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頁
劉將軍雖和蕭南瑜不熟,但蕭南瑜的名字他熟,大燕朝最負盛名的少年將軍,他怎麼可能不認識。
劉將軍上下打量了蕭南瑜一番,也跟著翻身下馬。
他一下馬,他身後的平和大營將領們,也紛紛下馬。
“諸位將軍想必還未用晚膳,不若移步往那邊走走。”蕭南瑜左手一抬指向城門左側的一處空地。“在下帶了些好酒好肉給諸位將軍接風洗塵。”
一聽有好酒好肉,趕路了好些日子的將領們,頓覺飢腸轆轆,恨不得立刻痛飲三杯。
但劉將軍看著一身正氣的蕭南瑜,卻沒有挪步半分步子,臉上也無半點笑容。
“好酒好菜?”
劉將軍對鎮國公敬佩至極,蕭南瑜是蕭家的嫡長孫,他不想懷疑蕭南瑜,但今日入京的種種,讓他不得不懷疑。
蕭南瑜一看便知,劉將軍懷疑他帶的酒菜有問題。
“劉將軍,可否借一步說話?”蕭南瑜上前兩步,再次朝劉將軍拱手。
許是基於對鎮國公的欽佩,又或者是蕭南瑜身上的凜然正氣,劉將軍猶豫半晌,點了點頭。
兩人挪至一旁。
蕭南瑜從懷中掏出兩份聖旨,他沒有展開宣讀的意思,直接雙手遞給劉將軍:
“劉將軍,此乃陛下與太子殿下給你的聖旨,你自行展開看吧。”
“太子殿下?”劉將軍被這四個字驚住,以至於忽略了蕭南瑜這聖旨頒發的不合常理。
“太子殿下便是三皇子,劉將軍看了聖旨便知。”
蕭南瑜將手中的聖旨往劉將軍的面前又遞了遞。
心頭堆滿了疑惑的劉將軍,看看蕭南瑜又看看聖旨,最後一把抓起聖旨。
守城將軍站在高高地城牆上。
他一直注視著蕭南瑜和劉將軍。
他不知道蕭南瑜和劉將軍都說了些什麼,但能看到他們一直在說話在交流,偶爾還能看到劉將軍情緒激動的吼幾句。
平和大營其余將領則在蕭家府兵的好酒好肉下,大吃特吃了起來,爽朗的笑聲一陣陣的傳到城牆上。
待到將領們酒足飯飽,蕭南瑜和劉將軍也談完了。
最後蕭南瑜朝劉將軍拱手作揖一禮,一躍上馬,帶著蕭家府兵又入了城。
而劉將軍與平和大營的將領們,依然沒能入城,劉將軍也沒再鬧著執意要入門。
沒人知曉蕭南瑜是如何和劉將軍談的。
但很多人都知道,第二日一大早,劉將軍帶領平和大營的幾萬將士,原路返回平和大營去了。
可謂是來也匆匆去也匆匆,來的無聲無息,走的也悄無聲息。
甚至不少官員都不知曉,平和大營的幾萬將士曾抵京了。
蕭南瑜不費一兵一卒就遣返了平和大營,三皇子對此非常滿意。
沒人知道劉將軍是以什麼樣的心情,帶著平和大營離京的。
讓他萬萬沒有想到的是,他離京不過三日,還未回到平和大營的營地,他便接到聖旨。
燕帝駕崩了。
騎在馬背上的劉將軍,抬頭望向路邊高聳的竹海密林,這一刻不知是悲哀還是慶幸。
但不管是悲哀還是慶幸,他能感覺到自己大大的鬆了一口氣。
燕帝駕崩,三皇子登基,他抵京又返回便不算抗旨,而是名正言順的奉旨行事了。
奉的新皇旨意,無人敢再參他,定他的罪。
在關鍵時刻頭腦清醒,選擇明智的劉將軍,很快等來了他的回報。
燕帝駕崩幾日後,舉國哀悼的同時,三皇子也就是太子殿下,被名正言順的推上了帝位,登基為帝。
新皇登基,大赦天下。
從宮中頒出的聖旨一道又一道。
屬於鎮國公府的榮耀自不必說。
其中有一道聖旨是,前任丞相姜文櫆官復原職。
也有一道是,平和大營的統領劉將軍官升一級,被調回京中任職。
姜沐言得知被流放的父親官復原職,一家人將於流放途中被帶回京時,激動的當場痛哭了起來。
從相府倒台,家人流放,到她嫁入蕭家,蕭家男丁出征,蕭南瑜和三皇子逼宮謀逆,期間又遭遇蕭以舟憑空消失。
凡此種種,任何一件事都是大事情,卻於短時間內集中發生,姜沐言承受了極大的精神壓力。
現如今,壓在心頭的巨石仿若一瞬搬開,她控制不住的淚流滿面。
一切陰霾,終於是扛過去了。
燕帝的葬禮過後,京城陷入了短暫的平靜,又或許只是表面的平靜。
姜沐言待在鎮國公府閉門不出,外界發生的事他知道的不太詳細,但也聽說了一些。
貌似是大皇子不滿三皇子登基,暗地裡折騰了一通,但沒折騰出什麼水花就被三皇子摁了下去。
再之後,大皇子被新帝封為親王,遣送到封地去了。
大皇子的封地並不算好,也不太大,遠離京城,無召不得歸京。
新帝對於大皇子的安排,姜沐言其實有些意外。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劉將軍上下打量了蕭南瑜一番,也跟著翻身下馬。
他一下馬,他身後的平和大營將領們,也紛紛下馬。
“諸位將軍想必還未用晚膳,不若移步往那邊走走。”蕭南瑜左手一抬指向城門左側的一處空地。“在下帶了些好酒好肉給諸位將軍接風洗塵。”
一聽有好酒好肉,趕路了好些日子的將領們,頓覺飢腸轆轆,恨不得立刻痛飲三杯。
但劉將軍看著一身正氣的蕭南瑜,卻沒有挪步半分步子,臉上也無半點笑容。
“好酒好菜?”
