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5頁
村里人三五成群坐在門口的石墩上,邊嘮嗑邊嗑瓜子。
瞧見他們幾個, 眼神飄過來, 議論又是哪家城裡親戚。
易景臣裹著淺色羽絨服, 走在村里小路,畫風有些格格不入。
舒琅同樣城裡打扮, 聽到他們嘀咕, 放下丫丫走過去, 挨個叫了聲。
「是我, 舒家老二的兒子。」舒琅自報家門。
「原來是你啊,長這麼大啦?」
「這孩子, 有幾年沒回來了吧?」
「我記得你出去的時候,才這麼大點, 這麼大……」
「前兩年忙, 都是我爹媽過去看我。」舒琅笑笑,把易景臣拉過來說, 「這是我外面認識的兄弟,姓易,叫易景臣。」
村里人打量易景臣一番,點點頭,「挺好,瞧瞧人家城裡長大的娃娃,水靈。」
「我咋瞅著有點眼熟呢?」
「你忘了啊?舒家老大出息,上電視啦,這娃娃就在旁邊站著呢。」
冒著冰天雪地出門跟鄰居嘮嗑的人,年歲偏大,自然沒有網癮,對於明星沒什麼概念。
即使村里都知道,舒琅上電視了,在他們嘴裡也只是落了個『有出息』。
易景臣嘴甜,挨個叫了一遍人,貼著舒琅說,「我把他當親哥哥。」
「那敢情好啊!」
「舒家兩口子白撿這麼大一個兒。」
說話時,屬曹操的舒爸舒媽,琢磨著兒子應該到了,出門查看情況,正撞上跟村里老人聊天的易景臣。
舒琅插不上話,站在旁邊默默圍觀。
舒爸舒媽笑了。
「不知道的,還以為小易才是回家過年的。」
「就是。」
舒爸遠遠吼了一嗓子,「臭小子,快把小易帶回來,菜上齊了就等你倆呢!」
舒琅還沒反應,易景臣聽到菜上齊了,再次發揮自己饞貓屬性。
背後的大背包里,本體敏捷地冒出腦袋。
「喵~!」有我的份嗎?
易景臣沖在前面,迫不及待走進舒琅家。
舒琅家本來今天安排待客,知道兒子和乾兒子要回來,舒爸舒媽早早打發了客人,又給他們滿滿當當做了一大桌年菜。
易景臣落座,舒媽給他碗裡夾了一大個燉豬蹄。
濃油赤醬,放到碗裡還duang~duang~彈了兩下。
碗前面擺著幾道葷菜,干炸帶魚、四喜丸子、粉蒸肉……全部是以前只有過年才能吃到的硬菜。
舒琅落座,見自己面前只有涼菜和炒青菜,向父母投去懷疑的眼神。
「爸,媽,誰才是你們親生的?」
「咋?」舒爸瞥了他一眼,「你吃了二十多年,你弟弟才第一年回家,不得讓他多吃點?」
「行吧,我沒意見。」舒琅嘆了口氣,伸手準備去夾青菜。
易景臣越過桌子,夾了個大丸子放到舒琅碗裡。
「你……」舒琅被感動了!
這個家裡,還有人惦記自己!
沒等他感動完,就聽易景臣大聲嗶嗶。
[還是安撫一下吧。]
[如果哥哥記仇,明年不帶我回家怎麼辦?]
舒琅:……
我今年就不該帶你回來!
吃飽喝足,易景臣乖乖跟進廚房幫忙,完美融入這個家。
舒媽也沒拒絕,把舒爸和舒琅喊過來一起,三下五除二洗好碗。
即使過了春節,這裡的二月依然寒風刺骨。
舒媽怕他們凍著,招呼他們進屋休息,準備開電暖氣給兩個孩子取暖。
易景臣進屋之前,眼裡充滿興奮,激動地問,「那個……就是……」
舒爸湊過來問,「怎麼?你想要什麼?」
「咱家有炕嗎?我想體驗那個!」易景臣期待地問。
他知道,這邊取暖很多會用到土炕。
之前採訪過程中,易景臣對於『炕』特別好奇,想知道睡在上面會不會變成石板貓貓。
奈何,他選擇的時機不趕巧。
要么正值夏天,土炕派不上用處。
要麼被安排在招待所,靠電熱毯取暖。
採訪那麼多次,易景臣一次也沒睡過心心念念的土炕。
想想倒也不算奇怪。
從前的他,無論採訪再怎麼深入,終究以記者的身份。
記者在普羅大眾眼裡,約等於負責記錄和報導的旁觀者,局外人。
無論相處多久,也無法真正融入當地生活。
現在不一樣,易景臣以『舒琅異父異母親弟弟』身份加入這個家,已經被完全接納。
他可以真正沉浸其中,享受當地的民風民俗。
「有是有……」舒媽語氣猶豫,「我們現在用電暖氣,都好多年不燒炕了。」
「啊?」易景臣無形的耳朵和尾巴,瞬間耷拉下來。
蜷在他腿邊的本體,也難過的不喵了。
早些年,當地人過冬確實靠土炕取暖。
最近幾年,各地開展新農村建設,舒琅家住在農業致富示範村,家家戶戶早早就改成空調或者燃氣取暖。
加上為了環保,村里提倡不燃燒秸稈,土炕就算沒拆,也早就廢了。
瞅見乾兒子如此失落,舒爸一拍大腿,跟舒媽合計道,「我記得,老五家土炕還沒拆吧?」
「沒拆是沒拆,現在大冬天又沒麥秸,拿啥燒炕呢?」
「燒炕簡單,你讓他家把土炕收拾出來,我去老大家要點苞谷棒棒,燒一天不成問題。」
