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1頁
“是啊,是啊”其他官員紛紛應和。
他們這些人平日裡就心繫百姓,所以家中多數都不富裕,要是他們離家上任,就朝廷發的俸祿根本就沒辦法支撐他們與家人兩地的開銷,雖說忠孝不能兩全,但是這話說著簡單坐著難。
唐如今的俸祿是按照各地的稅收發的,城鎮富裕則俸祿高,城鎮落後窮困則俸祿低。只有稅收多了,政績好了,日後才會調任更好的地方,才會有更好的發展。
寰姬說道:“如果我讓你一家老小去青州定居,你可願意?”
那人跪地道:“臣願意,臣定好好治理一隅之地,赴湯蹈火再所不惜。”
寰姬笑道:“你別同意的這麼快,你們了解青州的建制,在青州就是在富裕的都要體現自己的價值,對豪門子弟來說,那就是去受苦。”
那人道:“臣是真的願意,臣家裡本就不是什麼富裕的人家,說句不怕同僚笑話的話,每到農忙的時候,臣要是有時間都是要下地幫忙的。”
寰姬點頭道:“好,那就按你說的。”
不一會安西道、安南道、安北道三個環境最差的地方都安排好了人選。
不一會小陸子來報,說其他的幾位閣老大臣求見。
寰姬道:“今日的事就到此為止,稍後你們回家就開始準備啟程的事,這事估計三日內就會定下來。我今日再給你們一個定心丸,青州的官員只會跟著你們去任上一年,畢竟當地的情形也只有到了當地才清楚。一年後他們會陸續的調回來,你們要在這一年內了解當地的情況,大力提拔當地的有才之士,我會讓青州做你的後盾,給你們出謀劃策。只要你們建設好自己的那一畝三分地,最少三年最多五年,我一定把你們調回中原。“
這三人心下大喜,這可是天大的恩賞啊,三人紛紛跪地謝恩。
另外的有些人後悔自己剛剛沒有站出來,想著給他們三人做個副手也不丟人,只是這待遇,還是回去在從長計議吧。
寰姬道:“小陸子你親自送各位大人出去。胡總管,御書房外的人就勞煩您老了。”
胡德海笑道:“這有什麼勞煩的,奴才去請便是。”
這些官員從另外一處出去,那些御書房外的官員則是由胡德海從正門帶了進來。
眾人進來依然是叩拜行禮,寰姬道:“原以為要明日早朝宣布任職人選,你們倒好,都迫不及待了呀?都起來吧。”
最好的地方是江東道和江南道了,魚米之鄉的富庶之地,有才的鄉紳富戶也多,按照他們的作息時間,那日子可是比青州百姓過得還要舒坦自在。
關內道雖好,但是包含著京師,俗話說最難當的就是京官了。
淮南道雖然也算是富庶的好地方,可惜上面是脽水,下面是黃河。脽水、黃河這兩處隔三差五的就要發次洪水,再好的地方也要退居二線了。更何況淮南道上面連著河南道,要是自己有個風吹草動的幹些什麼,河南道豈不是最先知道,萬一下來個廉政公署的人,他們豈不是小命休已,所以這處不到萬不得已,他們不想選。
山南道雖然物資豐富,百姓也比較富裕,不愁吃不愁穿的,沒有洪澇乾旱,可是有地震。再加上交通運輸不便利,就算是有著巴蜀等重鎮,物資運輸不出去,也就是白費。(未完待續。)
------------
第四百二十八章 人言可畏(第二更)
再就是嶺南道了,沿海地區,有豐富的水產品,還有外來遠航的船隻,要是能成立兩個商隊,從海上出去,回來的利潤可是不小。只是這地方耐不住海嘯、颱風啊,這也算是個麻煩的地方。
按照官員心目中的想法,把十二道按照各種情況排列了一下:江東道、江南道、最好,一個個都削減了腦袋的想要去;
關內道、淮南道、山南道、河東道、其次,就算是去不上最好的,雖然這些地方各有問題,但是這些地方也是不錯的;
劍南道、河北道、隴右道、都不算是什麼好地方,去呢可以當做一個跳板,不去也不覺得吃虧;
安西道、安北道、安南道、這三個爛地方,就是打死也不能去。
可是寰姬不這麼認為的,她有後事的經驗,最好的地方莫過於劍南道了,廣東、福建、香港都在這裡,而遠遠的還有台灣,雖然現在台灣還不是大唐的領土,她依然想著在有生之年把沿海建設好了,把台灣收復回來,自家的地方自然不能放任不管。
再就是日本,她想著自己要是能活個百八十歲,定要派兵把日本拿下。這樣日後就沒有那樣的侵華戰爭了,寰姬想著想著笑了,看來前世的影響還是有的。
其次就是河北道,後世的京師重地就是這裡。
再就是淮南道,寰姬提前把江浙滬全部劃入了淮南道里,就想著沿海一定要放自己的人,萬一日後有想要侵略的,只管叫他有來無回。
還有隴右道,這是通往另外一片大路的唯一通道,無論如何,絲綢之路能保護下來那是最好,要是實在是保存不下,也是沒有辦法的。
總之在她看來,植樹造林保護生態是必須的,如果從現在就保護生態,想必等到了二十一世紀的時候,再也沒有沙塵暴或是氣候變暖的事了吧。
按照寰姬的排列順序就是,劍南道、淮南道、隴右道、河北道、關內道、江東道、江南道、山南道、河東道、安西道、安北道、安南道。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他們這些人平日裡就心繫百姓,所以家中多數都不富裕,要是他們離家上任,就朝廷發的俸祿根本就沒辦法支撐他們與家人兩地的開銷,雖說忠孝不能兩全,但是這話說著簡單坐著難。
唐如今的俸祿是按照各地的稅收發的,城鎮富裕則俸祿高,城鎮落後窮困則俸祿低。只有稅收多了,政績好了,日後才會調任更好的地方,才會有更好的發展。
寰姬說道:“如果我讓你一家老小去青州定居,你可願意?”
