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頁
衡巧送他到機場,和他依依惜別。
老爺子進安檢時,拿了一個包裹給她,說是一點紀念品,衡巧當時沒在意,誰知道回到住所,打開一看,老爺子居然留給了一張存摺,上面有一筆幾百萬的存款。
「巧妹,你是我最得我心儀的弟子,你的天賦和努力都讓我無比欣賞,這筆錢我給你,你好好去辦廠,你的事業紅火了,我也高興,就當是我對鄉村的一點微薄貢獻,你代我去完成。」
衡巧拿著老爺子給的信,一下子急了,趕緊去打電話,但老爺子已經登機,手機打不通了。
拿著這一筆錢,衡巧又感動,又覺得肩上的擔子一下子又沉了不少。現在她的廠子不是她個人的事情了,不能過多地帶入個人的情緒,她得打開格局,確確實實加入鄉村振興的行列,帶動全村的人致富,解決大家的就業問題,養老問題,讓更多的年輕人回歸到村子裡,這樣村里也才能更有生命力。
忙完瑣碎的事情,她去書店買了一些喜歡的書,順便去網吧上了一會兒網,在網上看了看近期的新聞。
她沒有想到,竟然在一個旅遊論壇無意之中看到了陸宇的文章!
開始,她以為是同名同姓,但看了內容和插圖,她激動了,是陸宇的文章,是他在非洲巡回醫療的真實記錄!
她看了一遍又一遍,眼眶不由自主地濕潤了。
離開網吧的時候,她把這篇文章下載下來,跑到列印店複印了一份,帶回住所。
文章裡面,他不僅寫了他的經歷,在一些段落里,也會時不時提到他逝去的戀情,雖然筆墨不多,但看得出他內心濃濃的失落,也看得出他心裡的傷痕。
這麼長時間,衡巧一直把精力放在事業上,努力不去想感情的事情,但此時此刻,她是真的思念如潮了。
第468章 投資得深思熟慮
回去芭蕉村之前,衡巧又收到王孟春打過來的外匯,說是父親在那邊的第一桶金,不算太多,但滿含著父親對她的惦念。
衡巧暫時將師父和父親的錢都存了起來,事業得一步步來,投資也得深思熟慮,她承載著他們的希望,絕不能讓他們失望。
回去芭蕉村之前,衡巧又去了網吧,她想在論壇留下一句話,但思來想去,卻不知道該說什麼。
當初發生的事情太難以啟齒,在這個評論眾多的公共場合,她能去說什麼呢?
她想了很久,最後把註冊的改成來自未來的女孩,留言:她一直在等你。
這個陸宇如果看到,如果心有靈犀,一定會想到她。
回到芭蕉村,農忙已過,她全力以赴準備工廠開工。
所有培訓過的村民都進廠報名,準備工作如火如荼。
工廠的食堂最終由石頭嬸和石頭叔承包了,劉玉梅經過一段時間的思考和調整,精神狀態和心態都變好了,她放棄了承包食堂,決定一心一意經營好小竹樓。
小竹樓旁邊的地基申請通過了審核,衡巧投了些錢,進一步擴建竹樓。
擴建的這一棟純粹作為商用,上下兩層,衡巧全都設計成了古香古色的包間。
九月份,暑氣漸收,房子也竣工了。這一棟的平層還特意建了一間大書房,筆墨紙硯字帖宣紙齊備,村子裡也有愛寫字的老一輩,只要開心,都可以來這裡塗幾筆,衡巧還每周周六安排了一節課,抽時間教教村裡的孩子們書法,或者教教他們辨認中草藥。
九月份,工廠的運作全部進入正軌,衡巧目前沒有做太多品種,她主要做了幾款藥膳罐頭,做了幾種筍膳。
夏楚程為她打通了外貿渠道,王孟春為她在省城找到了幾家大主顧,目前來說,在銷售這一塊,衡巧毫無壓力。
但是銷售這一塊,不能一直依賴父親和王孟春,衡巧深知網際網路的發展時代即將到來,她在縣城租了一個樓層,買了一批電腦,請了老師,專門培訓一批懂電腦操作的新型員工。
工廠運作起來,銷售紅火,工人們的福利也眼見著水漲船高,衡巧在外面招工順利多了,到年底的時候,她的廠子招進來了好幾名本科生人才,成了廠子裡面的高層管理人員,也成了衡巧的左膀右臂。
一切運轉正常,衡巧有了更多的時間組建銷售團隊,帶著大家出去跑銷路。
芭蕉村的建設和她的廠子幾乎是在同時進行,到了年底,高速已經建成,入出口和村莊不遠,服務站就在原來的老橋附近,原來閉塞的芭蕉村,在新的一年裡一躍成為示範村莊,來參觀學習的一時間絡繹不絕。
臨近的幾個村子想要和衡巧聯手,共同發展,衡巧和村裡的領導們共商幾次之後,決定放手大幹,融合另外幾個村的優勢,將工廠擴大。
這時候她的雞場已經完全轉交三大爺,種植基地轉給吳大爺,她發動臨近的村民向他們取經,把養殖和種植都發展起來,作為工廠的第一供應鏈。
第469章 看到她的留言了
日子如白駒過隙,一晃三年了。
陸宇的學業已經修完,完成畢業典禮,拿到證書,他準備回國了。
有一段時間沒有和家人聯繫了,他去機場前,給母親打了一個電話。
三年了,每次打電話回去,只要母親提到巧妹,他都會打斷,不讓她說,他總擔心母親告訴他,巧妹和劉小俊結婚了,巧妹和劉小俊生娃了,這些話題,他都不願意聽到。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老爺子進安檢時,拿了一個包裹給她,說是一點紀念品,衡巧當時沒在意,誰知道回到住所,打開一看,老爺子居然留給了一張存摺,上面有一筆幾百萬的存款。
「巧妹,你是我最得我心儀的弟子,你的天賦和努力都讓我無比欣賞,這筆錢我給你,你好好去辦廠,你的事業紅火了,我也高興,就當是我對鄉村的一點微薄貢獻,你代我去完成。」
衡巧拿著老爺子給的信,一下子急了,趕緊去打電話,但老爺子已經登機,手機打不通了。
拿著這一筆錢,衡巧又感動,又覺得肩上的擔子一下子又沉了不少。現在她的廠子不是她個人的事情了,不能過多地帶入個人的情緒,她得打開格局,確確實實加入鄉村振興的行列,帶動全村的人致富,解決大家的就業問題,養老問題,讓更多的年輕人回歸到村子裡,這樣村里也才能更有生命力。
忙完瑣碎的事情,她去書店買了一些喜歡的書,順便去網吧上了一會兒網,在網上看了看近期的新聞。
她沒有想到,竟然在一個旅遊論壇無意之中看到了陸宇的文章!
