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9頁
雖說這十萬大軍名義上都是大聿的軍隊,該聽他這個皇帝的。
但……一旦他下令賜死太子,太子絕不會乖乖伏誅,屆時,這十萬大軍究竟是聽他這個皇帝的,還是聽太子的,卻還真不好說!
這個險,他不能冒。
聿成帝深吸一口氣,壓下了心中的陰鬱,道:「夠了。眾位愛卿都不必說了。太子和瑞王隨機應變,驅走北戎,守住了我大聿河山安危百姓安定,其功甚偉,該賞!虎符之事,任何人不得再提!」
這也算蓋棺定論,朝堂上的大臣們互相看了看之後,都跪下來高呼萬歲聖明了。
接下來是論功行賞。太子舉薦了沐玄以及其他在英勇作戰的將士,聿成帝都一一封賞了,就連二皇子蕭雲琮,也得到了封賞,在原來瑞王的年俸基礎上又加了一成。
到了太子,不等聿成帝開口,蕭雲朔卻先開了口:「父皇,兒臣作為大聿太子,身先士卒奮勇殺敵,本是分內之事,封賞之事,兒臣不敢受。不過,兒臣卻有一個不情之請,還望父皇成全。」
聿成帝淡淡地道:「太子但說無妨。」
蕭雲朔這才說道:「父皇,母后和九皇弟以及兒臣的太子妃,此次也隨著兒臣一起回京了。以往她們受兒臣被誣謀反之事牽連,被流放幽州,後來母后雖自請不願回宮,但從頭到尾,母后九皇弟和太子妃都絕無任何錯處,而且母后現在容貌已經恢復,是以,兒臣請求父皇恢復她們的爵位,將她們迎回宮中!」
這話也沒什麼毛病,聿成帝對此也可有可無,他最忌憚的從來都是自己這個功高蓋主的兒子,秦夢月性子單純,太子妃倒是做了不少事,全大聿百姓都甚是推崇,但說到底不過是女流之輩,也不足為懼,因此,正要答應——
卻不料趙相突然再次出列,道:「皇上,微臣以為不妥,皇后娘娘當日直言容貌被毀,不願回宮,現在反而又請求回宮,若是讓天下人得知大聿國母容顏盡毀,豈非有傷國體?至於太子妃,聽聞太子妃曾經二嫁給一個尋常商人,又怎麼還有資格做太子妃?」
他兒子死在蕭雲朔的手中,便是二皇子慫,不敢爭了,他卻絕不會就此罷手!
只要皇后不回宮,他女兒趙妃便還有希望做皇后,便是蕭雲琮不爭氣,到時再讓趙妃生一個小皇子,也是名正言順的皇后嫡子,他再輔佐那一個便是!
蕭雲朔淡淡地看了趙相一眼,道:
「父皇,母后當日受瘟疫所傷,的確曾容顏盡毀,但那之後已經得到了治療,現在容顏早已恢復,若是趙相是怕母后貌丑傷了國體,那便大可不必擔心。至於太子妃二嫁之事,兒臣被暗算身受重傷,落下懸崖,曾經傷到了頭,失了憶,所幸被一個路過的商賈救起。他見兒臣與他早死的兒子年紀相仿,便認了兒臣做乾兒子,將萬貫家財傳給了兒臣。也是老天爺有眼,機緣巧合之下,兒臣定居到母后太子妃流放到的村子。母后和太子妃認出兒臣來,但擔心宵小暗算,再加上兒臣記憶尚未恢復,因此才繼續隱瞞兒臣的身份,並且讓太子妃『二嫁』給兒臣。直到前些時日,兒臣才在太子妃的治療之下,恢復了記憶。兒臣原本先要立刻回宮與父皇相見,偏偏北戎大軍此時突然南襲,兒臣只好先放棄回宮的計劃,而是直接前往雁門關……所以,趙相所言太子妃二嫁之事,本就是『二嫁』與兒臣,恢復她太子妃的頭銜,又有何不妥?」
趙相聽了,眼底閃過一瞬的陰毒,道:「皇上,微臣聽說皇后和太子妃曾被北戎二親王抓走做過人質,落在敵人手中,她們的清白……」
話還沒有說完,蕭雲朔冷聲斥道:「趙相!」
