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連太皇太后都很喜歡逗羅羅,甚至還給這破玩意兒打了個純金的脖圈。

  要不是因為閔尚宮攔著,老太太差點兒認了這猴兒做乾兒子。

  皇帝聞訊,差點兒嚇死。

  他嚴禁君瀾再把猴兒帶進東宮。

  可君瀾卻說,猴兒是狗馱進來的,不是她帶進來的,她管不著啊。

  皇帝便說,那就禁止狗進東宮!

  但君瀾又道,狗是猴兒抱進來的,也不是她帶進來的,她還是管不著。

  而且,皇帝雖然是皇帝,但是,也不能目無尊長。

  君瀾讓皇帝在跟自己說話的時候,注意點兒態度。

  別老拿鼻孔對著自己。

  自己鼻毛有多長,心裡沒點兒數嗎?

  皇帝差點兒沒氣死。

  目睹了兩人吵嘴的太皇太后,卻差點兒沒樂死。

  一樂之下,太皇太后便起了冊封君瀾為靜淑郡主的心思。

  不過新帝登基,還未有子女。

  若君瀾被冊封郡主,那她將會是元德年間,被冊封的第一個郡主。

  意義雖然沒有特別的大。

  但也不是沒有。

  所以太皇太后即便起了心思,但是也不是說直接下懿旨就行的。

  這事兒還得交給禮部來辦,故而還得現在朝堂上討論一下。

  朝堂上的老頭兒們,紛紛勸告皇帝,他們說:雖然但是,這件事兒是不是得問問太上皇?

  畢竟,林將軍當初是在太上皇手上被抄的家,這會兒卻突然又要封他的女兒為郡主......

  這是不是多少有點兒打了太上皇的臉?

  皇帝在朝堂上還未完全站穩腳跟,明里暗裡想要給他使絆子的人還很多。

  特別是太上皇還在呢,他這個新皇初登基,可不能被朝臣扣上不孝的高帽子。

  於是他當時也沒有立刻表明態度,說是再跟太皇太后討論討論。

  而太皇太后聽到朝臣們的言論之後,很是詫異,「誒?!先帝還沒死嗎?」

  閔尚宮回說:「先帝去世已經多年了,但是朝臣們現在說的是,這事兒得問問太上皇的想法。」

  「太上皇還沒成先帝?!」太皇太后蹙著眉,不耐煩地撒了一把魚食,在東宮的大魚缸裡頭。

  要說這都城位於北方。

  如今正值隆冬,別說魚缸了,哪怕是池塘,湖泊,基本能結冰的也都結冰了。

  但是為什麼魚缸裡頭還有活蹦亂跳的魚呢?!

  因為太皇太后覺得君瀾會喜歡。

  可實際上,且不說君瀾本也不怎麼喜歡,不能溝通交流的寵物。

  就說孩子壓根就沒發現這院子裡居然還養了一缸魚.......反正這事兒,太皇太后多少有些一廂情願了。

  但是,這並不重要!

  重要的是,太皇太后覺得,小孩兒會喜歡金魚。

  所以東宮就得養。

  至於怎麼養?

  自然是缸子底下加熱啊。

  但是缸子裡頭盛著冰水,底下燒著炭,水缸就特別容易裂。

  於是湯公公就想出了個法子。

  把鐵鍋,做成水缸的樣子。

  這樣底下點著火,鍋里游著魚,就完全沒問題了。

  偶爾。

  也會有底下的火太旺,整鍋魚都煮成了魚湯的情況。

  說起來,湯公公果然還是懂煮湯的。

  可魚被煮成了湯,又有什麼關係呢?

  只要太皇太后看到的時候,魚是活著的,那就行了。

  是的。

  太皇太后的病,雖然姚大夫已經盡力控制了。

  但卻還是在繼續發展。

  老太太經常會忘了今夕是何年。

  抑或是時常喊皇帝,前太子的名字。

  可大部分的時候,太皇太后還是能知道自己在幹嘛的。

  姚大夫說,儘量要讓太皇太后活得自在一點。

  不要讓老人家在情緒上有太大的起伏,以免病情快速惡化.......

  所以皇帝的命令就是,只要是太皇太后提出的要求,哪怕再怎麼不合理,都要儘量滿足。

  這話說遠了。

  說回太上皇。

  太皇太后腦子裡,一直以為太上皇在出都城的時候就去了。

  這會兒得知太上皇還不是先帝,便不自覺地嘆息了一聲:「居然還沒死~可真能活。不過君瀾的事兒,還要討他的意見,未免也太麻煩了。」

  閔尚宮輕聲說了一句,「太皇太后,殺了太上皇,萬一被人知道,會更麻煩。」

  原本還眼珠子咕溜溜轉的太皇太后,一下拉拉了張臉道:「哎!果然麻煩。」

  說完,她便甩了下寬袖,轉身準備回室內去。

  可才走了兩步,太皇太后卻又扭頭跟閔尚宮說:「去準備下,哀家要去避暑山莊。」

  「.......」閔尚宮抬頭看了眼已經西斜的日頭。

  避暑山莊在郊外,來回一趟,再加上太皇太后不著邊際的聊天方式,所需時間,怎麼著也得兩三個時辰。

  這麼一算,等太皇太后再回東宮,怕是要二更了。

  「太皇太后,咱們要不然明天白天再去吧?郡主冊封的事兒,也不急在這一時半會兒的。」閔尚宮終於鼓起勇氣,建議道。

  「不行,今日事今日畢,」太皇太后沒有回頭,但回答得卻很是鏗鏘有力,「萬一哀家今晚要是死了呢?」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