jú沒從正門進,而是從小作坊里進去了,然後讓姚氏來叫的林青婉過去小作坊,說有事兒和她說。

  這次服兵役把全村的人都鬧騰的厲害,大jú家也是僥倖。春上家裡就開始鬧騰起來分家,磕磕絆絆終於在夏天分家了。也幸虧分家了,要不然大jú婆家三個兒子,家裡估計又要鬧騰起來。這分家以後小兩口日子也過得舒坦,男人在家種分的地,大jú則是在小作坊里做工貼補家裡,日子倒也過得和和樂樂。

  對於大jú家的事兒,林青婉也是清楚。聽聞大jú有事找她,她就過去了。

  去了一問才知道,大jú是來幫柳枝問問小作坊這裡還需不需要人手。這次徭役事件,柳枝家裡也折騰的厲害。她公公年不過50,柳枝男人又是壯年,家裡有兩個在徵召範圍之內的。

  為了不去服役,只能以銀代役。兩個人頭就是三十兩銀子,柳枝家裡也算是村里條件比較好的了。也幾乎把家底掏空了,才把銀子湊夠。

  據說為了湊銀子,柳枝還哭著找大jú家借了些。大jú在小作坊里做工,平時攢著私房,手裡還是有幾兩銀子。因為自己家不在徵召範圍,就把手裡的銀錢借了大半給柳枝,柳枝公公又找其他親戚東拼西湊借了些才湊夠。

  在這個時候,找人借錢是非常難的,家家戶戶都缺銀錢。當時差錢實在借不到,柳枝甚至準備來找林青婉的,但是想著林青婉家裡有喪事,也沒好意思過來。幸好柳枝家銀錢缺口不大,柳枝公公後來又找其他親戚借了些才湊夠。

  可是經過這次,柳枝婆家的家底也徹底被掏空了,外面還欠著不少銀子。

  柳枝就想看林青婉這裡要人手不,如果要的話,她也想像大jú這樣做工補貼一下家裡。對於大jú在林青婉這裡做什麼工,柳枝是不知道的,大jú從來沒跟她說過,她也沒有問過。不過柳枝想,既然大jú能幹,她也是能幹的。

  林青婉聽完大jú的話,也沒有猶豫,就讓大jú去和柳枝說來之前是要簽契的。如果能簽,就過來吧。

  大jú聽完就連連點頭,說柳枝願意簽契。她來幫柳枝問之前,就跟柳枝說過簽契的事了。柳枝同意以後,她才過來找林青婉的。

  林青婉就讓大jú明天來上工的時候把柳枝帶過來。

  ******

  落峽村里還在持續的鬧騰著,沒有辦法不鬧騰。有錢的湊錢以銀代役,沒錢的就是家裡鬧騰看讓哪個兄弟去送死。

  越到後面,鬧騰的越厲害,甚至有的人家捨不得兒子,開始賣地湊銀子。

  要不怎麼說徭役害死人,真到了生命關頭,如果賣房子賣地可以換兒子命的,還是有很多老人願意的。

  至於以後的生計以後再說,總不能眼睜睜看著兒子去送命。

  可是現在這個時候想賣地似乎也非常艱難,大家的想法都一樣,十里八鄉都有人在賣地,地價一跌再跌還是很少有人能賣出。

  等連地都賣不出的時候,那真是絕望了。

  因為小作坊的關係,林青婉家雖然剛有喪事,但是還是能在裡面聽到許許多多外面的事情的。

  林青婉此時還有兩個多月才生產,正是需要大量活動的時候,所以很多時候她都會在小作坊的大院子裡一邊散步,一邊和其他幾個婦人聊天說說話。

  雖然嘴裡聊著天,可是幾個婦人的臉色都不好,顯得心事重重的。

  楊氏、姚氏是沒啥,家裡沒什麼親戚,姚氏娘家哥哥那裡,也不再徵召範圍。但是楊老爺子兩個兒媳婦還有大jú、柳枝幾人,卻都是有娘家的。

  聶二堂嫂從早上來,臉色就很猶豫。雖然嘴裡和大家聊著天,但是一直心不在焉的,看到林青婉幾次都欲言又止。

  後來還是沉不住氣了,開口說道:“青婉——”

  林青婉疑惑的望過來,“怎麼了,聶嫂子?”

  聶二堂嫂咬咬牙,“青婉,你們家有沒有想買地的打算?”

  此話一出,所有人都安靜下來,大家不由自主都想到同一件事情上了。

  聶二堂嫂一直是個慡快性子,既然話出口了,她就準備把話說下去。

  “是這樣的,我娘家想賣地湊銀子,現在外面地非常不好賣。實在是沒法子了,才想來問問你家。”

  聶二堂嫂家裡也動了想賣地的心思,可是出去一打聽,才知道地現在不是那麼容易能賣出去的。地價壓得厲害不說,也不好出手。

  畢竟是自己娘家,聶二堂嫂也非常焦心。可是夫家為了籌錢不但把家底掏空了,還找楊氏借了一筆銀子,哪裡能有條件能幫上娘家。而聶二堂嫂身邊認識的人,也就只有楊鐵柱兩兄弟手裡有些銀錢了。在小作坊幫工了這麼久,她心裡還是有數的。

  只是她也不好意思開口找人幫娘家借錢,畢竟聶二堂嫂還是有自己的考量。一來她是出嫁的閨女,二來也怕到時候娘家那裡拖著沒錢還,自己夾在中間難做人。她就想著反正是娘家要賣地,就想問問楊鐵柱兩兄弟買不買。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