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9頁
如果現在他見顧蘭音不是鎮國公府的人便立馬翻臉,那麼他的這個人設立馬要崩。
現在三皇子覺得他這是在成功的臨門一腳前,在這個關鍵時刻他只想放鬆宣平帝和對手的警惕,然後好利於他後面的行事。
所以為了這些三皇子選擇了對顧蘭音不離不棄。
至於第二個原因就是除了顧蘭音,現在三皇子其實也再找不到第二個對他有兵權幫助的王妃了,不娶顧蘭音他也娶不到其他於他有幫助的王妃了。
所以他這是想賭一把他娶了顧蘭音還能不能讓鎮國公府在將來站隊的時候站他這方,最少是不為難他的這一方。
沈見晚這麼想也是有依據的。
因為得知了三皇子把顧蘭音接走後,大王就去暗訪了三皇子府,然後它親耳聽到了三皇子和顧蘭音的對話。
從二人的話中,顯然是顧蘭音先給三皇子傳了信說現在鎮國公府的人只是一時惱怒了她,但還是很在意她的生死的,不然唐老太君也不會在今天包庇了她沒有把她送大理寺去。
然後顧蘭音讓三皇子先把她接出府避一避風頭,等到時候唐老太君他們對她的氣消了她肯定能用苦肉計讓他們原諒她,然後重新被鎮國公府接納。
這不顧蘭音這麼說,三皇子即使不那麼相信也是忍不住半信半疑的,畢竟顧蘭音說的對鎮國公府養了她這麼多年不可能一點兒感情都沒有,特別是唐老太君對她向來疼愛更是京城人盡皆知的。
所以三皇子便覺得繼續要顧蘭音這個未婚妻,還是有希望再取得鎮國公府的支持的,就是不能鎮國公府將來最起碼也會看在顧蘭音的份上對他有所偏袒。
第925章 大理寺對王雪梅他們的判決
至於最後一個原因那就更簡單了。
那便是三皇子是真的對顧蘭音有幾分愛的,因為據大王轉述的兩人互訴衷腸的場面還是挺「感人」的。
據大王所說,根據它看了這麼多小說的經驗,顧蘭音不一定對三皇子有感情,但三皇子卻是真的對小白花顧蘭音很是有幾分愛慕的。
嗯,如果說二皇子和三皇子這一對兄弟還有什麼是相似的話,可能就是都喜好小白花了吧。
也許這一份愛在他們的大業前一文不值,但也算是一份喜好不是,只要不影響大業他們還是樂意娶這種女子的呢。
而顯然大王帶回來的情報是真的,因為不久後沈見晚也收到了沈戰送回來的消息。
然後她知道了果然昨天下午顧蘭音便向四皇子傳去了求救。
接著四皇子便出動了他在三皇子那裡的間諜和三皇子分析了這個關頭他不宜拋棄顧蘭音。
至於說服三皇子的理由自然就是沈見晚她分析的第一點了,為了解除宣平帝和對家對他的懷疑,還有不被群臣說是薄情寡義,建立深情和厚道人設,一番下來三皇子便讓說得動了心。
然後四皇子又讓顧蘭音寫了一封極為「真情實感」的信給三皇子,信中一方面顧蘭音表達對三皇子的一往情深,另一方面則是各種旁敲側擊的告訴三皇子她還有用,鎮國公府未來還是會接納她的。
果然再接到這封顧蘭音重傷中給他寫的信後,三皇子便再沒有猶豫連夜上鎮國公府接回了顧蘭音。
可以說沈見晚她分析的這三個原因才是真正的三皇子肯這時候撈顧蘭音的緣故。
而剛才沈見晚又接到了宣平帝的信。
果然三皇子今早便求到了宮裡去讓宣平帝對顧蘭音網開一面,為了也讓三皇子放鬆警惕宣平帝便裝作了相信對方和顧蘭音之間的真愛,點頭同意了他們不日成婚的事。
宣平帝在信中讓沈見晚同意對顧蘭音暫時網開一面,言等一切塵埃落定一定會給她一個真正的公道的。
對於宣平帝的這個要求沈見晚自然是毫不猶豫就答應了,為了大局暫時放過顧蘭音不過是小事一樁。
於是接下來沒幾天大理寺就對顧蘭音毒害沈見晚一事做出了處置。
其中王雪梅作為謀害沈見晚的提議者已經被大理寺證實,又因為過去在清河村也有謀害沈見晚的案底,然後大理寺更是查出了她去年還和吳建業一起謀害了吳建業妻子全家,最後他們二人都讓判了斬立決。
值的一說的是,大理寺之所以能如此快速的就查到王雪梅過去在清河村做過的事還是因為老鎮國公的功勞。
當時沈見晚從北疆城回京的時候,老鎮國公再次看到沈見晚便終於知道了她為何那麼眼熟了。
原來沈見晚竟是長得像他去世的長子和長兒媳。
然後他立馬派人去調查了沈見晚的身份,鎮國公府的人脈自然是極廣的,於是經過大半個月的查探,老鎮國公就收到了幾乎所有沈見晚過去的消息。
於是王雪梅他們便進入了老鎮國公的視線,說來就是顧蘭音沒有再那場賞花宴上自曝,相信不需要幾天老鎮國公也會調查清楚其中的真相了。
所以這次對王雪梅他們的判決,有老鎮國公提供的消息,大理寺幾乎只花了兩天就查清楚了所有的事了呢。
至於陳氏,她當年膽大包天敢和謝氏換鎮國公府的血脈,調換為國捐軀的前鎮國公世子的親生骨肉,甚至陳氏後面還丟棄了沈見晚,謝氏則這些年跟在顧蘭音身邊也是作惡多端,二人也同王雪梅他們一樣讓判了斬立決。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現在三皇子覺得他這是在成功的臨門一腳前,在這個關鍵時刻他只想放鬆宣平帝和對手的警惕,然後好利於他後面的行事。
