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4頁
此刻易筠合攏雙手而立,眼觀鼻鼻觀心的姿態,似乎對一切都胸有成竹。
於是傅真又看了看他身邊的人,一眼又鎖定了位於易筠前方的兩個面生的少年。
這二人皆為十五六歲上下。雖然姿態端正,但是一雙不住的來回瞟動的眼睛,卻透露出了對這等場合的激動與不適應。
“……楊姓子弟二人特地入京為皇后娘娘賀壽!”
傅真正自琢磨,此時位於百官前方就有人朗聲稟奏起來。
她還沒來得及看出是哪一個,這時先前那兩個少年就急忙出列,撩開袍子跪了下去。
咚咚磕了幾個頭之後,就顫著聲音高呼起來:“……願娘娘千歲千歲千千歲!”
“這就是宗族裡的子弟嗎?”
皇后和顏悅色,好像平日那樣慈愛地看著一雙子侄。然後她抬了抬手:“來人,行賞!”
隨後走出了一路宮人,捧著金銀珠寶各色物事上前。
旁側自有太監高唱著賞賜的禮單。
原先知道這件事的人齊齊把目光聚焦了上去。
不曾知道的,此時臉上則露出了濃濃的驚色,且忙著與周圍人目光交流。
“皇上,”這是都察院有人道,“敢問這二位是何身份?為何他們能以楊姓子弟的身份在此為皇后娘娘賀壽?”
高坐於龍椅上的皇帝臉上波瀾不驚,一派鎮定之色。
“這二位是易家從朕的祖籍找回來的旁支子弟,宗人府那邊核實過其身份,確實與朕同族。”
大殿之上頓時一片譁然。
有的人不信,有的人震驚,還有的人則反應較快,已經開始露出了喜色。
“這是可喜可賀之事啊!我大周皇室還有如此旁室子弟,這,這是大周之福!是天佑大周!”
不知道是誰率先呼出了這麼一句。隨後就帶出了一大片的賀喜之聲!
易筠出列行禮:“恭賀皇上!恭賀娘娘!今有楊氏族侄在此,臣懇請皇上下旨讓宗人府將其二人譜系造冊,並以皇親爵位賜封二人,昭告天下!”
他這話出來之後,殿上的聲音更大了。但仔細聽來卻分成了三派。一派認可易筠的說法,一派表示就算是與皇帝同族血脈也相隔的太遠,怎麼能三言兩語就給冊封?
再一派,就是傅真裴瞻他們這些人了。
傅真他們所有人都沒有吭聲。
哪怕這議論的聲音像潮水一樣越來越大,他們也只是站在平靜的帝後下方,同樣平靜的站立著。
“皇上!……”
“肅靜!”
易筠還想張嘴,就在這時皇帝已經開口了,他微擰著雙眉,威嚴的望著下方,“國有國法,家有家規,他們是朕的同族不假。已經讓宗人府查過,這還有什麼好吵的?”
先前不支持立刻冊封的那批官員傻眼了。
而以易筠為代表的支持冊封的官員們,此時則露出了幾分得意。
皇帝目光一一掃過了他們,然後停頓在那已經掩飾不住喜色的兩個少年身上,揮手道:“已經給娘娘朝賀完畢,娘娘也已經給了賞賜,那你下去吧。”
這下輪到兩個少年傻眼了!
易筠也愣了:“皇上,他們可是好不容易找回來的……”
“誰讓你找回來?”皇帝淡眼一瞥,“朕可曾讓你去找了?朕說過讓你們誰去找了?”
“……”
第395章 養子
易筠啞巴了!
他迅速看向旁側那兩個少年,後者此時捧著賞賜,也不知所措了!
看皇帝皇后方才的態度,那不是對他們倆很滿意嗎?難道接下來不是該認他們為皇侄,再為後來的立儲鋪路嗎?哪怕眼下不急於從他們當中擇其一,認下皇侄身份,將他們列入皇室族譜,不也是情理中事嗎?
如今眼目下,皇帝只能選擇這麼做了呀!
他不選楊家子弟,難道還能有別的人選?
易筠不信皇帝不為所動,他脫口說道:“陛下,自榮王一脈被廢,宗室力量更為單薄,如此對於大周國祚不利呀,這二位楊姓子弟皆為皇上的遠房族侄,或許皇上可以加以栽培,使之成器……”
“朕為什麼要栽培別人的兒子?”不等他說完,皇帝便凝眉道,“朕有自己的兒子不去栽培,偏去栽培他們,難道你認為朕很閒嗎?”
易筠道:“皇上說的可是燕王殿下?”
“當然不是我。”接著他的話尾,這時殿門外進來了一個人,清柔的聲音一下就讓人面色一下變了——燕王邁著平穩而緩慢的步伐走入大殿,在所有人屏氣凝神之中到達帝後面前,撩袍跪下來:“臣叩見皇上,叩見皇后娘娘。恭祝娘娘千歲,千歲,千千歲!”
他說的是“臣”,而不是“兒臣”!
燕王身世在京城裡流傳了月余,大家口耳相傳,幾乎把他生父生母往上三代的事都挖清楚了,可是宮裡和朝廷還從來沒有對此進行過一個字的正面響應,也沒有給出任何一個明確的態度,究竟燕王是不是皇子?
眼下這聲“臣”,赫然就是答案了!
