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終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雙胎比單胎辛苦,杜曉瑜嗜睡很厲害。

  為了更好的照顧她,傅涼梟又往翊坤宮裡添了不少宮女宮嬤,而且特地囑咐過,每日都要讓皇后睡到自然醒,她要是不醒,任何人不准進去打擾她。

  這一日,杜曉瑜又睡到日上三竿。

  醒來的時候,太陽已經透過窗縫照了進來,寢殿內充斥著一股子溫馨的暖意。

  杜曉瑜雙手撐坐起來,不小心摸到枕頭邊有張字條。

  她拿過一看,字條上寫著:晉元十年,南省考場,劉立新,第四十二名。

  劉立新是鐵蛋的名字,當年因為要上學,鐵蛋娘專程上門請丁文志給取的。

  前些日子在秋闈,杜曉瑜特地讓傅涼梟幫忙打探汾州那邊的情況。

  杜曉瑜一直記得很多年前糰子離開汾州的時候,那個孩子一臉捨不得的模樣,當時他還拍著小胸脯說,有朝一日也要去京城讀書,去見糰子。

  沒想到一晃眼,將近十七年過去了。

  紙條上,男人的字剛勁有力,透著沉穩。

  本來這種事只需要讓宮女們傳個話就可以了,在她懷上雙胎以後,他卻形成了有事給她留紙條的習慣,知道她嗜睡,想讓她每天一覺醒來就能看到他的留言。

  那種淡而舒心的暖,用言語形容不出來。

  嫁給他,杜曉瑜沒有體會到所謂「愛情的墳墓」,她覺得自己和傅涼梟是屬於窖酒式的婚姻,褪去最開初的激情,時間越久越醇厚越有味道。

  ……

  知道那小子考上了,明年三月就能入京,杜曉瑜整顆心都亮堂起來。

  水蘇和那幾位陪嫁丫鬟已經被放出宮嫁人,如今貼身照顧杜曉瑜的,是靜嬤嬤和一位叫做絲月的大宮女。

  聽到寢殿內有細微的動靜,絲月很快走了進來,見到杜曉瑜靠坐在床頭,眉目愉悅,唇角輕勾,顯然心情極好。

  絲月笑道:「皇上又給娘娘留字條了吧?」

  能讓娘娘大清早就高興成這樣,肯定是皇上的留言。

  這段日子,她們都已經習慣了。

  杜曉瑜含笑嗯一聲,站起身,並沒有把字條燒了,而是很珍視地放進自己準備的金匣子裡。

  雖然同住一個屋檐下,每夜都能見到他,她還是想珍藏這份溫暖,等到七老八十的時候再打開,然後讓他一張一張地念給自己聽,緬懷他當年是懷著怎樣的心情寫下這些字的。

  想必到那時,又是另一番味道。

  梳洗穿戴好,杜曉瑜先用了早膳,然後問絲月,「幾位皇子去尚書房了嗎?」

  絲月如實道:「尚書房今日放假,大殿下約了德親王世子,豫親王世子,祁親王世子、恩國公世子和丁大人家的長公子去了上林苑射獵。」

  提到大殿下,絲月面色明顯帶著幾分羞赧。

  杜曉瑜看在眼裡,卻不挑破。

  傅離憂的長相,基本遺傳了傅涼梟,英挺俊朗,丰神如玉,性子不似他爹年輕時候那麼囂張霸道,待人接物多了幾分親和,很受宮裡這些小丫頭喜歡。

  當然,傅少安和傅懷笙身後也是有一堆小迷妹的。

  少安強迫症,任何事都力求完美,平日裡寡言少語,大都表現在行動上,四兄弟裡面,他在尚書房的功課最好。

  懷笙性子內斂,這些年跟著離憂,學得像個小大人,哪怕才十三歲,說話行事已經很有一套。

  傅懷信則是個混不吝的混世魔王,他性子跳脫,與兄長們格格不入,杜曉瑜每次一提起他就格外的頭疼。

  而絲月嘴裡的丁大人,指的是丁文志。

  丁文志和大理寺卿之女林詩雨這一對是怎麼發展的,杜曉瑜處在深宮,了解的不是很多,只知道丁文志被升為正六品侍讀的那一年兩人就大婚了,如今將近十年過去,丁文志已經從當初的正六品侍讀升任為正四品大理寺少卿,翁婿倆一個衙門共事。

