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4頁
換句話說,當年沒有在冊的,就純純屬於八竿子打不著的關係了。
如今宗人府里已經找不出可以作為皇儲的備選之人,姓易的他們找出來的人,除了跟皇帝同姓,還能有什麼關係?
而這個被選出來的人,是即將要被姓易的他們推入宮中當皇帝的——至少他們是這樣打算的,那麼如果他們的計劃成功,此人就等於是直接飛升了。而易家則必定成為國君身旁的左膀右臂,這條上升之路豈不是比當初在詹士府任職還更加便捷?
然而,這個計劃聽起來有些離譜,可是倘若楊奕不存在,皇帝當真面臨著無人繼承的困境,那這鬼主意還真說不定有幾分成功的可能!作為皇帝,在沒有任何辦法的情況下,肯定還是會希望自己的江山落到同姓人手上啊!
這易家竟然還有著這樣的手段,這底細就不能不查了,可是這一查,還真就讓他們倆查出來一點瓜葛……
……
陳嵩踏著暮色回到府里,徑直在敞軒里找到了坐在欄杆內觀賞今日所買的畫卷的楊奕。
“主公,查到了,”陳嵩靠近了他的身側,“這易筠的父親,原先和江陵起義首領郭肅一同起義。後來在歸附周軍之後,易父的軍功漸漸比郭肅還要大了,於是在建國之時,也被封成了二品的將軍。
“當時皇上體恤將士們一路征戰不易,所以格外恩准二品以上的將門,三代之內大門都可以上朱漆。
“易父在十多年前已經死了,易筠身為二代,他們家現在還是朱門。”
“跟郭肅一同起義的將領,我倒是有印象了,”楊奕說到這裡頓了一頓,“他父親可是叫易平陽?”
“正是!就是易平陽!當初咱們離開周軍隊伍的時候,郭肅他們的人歸附周軍時間還不久,我以為主公也不記得。”
楊奕把手裡的畫放下來,問道:“那買畫的兩個人的底細,你問出來了嗎?”
“問出來了!”陳嵩躬身,“那兩人一個是易筠的表親,應該是他舅父的兒子。另一個則是易家的管家。
“易家因為曾經是二品大將,雖然易筠被貶官,其父親留下的恩榮海,最近他們在籌措著進攻給皇后娘娘賀壽事宜。
“他們倆去買畫,就是想要投其所好,獻給皇后娘娘的。”
“果然是要送進宮的?”
楊奕直起了腰身,雙手支在桌沿,“那他們最近又有什麼‘收穫’?又為什麼要藉由這個收穫,去宮裡投其所好?”
“主公,”陳嵩聽到這裡驀然看了他一眼,“易家前不久打發人去了皇上的祖籍,從那裡帶回了兩個楊姓子弟。”
楊奕驟然定住:“什麼意思?”
陳嵩便進一步道:“這兩個楊姓子弟雖然跟皇上隔著十幾代的關係了,但他們讀過書,年歲不大,才十五六歲,而且據說一雙眼睛長得和皇上有幾分像。
“易家想要借著皇后娘娘鳳誕,把這兩個楊姓子弟帶到宮中,拜見皇上和皇后娘娘。
“手下大膽一點猜測,恐怕他們還是想要這兩個人拜在皇后娘娘膝下,認娘娘為義母。”
“真是痴心妄想!”楊奕脫口說道,“都不知道哪裡找過來的人,到底是不是楊家的人都沒準,他憑什麼帶進宮去?又憑什麼他想認義母就能認義母?這個易家,倒是真敢揣這個心思!”
隨著末尾的話音落下,他一巴掌拍在了畫上。
這真是讓人感到匪夷所思,一個淪落到在太僕寺當六品官的人,被東宮牽連還沒完全翻身,竟然就開始打起了這樣的主意!
難道這就是叫做奴大欺主?
皇帝雖然體弱,可他還好好的坐在龍椅之上呢,他眼未瞎,耳未聾,朝廷的奏摺他批得清清楚楚,給他楊奕挖坑也挖的十分順溜,易筠究竟哪裡來這樣的自信,竟然認為憑他就可以為所欲為?
他忍不住說道:“外面都說前些年雖然邊關不穩,但朝堂之上卻君臣同心,政策清明,當真是這樣嗎?還是純屬是不明真相的人一味吹捧?”
陳嵩道:“關於這點,屬下倒不認為是假話。”
“既然不是假話,那為什麼一家還會有膽子如此操作?”
“主公,”陳嵩抬起頭來,“平時再規矩的人,看到路邊有遺失的銀兩,也難免會因此而動心。皇權對於朝堂之上的人來說本來就是一個巨大的誘惑,它比起遺失在路邊的銀兩更加有吸引力。
“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如今皇權傳承露出這麼大個空門在這兒,有些人他就是會想要搏一搏呀。
“也許易家還只是出頭鳥,還有許多隱藏在深處的人蠢蠢欲動,卻又還在觀望之中。
“對有野心的人來說,沒有機會則罷。一旦有機會,就根本不可能放過。
“何況他們的計劃根本都不能稱之為陰謀,已經是陽謀了。他們將會打著替皇上分憂的旗號把人送到宮中,當證實這兩個人的確姓楊,那易家的確可以算是替皇上分憂。
“因為皇上不認可可以拒絕,卻沒有理由治他們的罪。
“這個皇位總得有人來坐啊!”
