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座涼亭,應該一直都待在這裡。

  只是不知道為什麼沒有進入黎錦的記憶中罷了。

  與常見的紅色系涼亭不同,這座涼亭的主色調是淡紫色的,有一種相當高雅的感覺。

  那幽靜、淡雅的色調,讓人產生縹緲出塵之感。

  說真的,雖然這座涼亭,簡直已經是黎錦在「紫竹小院」里最不熟悉的建築物了。

  但是,仔細觀察它的時候,黎錦由衷地覺得,這座涼亭,也是最符合「紫竹小院」這個名字的印象的建築物。

  它很美,很高雅,也令人感到陌生。

  而且,也許正因為令人感到陌生的關係,它也讓黎錦產生一種仙氣繚繞的印象。

  在阿誠的攙扶下步行到這裡的時候,黎錦才意識到,自己腿上的力氣,好像已經恢復了少許。

  有這一點點的力氣就夠了。

  現在,不需要阿誠的幫助,黎錦自己也能站穩了。

  黎錦鬆了一口氣,微微抬起頭來,朝涼亭的正中央看過去。

  涼亭的正中,是一張平平無奇的石桌。這沒有什麼好說的。

  這張石桌,只是隨處可見的石桌而已,很難分清它與其他石桌的區別。

  但是,在可以面對黎錦的那一側,椅子上正坐著一位「女人」。

  這位「女人」,微微地低著頭,像是在研究石桌的紋理一般。

  黎錦朝她望過去的時候,不由得真正意義上地呆住了。

  黎錦常常發呆、愣住、震驚、神遊天外。

  但唯有這一次的驚愕,對黎錦的精神來說,是最具衝擊力的。

  黎錦真的不記得母親的事情了。

  所謂的「不記得」,不僅僅是外表的遺忘而已。

  舉凡母親的音容笑貌、言行舉止之類的事情,黎錦全都不記得了。

  這些記憶,模糊到了,就算有人對黎錦說「你根本不是黎老將軍與他妻子生下來的孩子,你是被抱養來的孩子,黎老將軍根本沒有妻子」這樣的話,黎錦也無法果斷地反駁和否定的程度。

  所以,讓黎錦回憶母親的事情,比如給母親畫個像什麼的話。

  黎錦認為,自己是完全做不到的。

  不僅如此,就算只是養母也好,自己早期的人生中,真的有類似「母親」這樣的人物出現過嗎?

  就算出現過,那會不會只是自己的幻想呢?

  比如說,那個自己以為是「母親」的人的真實身份,其實是「徐媽」或類似的人。

  這樣的可能性,也並非沒有。

  但因為承認這一點,感覺實在太痛苦了,所以黎錦一直說服自己,那些關於「母親」的縹緲印象與記憶,都是真實存在過的。

  為了保護自己的精神,可以說,黎錦一直都在編造故事,自欺欺人。

  確實是「自欺欺人」沒錯。

  因為,黎錦也是這麼欺騙,記憶比她的記憶更加混沌虛無的弟弟,黎秀的。

  但儘管如此,在這樣的情景下,黎錦看到那個「女人」的時候,卻產生了驚愕與窒息的感覺。

  她的心靈,也由於目睹了「女人」的身姿,而跟著劇烈地波動了起來。

  那一定是血脈相連,所帶給彼此的震撼吧。

  這個女人,應該就是自己的母親吧?意識中名為「靈感」的東西,告訴了黎錦這個答案。

  那麼……

  該怎麼說才好呢?該怎麼做才好呢?

  比起驚喜,更多的是過於巨大的衝擊感。

  「衝擊感」使得黎錦呆立在那裡,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將軍。」阿誠小聲呼喚黎錦的名字,暗暗地用手指捏了捏她的手掌。

  雖然阿誠正試圖喚醒黎錦的意志,但效果似乎約等於沒有。

  不過,雖然黎錦僵立當場,一時陷入了不能行動思考的狀態,但「女人」卻並非如此。

  「她」抬起頭來,望向站立位置略低於自己所在位置的黎錦。

  「女人」用非常奇妙的目光注視著黎錦。

  「是你嗎?」一道縹緲卻又飽含感情的聲音,傳入了黎錦耳中。

  這果然,就是所謂的「血濃於水」的感覺吧?

  正如黎錦可以一眼認出自己的母親一般,女人也能一眼認出自己的女兒。

  並且,也不需要渲染什麼煽情的態度,女人只是非常自然地做出了「母女間久別重逢」應有的態度而已。

  原本已經陷入類似冰雕或是石像狀態的黎錦,她的思考與行動能力,也被母親呼喚出的簡單三字而喚醒,恢復了正常。

  不可思議的是,黎錦此時的心中,沒有喜悅也沒有悲傷。

  她只是,平淡地認知到了這一切而已。

  或許,在此情境下,真的產生濃烈感情的話,黎錦會因為過於狂喜而昏倒過去也說不定。

  未曾產生豐富的情緒,應該也只是因為腦子在自我保護吧。

  不過,雖然情緒顯得很是平靜穩定,但這絲毫也不影響黎錦認識到,「自己遇到的這種情景,是非常值得開心的」這一點。

  「媽媽!」黎錦望著母親,不由得大叫出聲。

  是的,這時黎錦想叫的,只有「媽媽」二字而已。

  在黎錦與母親別離的那些年裡,她曾經努力回憶以及幻想著,如果有可能再見到母親的話,自己該對對方如何稱呼才好呢?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