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頁
詩尼薩,帝國南方一座繁榮的海港城市。伊蘭的神情卻在聽到水手長的確認時更黯淡了些。四桅的帆船即便在南方的海港也是艘大船,通常都是遠航的貨船。這一艘當然也不例外。
「從哪裡回去呢?」伊蘭的手下意識握緊了欄杆。
「這就說來話長了。最早船隊是乘著季風到北方的港口交易。」水手長坦言道:「後來有一天,海上的風向突然變了,從港口出發的船再也無法抵達從前熟悉的城市,只能在海上漂泊。到處都是濃霧和船難,如果運氣好,能遇上海市。」
伊蘭的心沉了下去,聲音依舊是輕緩的:「那是什麼?」
水手長咬了一口黑麵包:「有人說是眾多迷航的貨船無意中漂流到一處從而形成的海上集市,還有人聲稱那是神跡——因為海市中常有神秘非凡的事物短暫出現。」他停頓了一下:「有時候是挺非凡的。也有的時候嘛……」他搖了搖頭:「不過是些傳聞。海上的騙子也挺不少。」他沉聲道:「唯一真實的是災難,每一次航行都會遇到。總之只要在海上,一切都是碰運氣,能活著回去便是好的。」
「所以,這一次,你們遇到海市了麼?」伊蘭追問道。
「沒有。」水手長皺眉:「神跡哪是那麼容易遇上的。」
「聽二副說,你們的遠航已經好多次空手而歸了。我很好奇,一艘空空的船到底為了什麼在海上冒險。」
「當然是為了報酬。」水手長的聲音冷了些:「你連這個都不懂麼?」
陰影中的維赫圖銳利地瞥了水手長一眼。
伊蘭並不以為忤:「我只是奇怪一艘空船怎麼會有報酬。」他平靜地望向水手長的眼睛:「詩尼薩的貨船都是要在平安返航並核算了貨物價值後,才能向船員們支付酬金的。」
水手長的語氣軟了些:「你知道這些?」
「嗯。」伊蘭低聲道:「我還知道你們總會在出航前到詩尼薩聖堂外的蠟燭店裡付上十二個銀幣,點一根蠟燭。如果能平安歸來,那些銀幣歸於店主。如果不能,店主會替你們在聖堂點三年蠟燭,或者把在聖堂點上三年蠟燭所需要的錢付給你們的家人。」
「那是很久之前的事了。」男人嘆了口氣:「蠟燭店現在不做這種生意了,會倒閉的。至於你說的酬金……沒錯,現在也仍然如此,要回到港口才能拿到錢。」
「貨船空空如也,卻能支付船員的薪酬……聽起來這也挺像神跡的。」伊蘭意有所指。
「那是船主的事了。」水手長嚴肅道:「船主命令我們在海上的船難處尋找一隻鑲嵌了銀水晶的黑色燭台。據說那玩意兒明亮至極,在汪洋之上一眼便認得出來,絕不可能錯過。」
「是麼……」伊蘭低聲道。
「肯定是教廷的聖器吧。」塔甘點點頭:「但事實上出航那麼久,從來都是空手而歸。偶爾下網,撈到的也不過是星星或者月亮落在水上的影子罷了」
伊蘭沉默片刻:「你們不覺得奇怪麼?」
「這年頭奇怪的事多了,反正有人肯支付薪水就好。說不定是教廷的人呢,也只有他們能出得起這個錢了。」
「你們的船長顯然不是這樣想的。」伊蘭直接道:「否則就不會拒絕出海了。」
「船長……」塔甘搖了搖頭:「據說船長在海上遇見了魔物,被嚇瘋了……要我說,也未必是魔物,海上的怪事向來挺多的。」
雙方都陷入了沉默。良久,伊蘭才慢慢道:「詩尼薩與其他城市……斷絕聯繫很久了吧。」
「怎麼這麼說?」塔甘皺眉道:「還是能時常聽到其他地方的消息的。」
「但那都是『聽說』,沒人親眼目睹吧。」伊蘭一針見血。
水手長語塞。半晌,他的臉上流露出了幾分冷漠:「對我們這樣的小人物來說,那也沒有什麼差別。人人都有自己的日子要過,沒人會去執著於傳聞是從哪兒來的。」
「你們就不害怕麼?」伊蘭輕聲道:「你們與帝國的其他地方……遠離了。」
「果真如此的話,也算不上是什麼壞事,是不是?」水手長哼了一聲:「反正這些年外頭都是慘禍。巴布都爾的貴族們彼此掠奪,燒毀城市和村莊,修建像房子那麼大的絞刑架,把人像掛豬肉那樣成排地掛在上面吊死;凡科坦的叛神者被那邊的大司祭綁在車輪上敲斷四肢,挑起來示眾;還有魔物,神啊,它們把埃托帕瓦整座城都燒光了……其實有時候你也分不清誰是魔物誰又是人類。反正災難過處都是焦黑一片,不管是人還是魔物都會把屍體戳在長矛上,像伯勞把青蛙和老鼠穿在樹枝上……」他似乎有了幾分不耐煩:「地獄也就那樣了,不是麼?」
「埃托帕瓦……」伊蘭喃喃道。
水手長還想說什麼,但桅杆上傳來的歡呼打斷了他的話。
男人把剩下的黑麵包拋進水裡,轉身走出幾步,忽然微微回頭:「或許你只不過是個喜歡追根究底的旅行者,但我要給你一句忠告:不是人人都喜歡清醒地活著。」
水手長大步走向桅杆,向船員們發號施令去了。繩索切割風的聲音與甲板傾斜時吱吱嘎嘎的聲音混在一起,好像周圍一下子就吵鬧起來。