  有岳父提攜幫襯,丁文志在大理寺混得很開,早把兄嫂和兩個侄子也接來了京城,這些年仕途還算平穩,沒什麼大風大浪。

  而當年和丁文志一道考中進士的張老頭,已經入了內閣。

  相較於其他人,他算是入內閣比較早的,真真應了那句「名利危中來,富貴險中求」。

  這十年裡,張老頭沒有丁文志那麼幸運一帆風順,遇到的波動比較大。

  好在他心態端正,遇事能冷靜分析利弊,之前看似平庸的人,逐漸顯露出處事和決策的能力來,接連擺平了幾樁棘手的案子,給晉元帝提的方案雖然冒險,實用性卻極高,於是他幾乎一路跳級連升,直奔內閣。

  老妻李氏因著他的升級,被封了誥命,三個兒子和兒媳也被接來了京城。

  鄉下人進城,多多少少有些窮人乍富的心理。

  張閣老為了縮減自己與兒孫之間的文化差距,花重金聘請了兩位比較有名望的先生在家,大人小孩一起教,立志要改換門庭,把老張家變成書香門第。

  至於三個兒媳,李氏也請了嬤嬤來專程教她們禮儀規矩。

  三個小婦人都是在鄉下使喚自家男人慣了的,哪裡受得住到這兒來被人指手畫腳,走個路都得重新學,更別說坐姿,吃相以及說話的音量要控制了。

  第一天下來,二媳婦累癱在床上,嚷嚷著不干。

  李氏在外頭聽見,冷笑一聲,「你不學沒人強迫,馬上收拾東西滾回鄉下過你的苦日子去,別擱這兒丟人現眼。」

  想到今後的榮華富貴,二媳婦咬咬牙,第二日又硬著頭皮繼續上課。

  如今他們老張家的府邸,比大理寺卿家的還要氣派。

  張閣老每每想到自己初入京城時跟著丁文志去大理寺卿家,下人奉茶的時候他不敢接,生怕一不小心把人家杯子碰壞了賠不起的情形,心中就感慨萬千,也越發感念老妻變賣嫁妝供他讀書的恩情。

