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頁
「打耳洞了?」孟啟明像是不知道說什麼好,又或者是在為什麼事情做個緩衝似的說,「注意耳朵不要沾水,不然容易發炎。」
其實已經有點發炎了,但孟醒沒說什麼,做出立刻要結束話題的樣子,「我知道。」
孟啟明靜了一會兒,才很假裝平和地開口了。
「阿醒,以後聖誕節最好還是回家來,」孟啟明說,「至少回家吃個晚飯吧。」
又補充道:「你鍾阿姨昨天晚上做了很多菜,你不回來都吃不完,剩下很多,弟弟也很想你。」
「是嗎。」孟醒看向孟啟明,一眨也不眨地盯著他看,孟啟明很難以適應孟醒這樣看他,便假借推眼鏡挪開了視線。
「當然是。」
孟啟明的房子占地面積比孟醒的大得多,三個房間現在還暫時有一間暫時閒置,往後再容納下孟澈和他的家庭也完全不成問題,只不過剛才他們也在餐桌上商討了,為了家庭的和諧和可持續發展,以後孟澈還是要搬出去住的。
孟醒覺得自己很像那幾顆掉在桌上,丟掉可以吃了也行的米飯,被撿起來的用處或許是不能浪費的良心和憐憫。
「那你呢?爸爸。」孟啟明聽到孟醒這樣問他,就站在一個空間裡,但是看上去離自己好遠的距離。
孟醒問:「你想我回家嗎?」
孟醒是這樣問他,其實心裡也早就知道孟啟明會怎麼回答,也知道不管孟啟明怎麼回答的真正的答案。
那段愛情對孟啟明來說一定是寧願世界上沒有人知道的好,標榜著孟啟明曾經的失敗和不成熟,可是孟醒是最關鍵的最直接的證據,眨一次眼就烙一個印。
「爸爸,其實這樣也挺好的,你們的生活也不是一定需要我,真的沒必要,難道你們還不夠美滿嗎,我在反而不像那麼回事了。」孟醒這樣對孟啟明說,他知道和孟啟明說話用不著那麼明明白白。
「這幾年我工作有收入之後一直存著一張卡,裡面是我一部分的工資,」孟醒的確有備而來,從口袋外套里摸出錢包,把那張卡拿在手上,「以後我每個月往這個卡里打一點錢,雖然現在還沒有多少……」
孟醒想了想卡里的數字,自己又點點頭:「以後會越來越多的。」
其實他同時認為鍾施儀未必真的想要他重新融入這個家庭,從凡人的角度來說不會有人面對丈夫前妻的孩子沒有隔閡,有也很少,鍾施儀對他態度不錯,孟醒已經十分感動和認為難得。
孟醒的眼神很堅定,不像是對親生父親說類似斷絕關係的話,倒像是今天晚上一定要吃那一家他最喜歡的蝦餃。
那沒有被他堅定選擇的,孟啟明和童年的遊樂園,或許早就在孟醒年歲的增長中變成生命里不再必要的那一部分。
孟啟明一直沒有說話,也不接孟醒遞過去的卡,孟醒本來也不想等待和消磨沒有意義的沉默,就把卡放到客廳的茶几上,對孟啟明說:「那我先走了,以後聖誕節我會回來的,至於平時,就沒有什麼一定要見面的必要了。」
從孟啟明那套高級玻璃房走出來的時候恰好吹了一陣很大的風,孟醒額前的頭髮被吹起來,很快地跑了幾步把自己塞進車裡,關上門的時候出了口氣,才感覺有在真正活著。
窗外的香港的夜晚一如既往適合在迷靡的燈光下和繁華的大廈里虛假地造夢,孟醒把頭靠在車窗上。
和孟啟明說沒有見面必要的時候他當下還沒有太大反應,直到現在坐在車裡開了暖氣才覺得複雜的痛感終于越過反射來到他的四肢。
