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6頁
朝中每三年一次的傳召,他多是稱病不來。要不是職務上沒出錯,要究他個抗旨之罪施點懲罰也是可以的了。
所以說,宮中此番在皇權事上露出空門,郭家易家之流不為所動,屬實不太合理。
因為哪怕他們不想動,往往他們底下也會有人攛掇。
“當年打天下都是集四方之力,像郭家易家這樣的還有呢,不過是還沒露面罷了。”裴夫人撥弄著面前一堆珠玉說道,“不過水至清則無魚,都有七情六慾,哪能做到個個高風亮節呢?能大事上不胡塗已不錯了。
“易家冒頭也並非壞事,不過份的話給個警告,過份的話,就殺雞儆猴。朝堂權術,哪朝哪代都有。如何平衡,就看帝王的馭人之術了。話說回來,用人之術不也正是帝王之術嗎?”
說到這裡她挑出一枝大鳳釵,在傅真正髻上比了比。
傅真配合著她把頭伸出去一點,也表示認同。完了她笑道:“母親雖身在朝堂以外,對朝上之事卻見解頗深。”
裴夫人把鳳釵包起來,推到她面前,不乏得意之色:“你別看我一天到晚不干正事兒,當年在周軍中,我可是娘子軍里排頭幾位的。每次有傷員,我都跟著軍醫抬傷兵,調藥草。他們爺們兒打仗,回到房裡說的還是那些。我不懂也懂了。
“再說了,你以為當年打仗的時候就沒有明爭暗鬥嗎?一樣都有的。郭家為什麼只得了二品?是因為郭肅曾經就在陣營里排擠別的首領,造成過無謂的傷亡。這人胸襟不行。
“反正不管在哪兒,但凡涉及權與利,哪裡能有那麼乾淨?
“咱們四家之所以鐵了心地輔佐皇上,也是一路過來看多了這些事。
“加上皇上確確實實是個明君,他當皇帝是對得住那些死去的將士的,所以我們都服氣。不然的話,史上那些朝代出過的夭蛾子,咱們大周一樣也不會少。”
裴夫人的神情是少見的深凝,很明顯這席話背後藏著許多不為傅真他們這些小輩們所知的過往。
傅真道:“從來沒聽您提起過這些,您跟我好好說說吧?”
裴夫人笑道:“有什麼好說的?都過去了。”
傅真搖著她的胳膊:“最近閒下來了,總是覺得無聊,您跟我當故事講講也好。”
裴夫這才停下挑選玉鐲的手,笑睨她一眼:“那也得改日。今日先把手上事辦好了。易家那邊,大殿下既然留意上了,那他也當有行動才是。且看他對此到底什麼態度吧。”
說完她把一隻翠綠的鐲子套到傅真手腕上,左右端詳道:“真好看。果然這種好東西就該你們小姑娘戴著才合適。”
……
暮色攏住了大地,楊家這邊,賀昭也把成套赴宴的袍服給楊奕捧出來了。只是楊奕卻沒分過來絲毫注意力。
陳嵩連日都在緊盯易家,興許是對手上的計劃頗有信心,從皇帝祖籍找來的兩個楊姓子弟,這幾日不但公然出入易家門庭,而且易家還請了人上驛館去教他們禮儀。
當然光有這些還不夠,要想見到帝後,還得有個入宮面聖的資格。
於是易家又讓這二人持著路引及戶籍文書將來歷報到了禮部,以皇帝遠親族侄特地進京為賀皇后鳳誕為名,預先求得備案。
這麼明顯的企圖,皇帝竟然通過了!
一大早,禮部就給了批覆,又命宗人府的官吏到達驛館驗明正身,最後核實了二人的來歷身份,的確是皇帝往上數第十三代的老祖宗的後裔。
“十幾代,”楊奕聽到這裡已經實在忍不住笑了,“十幾代已經是一百多年前的事了。他明明知道易家想的是什麼,他竟然也不阻止,難道他真的想要易家把明日的壽宴給攪局了嗎?”
陳嵩深深地垂著頭:“但是那兩人跟楊家的確有些關係,既然是打著前來祝壽的幌子,皇上或許也不便直言拒絕。
“娘娘賢名在外,這種時候把人給拒絕了回去,也於娘娘的名聲不利。”
楊奕深吸氣:“所以易家就是看準了這個時候宮裡會給這個面子,所以才大膽的把人往上送的。”
“屬下認為是。畢竟,進了宮,就是一次沒成也不要緊。有一次就有第二次,在宮裡和文武百官面前露了臉,日後有需要的時候,自然會想到他們。”
楊奕看了他一眼。
這時候賀昭正好匆匆走了進來,稟道:“主公,上回您讓打聽的事情,已經有眉目了。
“當初你我在西北的時候,郭肅所率領的那一支人馬,正好在皇上大帳之外負責守衛。”
這話一出來,楊奕與陳嵩的目光俱都落在了他的臉上。
“有證據嗎?”