  ……

  話回當前。

  杜曉瑜用了早膳,絲月攙扶著她去御花園裡走了走。

  沒多會兒,杜曉瑜的小腿就開始抽筋,不得不挪到亭子裡讓絲月給她按摩。

  絲月前些日子跟著靜嬤嬤學了如何給孕婦按摩,手法雖然比不得靜嬤嬤,但還算熟練,杜曉瑜舒服地眯起眼。

  這時,傅懷信從擷芳殿那邊過來,手上提了個鳥架,鳥架上站著一隻彩色鸚鵡。

  擷芳殿是皇子們的住所,小的時候四小隻跟著杜曉瑜住在翊坤宮,大一些了就挪去擷芳殿,等將來封了王再出宮開府。

  見到杜曉瑜在亭子裡,傅懷信頓時興奮起來,一路小跑,鳥架上的鸚鵡被晃得撲騰著翅膀,嘴裡尖聲喊著:「討厭,討厭。」

  杜曉瑜:「……」

  「母后。」

  傅懷信跑過來,險些撞到石凳上坐著的杜曉瑜,被絲月一把扶住,低聲道:「四殿下,娘娘懷著身子呢,您仔細些。」

  傅懷信馬上站直身子,不敢再莽撞,臉上有些不好意思。

  杜曉瑜瞅他一眼,「都多大人了還跟個小孩子似的。」

  傅懷信嘿嘿一笑,舉起鳥架,「母后,您看這是兒臣養的鸚鵡,專程帶過來給您解悶兒的。」

  那鸚鵡已經重新站到鳥架上,綠豆眼盯著杜曉瑜瞧了瞧,仰著脖子耍流氓,「春色滿園關不住,笑問美人何處來。」

  傅懷信臉一黑,轉頭拍了鸚鵡一下,鸚鵡立即炸毛,「救命,救命,謀殺親夫!」

  杜曉瑜扶額,「你哪弄來的鸚鵡,說的什麼亂七八糟的?」

  傅懷信悻悻吐舌,他能說是給大哥準備的嗎?本來是想讓大哥帶去討姑娘歡心的,誰曾想這扁毛畜生好的不學,淨學會使壞。

  杜曉瑜沒跟他細究,問:「你二哥三哥呢?」

  傅懷信將鳥架掛在亭子外面的樹枝上,回道:「二哥在擷芳殿看書,三哥去演武場了。」

  見杜曉瑜沒有責怪,他暗暗鬆口氣,走進來挨著杜曉瑜身邊坐下。

  杜曉瑜掏出錦帕,給他擦了擦額頭上的汗。

  十一歲的少年,哪怕還未完全長開,面容也已經足夠雋秀俊逸,不同於傅離憂的親和,傅少安的寡言,傅懷笙的內斂,傅懷信活潑好動,或許是比哥哥們年輕,他整個人洋溢著一種青春活力的氣息,所以平日裡哪怕調皮些,只要不犯了大錯,杜曉瑜都是不捨得責罰他的。

  「母后,您說這胎能是妹妹嗎?」等杜曉瑜收了帕子,傅懷信的目光落在她還未顯懷的小腹上。

  杜曉瑜看著兒子期待的眼神,笑了一下,「那可說不準。」

  傅懷信幽怨道:「母后可一定要生個妹妹啊,否則三位哥哥又要給我起綽號了。」

  杜曉瑜訝異,「起綽號?」

  「對啊。」傅懷信越說越氣,哼哼兩聲,「母后都不知道,他們仨私底下給我取了個綽號,傅帶妹,您要是給生了弟弟,指不定又得管我叫招妹盼妹了,我堂堂……」想到自己沒有七尺,他頓了一下,「我堂堂四皇子,要是讓人知道有這麼個丟盡臉面的綽號,非得讓人笑掉大牙不可。」

  杜曉瑜嘴角微抽,想著離憂、少安和懷笙三兄弟看著也不像是那麼不正經的人啊!這綽號是怎麼取的?還挺有意思。

  傅懷信轉頭見杜曉瑜一副憋笑的樣子,頓時氣得站起來跺腳,「你看你看,我就說難聽吧,母后自己聽了都想笑來著,不行,母后得為我做主,讓他們以後不能再喊我帶妹了,要不然,要不然我就不去上課。」

  杜曉瑜瞅著他,「你不去上課,損失的難道是你三位哥哥?」

  傅懷信一時語塞,嘴巴里仍舊賭氣,「反正我不管,我不要叫帶妹。」

  杜曉瑜問:「既然是他們給你取的綽號,你為何不去找他們協商,而是來找我?」

  「您是母后,只要您說一聲,哥哥們肯定不敢再那麼稱呼我。」傅懷信撇撇嘴。

  「他們不敢是一回事,心裏面怎麼想又是另一回事。」杜曉瑜溫聲細語地說:「本來這種事,母后出面替你擺平也不是不可以,但會給哥哥們留下一個你喜歡背後告狀的不良印象,平日裡我沒聽他們喊過這個綽號,可見當著外人的面他們更不可能那麼稱呼讓你下不來台,或許,他們真的只是太期盼能有個妹妹了,所以拿你開玩笑呢。

  哥哥們縱然有不對的地方,但也不算太嚴重,母后相信,你能憑自己的能力調解好的,能做到嗎?」

  傅懷信暗暗翻了個白眼,心不在焉地點點頭。

  杜曉瑜見他應下,心中寬慰,摸摸他的腦袋,「這樣就對了,你們是親兄弟,有什麼事都可以說開來一起協商的,沒必要因為這樣一件小事鬧得彼此之間不愉快。

  你父皇日理萬機,他若是知道了,肯定會不高興。」

  傅懷信嘴上不說,心裡卻怕極了他父皇,聽到杜曉瑜搬出傅涼梟來,馬上慫了,手一攤,「罷了,他們喊就喊,帶妹就帶妹,若是帶不來妹妹,我就給兩個小的取招妹盼妹,哼!」

  杜曉瑜無語片刻,問他,「餓不餓,母后讓人送點心來。」

  「不想吃。」傅懷信搖頭。

  鳥架上沉默半天的鸚鵡突然開口說話,「餓了,餓了,美人,賞個臉一起吃飯唄!」

  杜曉瑜:「……」她就知道她這個小兒子成天沒個正經,難怪跟三個哥哥處不攏,這是妥妥的二世祖啊!