孟醒拿出手機看了一眼微信,沒有新的消息,點進和江措的聊天框也只有昨天那條通話記錄。
手指放在通話按鈕上兩秒鐘孟醒就放棄了這樣緩解疼痛的方式,退出來看到和拉姆的聊天內容里還有一串他今天下午保存收藏的連結。
網絡很好,那條連結一經打開就轉出紀錄片的影像,孟醒稍坐直了,一眼就人出紀錄片第一幕的拍攝地在岡仁波齊的山腳下。
紀錄片只有兩集,每集平均四十分鐘,不像是什麼大成本的投資,而且觀看是免費的。
這樣的片子導演真的能賺到錢嗎,孟醒覺得可能只是拍著玩兒。
八十分鐘的時間孟醒坐在車裡把他沒有在岡仁波齊看到的風景補全,導演的鏡頭並不安定,不像旁觀的第三視角,而是隨著步伐和山間的隨時跌宕,拍到藏族老人的奶渣、朝聖的人沾滿灰塵的衣服外套、帶著去世親友照片上山的沉默的遊客。
岡仁波齊放完又是藏區的其他影像,林芝摩托香格里拉和拉薩。整部紀錄片很少普通話的旁白,大多是畫面中人物用藏語的自述,補充描述和字母用很小的漢字標註在屏幕的最下方。
第二集的最後一幀畫面定格在三十分二十九秒,接下來是接近十分鐘的花絮。
「誒,這位朋友,看鏡頭!」有人在攝像機背後說,然後鏡頭對準一個藏族男人,淺古銅色皮膚,蜷曲的半長的頭髮披在腦後,胸前戴了一顆綠松石掛墜,只不過不像平常那種精緻的掛墜,更像是用一條繩子穿了一隻耳環。
那人聽到聲音很慢地回頭看向鏡頭,看了一眼又移開。
車停在半山腰上,他們坐在車裡,遠處是連綿的雪山,雲一如既往地掛在很高的地方,只不過不是晴天,很快有雨落下來,很大顆的水珠砸在車窗上,過了一會兒雨停了,天上落下來兩條半透明的彩虹。
其實已經有點發炎了,但孟醒沒說什麼,做出立刻要結束話題的樣子,「我知道。」
孟啟明靜了一會兒,才很假裝平和地開口了。
「阿醒,以後聖誕節最好還是回家來,」孟啟明說,「至少回家吃個晚飯吧。」
又補充道:「你鍾阿姨昨天晚上做了很多菜,你不回來都吃不完,剩下很多,弟弟也很想你。」
「是嗎。」孟醒看向孟啟明,一眨也不眨地盯著他看,孟啟明很難以適應孟醒這樣看他,便假借推眼鏡挪開了視線。
「當然是。」
孟啟明的房子占地面積比孟醒的大得多,三個房間現在還暫時有一間暫時閒置,往後再容納下孟澈和他的家庭也完全不成問題,只不過剛才他們也在餐桌上商討了,為了家庭的和諧和可持續發展,以後孟澈還是要搬出去住的。
孟醒覺得自己很像那幾顆掉在桌上,丟掉可以吃了也行的米飯,被撿起來的用處或許是不能浪費的良心和憐憫。
「那你呢?爸爸。」孟啟明聽到孟醒這樣問他,就站在一個空間裡,但是看上去離自己好遠的距離。
孟醒問:「你想我回家嗎?」
孟醒是這樣問他,其實心裡也早就知道孟啟明會怎麼回答,也知道不管孟啟明怎麼回答的真正的答案。
那段愛情對孟啟明來說一定是寧願世界上沒有人知道的好,標榜著孟啟明曾經的失敗和不成熟,可是孟醒是最關鍵的最直接的證據,眨一次眼就烙一個印。
「爸爸,其實這樣也挺好的,你們的生活也不是一定需要我,真的沒必要,難道你們還不夠美滿嗎,我在反而不像那麼回事了。」孟醒這樣對孟啟明說,他知道和孟啟明說話用不著那麼明明白白。