所以為了這些三皇子選擇了對顧蘭音不離不棄。
至於第二個原因就是除了顧蘭音,現在三皇子其實也再找不到第二個對他有兵權幫助的王妃了,不娶顧蘭音他也娶不到其他於他有幫助的王妃了。
所以他這是想賭一把他娶了顧蘭音還能不能讓鎮國公府在將來站隊的時候站他這方,最少是不為難他的這一方。
沈見晚這麼想也是有依據的。
因為得知了三皇子把顧蘭音接走後,大王就去暗訪了三皇子府,然後它親耳聽到了三皇子和顧蘭音的對話。
從二人的話中,顯然是顧蘭音先給三皇子傳了信說現在鎮國公府的人只是一時惱怒了她,但還是很在意她的生死的,不然唐老太君也不會在今天包庇了她沒有把她送大理寺去。
然後顧蘭音讓三皇子先把她接出府避一避風頭,等到時候唐老太君他們對她的氣消了她肯定能用苦肉計讓他們原諒她,然後重新被鎮國公府接納。
這不顧蘭音這麼說,三皇子即使不那麼相信也是忍不住半信半疑的,畢竟顧蘭音說的對鎮國公府養了她這麼多年不可能一點兒感情都沒有,特別是唐老太君對她向來疼愛更是京城人盡皆知的。
所以三皇子便覺得繼續要顧蘭音這個未婚妻,還是有希望再取得鎮國公府的支持的,就是不能鎮國公府將來最起碼也會看在顧蘭音的份上對他有所偏袒。
第925章 大理寺對王雪梅他們的判決
至於最後一個原因那就更簡單了。
那便是三皇子是真的對顧蘭音有幾分愛的,因為據大王轉述的兩人互訴衷腸的場面還是挺「感人」的。
據大王所說,根據它看了這麼多小說的經驗,顧蘭音不一定對三皇子有感情,但三皇子卻是真的對小白花顧蘭音很是有幾分愛慕的。
嗯,如果說二皇子和三皇子這一對兄弟還有什麼是相似的話,可能就是都喜好小白花了吧。
也許這一份愛在他們的大業前一文不值,但也算是一份喜好不是,只要不影響大業他們還是樂意娶這種女子的呢。
而顯然大王帶回來的情報是真的,因為不久後沈見晚也收到了沈戰送回來的消息。
然後她知道了果然昨天下午顧蘭音便向四皇子傳去了求救。
接著四皇子便出動了他在三皇子那裡的間諜和三皇子分析了這個關頭他不宜拋棄顧蘭音。
至於說服三皇子的理由自然就是沈見晚她分析的第一點了,為了解除宣平帝和對家對他的懷疑,還有不被群臣說是薄情寡義,建立深情和厚道人設,一番下來三皇子便讓說得動了心。
然後四皇子又讓顧蘭音寫了一封極為「真情實感」的信給三皇子,信中一方面顧蘭音表達對三皇子的一往情深,另一方面則是各種旁敲側擊的告訴三皇子她還有用,鎮國公府未來還是會接納她的。
果然再接到這封顧蘭音重傷中給他寫的信後,三皇子便再沒有猶豫連夜上鎮國公府接回了顧蘭音。
可以說沈見晚她分析的這三個原因才是真正的三皇子肯這時候撈顧蘭音的緣故。
而剛才沈見晚又接到了宣平帝的信。
果然三皇子今早便求到了宮裡去讓宣平帝對顧蘭音網開一面,為了也讓三皇子放鬆警惕宣平帝便裝作了相信對方和顧蘭音之間的真愛,點頭同意了他們不日成婚的事。
宣平帝在信中讓沈見晚同意對顧蘭音暫時網開一面,言等一切塵埃落定一定會給她一個真正的公道的。
對於宣平帝的這個要求沈見晚自然是毫不猶豫就答應了,為了大局暫時放過顧蘭音不過是小事一樁。
於是接下來沒幾天大理寺就對顧蘭音毒害沈見晚一事做出了處置。
其中王雪梅作為謀害沈見晚的提議者已經被大理寺證實,又因為過去在清河村也有謀害沈見晚的案底,然後大理寺更是查出了她去年還和吳建業一起謀害了吳建業妻子全家,最後他們二人都讓判了斬立決。
值的一說的是,大理寺之所以能如此快速的就查到王雪梅過去在清河村做過的事還是因為老鎮國公的功勞。
當時沈見晚從北疆城回京的時候,老鎮國公再次看到沈見晚便終於知道了她為何那麼眼熟了。
原來沈見晚竟是長得像他去世的長子和長兒媳。
然後他立馬派人去調查了沈見晚的身份,鎮國公府的人脈自然是極廣的,於是經過大半個月的查探,老鎮國公就收到了幾乎所有沈見晚過去的消息。
於是王雪梅他們便進入了老鎮國公的視線,說來就是顧蘭音沒有再那場賞花宴上自曝,相信不需要幾天老鎮國公也會調查清楚其中的真相了。
所以這次對王雪梅他們的判決,有老鎮國公提供的消息,大理寺幾乎只花了兩天就查清楚了所有的事了呢。
至於陳氏,她當年膽大包天敢和謝氏換鎮國公府的血脈,調換為國捐軀的前鎮國公世子的親生骨肉,甚至陳氏後面還丟棄了沈見晚,謝氏則這些年跟在顧蘭音身邊也是作惡多端,二人也同王雪梅他們一樣讓判了斬立決。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