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頁
「那陛下好好歇著,我晚上再來探望。」沈扶說。
段明燭頷首,待沈扶離去,其餘幾位御醫也都退下了,屋子裡只剩下段明燭和正在開方子的趙德林。
「趙德林。」段明燭淡淡喚了一聲。
趙德林聞言,連忙放下筆,走到榻前,望了望床榻上的段明燭,只是隔著床簾,看得並不十分清晰:「陛下。」
段明燭沉默許久,說道:「你已經診出朕所中何毒了,是不是?」
趙德林啞然道:「陛下……」
「是碧落三旬嗎?」段明燭問道。
趙德林一聽,身子重重打了個寒顫,張了張口想說什麼,卻什麼也沒能說出來。
覺察到他的反應,段明燭神色並沒有什麼動容,似乎一切都在預料當中:「看來是了。」他微頓片刻,默默道,「先前還寄希望於朕猜錯了……如今看來,確實是碧落三旬。」
碧落三旬,顧名思義,中毒三旬之後,便會魂歸碧落。
「陛下,此毒相傳出自北涼極寒之地,醫書上稱中了碧落三旬之後,起初會身體麻痹,嗜睡,身子虛弱,隨後五感漸漸消失,最終……」趙德林不忍繼續說下去了。「如此稀奇的毒藥,陛下……陛下是如何中毒的?」
段明燭不由想起那日他與韓卓決戰,韓卓臨終前那最後一句話。黃泉路上,會有他相陪。
段明燭自嘲笑笑,不欲多言,只轉了話題:「方才,多謝你替朕瞞著先生了。」
趙德林連忙跪地,磕了一個頭:「陛下,能瞞得了一時瞞不了一世,臣……臣接下來該怎麼辦?還請陛下賜教。」
段明燭搖了搖頭:「碧落三旬無解,朕又有什麼辦法。」
趙德林抬起頭,看著他,眸中不禁泛出淚。
「你替朕瞞著就好。朕還要處理一些事情,還剩下九個月的時間,夠了。」段明燭說。「尤其是長公主和靖安侯那邊,務必要瞞得密不透風。阿姐她快到產期了,萬萬不能讓她知曉真相。」
「是,臣遵旨……」
段明燭道:「若是先生問起來你能否解毒,你該如何作答?」
趙德林心頭一震,說:「臣會說,臣竭盡畢生所學,定能為陛下解毒。」
段明燭點了點頭:「答得不錯。」
趙德林愧疚地低下了頭。
***
此後,段明燭的病情越來越嚴重了起來,每天清醒的時候也越來越少。楚酌和已經有九個月身孕的段雲岫來探望過幾次,卻都被拒之門外。
養心殿的人只說陛下無恙,但是受了些傷,需要靜養。楚酌和段雲岫也無奈,只得離去。
西暖閣里,只有沈扶和御醫能進得去。到了用藥的時辰,沈扶總會親自去餵他用藥。
「你今日的氣色看起來好些了。」沈扶手中端著藥碗,輕聲道。
段明燭唇上毫無血色,卻還是彎出了一個笑容:「我也覺得今日身子舒坦了些。趙德林說,再過段日子就能痊癒了。」
沈扶面容稍緩,看著他病中的氣色,心裡卻依舊痛得徹底。
轉眼間又過了一個多月,段明燭已經幾乎無法下榻了。不僅越來越嗜睡,即便是清醒的時候,也看上去昏昏沉沉的。
這明顯是病情加重的模樣。
而且,自從段明燭回京之後,就始終沒有上過早朝,更無法批閱奏摺。養心殿外,朝臣想見陛下,也都無法見到。久而久之,朝中積壓的公務越來越多,群臣們也不由發起牢騷來。
畢竟,自從陛下回京,他們就始終沒有見過聖顏,陛下到底怎麼了?為何不能與大臣們見面?
流言四散,紛至沓來。有人說陛下病重,昏迷不醒,更有甚者,稱陛下還在北涼,根本沒有回來。
這段時間裡,每天都有幾十名大臣聚在養心殿外,卻都無法見到陛下。就連內閣首輔向漣也來過一次,要求面見聖上,卻被沈扶攔下了。
勸說群臣離開之後,沈扶走進西暖閣,準備服侍他用藥。恰好段明燭昏昏沉沉地醒了過來,沈扶接過下人端上來的藥,用藥匙餵給他。
「方才聽到外面似有喧囂之聲。」段明燭半睜著眸,虛弱地看著他。「是不是朝臣們想見我?」
沈扶點了點頭,將喝完的藥碗放到一旁:「不過我已經讓他們離開了。你尚在病中,不宜面見朝臣。」
段明燭無聲一嘆:「許久不曾臨朝,他們有怨言也是應該的。這些日子定然積攢了不少摺子,可是我……實在是有心無力。」
他聲音稍頓,又道:「沈扶接旨。」
沈扶一聽,連忙放下空藥碗,跪地平掌相疊,斂目候旨。
段明燭垂眸沉思片刻,輕聲道:「卿吏部侍郎兼翰林學士沈扶,任職雲州知府三載,德重恩弘,施仁布澤,布政使司奏聞,朕欣然之。近朕體有微恙,累壓公務繁多,今特許卿入內閣,為文華殿大學士,加授三品吏部侍郎,賜太子少師,代朕行批紅之權。望卿恪盡職守,不負朕望。」
沈扶聞言,神色劇變:「陛下豈能……」
段明燭從枕邊取來聖旨,遞給他:「先生,接旨罷。」
沈扶一時十分無措。
段明燭輕嘆:「先生,幫幫朕。」
沈扶望著他蒼白的面容,心裡十分不忍。最終,他雙手接過聖旨,深深地俯下身去,額頭叩地:「臣……遵旨。」