那人跪地道:“臣願意,臣定好好治理一隅之地,赴湯蹈火再所不惜。”
寰姬笑道:“你別同意的這麼快,你們了解青州的建制,在青州就是在富裕的都要體現自己的價值,對豪門子弟來說,那就是去受苦。”
那人道:“臣是真的願意,臣家裡本就不是什麼富裕的人家,說句不怕同僚笑話的話,每到農忙的時候,臣要是有時間都是要下地幫忙的。”
寰姬點頭道:“好,那就按你說的。”
不一會安西道、安南道、安北道三個環境最差的地方都安排好了人選。
不一會小陸子來報,說其他的幾位閣老大臣求見。
寰姬道:“今日的事就到此為止,稍後你們回家就開始準備啟程的事,這事估計三日內就會定下來。我今日再給你們一個定心丸,青州的官員只會跟著你們去任上一年,畢竟當地的情形也只有到了當地才清楚。一年後他們會陸續的調回來,你們要在這一年內了解當地的情況,大力提拔當地的有才之士,我會讓青州做你的後盾,給你們出謀劃策。只要你們建設好自己的那一畝三分地,最少三年最多五年,我一定把你們調回中原。“
這三人心下大喜,這可是天大的恩賞啊,三人紛紛跪地謝恩。
另外的有些人後悔自己剛剛沒有站出來,想著給他們三人做個副手也不丟人,只是這待遇,還是回去在從長計議吧。
寰姬道:“小陸子你親自送各位大人出去。胡總管,御書房外的人就勞煩您老了。”
胡德海笑道:“這有什麼勞煩的,奴才去請便是。”
這些官員從另外一處出去,那些御書房外的官員則是由胡德海從正門帶了進來。
眾人進來依然是叩拜行禮,寰姬道:“原以為要明日早朝宣布任職人選,你們倒好,都迫不及待了呀?都起來吧。”
最好的地方是江東道和江南道了,魚米之鄉的富庶之地,有才的鄉紳富戶也多,按照他們的作息時間,那日子可是比青州百姓過得還要舒坦自在。
關內道雖好,但是包含著京師,俗話說最難當的就是京官了。
淮南道雖然也算是富庶的好地方,可惜上面是脽水,下面是黃河。脽水、黃河這兩處隔三差五的就要發次洪水,再好的地方也要退居二線了。更何況淮南道上面連著河南道,要是自己有個風吹草動的幹些什麼,河南道豈不是最先知道,萬一下來個廉政公署的人,他們豈不是小命休已,所以這處不到萬不得已,他們不想選。
山南道雖然物資豐富,百姓也比較富裕,不愁吃不愁穿的,沒有洪澇乾旱,可是有地震。再加上交通運輸不便利,就算是有著巴蜀等重鎮,物資運輸不出去,也就是白費。(未完待續。)
------------
第四百二十八章 人言可畏(第二更)
再就是嶺南道了,沿海地區,有豐富的水產品,還有外來遠航的船隻,要是能成立兩個商隊,從海上出去,回來的利潤可是不小。只是這地方耐不住海嘯、颱風啊,這也算是個麻煩的地方。
按照官員心目中的想法,把十二道按照各種情況排列了一下:江東道、江南道、最好,一個個都削減了腦袋的想要去;
關內道、淮南道、山南道、河東道、其次,就算是去不上最好的,雖然這些地方各有問題,但是這些地方也是不錯的;
劍南道、河北道、隴右道、都不算是什麼好地方,去呢可以當做一個跳板,不去也不覺得吃虧;
安西道、安北道、安南道、這三個爛地方,就是打死也不能去。
可是寰姬不這麼認為的,她有後事的經驗,最好的地方莫過於劍南道了,廣東、福建、香港都在這裡,而遠遠的還有台灣,雖然現在台灣還不是大唐的領土,她依然想著在有生之年把沿海建設好了,把台灣收復回來,自家的地方自然不能放任不管。
再就是日本,她想著自己要是能活個百八十歲,定要派兵把日本拿下。這樣日後就沒有那樣的侵華戰爭了,寰姬想著想著笑了,看來前世的影響還是有的。
其次就是河北道,後世的京師重地就是這裡。
再就是淮南道,寰姬提前把江浙滬全部劃入了淮南道里,就想著沿海一定要放自己的人,萬一日後有想要侵略的,只管叫他有來無回。
還有隴右道,這是通往另外一片大路的唯一通道,無論如何,絲綢之路能保護下來那是最好,要是實在是保存不下,也是沒有辦法的。
總之在她看來,植樹造林保護生態是必須的,如果從現在就保護生態,想必等到了二十一世紀的時候,再也沒有沙塵暴或是氣候變暖的事了吧。
按照寰姬的排列順序就是,劍南道、淮南道、隴右道、河北道、關內道、江東道、江南道、山南道、河東道、安西道、安北道、安南道。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