維赫圖走過來:「狂妄之徒。」
伊蘭嘆了口氣:「那只是個普通的人類。」
「從哪裡回去呢?」伊蘭的手下意識握緊了欄杆。
「這就說來話長了。最早船隊是乘著季風到北方的港口交易。」水手長坦言道:「後來有一天,海上的風向突然變了,從港口出發的船再也無法抵達從前熟悉的城市,只能在海上漂泊。到處都是濃霧和船難,如果運氣好,能遇上海市。」
伊蘭的心沉了下去,聲音依舊是輕緩的:「那是什麼?」
水手長咬了一口黑麵包:「有人說是眾多迷航的貨船無意中漂流到一處從而形成的海上集市,還有人聲稱那是神跡——因為海市中常有神秘非凡的事物短暫出現。」他停頓了一下:「有時候是挺非凡的。也有的時候嘛……」他搖了搖頭:「不過是些傳聞。海上的騙子也挺不少。」他沉聲道:「唯一真實的是災難,每一次航行都會遇到。總之只要在海上,一切都是碰運氣,能活著回去便是好的。」
「所以,這一次,你們遇到海市了麼?」伊蘭追問道。
「沒有。」水手長皺眉:「神跡哪是那麼容易遇上的。」
「聽二副說,你們的遠航已經好多次空手而歸了。我很好奇,一艘空空的船到底為了什麼在海上冒險。」
「當然是為了報酬。」水手長的聲音冷了些:「你連這個都不懂麼?」
陰影中的維赫圖銳利地瞥了水手長一眼。
伊蘭並不以為忤:「我只是奇怪一艘空船怎麼會有報酬。」他平靜地望向水手長的眼睛:「詩尼薩的貨船都是要在平安返航並核算了貨物價值後,才能向船員們支付酬金的。」
水手長的語氣軟了些:「你知道這些?」
「嗯。」伊蘭低聲道:「我還知道你們總會在出航前到詩尼薩聖堂外的蠟燭店裡付上十二個銀幣,點一根蠟燭。如果能平安歸來,那些銀幣歸於店主。如果不能,店主會替你們在聖堂點三年蠟燭,或者把在聖堂點上三年蠟燭所需要的錢付給你們的家人。」
「那是很久之前的事了。」男人嘆了口氣:「蠟燭店現在不做這種生意了,會倒閉的。至於你說的酬金……沒錯,現在也仍然如此,要回到港口才能拿到錢。」
「貨船空空如也,卻能支付船員的薪酬……聽起來這也挺像神跡的。」伊蘭意有所指。
「那是船主的事了。」水手長嚴肅道:「船主命令我們在海上的船難處尋找一隻鑲嵌了銀水晶的黑色燭台。據說那玩意兒明亮至極,在汪洋之上一眼便認得出來,絕不可能錯過。」
「是麼……」伊蘭低聲道。
「肯定是教廷的聖器吧。」塔甘點點頭:「但事實上出航那麼久,從來都是空手而歸。偶爾下網,撈到的也不過是星星或者月亮落在水上的影子罷了」
伊蘭沉默片刻:「你們不覺得奇怪麼?」
「這年頭奇怪的事多了,反正有人肯支付薪水就好。說不定是教廷的人呢,也只有他們能出得起這個錢了。」
「你們的船長顯然不是這樣想的。」伊蘭直接道:「否則就不會拒絕出海了。」
「船長……」塔甘搖了搖頭:「據說船長在海上遇見了魔物,被嚇瘋了……要我說,也未必是魔物,海上的怪事向來挺多的。」
雙方都陷入了沉默。良久,伊蘭才慢慢道:「詩尼薩與其他城市……斷絕聯繫很久了吧。」
「怎麼這麼說?」塔甘皺眉道:「還是能時常聽到其他地方的消息的。」
「但那都是『聽說』,沒人親眼目睹吧。」伊蘭一針見血。
水手長語塞。半晌,他的臉上流露出了幾分冷漠:「對我們這樣的小人物來說,那也沒有什麼差別。人人都有自己的日子要過,沒人會去執著於傳聞是從哪兒來的。」
「你們就不害怕麼?」伊蘭輕聲道:「你們與帝國的其他地方……遠離了。」
「果真如此的話,也算不上是什麼壞事,是不是?」水手長哼了一聲:「反正這些年外頭都是慘禍。巴布都爾的貴族們彼此掠奪,燒毀城市和村莊,修建像房子那麼大的絞刑架,把人像掛豬肉那樣成排地掛在上面吊死;凡科坦的叛神者被那邊的大司祭綁在車輪上敲斷四肢,挑起來示眾;還有魔物,神啊,它們把埃托帕瓦整座城都燒光了……其實有時候你也分不清誰是魔物誰又是人類。反正災難過處都是焦黑一片,不管是人還是魔物都會把屍體戳在長矛上,像伯勞把青蛙和老鼠穿在樹枝上……」他似乎有了幾分不耐煩:「地獄也就那樣了,不是麼?」
「埃托帕瓦……」伊蘭喃喃道。
水手長還想說什麼,但桅杆上傳來的歡呼打斷了他的話。
男人把剩下的黑麵包拋進水裡,轉身走出幾步,忽然微微回頭:「或許你只不過是個喜歡追根究底的旅行者,但我要給你一句忠告:不是人人都喜歡清醒地活著。」
水手長大步走向桅杆,向船員們發號施令去了。繩索切割風的聲音與甲板傾斜時吱吱嘎嘎的聲音混在一起,好像周圍一下子就吵鬧起來。
維赫圖走過來:「狂妄之徒。」
伊蘭嘆了口氣:「那只是個普通的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