段明燭頷首,待沈扶離去,其餘幾位御醫也都退下了,屋子裡只剩下段明燭和正在開方子的趙德林。
「趙德林。」段明燭淡淡喚了一聲。
趙德林聞言,連忙放下筆,走到榻前,望了望床榻上的段明燭,只是隔著床簾,看得並不十分清晰:「陛下。」
段明燭沉默許久,說道:「你已經診出朕所中何毒了,是不是?」
趙德林啞然道:「陛下……」
「是碧落三旬嗎?」段明燭問道。
趙德林一聽,身子重重打了個寒顫,張了張口想說什麼,卻什麼也沒能說出來。
覺察到他的反應,段明燭神色並沒有什麼動容,似乎一切都在預料當中:「看來是了。」他微頓片刻,默默道,「先前還寄希望於朕猜錯了……如今看來,確實是碧落三旬。」
碧落三旬,顧名思義,中毒三旬之後,便會魂歸碧落。
「陛下,此毒相傳出自北涼極寒之地,醫書上稱中了碧落三旬之後,起初會身體麻痹,嗜睡,身子虛弱,隨後五感漸漸消失,最終……」趙德林不忍繼續說下去了。「如此稀奇的毒藥,陛下……陛下是如何中毒的?」
段明燭不由想起那日他與韓卓決戰,韓卓臨終前那最後一句話。黃泉路上,會有他相陪。
段明燭自嘲笑笑,不欲多言,只轉了話題:「方才,多謝你替朕瞞著先生了。」
趙德林連忙跪地,磕了一個頭:「陛下,能瞞得了一時瞞不了一世,臣……臣接下來該怎麼辦?還請陛下賜教。」
段明燭搖了搖頭:「碧落三旬無解,朕又有什麼辦法。」
趙德林抬起頭,看著他,眸中不禁泛出淚。
「你替朕瞞著就好。朕還要處理一些事情,還剩下九個月的時間,夠了。」段明燭說。「尤其是長公主和靖安侯那邊,務必要瞞得密不透風。阿姐她快到產期了,萬萬不能讓她知曉真相。」
「是,臣遵旨……」
段明燭道:「若是先生問起來你能否解毒,你該如何作答?」
趙德林心頭一震,說:「臣會說,臣竭盡畢生所學,定能為陛下解毒。」
段明燭點了點頭:「答得不錯。」
趙德林愧疚地低下了頭。
***
此後,段明燭的病情越來越嚴重了起來,每天清醒的時候也越來越少。楚酌和已經有九個月身孕的段雲岫來探望過幾次,卻都被拒之門外。
養心殿的人只說陛下無恙,但是受了些傷,需要靜養。楚酌和段雲岫也無奈,只得離去。
西暖閣里,只有沈扶和御醫能進得去。到了用藥的時辰,沈扶總會親自去餵他用藥。
「你今日的氣色看起來好些了。」沈扶手中端著藥碗,輕聲道。
段明燭唇上毫無血色,卻還是彎出了一個笑容:「我也覺得今日身子舒坦了些。趙德林說,再過段日子就能痊癒了。」
沈扶面容稍緩,看著他病中的氣色,心裡卻依舊痛得徹底。
轉眼間又過了一個多月,段明燭已經幾乎無法下榻了。不僅越來越嗜睡,即便是清醒的時候,也看上去昏昏沉沉的。
這明顯是病情加重的模樣。
而且,自從段明燭回京之後,就始終沒有上過早朝,更無法批閱奏摺。養心殿外,朝臣想見陛下,也都無法見到。久而久之,朝中積壓的公務越來越多,群臣們也不由發起牢騷來。
畢竟,自從陛下回京,他們就始終沒有見過聖顏,陛下到底怎麼了?為何不能與大臣們見面?
流言四散,紛至沓來。有人說陛下病重,昏迷不醒,更有甚者,稱陛下還在北涼,根本沒有回來。
這段時間裡,每天都有幾十名大臣聚在養心殿外,卻都無法見到陛下。就連內閣首輔向漣也來過一次,要求面見聖上,卻被沈扶攔下了。
勸說群臣離開之後,沈扶走進西暖閣,準備服侍他用藥。恰好段明燭昏昏沉沉地醒了過來,沈扶接過下人端上來的藥,用藥匙餵給他。
「方才聽到外面似有喧囂之聲。」段明燭半睜著眸,虛弱地看著他。「是不是朝臣們想見我?」
沈扶點了點頭,將喝完的藥碗放到一旁:「不過我已經讓他們離開了。你尚在病中,不宜面見朝臣。」
段明燭無聲一嘆:「許久不曾臨朝,他們有怨言也是應該的。這些日子定然積攢了不少摺子,可是我……實在是有心無力。」
他聲音稍頓,又道:「沈扶接旨。」
沈扶一聽,連忙放下空藥碗,跪地平掌相疊,斂目候旨。
段明燭垂眸沉思片刻,輕聲道:「卿吏部侍郎兼翰林學士沈扶,任職雲州知府三載,德重恩弘,施仁布澤,布政使司奏聞,朕欣然之。近朕體有微恙,累壓公務繁多,今特許卿入內閣,為文華殿大學士,加授三品吏部侍郎,賜太子少師,代朕行批紅之權。望卿恪盡職守,不負朕望。」
沈扶聞言,神色劇變:「陛下豈能……」
段明燭從枕邊取來聖旨,遞給他:「先生,接旨罷。」
沈扶一時十分無措。
段明燭輕嘆:「先生,幫幫朕。」
沈扶望著他蒼白的面容,心裡十分不忍。最終,他雙手接過聖旨,深深地俯下身去,額頭叩地:「臣……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