「這幾年我工作有收入之後一直存著一張卡,裡面是我一部分的工資,」孟醒的確有備而來,從口袋外套里摸出錢包,把那張卡拿在手上,「以後我每個月往這個卡里打一點錢,雖然現在還沒有多少……」
孟醒想了想卡里的數字,自己又點點頭:「以後會越來越多的。」
其實他同時認為鍾施儀未必真的想要他重新融入這個家庭,從凡人的角度來說不會有人面對丈夫前妻的孩子沒有隔閡,有也很少,鍾施儀對他態度不錯,孟醒已經十分感動和認為難得。
孟醒的眼神很堅定,不像是對親生父親說類似斷絕關係的話,倒像是今天晚上一定要吃那一家他最喜歡的蝦餃。
那沒有被他堅定選擇的,孟啟明和童年的遊樂園,或許早就在孟醒年歲的增長中變成生命里不再必要的那一部分。
孟啟明一直沒有說話,也不接孟醒遞過去的卡,孟醒本來也不想等待和消磨沒有意義的沉默,就把卡放到客廳的茶几上,對孟啟明說:「那我先走了,以後聖誕節我會回來的,至於平時,就沒有什麼一定要見面的必要了。」
從孟啟明那套高級玻璃房走出來的時候恰好吹了一陣很大的風,孟醒額前的頭髮被吹起來,很快地跑了幾步把自己塞進車裡,關上門的時候出了口氣,才感覺有在真正活著。
窗外的香港的夜晚一如既往適合在迷靡的燈光下和繁華的大廈里虛假地造夢,孟醒把頭靠在車窗上。
和孟啟明說沒有見面必要的時候他當下還沒有太大反應,直到現在坐在車裡開了暖氣才覺得複雜的痛感終于越過反射來到他的四肢。
孟醒拿出手機看了一眼微信,沒有新的消息,點進和江措的聊天框也只有昨天那條通話記錄。
手指放在通話按鈕上兩秒鐘孟醒就放棄了這樣緩解疼痛的方式,退出來看到和拉姆的聊天內容里還有一串他今天下午保存收藏的連結。
網絡很好,那條連結一經打開就轉出紀錄片的影像,孟醒稍坐直了,一眼就人出紀錄片第一幕的拍攝地在岡仁波齊的山腳下。
紀錄片只有兩集,每集平均四十分鐘,不像是什麼大成本的投資,而且觀看是免費的。
這樣的片子導演真的能賺到錢嗎,孟醒覺得可能只是拍著玩兒。
八十分鐘的時間孟醒坐在車裡把他沒有在岡仁波齊看到的風景補全,導演的鏡頭並不安定,不像旁觀的第三視角,而是隨著步伐和山間的隨時跌宕,拍到藏族老人的奶渣、朝聖的人沾滿灰塵的衣服外套、帶著去世親友照片上山的沉默的遊客。
岡仁波齊放完又是藏區的其他影像,林芝摩托香格里拉和拉薩。整部紀錄片很少普通話的旁白,大多是畫面中人物用藏語的自述,補充描述和字母用很小的漢字標註在屏幕的最下方。
第二集的最後一幀畫面定格在三十分二十九秒,接下來是接近十分鐘的花絮。
「誒,這位朋友,看鏡頭!」有人在攝像機背後說,然後鏡頭對準一個藏族男人,淺古銅色皮膚,蜷曲的半長的頭髮披在腦後,胸前戴了一顆綠松石掛墜,只不過不像平常那種精緻的掛墜,更像是用一條繩子穿了一隻耳環。
那人聽到聲音很慢地回頭看向鏡頭,看了一眼又移開。
車停在半山腰上,他們坐在車裡,遠處是連綿的雪山,雲一如既往地掛在很高的地方,只不過不是晴天,很快有雨落下來,很大顆的水珠砸在車窗上,過了一會兒雨停了,天上落下來兩條半透明的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