也相當於是正面響應了方才易筠的疑問。
“昊兒起來。”皇后和善地道。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於是傅真又看了看他身邊的人,一眼又鎖定了位於易筠前方的兩個面生的少年。
這二人皆為十五六歲上下。雖然姿態端正,但是一雙不住的來回瞟動的眼睛,卻透露出了對這等場合的激動與不適應。
“……楊姓子弟二人特地入京為皇后娘娘賀壽!”
傅真正自琢磨,此時位於百官前方就有人朗聲稟奏起來。
她還沒來得及看出是哪一個,這時先前那兩個少年就急忙出列,撩開袍子跪了下去。
咚咚磕了幾個頭之後,就顫著聲音高呼起來:“……願娘娘千歲千歲千千歲!”
“這就是宗族裡的子弟嗎?”
皇后和顏悅色,好像平日那樣慈愛地看著一雙子侄。然後她抬了抬手:“來人,行賞!”
隨後走出了一路宮人,捧著金銀珠寶各色物事上前。
旁側自有太監高唱著賞賜的禮單。
原先知道這件事的人齊齊把目光聚焦了上去。
不曾知道的,此時臉上則露出了濃濃的驚色,且忙著與周圍人目光交流。
“皇上,”這是都察院有人道,“敢問這二位是何身份?為何他們能以楊姓子弟的身份在此為皇后娘娘賀壽?”
高坐於龍椅上的皇帝臉上波瀾不驚,一派鎮定之色。
“這二位是易家從朕的祖籍找回來的旁支子弟,宗人府那邊核實過其身份,確實與朕同族。”
大殿之上頓時一片譁然。
有的人不信,有的人震驚,還有的人則反應較快,已經開始露出了喜色。
“這是可喜可賀之事啊!我大周皇室還有如此旁室子弟,這,這是大周之福!是天佑大周!”
不知道是誰率先呼出了這麼一句。隨後就帶出了一大片的賀喜之聲!
易筠出列行禮:“恭賀皇上!恭賀娘娘!今有楊氏族侄在此,臣懇請皇上下旨讓宗人府將其二人譜系造冊,並以皇親爵位賜封二人,昭告天下!”
他這話出來之後,殿上的聲音更大了。但仔細聽來卻分成了三派。一派認可易筠的說法,一派表示就算是與皇帝同族血脈也相隔的太遠,怎麼能三言兩語就給冊封?
再一派,就是傅真裴瞻他們這些人了。
傅真他們所有人都沒有吭聲。
哪怕這議論的聲音像潮水一樣越來越大,他們也只是站在平靜的帝後下方,同樣平靜的站立著。
“皇上!……”
“肅靜!”
易筠還想張嘴,就在這時皇帝已經開口了,他微擰著雙眉,威嚴的望著下方,“國有國法,家有家規,他們是朕的同族不假。已經讓宗人府查過,這還有什麼好吵的?”
先前不支持立刻冊封的那批官員傻眼了。
而以易筠為代表的支持冊封的官員們,此時則露出了幾分得意。
皇帝目光一一掃過了他們,然後停頓在那已經掩飾不住喜色的兩個少年身上,揮手道:“已經給娘娘朝賀完畢,娘娘也已經給了賞賜,那你下去吧。”
這下輪到兩個少年傻眼了!
易筠也愣了:“皇上,他們可是好不容易找回來的……”
“誰讓你找回來?”皇帝淡眼一瞥,“朕可曾讓你去找了?朕說過讓你們誰去找了?”
“……”
第395章 養子
易筠啞巴了!
他迅速看向旁側那兩個少年,後者此時捧著賞賜,也不知所措了!
看皇帝皇后方才的態度,那不是對他們倆很滿意嗎?難道接下來不是該認他們為皇侄,再為後來的立儲鋪路嗎?哪怕眼下不急於從他們當中擇其一,認下皇侄身份,將他們列入皇室族譜,不也是情理中事嗎?
如今眼目下,皇帝只能選擇這麼做了呀!
他不選楊家子弟,難道還能有別的人選?
易筠不信皇帝不為所動,他脫口說道:“陛下,自榮王一脈被廢,宗室力量更為單薄,如此對於大周國祚不利呀,這二位楊姓子弟皆為皇上的遠房族侄,或許皇上可以加以栽培,使之成器……”
“朕為什麼要栽培別人的兒子?”不等他說完,皇帝便凝眉道,“朕有自己的兒子不去栽培,偏去栽培他們,難道你認為朕很閒嗎?”
易筠道:“皇上說的可是燕王殿下?”
“當然不是我。”接著他的話尾,這時殿門外進來了一個人,清柔的聲音一下就讓人面色一下變了——燕王邁著平穩而緩慢的步伐走入大殿,在所有人屏氣凝神之中到達帝後面前,撩袍跪下來:“臣叩見皇上,叩見皇后娘娘。恭祝娘娘千歲,千歲,千千歲!”
他說的是“臣”,而不是“兒臣”!
燕王身世在京城裡流傳了月余,大家口耳相傳,幾乎把他生父生母往上三代的事都挖清楚了,可是宮裡和朝廷還從來沒有對此進行過一個字的正面響應,也沒有給出任何一個明確的態度,究竟燕王是不是皇子?
眼下這聲“臣”,赫然就是答案了!
也相當於是正面響應了方才易筠的疑問。
“昊兒起來。”皇后和善地道。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