瞧見他們幾個, 眼神飄過來, 議論又是哪家城裡親戚。
易景臣裹著淺色羽絨服, 走在村里小路,畫風有些格格不入。
舒琅同樣城裡打扮, 聽到他們嘀咕, 放下丫丫走過去, 挨個叫了聲。
「是我, 舒家老二的兒子。」舒琅自報家門。
「原來是你啊,長這麼大啦?」
「這孩子, 有幾年沒回來了吧?」
「我記得你出去的時候,才這麼大點, 這麼大……」
「前兩年忙, 都是我爹媽過去看我。」舒琅笑笑,把易景臣拉過來說, 「這是我外面認識的兄弟,姓易,叫易景臣。」
村里人打量易景臣一番,點點頭,「挺好,瞧瞧人家城裡長大的娃娃,水靈。」
「我咋瞅著有點眼熟呢?」
「你忘了啊?舒家老大出息,上電視啦,這娃娃就在旁邊站著呢。」
冒著冰天雪地出門跟鄰居嘮嗑的人,年歲偏大,自然沒有網癮,對於明星沒什麼概念。
即使村里都知道,舒琅上電視了,在他們嘴裡也只是落了個『有出息』。
易景臣嘴甜,挨個叫了一遍人,貼著舒琅說,「我把他當親哥哥。」
「那敢情好啊!」
「舒家兩口子白撿這麼大一個兒。」
說話時,屬曹操的舒爸舒媽,琢磨著兒子應該到了,出門查看情況,正撞上跟村里老人聊天的易景臣。
舒琅插不上話,站在旁邊默默圍觀。
舒爸舒媽笑了。
「不知道的,還以為小易才是回家過年的。」
「就是。」
舒爸遠遠吼了一嗓子,「臭小子,快把小易帶回來,菜上齊了就等你倆呢!」
舒琅還沒反應,易景臣聽到菜上齊了,再次發揮自己饞貓屬性。
背後的大背包里,本體敏捷地冒出腦袋。
「喵~!」有我的份嗎?
易景臣沖在前面,迫不及待走進舒琅家。
舒琅家本來今天安排待客,知道兒子和乾兒子要回來,舒爸舒媽早早打發了客人,又給他們滿滿當當做了一大桌年菜。
易景臣落座,舒媽給他碗裡夾了一大個燉豬蹄。
濃油赤醬,放到碗裡還duang~duang~彈了兩下。
碗前面擺著幾道葷菜,干炸帶魚、四喜丸子、粉蒸肉……全部是以前只有過年才能吃到的硬菜。
舒琅落座,見自己面前只有涼菜和炒青菜,向父母投去懷疑的眼神。
「爸,媽,誰才是你們親生的?」
「咋?」舒爸瞥了他一眼,「你吃了二十多年,你弟弟才第一年回家,不得讓他多吃點?」
「行吧,我沒意見。」舒琅嘆了口氣,伸手準備去夾青菜。
易景臣越過桌子,夾了個大丸子放到舒琅碗裡。
「你……」舒琅被感動了!
這個家裡,還有人惦記自己!
沒等他感動完,就聽易景臣大聲嗶嗶。
[還是安撫一下吧。]
[如果哥哥記仇,明年不帶我回家怎麼辦?]
舒琅:……
我今年就不該帶你回來!
吃飽喝足,易景臣乖乖跟進廚房幫忙,完美融入這個家。
舒媽也沒拒絕,把舒爸和舒琅喊過來一起,三下五除二洗好碗。
即使過了春節,這裡的二月依然寒風刺骨。
舒媽怕他們凍著,招呼他們進屋休息,準備開電暖氣給兩個孩子取暖。
易景臣進屋之前,眼裡充滿興奮,激動地問,「那個……就是……」
舒爸湊過來問,「怎麼?你想要什麼?」
「咱家有炕嗎?我想體驗那個!」易景臣期待地問。
他知道,這邊取暖很多會用到土炕。
之前採訪過程中,易景臣對於『炕』特別好奇,想知道睡在上面會不會變成石板貓貓。
奈何,他選擇的時機不趕巧。
要么正值夏天,土炕派不上用處。
要麼被安排在招待所,靠電熱毯取暖。
採訪那麼多次,易景臣一次也沒睡過心心念念的土炕。
想想倒也不算奇怪。
從前的他,無論採訪再怎麼深入,終究以記者的身份。
記者在普羅大眾眼裡,約等於負責記錄和報導的旁觀者,局外人。
無論相處多久,也無法真正融入當地生活。
現在不一樣,易景臣以『舒琅異父異母親弟弟』身份加入這個家,已經被完全接納。
他可以真正沉浸其中,享受當地的民風民俗。
「有是有……」舒媽語氣猶豫,「我們現在用電暖氣,都好多年不燒炕了。」
「啊?」易景臣無形的耳朵和尾巴,瞬間耷拉下來。
蜷在他腿邊的本體,也難過的不喵了。
早些年,當地人過冬確實靠土炕取暖。
最近幾年,各地開展新農村建設,舒琅家住在農業致富示範村,家家戶戶早早就改成空調或者燃氣取暖。
加上為了環保,村里提倡不燃燒秸稈,土炕就算沒拆,也早就廢了。
瞅見乾兒子如此失落,舒爸一拍大腿,跟舒媽合計道,「我記得,老五家土炕還沒拆吧?」
「沒拆是沒拆,現在大冬天又沒麥秸,拿啥燒炕呢?」
「燒炕簡單,你讓他家把土炕收拾出來,我去老大家要點苞谷棒棒,燒一天不成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