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只要段明燭能夠快些好起來,只要大晟長治久安,哪怕他沈扶被千夫所指,眾叛親離,哪怕將來的煌煌史冊上被史官指摘,被世人辱罵,他都不在乎了。

  若是段明燭無法好起來,那些身後之名,一文不值。

  向漣無奈搖頭:「汝心之固,固不可徹。」

  沈扶面不改色:「知我罪我,其惟千秋。」

  向漣不欲再與他多言:「既然如此,今起你我師生情誼已斷,日後且好自為之罷。」

  沈扶聞言,目光中無悲無喜,神色間再無任何動容,只點了點頭,斂衽跪地,恭敬叩首,只當拜謝昔日的師恩。

  向漣已經離開了,眾人也漸漸散去。

  沈扶無神地跪了許久,最終緩緩起身之時,卻覺一陣頭暈目眩,眼前發黑。他皺了皺眉,正欲強撐著離開,然而他踉蹌了一下,仿佛再也堅持不住了。

  「青硯!」

  就在他的身子快要倒下去的時候,有人突然間從身後扶住了他。

  沈扶回頭一看。

  「……你怎麼來了?」

  游逸卿看著他嘴唇發白的模樣,嘆氣道:「你這是何苦啊!跟老師鬧成這樣……」

  沈扶緩了片刻,搖了搖頭說:「你還是走罷。我已經站在風口浪尖上了,不想再連累你……」

  游逸卿焦急地道:「什麼連累不連累的,我們是同門啊!」

  沈扶無力地說:「我已經被老師逐出師門,不必再喚我同門了。你再這樣,當心他也不認你了。」

  「我不!就算我們不是同門,那也是同僚,你是我最好的兄弟啊!」游逸卿忙道。

  沈扶抬了抬眸,看著他。

  游逸卿又嘆了一聲:「其實,我覺得老師這麼做是不對的。大晟祖制,藩王無旨不得進京。陛下還在,那些人執意讓景王回來又是什麼道理?青硯,這次我站在你這邊!」

  沈扶看著他:「君舒……」

  游逸卿認真地道:「我這個刑部尚書在朝堂上,還是能說得上話的。我要讓整個朝堂知道,你不是孤臣。這一次,我站在你和陛下這邊!」

  沈扶低聲道:「多謝了……」

  「但是你要保重好身體啊。」游逸卿神色十分擔憂。「你要是沒了,那我不就成孤臣了!」

  緩了片刻,沈扶方才眩暈的感覺消退了不少,唇色卻仍有些泛白。

  「放心便是。陛下痊癒之前,我絕對不會倒下去……」

  游逸卿信不過他,但也不便再多勸,他只道以沈扶的性子再怎麼勸也沒什麼用。但是看著沈扶這副樣子,他仍舊十分擔心:「你啊,最好說到做到。」

  沈扶不欲再多言,他心裡還記掛著段明燭,於是轉身緩緩地離開了。徒留蕭瑟的背影被夕陽拉得很長。

  --------------------

  汝心之固,固不可徹:出自《列子·湯問》

  知我罪我,其惟千秋:出自《孟子·滕文公下》

  這兩天的更新會比較密集,大家記得看一下目錄,儘量不要漏掉哪個章節哦~

  下章更新時間:6點

  第141章 寒聲碎(四)二更

  自那日之後,向漣一連數日稱病在家,不來內閣處理政務,也不再過問朝中之事。然而,向漣身為內閣首輔,學生遍布整個朝野,他們竟宣稱向漣是被氣病的,還將此事歸咎到沈扶的身上。

  仍舊有不少人堅持讓景王回京監國,沈扶一律不予准許。於是,越來越多的官員指責他,甚至辱罵他忘恩負義,欺師滅祖。但是,沈扶依舊恍若未聞。

  這一日午後,沈扶來了養心殿,門口的賀潯向他拱手行禮。

  「陛下今日如何?」沈扶問道。

  賀潯低聲道:「早晨用了一碗米粥,沒喝幾口就睡下了,到現在還沒有醒。」

  沈扶沒有再說話,走進了西暖閣,望著床榻上的段明燭。肉眼可見,這些日子以來他瘦了太多,整個人看著毫無生氣。

  沈扶掩了眸中悲色,命下人去將今日的藥取來。片刻過後,他似是聽到床榻上傳來一聲輕喚。

  「……青硯。」

  沈扶回頭,走到床畔落座,望著段明燭微微睜開的雙眸。

  「陛下醒了?」

  段明燭的氣色很差,可是心上人近在眼前,他還是努力地扯出一絲笑容。

  「青硯看著都憔悴了。這些日子是不是太忙了?」

  沈扶看著他的模樣,突然一陣心如刀絞,卻還是輕輕撫過他的臉頰,溫聲說:「翰林院的事務都交給旁人了,內閣中也有其他幾位閣老。如今朝中也沒什麼大事,不忙的。」

  段明燭輕輕握住他的手腕,臉頰靠著他的掌心:「可是我聽說,早朝上你又動了怒,發落了幾名官員。」他抬了抬眸,輕聲說,「青硯,生氣傷身。」

  沈扶身形微微一僵。今天早朝上又有人上奏,要讓景王回京。起初沈扶還不想發落那人,直到此人口出狂言,稱陛下龍體每況愈下,一旦山陵崩,整個天下都會大亂。此言既出,整個朝堂都安靜了,沈扶忍無可忍,以大不敬之罪將其下獄。

  如今,沈扶並不想讓他過於擔憂,於是低聲道:「你尚在病中,朝中諸事交給我便是,你安心養病為重。」

  「青硯,讓明煜回來吧。」段明燭說。

  沈扶一怔:「……什麼?」

  段明燭默默道:「算起來,明煜去潭州已經五年了。世子應該也有三歲了,我還從來沒見過他呢。」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