  傅懷信面露尷尬,咳了一聲,說:「大概是我手底下的小公公們給教壞了。」

  儘管傅懷信說不吃,杜曉瑜還是抬手讓人送了些綠豆糕和瓜果過來。

  傅懷信是個猴子屁股,坐不住,他才不會像傅離憂他們幾個那樣能安安靜靜地待在杜曉瑜身邊聽她教誨,找了個藉口,提著鳥架,吹著口哨回了擷芳殿。

  杜曉瑜看著傅懷信離去的方向,嘆了口氣。

  絲月道:「其實四殿下這樣挺可愛的。」

  杜曉瑜有些恨鐵不成鋼,「小時候叫可愛,長大了就成不學無術的紈絝子弟了。」

  虧他爹當初取名的時候還想著給他取個忠貞誠信的,這反差也太大了。

  杜曉瑜再次嘆氣,孩子果然不能全跟著當娘的學,關於做人和男人風骨這些東西,還得由當爹的來教才行,否則放任下去,他早晚得走上歪路。

  杜曉瑜在亭子裡坐了小半個時辰,絲月怕石凳太硬她受不住,提議回宮,她才撐著腰站起來。

  回到翊坤宮,杜曉瑜直接躺到太妃椅上,絲月往她腿上蓋了一床小薄毯。

  杜曉瑜正準備趁著傅涼梟來用午膳之前眯會兒,就聽到宮女說去上林苑打獵的大殿下帶著那幫人回來了。

  杜曉瑜的睡意頃刻間消散了不少,忙吩咐絲月,「去把人請到翊坤宮來。」

  絲月應聲,去甬道上攔人,不多會兒把幾個少年給請了進來。

  杜曉瑜已經掀開薄毯坐正了身子。

  幾人知道她是皇后,不敢造次,齊齊跪地行禮。

  杜曉瑜擺擺手,目光落在幾個少年身上,德親王世子、豫親王世子、祁親王世子和恩國公世子她都認識,唯獨最左邊那個看起來只有七八歲的孩子有些眼生。

  他穿著寶藍色的交領衣裳,一張小臉清瘦乾淨,雙眼烏黑,在這幾位公子哥兒裡面顯得格外瘦小。

  杜曉瑜大概猜到他是誰,笑問:「你就是丁少卿家的禹坤?」

  丁禹坤怯怯點頭,不敢多言。

  杜曉瑜莞爾,「快起來吧,你們都起來,難得入宮一趟,一會兒留下來用膳,晚些時候本宮讓離憂找人送你們回各自府上,可好?」

  幾人和傅離憂是好友,都沒拒絕,趕忙謝恩。

  杜曉瑜又看向站在中間個子最高的少年,欣慰道:「楓眠,又長高了。」已經這麼多年過去,杜曉瑜不好再喊他的乳名糰子。

  秦楓眠上前兩步,面上帶著溫和的笑,「皇后娘娘。」

  杜曉瑜笑說:「我倒更喜歡你喊我姐姐。」

  傅離憂附和道:「就是,咱們出去玩兒的時候,我都管你叫舅舅,你合該稱呼我娘一聲姐姐。」

  已經二十出頭,秦楓眠不可能真的還像從前那麼懵懂無知,只是淡笑,並沒接話。

  杜曉瑜深知君臣有別,哪怕十多年前在白頭村他們是一對難姐難弟,如今時過境遷,每個人的身份定位都已經很明確,他不能再毫無顧慮地跟在她屁股後頭姐姐長姐姐短,她也不能再罔顧君臣之別帶頭壞了綱紀。

  為了緩解尷尬,杜曉瑜馬上找話題接過這一茬,笑問:「離憂,你們今日都獵到了什麼?」

  德親王世子接話道:「大殿下今日可厲害了,一個人獵到一隻紫貂和一隻狍子,我們獵到的都是兔子之類的小動物。」

  傅離憂一直對騎馬射箭很感興趣,七八歲的時候就常常去演武場看士兵們演練,自己跟著一點一點學。

  能在一天之內獵到這麼多好東西,杜曉瑜心中替他高興,正準備夸兩句,誰料傅離憂突然道:「要說咱們幾個人裡面誰的箭術最好,當然要數楓眠舅舅了,今日若不是他讓著兒臣,兒臣不可能拔得頭籌。」