“沒有證據。”賀昭搖頭,“最多只能證實郭肅當年負責過的差事,時隔二十四多年,完全不可能再從中找到他們走漏主公下落的線索。”
陳嵩聽到此處說道:“證據不證據的,屬下覺得反倒不重要了。就憑郭肅這些年來對皇上封賞的不滿,當年他想順水推舟做點什麼針對主公,完全有可能。
“如今要緊的是眼下,他們還在打算通過立儲之事來達到他們分權的目的。”
賀昭點頭:“陳嵩說的是,要緊的是眼下。只要他們的陰謀不能得逞,那就算他們有再大的野心也是徒勞。”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所以說,宮中此番在皇權事上露出空門,郭家易家之流不為所動,屬實不太合理。
因為哪怕他們不想動,往往他們底下也會有人攛掇。
“當年打天下都是集四方之力,像郭家易家這樣的還有呢,不過是還沒露面罷了。”裴夫人撥弄著面前一堆珠玉說道,“不過水至清則無魚,都有七情六慾,哪能做到個個高風亮節呢?能大事上不胡塗已不錯了。
“易家冒頭也並非壞事,不過份的話給個警告,過份的話,就殺雞儆猴。朝堂權術,哪朝哪代都有。如何平衡,就看帝王的馭人之術了。話說回來,用人之術不也正是帝王之術嗎?”
說到這裡她挑出一枝大鳳釵,在傅真正髻上比了比。
傅真配合著她把頭伸出去一點,也表示認同。完了她笑道:“母親雖身在朝堂以外,對朝上之事卻見解頗深。”
裴夫人把鳳釵包起來,推到她面前,不乏得意之色:“你別看我一天到晚不干正事兒,當年在周軍中,我可是娘子軍里排頭幾位的。每次有傷員,我都跟著軍醫抬傷兵,調藥草。他們爺們兒打仗,回到房裡說的還是那些。我不懂也懂了。
“再說了,你以為當年打仗的時候就沒有明爭暗鬥嗎?一樣都有的。郭家為什麼只得了二品?是因為郭肅曾經就在陣營里排擠別的首領,造成過無謂的傷亡。這人胸襟不行。
“反正不管在哪兒,但凡涉及權與利,哪裡能有那麼乾淨?
“咱們四家之所以鐵了心地輔佐皇上,也是一路過來看多了這些事。
“加上皇上確確實實是個明君,他當皇帝是對得住那些死去的將士的,所以我們都服氣。不然的話,史上那些朝代出過的夭蛾子,咱們大周一樣也不會少。”
裴夫人的神情是少見的深凝,很明顯這席話背後藏著許多不為傅真他們這些小輩們所知的過往。
傅真道:“從來沒聽您提起過這些,您跟我好好說說吧?”
裴夫人笑道:“有什麼好說的?都過去了。”
傅真搖著她的胳膊:“最近閒下來了,總是覺得無聊,您跟我當故事講講也好。”
裴夫這才停下挑選玉鐲的手,笑睨她一眼:“那也得改日。今日先把手上事辦好了。易家那邊,大殿下既然留意上了,那他也當有行動才是。且看他對此到底什麼態度吧。”
說完她把一隻翠綠的鐲子套到傅真手腕上,左右端詳道:“真好看。果然這種好東西就該你們小姑娘戴著才合適。”
……
暮色攏住了大地,楊家這邊,賀昭也把成套赴宴的袍服給楊奕捧出來了。只是楊奕卻沒分過來絲毫注意力。
陳嵩連日都在緊盯易家,興許是對手上的計劃頗有信心,從皇帝祖籍找來的兩個楊姓子弟,這幾日不但公然出入易家門庭,而且易家還請了人上驛館去教他們禮儀。
當然光有這些還不夠,要想見到帝後,還得有個入宮面聖的資格。
於是易家又讓這二人持著路引及戶籍文書將來歷報到了禮部,以皇帝遠親族侄特地進京為賀皇后鳳誕為名,預先求得備案。
這麼明顯的企圖,皇帝竟然通過了!
一大早,禮部就給了批覆,又命宗人府的官吏到達驛館驗明正身,最後核實了二人的來歷身份,的確是皇帝往上數第十三代的老祖宗的後裔。
“十幾代,”楊奕聽到這裡已經實在忍不住笑了,“十幾代已經是一百多年前的事了。他明明知道易家想的是什麼,他竟然也不阻止,難道他真的想要易家把明日的壽宴給攪局了嗎?”
陳嵩深深地垂著頭:“但是那兩人跟楊家的確有些關係,既然是打著前來祝壽的幌子,皇上或許也不便直言拒絕。
“娘娘賢名在外,這種時候把人給拒絕了回去,也於娘娘的名聲不利。”
楊奕深吸氣:“所以易家就是看準了這個時候宮裡會給這個面子,所以才大膽的把人往上送的。”
“屬下認為是。畢竟,進了宮,就是一次沒成也不要緊。有一次就有第二次,在宮裡和文武百官面前露了臉,日後有需要的時候,自然會想到他們。”
楊奕看了他一眼。
這時候賀昭正好匆匆走了進來,稟道:“主公,上回您讓打聽的事情,已經有眉目了。
“當初你我在西北的時候,郭肅所率領的那一支人馬,正好在皇上大帳之外負責守衛。”
這話一出來,楊奕與陳嵩的目光俱都落在了他的臉上。
“有證據嗎?”
“沒有證據。”賀昭搖頭,“最多只能證實郭肅當年負責過的差事,時隔二十四多年,完全不可能再從中找到他們走漏主公下落的線索。”
陳嵩聽到此處說道:“證據不證據的,屬下覺得反倒不重要了。就憑郭肅這些年來對皇上封賞的不滿,當年他想順水推舟做點什麼針對主公,完全有可能。
“如今要緊的是眼下,他們還在打算通過立儲之事來達到他們分權的目的。”
賀昭點頭:“陳嵩說的是,要緊的是眼下。只要他們的陰謀不能得逞,那就算他們有再大的野心也是徒勞。”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