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頁
但終究於這座宅邸留下了多年回憶,顧清稚還是忍不住在心中感嘆。又視了眼庭院中那株親手栽種的梧桐,與牆角幾叢瀟瀟綠竹,方不舍地踏出府門。
前來送行的故友不少,幾個昔時翰林院的舊朋也來告別,平日鮮有來往,如今卸了官職,敘起話來倒是自在許多。
「汝默!」
人群中,溫潤秀拔的江南文士遙遙而來。
申時行未著緋袍玉帶,僅僅一襲淺灰方領襦衫,立定躬身作揖:「師相當真要走麼?」
顧清稚不禁笑:「我們行裝都已打點妥當,馬夫都在催了,汝默還來問我們走不走麼?」
她常用輕快語氣與他調侃,申時行也早已習慣。有時他會回想第一次見到顧清稚時,她便是如此毫無拘謹,仿佛早已認識了他。
眉梢沾染傷感,申時行道:「時行還未來得及回禮,七娘便要走了,殊為遺憾。」
顧清稚眨眼:「甚麼禮要還?」
「一斛蘇州貢山茶。」申時行視她。
「哦。」她笑道,「來日總有機會,我等著汝默來松江請我。」
「一言為定。」
「走罷。」張居正與來客道完別,緩緩踱至她身旁。
「嗯。」
她挽住他的手,將指尖扣入他溫熱的掌心,最後向申時行告辭。
「我與汝默說過的話,希望汝默能記得。」她說。
「時行謹記。」
鳥雀歡快啼鳴,道旁似錦繁花綿延。
顧清稚踩上小凳,跨步上了馬車坐定,回身掀起帘子,再次望了眼這四月的煙柳燕京。
第82章
五月, 天子下詔,令全國總括一州縣之賦役,量地計丁, 丁糧盡輸送於官,每歲之役,官以僉募。
自此,一條鞭法終成通行天下的賦役制度。
閣中照舊忙於政務, 進一步整頓驛遞,將徒為民害的站馬軍舊製革除, 處分「違例乘傳」的苑馬寺監、江西布政使、浙江按察使、福建鹽運使等州縣官吏, 調用與削籍者數十人。
戶部頒布八款準則以全面清丈田土,嚴查溢額、脫漏、詭寄諸弊,清出勛戚莊田約莫兩萬餘畝,一律按冊以徵收賦稅。
「夫君近日都未睡好,瞧這眼圈都發了青。」吳芸望見丈夫疲憊神態,不免心疼上前,為他解去外罩的斗篷與披風。
申時行由著妻子替自己揉按頸項,扶額嘆道:「為了這勛貴清田,不獨我一人煩惱,戶部的郎官也是左支右絀。畢竟得罪了不好, 寬怠了更不妥, 這度該如何把握也著實是為考驗。」
「那也不能把事情都推到夫君一人身上。」吳芸唯在乎丈夫身體, 不以為然答,「夫君雖是首輔, 到底不過是五品大學士, 這土地事宜戶部的人不管,那還要發俸祿給他們做甚?」
申時行無奈, 取了帕子擦拭額頭微汗,道:「話雖如此,師相在任時事必躬親,身為他學生,我豈能將職責過分推諉。」
「所以張相累倒了,這不是回鄉養病去了麼?再說,我聽聞又有言官攻擊夫君逢迎聖上,在其位不謀其事,夫君再兢兢業業於他們眼裡也總有錯處,倒不如就此甩了手,把活計放六部干去。」
申時行知妻子是一時氣話,扯了扯唇苦笑:「你也是口不擇言了。不過如今我算是體會到了師相的難處,就這點攻訐已然讓我心力交瘁,師相昔日所遭受的又何止勝我十倍。」
奪情之時,輿論四起,大街小巷中甚至有人題字「江陵欲反」,流言喧囂塵上,亦不見張居正有所畏避,照常每日閣中視事,主持皇帝大婚禮儀。
當時他未有所感,如今終是將那掙扎心境體會了一二。
毋論手段還是意志力,他申時行到底及不得張居正。
吳芸搖搖首:「我也不怕夫君著惱,說句實言,這內閣還是離不開張相,我總覺著陛下還會再將他召回燕京,就不知陛下作何想法了。」
此言正中申時行心底念頭,但他知曉張居正必不同意,再一廂情願又能如何。他不由悵然吐息:「陛下縱有此意,恐師相也不會接旨,我這首輔做得也是食之無味,早日讓賢我倒也心甘。」
.