  秦楓眠聞言,謙遜地道:「並非微臣相讓,而是大殿下箭術過人。」

  見他們推來推去的,杜曉瑜開口阻止道:「好啦,你們幾個都先去偏殿吃茶吧,楓眠,你留下。」

  秦楓眠不知道皇后娘娘為什麼單獨留下自己,不過他心裡一直把杜曉瑜當成姐姐看,因此並沒有表現出忐忑來,神色如常。

  那幾人出去以後,杜曉瑜招呼他,「楓眠快坐。」

  秦楓眠謝恩坐往一旁,低聲問,「皇后娘娘留下微臣所為何事?」

  杜曉瑜含笑看著他,「你有關注這一屆的鄉試嗎?」

  秦楓眠頷首,「聽說立新也報名了,微臣有讓人留意,只不過暫時還沒有更確切的消息傳來,所以不知道他考得怎麼樣了。」

  杜曉瑜說:「我這邊已經拿到南省考場的中舉名單,他考了四十二名,入選了。」

  聞言,秦楓眠的眼神明顯亮了一下,「皇后娘娘此言當真?」

  「自然是真的。」杜曉瑜怕他不信,又補充,「皇上給的信息,不可能出錯。再說,他只是頭幾年因為他娘的原因走歪了些,好在後來及時掰正,為了能入京來見你,在讀書上多有用功,能考中也在情理之中。」

  秦楓眠心中歡喜,「既如此,那微臣回去以後就寫封信去給他道賀。」

  杜曉瑜沉吟片刻,「如若可以,你讓他早些來京城,把他帶去你們家小住半年,一來你二人多年未見,哪怕平日裡有書信往來,也難免有些生疏,可以藉機多相處相處,二來,可以讓他提前適應一下京城。再者,丁二哥當年就是從考場上出來的人,他如今是大理寺卿,這個官職無需避嫌,可以讓他去找丁二哥取取經,爭取明年春闈也能考上。」

  秦楓眠連連點頭,「多謝皇后娘娘指點。」

  知道大殿下要招待幾位世家公子,御膳房那邊調整了一下午膳時辰。

  後宮如今除了皇后這位女主人,就只有皇太后,沒有妃嬪,所以宮人們的活兒輕省不少,御膳房那邊要調整用膳時辰也比較容易,不會出現太大的波動。

  ——

  杜曉瑜安排人去養心殿通知傅涼梟,今日的午膳時辰會提前,如果他要過來用膳,可能得來早一些。

  傅涼梟批閱完奏摺以後,比以往提前來了翊坤宮。

  見杜曉瑜懶洋洋地躺在太妃椅上,唇瓣微微上揚,聲音溫潤醇厚,「困了?」

  杜曉瑜半眯著的眼睜開,語氣散漫,「你要是再不來,我就真困了。」

  傅涼梟彎下腰,準備將她抱過去桌前坐下吃飯。

  杜曉瑜想到宮女們還在殿內,很不好意思,制止道:「我可是懷了雙胎的人,你抱得動?」

  傅涼梟並沒有因此停下動作,也不顧宮女們以何種眼光看待,自顧自地抱起杜曉瑜,邊看著腳下的路邊說:「就算再重,也不可能把你們母子三人摔到地上。」

  杜曉瑜呸呸糾正道:「什麼母子,是母女,我這回肯定生一對小公主,可愛的姐妹花,名字我都想好了。」

  說話間,已經走到桌邊。

  傅涼梟將她放在墊了軟墊的凳子上坐好,自己也拉開椅子坐下,問她,「取了什麼名字?」

  杜曉瑜故作神秘,「我先不說,等我把孩子生下來再告訴你。」

  傅涼梟看著她那童心未泯的模樣,無聲笑了笑。

  吃飯的時候,她想到什麼,又說:「早上你放在枕頭邊的那張紙條,我看到了。」

  傅涼梟頷首,「高興嗎?」

  「高興。」杜曉瑜說,「楓眠今日和離憂他們幾個去了上林苑,聽離憂說,他箭術不錯。」

  傅涼梟沒否認,「早幾年,恩國公專門請了武術師傅一對一教的,他在這方面很擅長。」

  杜曉瑜心血來潮,「要不然,讓他入宮來陪離憂一起練,你覺得如何?」

  傅涼梟笑了笑,「你忘了他多大,聽說最近在議親,還是別耽擱人家的終身大事了。」

  杜曉瑜這才反應過來,「你提起婚事,咱們家離憂已經十五了,我那天去永壽宮的時候母后問了一句,什麼時候給他選妃,我原本琢磨著跟你商量的,可是懷了身子記性差,一回頭就給忘了。」