楊奕默然把嘴抿住了,他扭頭望著欄杆外隆重的暮色,半晌後說道:“所以他們是吃准了宮裡只有這條路可走。”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如今宗人府里已經找不出可以作為皇儲的備選之人,姓易的他們找出來的人,除了跟皇帝同姓,還能有什麼關係?
而這個被選出來的人,是即將要被姓易的他們推入宮中當皇帝的——至少他們是這樣打算的,那麼如果他們的計劃成功,此人就等於是直接飛升了。而易家則必定成為國君身旁的左膀右臂,這條上升之路豈不是比當初在詹士府任職還更加便捷?
然而,這個計劃聽起來有些離譜,可是倘若楊奕不存在,皇帝當真面臨著無人繼承的困境,那這鬼主意還真說不定有幾分成功的可能!作為皇帝,在沒有任何辦法的情況下,肯定還是會希望自己的江山落到同姓人手上啊!
這易家竟然還有著這樣的手段,這底細就不能不查了,可是這一查,還真就讓他們倆查出來一點瓜葛……
……
陳嵩踏著暮色回到府里,徑直在敞軒里找到了坐在欄杆內觀賞今日所買的畫卷的楊奕。
“主公,查到了,”陳嵩靠近了他的身側,“這易筠的父親,原先和江陵起義首領郭肅一同起義。後來在歸附周軍之後,易父的軍功漸漸比郭肅還要大了,於是在建國之時,也被封成了二品的將軍。
“當時皇上體恤將士們一路征戰不易,所以格外恩准二品以上的將門,三代之內大門都可以上朱漆。
“易父在十多年前已經死了,易筠身為二代,他們家現在還是朱門。”
“跟郭肅一同起義的將領,我倒是有印象了,”楊奕說到這裡頓了一頓,“他父親可是叫易平陽?”
“正是!就是易平陽!當初咱們離開周軍隊伍的時候,郭肅他們的人歸附周軍時間還不久,我以為主公也不記得。”
楊奕把手裡的畫放下來,問道:“那買畫的兩個人的底細,你問出來了嗎?”
“問出來了!”陳嵩躬身,“那兩人一個是易筠的表親,應該是他舅父的兒子。另一個則是易家的管家。
“易家因為曾經是二品大將,雖然易筠被貶官,其父親留下的恩榮海,最近他們在籌措著進攻給皇后娘娘賀壽事宜。
“他們倆去買畫,就是想要投其所好,獻給皇后娘娘的。”
“果然是要送進宮的?”
楊奕直起了腰身,雙手支在桌沿,“那他們最近又有什麼‘收穫’?又為什麼要藉由這個收穫,去宮裡投其所好?”
“主公,”陳嵩聽到這裡驀然看了他一眼,“易家前不久打發人去了皇上的祖籍,從那裡帶回了兩個楊姓子弟。”
楊奕驟然定住:“什麼意思?”
陳嵩便進一步道:“這兩個楊姓子弟雖然跟皇上隔著十幾代的關係了,但他們讀過書,年歲不大,才十五六歲,而且據說一雙眼睛長得和皇上有幾分像。
“易家想要借著皇后娘娘鳳誕,把這兩個楊姓子弟帶到宮中,拜見皇上和皇后娘娘。
“手下大膽一點猜測,恐怕他們還是想要這兩個人拜在皇后娘娘膝下,認娘娘為義母。”
“真是痴心妄想!”楊奕脫口說道,“都不知道哪裡找過來的人,到底是不是楊家的人都沒準,他憑什麼帶進宮去?又憑什麼他想認義母就能認義母?這個易家,倒是真敢揣這個心思!”
隨著末尾的話音落下,他一巴掌拍在了畫上。
這真是讓人感到匪夷所思,一個淪落到在太僕寺當六品官的人,被東宮牽連還沒完全翻身,竟然就開始打起了這樣的主意!
難道這就是叫做奴大欺主?
皇帝雖然體弱,可他還好好的坐在龍椅之上呢,他眼未瞎,耳未聾,朝廷的奏摺他批得清清楚楚,給他楊奕挖坑也挖的十分順溜,易筠究竟哪裡來這樣的自信,竟然認為憑他就可以為所欲為?
他忍不住說道:“外面都說前些年雖然邊關不穩,但朝堂之上卻君臣同心,政策清明,當真是這樣嗎?還是純屬是不明真相的人一味吹捧?”
陳嵩道:“關於這點,屬下倒不認為是假話。”
“既然不是假話,那為什麼一家還會有膽子如此操作?”
“主公,”陳嵩抬起頭來,“平時再規矩的人,看到路邊有遺失的銀兩,也難免會因此而動心。皇權對於朝堂之上的人來說本來就是一個巨大的誘惑,它比起遺失在路邊的銀兩更加有吸引力。
“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如今皇權傳承露出這麼大個空門在這兒,有些人他就是會想要搏一搏呀。
“也許易家還只是出頭鳥,還有許多隱藏在深處的人蠢蠢欲動,卻又還在觀望之中。
“對有野心的人來說,沒有機會則罷。一旦有機會,就根本不可能放過。
“何況他們的計劃根本都不能稱之為陰謀,已經是陽謀了。他們將會打著替皇上分憂的旗號把人送到宮中,當證實這兩個人的確姓楊,那易家的確可以算是替皇上分憂。
“因為皇上不認可可以拒絕,卻沒有理由治他們的罪。
“這個皇位總得有人來坐啊!”
楊奕默然把嘴抿住了,他扭頭望著欄杆外隆重的暮色,半晌後說道:“所以他們是吃准了宮裡只有這條路可走。”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