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頁
第二天的時候,二皇子母族的舅舅與表兄因聽聞二皇子中箭,又遲遲探聽不到宮中的消息,心一橫也發起了一波進攻皇宮的戲碼。
這一回,守宮城的人變成了三皇子。
三皇子沒有出面,甚至連蕭南瑜都沒有出面,帶領眾將士擊退二皇子母族勢力的人是蕭南源。
第二場宮變的鬥爭,勝者依舊是三皇子。
到了這時候,不少人就開始羨慕陸如紀和刑部尚書了。
覺得他們二人果然不愧是老狐狸,關鍵時刻站隊站得那麼好,還那麼及時。
其他人也就是稍微猶豫了一會兒而已,現在就是想投靠三皇子也投靠無門了。
三皇子府的大門進不去,皇宮的宮城大門更進不去,根本沒機會朝潛龍之時的三皇子獻殷勤。
無人知曉宮中這幾日究竟發生了什麼。
就連守在太極殿外的蕭南瑜,也不清楚三皇子是如何和燕帝談的。
從攻入皇宮的第一天開始,三皇子清理了燕帝身邊的太監、宮女,他獨自一人進入太極殿,之後三天他就在裡面和燕帝磨。
除了偶爾進去伺候的曹公公,無人知曉三皇子和燕帝說了些什麼。
離得最近、最有機會偷聽的蕭南瑜,卻半點也沒有偷聽的興致,他巴不得離這些皇家秘辛遠點。
到了第四天。
天際破曉之時,三皇子眉目含笑,一身輕鬆的走出了太極殿。
背對著大殿的蕭南瑜聽到動靜轉身,見三皇子神色這般愉悅,便知事情成了。
“臣恭喜殿下。”蕭南瑜拱手行禮。
“阿瑜,你當真通透,我還未開口,你便知喜事降臨了。”
三皇子的心情確實是非常愉悅,一開口話語裡全是笑意。
曹公公這幾日半步也不敢離開太極殿,累了困了就默默在牆角打盹,看到三皇子出來,機敏的他悄無聲息的挪了過來。
“曹公公。”曹公公身為燕帝的貼身大太監,三皇子對他態度還算可以,吩咐他道,“勞煩曹公公傳旨下去,父皇今日要上朝,讓各朝臣儘快入宮。”
“奴才這便去安排人傳旨。”
曹公公低眉順眼的垂著頭,半點質疑與不敬都不敢有。
只是乖乖照做歸照做,曹公公心裡卻在疑惑,燕帝的身子還能支撐著上朝?
因為三皇子逼宮篡位一事,氣急敗壞的燕帝雖然沒被氣死,但氣得身子更弱了。
燕帝現如今連坐起身都不行,只能躺著。
無法坐起來也不要緊,三皇子讓人將燕帝挪到軟榻上,之後直接將軟榻抬上了金鑾殿。
被關在宮外整整三天,得知可以上朝便迫不及待入宮的眾朝臣,看到金鑾殿上龍椅前躺著的燕帝時,都沉默了。
偌大的金鑾殿上,大大小小几百朝臣齊聚一殿,氣氛卻安靜的落針可聞。
若是換作往日,看到燕帝枯瘦嶙峋,一動不動生死不明的躺在榻上,定是要哭喊著關切一番以表忠心的。
可今日的金鑾殿上,三皇子就站在軟榻前,目光如炬的掃視著眾朝臣。
朝臣震懾於三皇子前幾□□宮的威壓,竟是無一人站出來。
倒不是說所有朝臣都臣服於三皇子了,只是在史部尚書和刑部尚書都帶頭倒戈三皇子的局勢下,沒人願意當這個出頭鳥罷了。
“父皇,醒醒,該上朝了。”
寂靜無聲的金鑾殿上,只見三皇子微微彎腰,俯身輕喚著雙目緊閉的燕帝。
他這一聲喚,倒是讓一部分朝臣暗鬆了一口氣。
因為他們此前都在心裡懷疑,燕帝是否已經咽氣了。
燕帝緩緩掀起眼皮,一雙眼睛更為渾濁了,他看著含笑俯視著他的三皇子,眼底有一束怒火一閃而過,很快又趨於平靜。
“曹一德,宣旨。”
燕帝不知是對三皇子不滿,還是虛弱到不想多說話,指名道姓讓曹公公宣讀他的詔書後,便又閉上了眼睛。
曹公公手捧明黃聖旨,立於百官面前,高聲宣讀聖旨: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這是一道譴責二皇子軟禁燕帝、逼迫燕帝傳位,將二皇子定性為反賊,二皇子死有餘辜,而三皇子勤王救駕有功的聖旨。
聖旨念完,不少朝臣偷偷看向身旁之人,無聲的用眼神交流著。
他們都以為三皇子弄這一出,是要讓燕帝傳位給他。
結果竟然不是?