  說到這裡,她下意識地去看傅涼梟是什麼表情,然後試探道:「現在才找你商議,不算遲吧?」

  傅涼梟沉吟片刻,「選妃的事再往後推一推,十五歲也太早了些,我準備先受封太子讓他搬去東宮,再議選妃之事。」

  「也好。」杜曉瑜贊同道。

  ——

  午膳過後,傅涼梟傳了欽天監監正,讓他瞧個黃道吉日,給太子受封。

  日子就看在下個月。

  得知自己要被受封太子,傅離憂特地跑了一趟御書房見傅涼梟。

  「父皇,兒臣才十五歲,對於朝政之事參與不多,現在就封太子,是否為時過早?」

  傅涼梟看向他,「你覺得自己無法勝任太子之位?」

  「至少目前是這樣。」傅離憂抿唇道。

  「你沒試過,怎麼就急著否定自己了?」傅涼梟說:「你大概不知道,在你兩歲多的時候,你皇祖母就已經提議讓朕早早封你為太子,只不過那個時候,朕以你太過年幼為由婉拒了,說來,立太子這事已經遲了十餘年,如今讓你受封,不是心血來潮,算是朕深思熟慮過的後果,給你頭上頂個太子頭銜,才能讓你更加明白自己肩上的重任,並以此來不斷地鞭笞自己該學學治國之策帝王之術了。」

  傅離憂似乎明白了什麼,跪地道:「兒臣謝父皇隆恩。」

  「嗯,下去準備準備吧,日子就在下個月,留給你的時間不多。」

  在傅離憂退出去之際,傅涼梟又忽然想起什麼,「對了,你已經十五歲,可有心儀的姑娘?」

  傅離憂聽到這裡,目光有閃爍。

  傅涼梟道:「若是有,但說無妨,朕與你母后商議一番,那姑娘各方面都不錯的話,可以作為太子妃候選。」

  傅離憂面色微紅,「這件事,容兒臣再考慮幾日。」

  傅涼梟沒勉強他,點點頭。

  ——

  這一年的十月,傅離憂被封了太子,從擷芳殿遷居至東宮。

  同年十二月,娶了護國將軍之女為太子妃。

  翻過年以後,杜曉瑜的肚子開始顯懷,伺候的宮人們越發的小心翼翼。

  傅涼梟也適當的把手上的政務放一放,大多數時候來翊坤宮陪她。

  「你說,這次龍鳳胎的可能性大不大?」孕期敏感,杜曉瑜想起來什麼來就問什麼。

  傅涼梟含笑看她,「不喜歡兒子?」

  「就算再喜歡,也不能每一胎都是兒子吧,這一胎我可是盼了八年才盼來的,都說女兒是掌上珠,姍姍來遲就對了。」

  杜曉瑜越說越覺得自己懷的就是女兒,心情暢快了不少。

  抬眸瞥見傅涼梟一臉無奈地望著自己,她撇撇嘴,「你除了養兒子,還得把我當女兒一樣的養,是不是後悔了?」

  傅涼梟問她,「後悔了能退貨嗎?」

  「想得美!」杜曉瑜當即扔個白眼給他,「娶了我就是一輩子的事,想退貨,下輩子吧!」

  傅涼梟順勢將她摟入懷裡,輕聲安慰,「不管是小子還是丫頭,那都是我們倆的親生骨肉,沒有不愛的道理。」

  「話是這麼說,像懷信那樣的要是再來倆,你招架得住?」

  傅涼梟但笑不語。

  ——

  秦楓眠的書信到達汾州以後,劉立新並沒有第一時間趕往京城,他給秦楓眠回了信,說他爺奶和親爹去得早,家中只有母親一人,不忍心讓她一個人在家過年,所以不管怎麼說,都得翻了年才能來京城。

  秦楓眠沒有勉強,又給劉立新回了信,囑咐他一些上京事宜以及這邊的天氣,好讓他多帶些禦寒的衣物。

  正月初六,劉立新從白頭村出發。

  正月間路難走,歷時二十多日才抵達京城。

  秦楓眠已經為他備了房間,親自去城門外接的人,哪怕兩人平時書信不斷,時隔這麼多年再見,都沒想到對方變化會這樣大,先是凝望著對方,久久不語,許久之後劉立新才主動出口打招呼,「糰子?」

