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有人暗道:“這個薛謀子,竟然早就看出來了。”薛董偉在朝中那是有名的老謀深算。

  所有人都看向了薛董偉,希望他能站出來說話。

  薛董偉被看的無奈,關鍵時刻還得他來啊。

  薛董偉起身說道:“臣,覺得《青州法案》很好。”

  寰姬臉上漏出了笑容,笑道:“我也覺得很好,就是你們想留我在朝堂上,我還不願意呢?”

  所有官員這才鬆了一口氣,原來是嚇唬他們的。

  有人偷偷的擦了一下額頭上的汗,有些人連汗都不敢擦。

  寰姬又道:“我這人性子直,有什麼說什麼,如果不按照《新法案》也不實施《青州法案》,我壓根就放心不下。說白了就是讓某幾個人輔政,不管是哪些人,我都信不過。”

  跪在地上的人心中顫抖,都開始有了計較,看來他們想輔佐幼主的想法就要胎死腹中了。

  大理寺卿渾身顫抖的跪在大殿中央說道:“臣,也覺得《青州法案》很好。”

  他心中大罵寰姬,你自己做不做皇帝,與我和關,不要拿我說事好不好。嚇死我了,嚇死我了,我寧可效仿青州也不願意讓你如意做當皇帝。

  所有人似乎都認為如果寰姬太長公主要當皇帝,那是無人可以制止的,這是現在他們不知道太長公主是真的不想當皇帝,還是想給自己找個冠冕堂皇的藉口。

  眾官員心中想法什麼樣的都有。

  寰姬見大理寺卿鬆口,繼續說道:“你們有些人啊,不是私底下說我想挾天子以令諸侯嗎?那我給你們的《新法案》為何不願意通過?如果通過了,我也只是貴族中的一員了。一個個平日裡說的比唱的好聽,不就是擔心自己家族的利益被分化了嗎?不要緊,《新法案》你們接受不了,但是《青州法案》總可以接受的了吧?”

  有官員上前跪下說道:“臣等不是覺得青州不好,只是大唐的疆域遼闊,跟青州的幾個州比,不是那麼容易。”

  有的官員也附和道:“是啊,就是如此啊。”

  寰姬笑道:“別跟我顧左顧右而言他,我不吃那套,大唐到底能變成什麼樣,我的推行到底好不好,自有後世論斷。”

  朝堂上其他官員全都目不斜視的看著手中的章程,好像寰姬剛剛說的話,他們一句也沒有聽到似得。

  寰姬也不介意,心中冷笑:“小樣,和我斗。”然後徑直的離開了宣德殿。

  胡德海趕忙喊了一句,“退朝”。緊跟著走了。

  宣德殿又沸騰了,貌似從唐建立以來,宣德殿就沒這麼隔三差五的熱鬧過。

  薛董偉作為大唐的宰相,站在前面喊道:“大家肅靜,請聽在下說上兩句。”

  朝堂上的官員還是很給面子的,紛紛靜了下來,有還在議論的,經過別人提醒,也都閉嘴不語了。

  薛董偉說道:“《青州法案》我沒有異議,只是詳細的還要研究,畢竟就像剛剛幾位大人說的,青州地小又富裕;大唐地大,又有荒涼之地。只要新的政令擬定妥當,我會支持,至於其他的,大家自行商討吧,只是寰姬太長公主貌似不會給我們太長的時間。”

  薛董偉說完離開了宣德殿,殿中的親寰派也抱拳告辭離開。

  以孔齊升為首的保皇派雖然糾結,但是對於青州的富庶他們也無話可說,當年青州可是災荒不斷,名不聊生之地。可見人家的頒布的律法是有用的。

  孔齊升趁著這個機會,趕忙說道:“只要是利國利民的好事,我等沒有不支持的道理。至於章程,就等中書省和太長公主擬定吧。”

  孔齊升說完也告辭離開,跟在其後的全都是保皇派的人。

  剩下的世家貴族無不焦頭爛額,所謂百年的王朝,千年的世家。可這裡說的世家都是那些大族,而他們這些由唐建立而興起的世家也不過五代。

  如今大唐這樣一折騰,恐怕他們多數家族都要就此湮滅了。

  他們阻止不了寰姬太長公主想要變革的決心。

  最後真的就由中書省擬定了一個《新大唐官職章程》。

  新章程一下來,所有人都覺得,日後在想要蒙祖上的蔭德庇佑那是絕無可能了。(未完待續。)

  ------------

  第四百二十三章 明爭暗鬥

  青州囊括了先皇李倩劃分的五個州後,幾乎占了三分之一的河南道。

  如今中書省新擬定的章程把整個河南道都劃分給了青州,這也是中書令在向寰姬太長公主試好。

  對於這件事,朝中竟然無人反對,事已至此,誰也不想在這個節骨眼上得罪寰姬太長公主。

  而且青州已經開始選舉制度了,除了賣身為奴的都有這樣的權利,如今青州剩下的奴僕也都是那些年歲大的忠僕,死都要死在主家的。

  青州經過這二十幾年的改革,多數都是僱傭的關係,僱主不能再隨意的打殺奴僕,青州所有的百姓都受青州律法保護。

  朝臣們很自然的把明爭暗鬥與青州的人和事劃分開來。

  其他地區略有保留的重新劃分了一下,除去青州的河南道外,其他的地區分成了十二道,分別是:

  關內道、河東道、河北道、山南道、隴右道、淮南道、江東道、江南道、劍南道、安西道、安北道、安南道。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