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頁
如約和皇帝烏眼雞似的,但對待旁人不遷怒,還是客客氣氣的,欠身道:“辛苦大總管。我原想著這地方吃喝不方便,烤兩個焦圈就水吃了,混過一頓就完了。”
章回說那哪兒成,“既迎您的大駕,只有想不到,沒有辦不到。快著,外面風大,上裡頭歇歇腳。好菜色說話兒就來,您就擎好兒吧。”
他們你來我往說話,皇帝站在邊上旁觀著,想起她當初在宮裡時候,就是這麼和人交談的。
不疾不徐的語速,清雅柔軟的嗓音,笑起來唇邊綻出兩朵甜盞子……要是沒有深仇大恨,那該多好。可惜一切都回不去了,從他奪取皇位開始,他們的命運朝著不可逆轉的方向狂奔,但能說不是最好的安排嗎?沒有五年前的日月輪轉,她會嫁得如意郎君,也許會進宮為妃為後。自己呢,遠赴山西就藩,也或者在皇權傾軋下屍骨無存,連隔著人海對望一眼的機會,都不會有。
所以,不悔。
輕舒一口氣,他偏頭吩咐章回:“晚上的席不用預備了,弄兩塊上好的鹿肉來,我們自己想法子填飽肚子。”
如約納罕地望他,他揚眉笑了笑,“我在軍中七年,從伙夫開始,一直做到大將軍王。野外怎麼活下去,是入門的頭一課,我烤肉烤得不賴,連先帝都曾誇讚過,回頭讓你嘗嘗我的手藝,看能不能得你一聲好。”
他毫不諱言當初在軍中經歷的一切,說起來很簡單,但過程之艱辛,只有章回知道。
他是天潢貴胄,原本從校尉做起已經算委屈了,可卻因先太子的一句話,給送去做了火頭軍。美其名曰“歷練”,實則就是打壓,他每日灰頭土臉地搬木柴、挑菜,一個皇子,連錦衣衛都不如。雖說這樣的日子只過了一個月,但這一個月是最冷的臘月,回到宮裡的時候手上全裂開了口子,現在想起來,還讓章回辛酸不已。
但這種事,誰會去同餘夫人說呢,一個成為皇帝的人,也不屑於對那些陳年往事耿耿於懷。
章回重又堆出了笑模樣,“再預備上班龍酒,這時節用上一點兒,可以溫養身子。”
皇帝點了點頭,示意他把人都遣退,自己提壺替如約斟了一杯,“你酒量怎麼樣?能喝嗎?”
要說酒量,如約是有一些的,許家的人都愛喝酒,家裡甚至有個小型的酒坊。他父親總說外頭買的摻水,只有自家做的才醇正,一年四季的酒品隨季節輪轉,有梅酒、杏酒、荔枝酒等等,到了什麼節氣,就預備應景兒的酒水。她從四歲起,跟著母親在酒坊里巡查,有時候話多,她母親捻起一塊酒釀塞進她嘴裡,她就騰不出空來聒噪了。
曾經酒釀當零嘴,酒量仿佛與生俱來,可是面對他的發問,她卻搖頭,“尋常喝得很少。”
他垂著眼,唇角浮起淡淡的笑意,“晚間可以多喝兩杯,班龍酒溫補,喝了就寢,夜裡睡得香甜。”
第82章
可說是各懷鬼胎,暗裡都希望對方能多喝些,一旦醉了,就有各種可能。
抿抿鬢邊的發,指尖觸及狄髻上的簪花,她知道哪一支的簪身最長最鋒利。尤其這種純銀的質地,比起金制的堅硬得多,只要等他恍惚了,自己就多了幾分勝算,可以趁他熟睡的時候,把簪子捅進他的心窩。
其實要論殺人的手段,最輕巧無非是下毒。但市面上沒有那種一滴斃命的藥,就算是砒霜鶴頂紅,少說也得用上一錢才能奏效。御前的膳食送上飯桌前,不知要經過多少道勘驗,除非他中途離席,否則絕無可能動手腳。可他是何等審慎的人,離過席,回來還會再用嗎?這條路看似輕省,實則很難辦到,加之自己的一舉一動向來有錦衣衛監視,但凡往藥房去一趟,不消半刻,消息就傳進他耳朵里了。