  「鐵蛋?」

  「哈哈哈……」

  兩人同時笑起來,聲音已經褪去了少時的稚嫩青澀。

  劉立新看了一眼秦楓眠的身量,明明比他小上一歲多,卻偏偏比他高了一個個頭,他打趣道:「之前的書信上你一直沒提,我也就沒好意思問,你成親了沒?」

  「去年剛成的親。」秦楓眠如實道:「本來想等你來參加我婚禮的,沒辦法,家裡催的厲害。」

  「都二十出頭了,能不催麼?」劉立新嘀咕。

  「你呢?」秦楓眠問他,「你娘有沒有催你成親?」

  「那倒沒有。」劉立新想到她娘說的那些話,仍是覺得有些好笑。

  她娘看到文志哥在京城娶了高門大院裡的千金,就堅決不讓他找個鄉下姑娘,說他將來要是考中了進士,被賜了出身,那就是進士老爺了,就算不能在京城扎穩腳跟,去地方上做官那也是有頭有臉的人物,怎麼能隨隨便便找個鄉下土姑娘。

  劉立新自認為比不上丁二哥的文韜大略,自然不敢奢望丁二哥那樣的艷遇。

  他目前只想把春闈考好。

  之後,劉立新在恩國公府住了兩個多月,其間有去找過丁文志,從他那兒請教了不少會試的經驗。

  三月,劉立新入考場。

  四月會試成績出來,考了252名,入選。

  跟著又進行了殿試,也被點了二甲進士,入庶常館。

  秦楓眠那邊和家裡打了招呼,讓劉立新在庶常館這三年都住他們家,等他散館考核以後再決定要不要在京城買宅子。

  恩國公和恩國公夫人寧氏沒意見。

  ——

  七月,北地步入初秋,燥熱退去,杜曉瑜在這時生產,雙胎生得比較艱辛,險些大出血。

  好不容易卸了貨,杜曉瑜在產床上累到虛脫,但她沒敢睡過去,嘴裡虛弱地問了穩婆一句,「是皇子還是公主?」

  兩個穩婆已經把孩子抱過去洗乾淨包進襁褓里,齊聲道:「恭喜皇后娘娘,是兩位小皇子。」

  「……」

  杜曉瑜終於閉上眼。

  是氣昏過去的。

  傅涼梟聽說生了一對孿生皇子之後,嘴角有輕微地抽搐。

  不用進產房,他都能想像得到那丫頭是什麼反應了。

  果不其然。

  杜曉瑜醒來後,拒絕抱孩子,還在氣頭上,看都沒看一眼,任由奶娘把孩子抱去餵奶,她將臉歪向一邊。

  傅涼梟坐在床沿邊,伸手握住她露在被子外的手,出言道:「之前都說了,不管是小子還是丫頭,咱們一視同仁的。」

  杜曉瑜狠狠瞪他,「你是不是跟我有仇?」

  傅涼梟:「……」

  「就不能讓我生個女兒嗎?」杜曉瑜滿臉幽怨,顯然是在這件事上打擊太大。

  傅涼梟覺得無辜又好笑,「這種事是我能決定的?」

  「那也怪你。」杜曉瑜找不到地方撒氣,只能怨他,「撇去懷笙不算,已經第五個了,你們傅家是兒子專業戶吧?」

  傅涼梟仔細想了想,「似乎是這樣。」跟他同輩的那幾位親王膝下基本沒什么女兒,一水的兒子。

  杜曉瑜也想到了這茬,瞬間無語,對抱女兒的事徹底絕望,她已經不想再生了,萬一下一胎又來個兒子,她能氣到吐血。

  況且已經生了這麼多孩子,哪怕身子調養的再好,終歸比不得只生過一兩個的婦人,她不能拿自己的健康開玩笑。

  傅涼梟給她出主意,「你要實在喜歡,去外面抱養一個也行。」

  「我才不要。」杜曉瑜堅決不同意,「抱養的又不是自己生的,不是我看著長大的,很難生出感情來,況且,離憂的太子妃已經懷上,如果是個女兒,剛好彌補了我的缺憾,讓那小丫頭多來陪陪我也是一樣的。」

