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

  寰姬覺得賢太妃是個不錯的人,她既懂得隱忍,又懂得顧全大局,更重要的是她會教育孩子。不管她是心狠手辣也好,知人善用也罷,她把自己的親生兒子,和媵侍生下的養子都教育的很好。

  寰姬在最終的無奈之下,打算先十皇子或者是十二皇子為新皇。

  十皇子由於出身比十二皇子低,最後也只能選擇年僅三歲的十二皇子為帝。好在如今的大唐,全部事情都是由大臣處理,並不需要皇帝多勞累。只要教育好他,他能做個愛護百姓的好皇帝就可以了。

  寰姬先去找了賢太妃。

  賢太妃正在安排調動宮中的人手,如今的大明宮,由唐玄宗的幾萬名宮人和歌舞伎已經減少只剩下了兩千宮人,歌舞伎全無。

  賢太妃正在那裡感嘆呢,“這太長公主真的是先太祖皇上親自教養的嗎?”

  一旁的嬤嬤趕忙勸道:“娘娘可不好說這話。”

  賢太妃知道自己失口,趕忙說道:“嬤嬤說的對,是我僭越了。”

  嬤嬤接著退到一旁,不一會有宮人回話道:“太長公主到了。”如今在宮內被稱作太長公主的,只有寰姬一人。

  賢太妃趕忙說道:“快快有請。”話音剛落,又起身道:“等等,隨我一起去迎迎。好歹她是長輩,也不算是我禮多。”

  先前給賢太妃回話的宮女是跑來稟報的,另外一邊已經有一等的姑姑迎著寰姬進來了。

  寰姬看到賢太妃親自迎出來,和善的說道:“你怎麼還出來了,外面涼,進屋說話。”

  賢太妃笑道:“不礙事的,在屋裡坐一天了,出來走走剛剛好。”

  賢太妃扶著寰姬進了內室,寰姬讓小陸子出去外面等著,賢太妃身邊的嬤嬤見狀,屏退了屋內的宮女,親自上了茶水,這才下去。

  寰姬笑道:“不虧是宮裡的老嬤嬤,就是有眼力。”

  賢太妃溫柔道:“不是我誇她,這些年要是沒有她,也就沒有我。”

  寰姬拿杯蓋撇了撇杯子裡的茶葉沫子,說道:“這宮中能比你明白的恐怕沒有幾個,我想冊立十二皇子為帝。”

  賢太妃靜靜的聽著,結果寰姬的話轉的太快,她一下沒反應過來,直接愣住了。

  然後又驚又喜道:“太長公主,您怎麼會?”她早就歇了兒子爭奪皇位的心,雖然她位份高,可惜兒子太小,只有三歲。這實在是太意外了。

  寰姬笑道:“看來你是不反對了,太好了,那就這麼辦吧。”

  賢太妃心中震驚無比,太長公主竟然是怕她反對才來和她商量的,看這架勢貌似更像是來勸說她的。

  她不知道太長公主為何會有這樣的想法,但是她今日實在是太過驚喜了。

  寰姬起身離開,賢太妃相送。

  等送走了寰姬,一旁的嬤嬤忍不住了,問道:“娘娘,太長公主此來是何意?”

  賢太妃看向嬤嬤道:“嬤嬤,大喜,太長公主說要冊立智兒為帝。”

  嬤嬤大驚,道:“什麼,太長公主前來就是來告訴您的?”轉身行禮道:“恭喜娘娘。”

  賢太妃扶起嬤嬤道:“這些年我如履薄冰,生怕兩個孩子有個什麼意外,如今這真是天降喜事,我從來都不敢想智兒能當上皇帝。最讓人奇怪的是,太長公主說是怕我不願意智兒當皇帝,才提前過來和我商量的。”

  嬤嬤知道賢太妃是好奇,這嬤嬤也是當年的老人了,她比皇上還年長,當年有機會放出宮,她都沒有出去。

  嬤嬤說道:“如果換做別人,這事算是蹊蹺,但是換成太長公主,這事就正常多了。您可知道為何太長公主有這麼大的權利,這些先皇都是不讓說的。”

  嬤嬤看了看門外和窗外,小聲說道:“先太祖皇上和先皇都說過,認誰會謀反,太長公主都不會謀反,她是大唐唯一一個不稀罕當皇帝的人。”

  賢太妃大驚道:“這怎麼可能。”

  賢太妃看著嬤嬤的神情,她相信了。賢太妃又擔心道:“智兒才三歲,恐怕百官不能同意吧,畢竟上面又那麼多皇子呢,而且淑妃、華妃的位份也不比我低。”

  嬤嬤小聲說道:“娘娘不必為此擔心,您就瞧好吧。”

  賢太妃見嬤嬤不願再多說,也沒有勉強。

  第二日宣德殿上,寰姬提了冊立十二皇子的事,讓中書省擬詔書。

  滿朝文武譁然,太長公主這是要幹什麼,冊立一個年僅三歲的小皇子,難道是她自己想要挾天子以令諸侯?

  寰姬公主沒有理會他們,道:“有其他意見或是其他想法的人,可以分批的去御書房找我商談,等三日後詔書擬定好,誰要是再有想法或是意見,那我只能讓唐軍過來京師演練一番了。”

  寰姬說完離開大殿,胡德海趕忙喊道:“退朝。”

  一眾大臣再寰姬離開後,議論紛紛,那嘈雜的聲音都能把宣德殿的屋頂掀了。

  (未完待續。)

  ------------

  第四百一十八章 降職發配

  薛董偉轉身就要離開大殿,刑部員外郎長史追上前,攔住了薛董偉去路。

  “太長公主明顯就有窺視帝位之嫌,薛宰相不站出來說兩句話嗎?您可是百官之首啊。”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