所以只有用笨辦法,省去不必要的麻煩,然後徐徐圖之,總會讓她抓住機會的。
心裡有了主張,就不必冒進了。尋常用午膳,嘗嘗御膳房精良的廚藝,再就著窗外的山明水秀,小酌上半杯。
等用罷飯,可以順著山路小徑四下逛逛。萬春亭橫向建了五個亭子,清一色的重檐八角攢尖頂,頂上覆翡翠琉璃瓦。精美的建築掩映在翠色間,再佐以朱紅的門窗,很有一種濃淡對沖的美感。
如約轉身朝東眺望,抬手指了指,“瞧那兒,那裡就是針工局,後面灰矮的瓦房,是我住了兩年的直房。我那時候得了閒,常站在檐下看五方亭,領了差事往宮裡送東西的時候,可以從園子外牆根兒經過。可惜進不來,領略不得園子裡的風光。”
她娓娓和他訴說,言辭間流露出艷羨。那時候活得不容易,睜眼就有做不完的活計。看一看遠處的景山,就是全部的消遣了。
但這景山,在皇帝眼裡算不得什麼,他甚至有些遺憾,“我困在京城,除了這些園囿,沒法帶你去別的地方。等將來有了機會,我要領你上外埠去,去廣袤的草原跑馬,看看蜿蜒的河流,再賞一賞名山大川。”說罷放眼南望,帝王的豪情在言辭間瀰漫,“早前我封王那會兒,曾跟著大軍駐紮在邊疆,這大鄴的疆土,每一寸都可敬可愛,每一寸都得來不易。所以我要這國家繁榮昌盛,不能看它被庸人糟蹋,耗盡氣運。我稱帝也不是為一己私慾,我是為黎民百姓,為天下蒼生,即便背負罵名也在所不惜,你懂麼?”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回說那哪兒成,“既迎您的大駕,只有想不到,沒有辦不到。快著,外面風大,上裡頭歇歇腳。好菜色說話兒就來,您就擎好兒吧。”
他們你來我往說話,皇帝站在邊上旁觀著,想起她當初在宮裡時候,就是這麼和人交談的。
不疾不徐的語速,清雅柔軟的嗓音,笑起來唇邊綻出兩朵甜盞子……要是沒有深仇大恨,那該多好。可惜一切都回不去了,從他奪取皇位開始,他們的命運朝著不可逆轉的方向狂奔,但能說不是最好的安排嗎?沒有五年前的日月輪轉,她會嫁得如意郎君,也許會進宮為妃為後。自己呢,遠赴山西就藩,也或者在皇權傾軋下屍骨無存,連隔著人海對望一眼的機會,都不會有。
所以,不悔。
輕舒一口氣,他偏頭吩咐章回:“晚上的席不用預備了,弄兩塊上好的鹿肉來,我們自己想法子填飽肚子。”
如約納罕地望他,他揚眉笑了笑,“我在軍中七年,從伙夫開始,一直做到大將軍王。野外怎麼活下去,是入門的頭一課,我烤肉烤得不賴,連先帝都曾誇讚過,回頭讓你嘗嘗我的手藝,看能不能得你一聲好。”
他毫不諱言當初在軍中經歷的一切,說起來很簡單,但過程之艱辛,只有章回知道。
他是天潢貴胄,原本從校尉做起已經算委屈了,可卻因先太子的一句話,給送去做了火頭軍。美其名曰“歷練”,實則就是打壓,他每日灰頭土臉地搬木柴、挑菜,一個皇子,連錦衣衛都不如。雖說這樣的日子只過了一個月,但這一個月是最冷的臘月,回到宮裡的時候手上全裂開了口子,現在想起來,還讓章回辛酸不已。
但這種事,誰會去同餘夫人說呢,一個成為皇帝的人,也不屑於對那些陳年往事耿耿於懷。
章回重又堆出了笑模樣,“再預備上班龍酒,這時節用上一點兒,可以溫養身子。”
皇帝點了點頭,示意他把人都遣退,自己提壺替如約斟了一杯,“你酒量怎麼樣?能喝嗎?”