  傅涼梟道:「以我們傅家的傳統,我覺得這事有點懸。」

  杜曉瑜擰他胳膊,「你非得跟我唱反調才痛快?」

  傅涼梟挑眉,「是唱反調還是事實,再過幾個月看看不就知道了。」

  ——

  皇后誕下雙胎,晉元帝設宴,百官朝賀,皇太后更是喜笑顏開,她以前說過杜曉瑜這丫頭多子多福,這話還真不假,居然能為梟兒生五個兒子,算上傅懷笙,已經六個孩子了。

  這是等同於把其他妃嬪的份都給代勞了啊!

  這下,再也沒有朝臣敢拿「開枝散葉」這一點來脅迫晉元帝擴充後宮了,所有人對這位皇后能生的本事那是大寫的服。

  關於自己不會生女兒這件事,杜曉瑜也很快看開,如今滿心滿眼地盼著兒媳給她生個小孫女抱抱。

  結果好不容易盼到太子妃卸貨,又是個兒子。

  孫女夢落空的杜曉瑜:「……」

  皇后在翊坤宮鬱悶了一天沒去東宮,太子妃還以為婆婆不待見她,在月子裡偷偷哭了一場。

  ——

  等傅少安和傅懷笙納妃的時候,杜曉瑜笑眯眯地看著兩位兒媳,說:「你們倆誰要是先生個女兒,本宮重重有賞。」

  兩位皇子妃有些懵,別人家都盼著生兒子,她們倆的婆婆可倒好,盼著生女兒。

  不管如何,先讓婆婆高興了再說。

  於是這倆幾乎是前後懷上。

  杜曉瑜對傅涼梟道:「如果她們倆也生不出女兒來,我就……」

  「你就死心吧!」傅涼梟道:「傅家那麼多兒媳,你見過有幾個生出女兒來的?」

  杜曉瑜不想跟他爭論,她盼女兒盼了快二十年,老天爺就算再忙,也該看到她的心意了。

  但很多時候往往事與願違。

  二皇子妃和三皇子妃各自給她們男人生了個兒子。

  杜曉瑜已經麻木了,聽到擷芳殿那邊來報信的時候,她幾乎沒什麼反應。

  這一日,她給傅涼梟梳頭的時候,無意中發現他生了一根白頭髮。

  雖然只有一根,卻讓她內心情緒翻湧,胸口說不出的堵。

  她從後面抱住他,一句話也沒說。

  傅涼梟察覺到異樣,笑問:「怎麼了?」

  杜曉瑜眼眶濕潤,勉強笑了笑,看向銅鏡里,對上他的眼睛,問:「你看我們倆,像不像新婚夫妻?」

  「像。」傅涼梟很配合地回了她一句。

  杜曉瑜哽咽,「新婚夫妻是要白頭偕老的。」

  不等傅涼梟說話,她吸了吸鼻子,道:「就算有一天你白了頭,也還有我陪著。」

  傅涼梟握住她拿著檀木梳的那隻手,「梳到白頭髮了?」

  「就一根而已。」杜曉瑜嘴角扯笑,「我的阿福哥哥,永遠都那麼年輕俊美。」

  傅涼梟似乎挺享受她那一聲久違的「阿福哥哥」,眯著眼笑。

  杜曉瑜四十歲這年,晉元帝在太和殿宣布退位,太子登基。

  卸了重擔的太上皇和皇太后再一次微服出遊,去江南重拾當年的記憶。

  因為不用操心京城的事,這次待的時間比較久,租住的小院仍舊在二十多年前的那一片。

  這次,「迷路」的人換成了傅涼梟,他走進石頭記,去往後院,見到了那一行小字:風雨路遙同珍重,不負塵緣不負君。

  活了兩輩子,素來沉穩的傅涼梟在這一瞬紅了眼圈。

  回去小院,他還沒來得及說石頭記的事,就得知杜曉瑜又有了身孕。

  已經知道自己會生兒子,杜曉瑜並沒有很期待,倒是傅涼梟,一如她懷著傅離憂那時候的照顧她,兩人沒有回京,直接在江南生下了這個孩子,是個小公主。

  杜曉瑜驚喜之餘,取名,姍姍。

  姍姍來遲的姍姍。

  ——全本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