他這一聲叱責帶著上位者的戾氣,大有帝王之怒的震懾力,饒是趙相浮沉多年,也被嚇得禁不住打了個寒顫。
「母后和太子妃及九皇子一直隨本宮待在大聿軍中,何曾來的被北戎抓走做了人質一說?太子妃還用醫術救治了不少受傷將士,軍中不少人都可作證!趙相這是哪裡聽來的謠言?當著父皇及眾朝臣的面,你居然信口雌黃,敗壞母后和太子妃的清白名節,本宮看趙相的項上腦袋是不想要了!」
趙相聽得『撲通』一聲跪了下來,急忙分辯道:「皇上,微臣絕無此意……」
「夠了!」聿成帝袍袖一揮,有些不耐地道:「趙相信口雌黃,從今日起閉門思過一個月吧。至於接皇后和九皇子太子妃入宮,恢復頭銜之事,下旨照辦吧。」
秦夢月回宮,興許還能利用一下。
而且,宮中是他這個皇帝的權力範圍,在自己的控制之下,也更容易處置些,免得到時有漏網之魚。
尤其是那個太子妃,這一年多以來居然一直和太子在一起?
若是現在懷著孕的話,那麼留她在宮外,一朝事變被她機靈逃脫了,日後少不得又有周折!
聖旨很快便下到了太子別邸,秦夢月和沈風荷等人接了聖旨之後,立刻有宮中隨行而來的女官宮女們服飾著,換上了皇后及太子妃的規制服飾裝扮,乘坐宮裡的鳳輦入了宮。
宮門口,所有妃嬪女官太監宮女們都跪了一地,恭迎皇后和太子妃回宮。
這樣的待遇,秦夢月隨聿成帝從皇子府入主皇宮時,曾經經歷過。那時她還是少女心境,滿心都是幸福與榮光。
然而此刻,已經得知了聿成帝真面目的她,只覺得這一切都如此諷刺。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但……一旦他下令賜死太子,太子絕不會乖乖伏誅,屆時,這十萬大軍究竟是聽他這個皇帝的,還是聽太子的,卻還真不好說!
這個險,他不能冒。
聿成帝深吸一口氣,壓下了心中的陰鬱,道:「夠了。眾位愛卿都不必說了。太子和瑞王隨機應變,驅走北戎,守住了我大聿河山安危百姓安定,其功甚偉,該賞!虎符之事,任何人不得再提!」
這也算蓋棺定論,朝堂上的大臣們互相看了看之後,都跪下來高呼萬歲聖明了。
接下來是論功行賞。太子舉薦了沐玄以及其他在英勇作戰的將士,聿成帝都一一封賞了,就連二皇子蕭雲琮,也得到了封賞,在原來瑞王的年俸基礎上又加了一成。
到了太子,不等聿成帝開口,蕭雲朔卻先開了口:「父皇,兒臣作為大聿太子,身先士卒奮勇殺敵,本是分內之事,封賞之事,兒臣不敢受。不過,兒臣卻有一個不情之請,還望父皇成全。」
聿成帝淡淡地道:「太子但說無妨。」
蕭雲朔這才說道:「父皇,母后和九皇弟以及兒臣的太子妃,此次也隨著兒臣一起回京了。以往她們受兒臣被誣謀反之事牽連,被流放幽州,後來母后雖自請不願回宮,但從頭到尾,母后九皇弟和太子妃都絕無任何錯處,而且母后現在容貌已經恢復,是以,兒臣請求父皇恢復她們的爵位,將她們迎回宮中!」
這話也沒什麼毛病,聿成帝對此也可有可無,他最忌憚的從來都是自己這個功高蓋主的兒子,秦夢月性子單純,太子妃倒是做了不少事,全大聿百姓都甚是推崇,但說到底不過是女流之輩,也不足為懼,因此,正要答應——
卻不料趙相突然再次出列,道:「皇上,微臣以為不妥,皇后娘娘當日直言容貌被毀,不願回宮,現在反而又請求回宮,若是讓天下人得知大聿國母容顏盡毀,豈非有傷國體?至於太子妃,聽聞太子妃曾經二嫁給一個尋常商人,又怎麼還有資格做太子妃?」
他兒子死在蕭雲朔的手中,便是二皇子慫,不敢爭了,他卻絕不會就此罷手!