要說酒量,如約是有一些的,許家的人都愛喝酒,家裡甚至有個小型的酒坊。他父親總說外頭買的摻水,只有自家做的才醇正,一年四季的酒品隨季節輪轉,有梅酒、杏酒、荔枝酒等等,到了什麼節氣,就預備應景兒的酒水。她從四歲起,跟著母親在酒坊里巡查,有時候話多,她母親捻起一塊酒釀塞進她嘴裡,她就騰不出空來聒噪了。
曾經酒釀當零嘴,酒量仿佛與生俱來,可是面對他的發問,她卻搖頭,“尋常喝得很少。”
他垂著眼,唇角浮起淡淡的笑意,“晚間可以多喝兩杯,班龍酒溫補,喝了就寢,夜裡睡得香甜。”
第82章
可說是各懷鬼胎,暗裡都希望對方能多喝些,一旦醉了,就有各種可能。
抿抿鬢邊的發,指尖觸及狄髻上的簪花,她知道哪一支的簪身最長最鋒利。尤其這種純銀的質地,比起金制的堅硬得多,只要等他恍惚了,自己就多了幾分勝算,可以趁他熟睡的時候,把簪子捅進他的心窩。
其實要論殺人的手段,最輕巧無非是下毒。但市面上沒有那種一滴斃命的藥,就算是砒霜鶴頂紅,少說也得用上一錢才能奏效。御前的膳食送上飯桌前,不知要經過多少道勘驗,除非他中途離席,否則絕無可能動手腳。可他是何等審慎的人,離過席,回來還會再用嗎?這條路看似輕省,實則很難辦到,加之自己的一舉一動向來有錦衣衛監視,但凡往藥房去一趟,不消半刻,消息就傳進他耳朵里了。
所以只有用笨辦法,省去不必要的麻煩,然後徐徐圖之,總會讓她抓住機會的。
心裡有了主張,就不必冒進了。尋常用午膳,嘗嘗御膳房精良的廚藝,再就著窗外的山明水秀,小酌上半杯。
等用罷飯,可以順著山路小徑四下逛逛。萬春亭橫向建了五個亭子,清一色的重檐八角攢尖頂,頂上覆翡翠琉璃瓦。精美的建築掩映在翠色間,再佐以朱紅的門窗,很有一種濃淡對沖的美感。
如約轉身朝東眺望,抬手指了指,“瞧那兒,那裡就是針工局,後面灰矮的瓦房,是我住了兩年的直房。我那時候得了閒,常站在檐下看五方亭,領了差事往宮裡送東西的時候,可以從園子外牆根兒經過。可惜進不來,領略不得園子裡的風光。”
她娓娓和他訴說,言辭間流露出艷羨。那時候活得不容易,睜眼就有做不完的活計。看一看遠處的景山,就是全部的消遣了。
但這景山,在皇帝眼裡算不得什麼,他甚至有些遺憾,“我困在京城,除了這些園囿,沒法帶你去別的地方。等將來有了機會,我要領你上外埠去,去廣袤的草原跑馬,看看蜿蜒的河流,再賞一賞名山大川。”說罷放眼南望,帝王的豪情在言辭間瀰漫,“早前我封王那會兒,曾跟著大軍駐紮在邊疆,這大鄴的疆土,每一寸都可敬可愛,每一寸都得來不易。所以我要這國家繁榮昌盛,不能看它被庸人糟蹋,耗盡氣運。我稱帝也不是為一己私慾,我是為黎民百姓,為天下蒼生,即便背負罵名也在所不惜,你懂麼?”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