江陵。
自歸後,前來拜謁者人來人往,張居正初時礙於同鄉情面,尚還略微款待一二。
之後終是不堪其擾,乃於舊宅旁的小湖山中,命家僮以茅草築一小屋,僅僅用了三五根木椽,供一家三口棲身而已。
又於屋舍以外種了半畝綠竹,多時閉門不出,只有數名僕役定時來回灑掃,煮茶洗藥。
近來他總是手不釋卷,將多年前的諸子百家重又拾起,但與之前又有所不同,這回務以精讀為要。一閱便是一整日,大有躲進小樓成一統不問春秋之態。
乏累時便伏案休憩,醒來時依舊天光雲影共徘徊,一派夏景勃勃時節。
將書冊攏合,張居正自座中直腰,起身推門而出。
此宅甚小,以至於院內一有談話聲便能清楚傳來,鑽入聽者耳中。
「這是大青葉,可以清熱解毒,涼血消斑,多用於溫病發熱,也能用於肺熱喉喘和發斑發熱。」女聲柔徐輕緩,娓娓道來。
幾個女孩隨即七嘴八舌接話:「大姐姐,那這個呢?」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前來送行的故友不少,幾個昔時翰林院的舊朋也來告別,平日鮮有來往,如今卸了官職,敘起話來倒是自在許多。
「汝默!」
人群中,溫潤秀拔的江南文士遙遙而來。
申時行未著緋袍玉帶,僅僅一襲淺灰方領襦衫,立定躬身作揖:「師相當真要走麼?」
顧清稚不禁笑:「我們行裝都已打點妥當,馬夫都在催了,汝默還來問我們走不走麼?」
她常用輕快語氣與他調侃,申時行也早已習慣。有時他會回想第一次見到顧清稚時,她便是如此毫無拘謹,仿佛早已認識了他。
眉梢沾染傷感,申時行道:「時行還未來得及回禮,七娘便要走了,殊為遺憾。」
顧清稚眨眼:「甚麼禮要還?」
「一斛蘇州貢山茶。」申時行視她。
「哦。」她笑道,「來日總有機會,我等著汝默來松江請我。」
「一言為定。」
「走罷。」張居正與來客道完別,緩緩踱至她身旁。
「嗯。」
她挽住他的手,將指尖扣入他溫熱的掌心,最後向申時行告辭。
「我與汝默說過的話,希望汝默能記得。」她說。
「時行謹記。」
鳥雀歡快啼鳴,道旁似錦繁花綿延。
顧清稚踩上小凳,跨步上了馬車坐定,回身掀起帘子,再次望了眼這四月的煙柳燕京。
第82章
五月, 天子下詔,令全國總括一州縣之賦役,量地計丁, 丁糧盡輸送於官,每歲之役,官以僉募。
自此,一條鞭法終成通行天下的賦役制度。
閣中照舊忙於政務, 進一步整頓驛遞,將徒為民害的站馬軍舊製革除, 處分「違例乘傳」的苑馬寺監、江西布政使、浙江按察使、福建鹽運使等州縣官吏, 調用與削籍者數十人。
戶部頒布八款準則以全面清丈田土,嚴查溢額、脫漏、詭寄諸弊,清出勛戚莊田約莫兩萬餘畝,一律按冊以徵收賦稅。
「夫君近日都未睡好,瞧這眼圈都發了青。」吳芸望見丈夫疲憊神態,不免心疼上前,為他解去外罩的斗篷與披風。
申時行由著妻子替自己揉按頸項,扶額嘆道:「為了這勛貴清田,不獨我一人煩惱,戶部的郎官也是左支右絀。畢竟得罪了不好, 寬怠了更不妥, 這度該如何把握也著實是為考驗。」
「那也不能把事情都推到夫君一人身上。」吳芸唯在乎丈夫身體, 不以為然答,「夫君雖是首輔, 到底不過是五品大學士, 這土地事宜戶部的人不管,那還要發俸祿給他們做甚?」
申時行無奈, 取了帕子擦拭額頭微汗,道:「話雖如此,師相在任時事必躬親,身為他學生,我豈能將職責過分推諉。」
「所以張相累倒了,這不是回鄉養病去了麼?再說,我聽聞又有言官攻擊夫君逢迎聖上,在其位不謀其事,夫君再兢兢業業於他們眼裡也總有錯處,倒不如就此甩了手,把活計放六部干去。」
申時行知妻子是一時氣話,扯了扯唇苦笑:「你也是口不擇言了。不過如今我算是體會到了師相的難處,就這點攻訐已然讓我心力交瘁,師相昔日所遭受的又何止勝我十倍。」
奪情之時,輿論四起,大街小巷中甚至有人題字「江陵欲反」,流言喧囂塵上,亦不見張居正有所畏避,照常每日閣中視事,主持皇帝大婚禮儀。
當時他未有所感,如今終是將那掙扎心境體會了一二。
毋論手段還是意志力,他申時行到底及不得張居正。
吳芸搖搖首:「我也不怕夫君著惱,說句實言,這內閣還是離不開張相,我總覺著陛下還會再將他召回燕京,就不知陛下作何想法了。」
此言正中申時行心底念頭,但他知曉張居正必不同意,再一廂情願又能如何。他不由悵然吐息:「陛下縱有此意,恐師相也不會接旨,我這首輔做得也是食之無味,早日讓賢我倒也心甘。」
.
江陵。
自歸後,前來拜謁者人來人往,張居正初時礙於同鄉情面,尚還略微款待一二。
之後終是不堪其擾,乃於舊宅旁的小湖山中,命家僮以茅草築一小屋,僅僅用了三五根木椽,供一家三口棲身而已。
又於屋舍以外種了半畝綠竹,多時閉門不出,只有數名僕役定時來回灑掃,煮茶洗藥。
近來他總是手不釋卷,將多年前的諸子百家重又拾起,但與之前又有所不同,這回務以精讀為要。一閱便是一整日,大有躲進小樓成一統不問春秋之態。
乏累時便伏案休憩,醒來時依舊天光雲影共徘徊,一派夏景勃勃時節。
將書冊攏合,張居正自座中直腰,起身推門而出。
此宅甚小,以至於院內一有談話聲便能清楚傳來,鑽入聽者耳中。
「這是大青葉,可以清熱解毒,涼血消斑,多用於溫病發熱,也能用於肺熱喉喘和發斑發熱。」女聲柔徐輕緩,娓娓道來。
幾個女孩隨即七嘴八舌接話:「大姐姐,那這個呢?」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