開始,她以為是同名同姓,但看了內容和插圖,她激動了,是陸宇的文章,是他在非洲巡回醫療的真實記錄!
她看了一遍又一遍,眼眶不由自主地濕潤了。
離開網吧的時候,她把這篇文章下載下來,跑到列印店複印了一份,帶回住所。
文章裡面,他不僅寫了他的經歷,在一些段落里,也會時不時提到他逝去的戀情,雖然筆墨不多,但看得出他內心濃濃的失落,也看得出他心裡的傷痕。
這麼長時間,衡巧一直把精力放在事業上,努力不去想感情的事情,但此時此刻,她是真的思念如潮了。
第468章 投資得深思熟慮
回去芭蕉村之前,衡巧又收到王孟春打過來的外匯,說是父親在那邊的第一桶金,不算太多,但滿含著父親對她的惦念。
衡巧暫時將師父和父親的錢都存了起來,事業得一步步來,投資也得深思熟慮,她承載著他們的希望,絕不能讓他們失望。
回去芭蕉村之前,衡巧又去了網吧,她想在論壇留下一句話,但思來想去,卻不知道該說什麼。
當初發生的事情太難以啟齒,在這個評論眾多的公共場合,她能去說什麼呢?
她想了很久,最後把註冊的改成來自未來的女孩,留言:她一直在等你。
這個陸宇如果看到,如果心有靈犀,一定會想到她。
回到芭蕉村,農忙已過,她全力以赴準備工廠開工。
所有培訓過的村民都進廠報名,準備工作如火如荼。
工廠的食堂最終由石頭嬸和石頭叔承包了,劉玉梅經過一段時間的思考和調整,精神狀態和心態都變好了,她放棄了承包食堂,決定一心一意經營好小竹樓。
小竹樓旁邊的地基申請通過了審核,衡巧投了些錢,進一步擴建竹樓。
擴建的這一棟純粹作為商用,上下兩層,衡巧全都設計成了古香古色的包間。
九月份,暑氣漸收,房子也竣工了。這一棟的平層還特意建了一間大書房,筆墨紙硯字帖宣紙齊備,村子裡也有愛寫字的老一輩,只要開心,都可以來這裡塗幾筆,衡巧還每周周六安排了一節課,抽時間教教村裡的孩子們書法,或者教教他們辨認中草藥。
九月份,工廠的運作全部進入正軌,衡巧目前沒有做太多品種,她主要做了幾款藥膳罐頭,做了幾種筍膳。
夏楚程為她打通了外貿渠道,王孟春為她在省城找到了幾家大主顧,目前來說,在銷售這一塊,衡巧毫無壓力。
但是銷售這一塊,不能一直依賴父親和王孟春,衡巧深知網際網路的發展時代即將到來,她在縣城租了一個樓層,買了一批電腦,請了老師,專門培訓一批懂電腦操作的新型員工。
工廠運作起來,銷售紅火,工人們的福利也眼見著水漲船高,衡巧在外面招工順利多了,到年底的時候,她的廠子招進來了好幾名本科生人才,成了廠子裡面的高層管理人員,也成了衡巧的左膀右臂。
一切運轉正常,衡巧有了更多的時間組建銷售團隊,帶著大家出去跑銷路。
芭蕉村的建設和她的廠子幾乎是在同時進行,到了年底,高速已經建成,入出口和村莊不遠,服務站就在原來的老橋附近,原來閉塞的芭蕉村,在新的一年裡一躍成為示範村莊,來參觀學習的一時間絡繹不絕。
臨近的幾個村子想要和衡巧聯手,共同發展,衡巧和村裡的領導們共商幾次之後,決定放手大幹,融合另外幾個村的優勢,將工廠擴大。
這時候她的雞場已經完全轉交三大爺,種植基地轉給吳大爺,她發動臨近的村民向他們取經,把養殖和種植都發展起來,作為工廠的第一供應鏈。
第469章 看到她的留言了
日子如白駒過隙,一晃三年了。
陸宇的學業已經修完,完成畢業典禮,拿到證書,他準備回國了。
有一段時間沒有和家人聯繫了,他去機場前,給母親打了一個電話。
三年了,每次打電話回去,只要母親提到巧妹,他都會打斷,不讓她說,他總擔心母親告訴他,巧妹和劉小俊結婚了,巧妹和劉小俊生娃了,這些話題,他都不願意聽到。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