很顯然,眾朝臣想的還是太少了。
因為曹公公緊接著又拿出了一道聖旨。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第二道聖旨如朝臣所料,是一道立三皇子為太子的聖旨,更是一道傳位給三皇子的詔書。
朝臣們有目共睹,就燕帝這副身子骨,要撐到下個月恐怕都難。
這時候立三皇子為太子,燕帝若明日駕崩,後日三皇子就能順理成章登基為帝了。
曹公公宣讀完聖旨,又默默退了下去。
三皇子身姿挺拔的立於軟榻前,依舊溫潤卻帶著威懾力的眼神掃向朝臣,道: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這一回,守宮城的人變成了三皇子。
三皇子沒有出面,甚至連蕭南瑜都沒有出面,帶領眾將士擊退二皇子母族勢力的人是蕭南源。
第二場宮變的鬥爭,勝者依舊是三皇子。
到了這時候,不少人就開始羨慕陸如紀和刑部尚書了。
覺得他們二人果然不愧是老狐狸,關鍵時刻站隊站得那麼好,還那麼及時。
其他人也就是稍微猶豫了一會兒而已,現在就是想投靠三皇子也投靠無門了。
三皇子府的大門進不去,皇宮的宮城大門更進不去,根本沒機會朝潛龍之時的三皇子獻殷勤。
無人知曉宮中這幾日究竟發生了什麼。
就連守在太極殿外的蕭南瑜,也不清楚三皇子是如何和燕帝談的。
從攻入皇宮的第一天開始,三皇子清理了燕帝身邊的太監、宮女,他獨自一人進入太極殿,之後三天他就在裡面和燕帝磨。
除了偶爾進去伺候的曹公公,無人知曉三皇子和燕帝說了些什麼。
離得最近、最有機會偷聽的蕭南瑜,卻半點也沒有偷聽的興致,他巴不得離這些皇家秘辛遠點。
到了第四天。
天際破曉之時,三皇子眉目含笑,一身輕鬆的走出了太極殿。
背對著大殿的蕭南瑜聽到動靜轉身,見三皇子神色這般愉悅,便知事情成了。
“臣恭喜殿下。”蕭南瑜拱手行禮。
“阿瑜,你當真通透,我還未開口,你便知喜事降臨了。”
三皇子的心情確實是非常愉悅,一開口話語裡全是笑意。
曹公公這幾日半步也不敢離開太極殿,累了困了就默默在牆角打盹,看到三皇子出來,機敏的他悄無聲息的挪了過來。
“曹公公。”曹公公身為燕帝的貼身大太監,三皇子對他態度還算可以,吩咐他道,“勞煩曹公公傳旨下去,父皇今日要上朝,讓各朝臣儘快入宮。”
“奴才這便去安排人傳旨。”
曹公公低眉順眼的垂著頭,半點質疑與不敬都不敢有。
只是乖乖照做歸照做,曹公公心裡卻在疑惑,燕帝的身子還能支撐著上朝?
因為三皇子逼宮篡位一事,氣急敗壞的燕帝雖然沒被氣死,但氣得身子更弱了。
燕帝現如今連坐起身都不行,只能躺著。
無法坐起來也不要緊,三皇子讓人將燕帝挪到軟榻上,之後直接將軟榻抬上了金鑾殿。
被關在宮外整整三天,得知可以上朝便迫不及待入宮的眾朝臣,看到金鑾殿上龍椅前躺著的燕帝時,都沉默了。
偌大的金鑾殿上,大大小小几百朝臣齊聚一殿,氣氛卻安靜的落針可聞。
若是換作往日,看到燕帝枯瘦嶙峋,一動不動生死不明的躺在榻上,定是要哭喊著關切一番以表忠心的。
可今日的金鑾殿上,三皇子就站在軟榻前,目光如炬的掃視著眾朝臣。
朝臣震懾於三皇子前幾□□宮的威壓,竟是無一人站出來。
倒不是說所有朝臣都臣服於三皇子了,只是在史部尚書和刑部尚書都帶頭倒戈三皇子的局勢下,沒人願意當這個出頭鳥罷了。
“父皇,醒醒,該上朝了。”
寂靜無聲的金鑾殿上,只見三皇子微微彎腰,俯身輕喚著雙目緊閉的燕帝。
他這一聲喚,倒是讓一部分朝臣暗鬆了一口氣。
因為他們此前都在心裡懷疑,燕帝是否已經咽氣了。
燕帝緩緩掀起眼皮,一雙眼睛更為渾濁了,他看著含笑俯視著他的三皇子,眼底有一束怒火一閃而過,很快又趨於平靜。
“曹一德,宣旨。”
燕帝不知是對三皇子不滿,還是虛弱到不想多說話,指名道姓讓曹公公宣讀他的詔書後,便又閉上了眼睛。
曹公公手捧明黃聖旨,立於百官面前,高聲宣讀聖旨: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這是一道譴責二皇子軟禁燕帝、逼迫燕帝傳位,將二皇子定性為反賊,二皇子死有餘辜,而三皇子勤王救駕有功的聖旨。
聖旨念完,不少朝臣偷偷看向身旁之人,無聲的用眼神交流著。
他們都以為三皇子弄這一出,是要讓燕帝傳位給他。
結果竟然不是?
很顯然,眾朝臣想的還是太少了。
因為曹公公緊接著又拿出了一道聖旨。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第二道聖旨如朝臣所料,是一道立三皇子為太子的聖旨,更是一道傳位給三皇子的詔書。
朝臣們有目共睹,就燕帝這副身子骨,要撐到下個月恐怕都難。
這時候立三皇子為太子,燕帝若明日駕崩,後日三皇子就能順理成章登基為帝了。
曹公公宣讀完聖旨,又默默退了下去。
三皇子身姿挺拔的立於軟榻前,依舊溫潤卻帶著威懾力的眼神掃向朝臣,道: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