劉將軍對鎮國公敬佩至極,蕭南瑜是蕭家的嫡長孫,他不想懷疑蕭南瑜,但今日入京的種種,讓他不得不懷疑。
蕭南瑜一看便知,劉將軍懷疑他帶的酒菜有問題。
“劉將軍,可否借一步說話?”蕭南瑜上前兩步,再次朝劉將軍拱手。
許是基於對鎮國公的欽佩,又或者是蕭南瑜身上的凜然正氣,劉將軍猶豫半晌,點了點頭。
兩人挪至一旁。
蕭南瑜從懷中掏出兩份聖旨,他沒有展開宣讀的意思,直接雙手遞給劉將軍:
“劉將軍,此乃陛下與太子殿下給你的聖旨,你自行展開看吧。”
“太子殿下?”劉將軍被這四個字驚住,以至於忽略了蕭南瑜這聖旨頒發的不合常理。
“太子殿下便是三皇子,劉將軍看了聖旨便知。”
蕭南瑜將手中的聖旨往劉將軍的面前又遞了遞。
心頭堆滿了疑惑的劉將軍,看看蕭南瑜又看看聖旨,最後一把抓起聖旨。
守城將軍站在高高地城牆上。
他一直注視著蕭南瑜和劉將軍。
他不知道蕭南瑜和劉將軍都說了些什麼,但能看到他們一直在說話在交流,偶爾還能看到劉將軍情緒激動的吼幾句。
平和大營其余將領則在蕭家府兵的好酒好肉下,大吃特吃了起來,爽朗的笑聲一陣陣的傳到城牆上。
待到將領們酒足飯飽,蕭南瑜和劉將軍也談完了。
最後蕭南瑜朝劉將軍拱手作揖一禮,一躍上馬,帶著蕭家府兵又入了城。
而劉將軍與平和大營的將領們,依然沒能入城,劉將軍也沒再鬧著執意要入門。
沒人知曉蕭南瑜是如何和劉將軍談的。
但很多人都知道,第二日一大早,劉將軍帶領平和大營的幾萬將士,原路返回平和大營去了。
可謂是來也匆匆去也匆匆,來的無聲無息,走的也悄無聲息。
甚至不少官員都不知曉,平和大營的幾萬將士曾抵京了。
蕭南瑜不費一兵一卒就遣返了平和大營,三皇子對此非常滿意。
沒人知道劉將軍是以什麼樣的心情,帶著平和大營離京的。
讓他萬萬沒有想到的是,他離京不過三日,還未回到平和大營的營地,他便接到聖旨。
燕帝駕崩了。
騎在馬背上的劉將軍,抬頭望向路邊高聳的竹海密林,這一刻不知是悲哀還是慶幸。
但不管是悲哀還是慶幸,他能感覺到自己大大的鬆了一口氣。
燕帝駕崩,三皇子登基,他抵京又返回便不算抗旨,而是名正言順的奉旨行事了。
奉的新皇旨意,無人敢再參他,定他的罪。
在關鍵時刻頭腦清醒,選擇明智的劉將軍,很快等來了他的回報。
燕帝駕崩幾日後,舉國哀悼的同時,三皇子也就是太子殿下,被名正言順的推上了帝位,登基為帝。
新皇登基,大赦天下。
從宮中頒出的聖旨一道又一道。
屬於鎮國公府的榮耀自不必說。
其中有一道聖旨是,前任丞相姜文櫆官復原職。
也有一道是,平和大營的統領劉將軍官升一級,被調回京中任職。
姜沐言得知被流放的父親官復原職,一家人將於流放途中被帶回京時,激動的當場痛哭了起來。
從相府倒台,家人流放,到她嫁入蕭家,蕭家男丁出征,蕭南瑜和三皇子逼宮謀逆,期間又遭遇蕭以舟憑空消失。
凡此種種,任何一件事都是大事情,卻於短時間內集中發生,姜沐言承受了極大的精神壓力。
現如今,壓在心頭的巨石仿若一瞬搬開,她控制不住的淚流滿面。
一切陰霾,終於是扛過去了。
燕帝的葬禮過後,京城陷入了短暫的平靜,又或許只是表面的平靜。
姜沐言待在鎮國公府閉門不出,外界發生的事他知道的不太詳細,但也聽說了一些。
貌似是大皇子不滿三皇子登基,暗地裡折騰了一通,但沒折騰出什麼水花就被三皇子摁了下去。
再之後,大皇子被新帝封為親王,遣送到封地去了。
大皇子的封地並不算好,也不太大,遠離京城,無召不得歸京。
新帝對於大皇子的安排,姜沐言其實有些意外。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