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我的確憤怒難過,可是我更痛恨他這個選擇,因為自此以後,你的心裡再也忘不掉他!甚至會因為他愧疚一輩子!」

  「所以我會為他報仇,但是我不希望你一輩子都陷在這個自責之中。天下眾人皆為名為利而追逐,他要的永垂青史我依舊會給他。不日,我便會讓你重新出現在天下人面前,公布楚鶴所做的一切政績,以及他為你為楚國利益的犧牲。史書上,他會成為楚國強大不可忽略之人,他也會至此完成他此生的夢想。他的全部親友血脈,我全部會拂照一生,絕不會讓他有絲毫遺憾。」

  楚季暘清楚地將所有的原委全部說了出來。

  為公為私,為自己,楚鶴的動機不全是崇景。

  何況當年的那件事,楚鶴自作主張計劃那場刺殺,差點害死了崇景和楚季暘。

  是是非非,哪裡能分得清?

  謀臣的世界,遠比崇景想像中的還要複雜。

  楚季暘說完這些,卻又換了語氣:

  「當然,以楚鶴的能力,或許那一日發生了別的也說不定,如果知道他是在假死脫身,我肯定不會放過他!」

  「假死?」崇景皺起了眉頭。

  楚季暘點點頭:

  「沒錯,有這個可能,雖然可能微乎其微,但是也不是沒有,那日的屍骨和你的印章不假,但是不一定是他自己。等拿下漢國,我會親自到漢國王宮去調查,到時候自然有定論。綏之,如今母后危在旦夕,她需要見到你才能安心,她如今但凡清醒的時日,都是在叫著你的名字,所以我希望你不要至此消沉。這件事,我會解決,就算愧疚,也是我愧對他。」

  「好。」

  崇景雖然沒有完全解開心結,可是楚季暘的分析,以及當初那個事情,的確讓崇景心裡有了異樣的感覺。

  如果他早知道這件事,他或許會因此厭惡楚鶴。

  畢竟當初楚季暘差點死了,並且昏迷了那麼長一段時間,若不是天時地利人和,他不敢想像如今的結局。

  可是無論如何,一碼歸一碼,楚鶴替他而死,是不可否認的事實,他也不會否認,只能不計一切,為他報仇,像楚季暘所說,完成他的心愿,才不負他的犧牲。

  他重新打起了精神,只希望今後能找到證據,只希望楚鶴有萬分之一的可能還活著,否則的確如楚季暘所說,他會此生難安,心裡愧疚一生。

  「我們去見母后吧,讓他安心。」

  他抬起腳就想往床下走,卻因為身體虛弱,踉蹌著差點摔了一跤,還好被楚季暘及時地拉入了懷中。

  兩個人緊緊地相擁,感受著久違的氣息,此刻安靜寧和。

  ——

  漢國做了一件大事,但是卻沒有做成。

  導致大崇的景王爺,楚國的王后死於漢國的大火之中。

  聽說是因為崇景不願意大崇和楚國為了他為難,為了他割讓地盤,漢國獅子大開口,過分的要求,逼死了他。

  此事傳出去,天下震驚,楚國和漢國的無數臣民痛哭流涕。

  說起來,這位景王爺實在為兩個國家的安定付出了許多,當初在大崇,平定梁國,擁護大崇天子上位。

  在楚國更是做出了不菲的政績,前有帶兵擊退魏國,後有頒布一系列利於民生的政策,足夠他名垂青史。

  他身上唯一讓人詬病的就是喜歡男子了,年輕的雄才大略的楚王,為了他清空後宮只要一人,不惜背上斷子絕孫的命運。

  可是這時候他們才發現,原來只要國家安定,男子相戀又如何?這位景王爺他配為楚國王后,配為王座。

  而這位楚國的男王后,比他們想像中的還要熱愛楚國的子民。

  怎麼就被漢國逼死了呢?

  群情激憤!

  楚國和大崇無數人參兵以待,勢必要讓漢國付出代價,為他們的王爺,為他們的王后復仇。

  漢國瑟瑟發抖。

  漢王更是急忙連發三封急召,想割地求和。

  漢王世子孫肅,好好的一個人,如今卻時而清醒,時而瘋瘋癲癲。

  邡町也被削弱了權勢,甚至於漢王將全部的過錯都推在他身上,表示他和楚季暘師出同門,兩個人有仇,所以他才故意慫恿他做出這樣的事情。

  甚至表示,如果能平息大崇和楚國的怒火,他將把邡町交給他們賠罪。

  無數的士兵和護衛對準了他們曾經的國師。

  邡町怒而離開。

  他師出楚天山,不說計謀,其實武功也不錯,加上又有接應他的棋子,所以他輕而易舉地逃出了漢國。

  而他的離開,則讓漢國真正走向了末路。

  大崇和楚國的聯軍蓄勢待發。

  第129章 你還有我

  這一日,端雲夫人的精神格外好。

  她甚至不覺得心口和頭有任何的疼痛,一大早,她就表示自己要再去雲溪山見她的阿寧。

  此日依舊是寒冬,落雪紛紛,不是個好日子。

  楚季暘和崇景本想拒絕,可是華寧卻將他們叫了出來,表示端雲夫人早已經油盡燈枯,已經走到了生命的盡頭,再用藥石吊著也無用。

  今日不過是迴光返照,滿足她的心愿吧。

  楚季暘和崇景頓時紅了眼眶。

  可是到端雲夫人的面前,他們卻又裝作沒事。

  「是吧,神醫也說沒關係,只要我多穿點就行吧!」端雲夫人笑得慈愛。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