只要皇后不回宮,他女兒趙妃便還有希望做皇后,便是蕭雲琮不爭氣,到時再讓趙妃生一個小皇子,也是名正言順的皇后嫡子,他再輔佐那一個便是!
蕭雲朔淡淡地看了趙相一眼,道:
「父皇,母后當日受瘟疫所傷,的確曾容顏盡毀,但那之後已經得到了治療,現在容顏早已恢復,若是趙相是怕母后貌丑傷了國體,那便大可不必擔心。至於太子妃二嫁之事,兒臣被暗算身受重傷,落下懸崖,曾經傷到了頭,失了憶,所幸被一個路過的商賈救起。他見兒臣與他早死的兒子年紀相仿,便認了兒臣做乾兒子,將萬貫家財傳給了兒臣。也是老天爺有眼,機緣巧合之下,兒臣定居到母后太子妃流放到的村子。母后和太子妃認出兒臣來,但擔心宵小暗算,再加上兒臣記憶尚未恢復,因此才繼續隱瞞兒臣的身份,並且讓太子妃『二嫁』給兒臣。直到前些時日,兒臣才在太子妃的治療之下,恢復了記憶。兒臣原本先要立刻回宮與父皇相見,偏偏北戎大軍此時突然南襲,兒臣只好先放棄回宮的計劃,而是直接前往雁門關……所以,趙相所言太子妃二嫁之事,本就是『二嫁』與兒臣,恢復她太子妃的頭銜,又有何不妥?」
趙相聽了,眼底閃過一瞬的陰毒,道:「皇上,微臣聽說皇后和太子妃曾被北戎二親王抓走做過人質,落在敵人手中,她們的清白……」
話還沒有說完,蕭雲朔冷聲斥道:「趙相!」
他這一聲叱責帶著上位者的戾氣,大有帝王之怒的震懾力,饒是趙相浮沉多年,也被嚇得禁不住打了個寒顫。
「母后和太子妃及九皇子一直隨本宮待在大聿軍中,何曾來的被北戎抓走做了人質一說?太子妃還用醫術救治了不少受傷將士,軍中不少人都可作證!趙相這是哪裡聽來的謠言?當著父皇及眾朝臣的面,你居然信口雌黃,敗壞母后和太子妃的清白名節,本宮看趙相的項上腦袋是不想要了!」
趙相聽得『撲通』一聲跪了下來,急忙分辯道:「皇上,微臣絕無此意……」
「夠了!」聿成帝袍袖一揮,有些不耐地道:「趙相信口雌黃,從今日起閉門思過一個月吧。至於接皇后和九皇子太子妃入宮,恢復頭銜之事,下旨照辦吧。」
秦夢月回宮,興許還能利用一下。
而且,宮中是他這個皇帝的權力範圍,在自己的控制之下,也更容易處置些,免得到時有漏網之魚。
尤其是那個太子妃,這一年多以來居然一直和太子在一起?
若是現在懷著孕的話,那麼留她在宮外,一朝事變被她機靈逃脫了,日後少不得又有周折!
聖旨很快便下到了太子別邸,秦夢月和沈風荷等人接了聖旨之後,立刻有宮中隨行而來的女官宮女們服飾著,換上了皇后及太子妃的規制服飾裝扮,乘坐宮裡的鳳輦入了宮。
宮門口,所有妃嬪女官太監宮女們都跪了一地,恭迎皇后和太子妃回宮。
這樣的待遇,秦夢月隨聿成帝從皇子府入主皇宮時,曾經經歷過。那時她還是少女心境,滿心都是幸福與榮光。
然而此刻,已經得知了聿成帝真面目的她,只覺得這一切都如此諷刺。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