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頁
下章更新時間:0點
第135章 長雲暗(四)一更
隗城位於瀠水以北,中都以南。若是能夠順利打下隗城,便能直抵中都。深夜,燕梧鐵騎的前鋒軍暗中攀上城牆,刺殺了幾個守衛,戰事一觸即發。
段明燭率領燕梧鐵騎與隗城守城軍一番惡戰,無果,直至午夜,黑暗的夜空中一枚信號箭突然炸開,段明燭一瞧,是縉州的方向。
他心中起疑,縉州毗鄰雍州,可于澄帶兵支援的是雍州,為何他會出現在縉州?
段明燭不疑有他,眼看今日攻城無果,段明燭還是下令撤軍,率軍趕往縉州。
一路疾行,還未至縉州地界,便看到灰頭土臉的于澄正率軍趕來。
「陛下——」
于澄看到人,滾落下馬,跪地深深磕下頭去:「末將領軍不力,縉州……失陷了……」
段明燭皺眉看著他:「你不是在雍州嗎?」
「回稟陛下,我們中了敵軍的奸計!」
段明燭神色一變:「怎麼回事?」
于澄抱拳道:「雍州知府陳魁投敵,主動將雍州奉給北涼,但雍州百姓卻無人知曉,早在半個月之前,守城士兵就已經換成北涼軍了。陳魁寫的那封求援信,只是為了混淆視聽。北涼軍趁亂攻打縉州,縉州守衛軍不敵,已經淪陷了……」
「什麼?!」段明燭臉色越來越差,五指緊握,指節咯吱作響。
賀潯下馬,單膝跪地:「主子息怒。屬下願領兵奪回縉州與雍州,定將陳魁人頭帶回來。」
段明燭壓下怒意,看向于澄:「陳魁為何叛變?可有打探到什麼消息?」
于澄道:「末將派人暗訪陳魁的親隨方才得知,先前,陳魁曾經私下會見過一位北涼軍的軍師,據稱,那軍師用了三萬兩白銀買通了他,就這樣把雍州送給北涼。」
「軍師……呵,又是韓卓。」段明燭怒極反笑。「賀潯。」
「屬下在!」
「集中雲州、璩州和涇州的兵力,在瀠水匯合。」
「是!」賀潯抬頭看他。「主子打算何時奪回縉、雍二州,屬下願為前鋒!」
「拿到韓卓和完顏和澈的人頭,二州自會兵不血刃地拿回來。」騎在馬上的段明燭神色陰沉,他呼出一口氣,隨後望向遠處的天際,微眯雙眸。
「韓卓要與朕玩心計,朕且奉陪。」
***
回到軍營已近子時,天仍是漆黑一片,丟了縉、雍二州,闔軍上下無一人有睡意。
中軍大帳里,眾人皆在。段明燭站在擺放著地圖的桌子前面,以劍鋒指著地圖一處。
「完顏和澈拿到縉州和雍州,很有可能繼續向東攻打寧州,我們要提前做好部署。」段明燭說。
「只怕寧州難守。」賀潯說道。「縉州、雍州、寧州三城毗鄰,幾乎一損俱損。縉州又是軍事要地,縉州駐軍有大量軍械火器。如今失守,這些物資盡歸北涼,他們定要會將這些用於攻打寧州。」
段明燭視線定定落在地圖上,面無表情,思索片刻才說:「寧州守不住,對嗎?」
大帳中陷入了短暫的寧靜,幾個人面面相覷,誰都沒有什麼好主意。
「除非用個什麼計策,讓他們無暇攻打寧州。」賀潯說。
段明燭聞言,劍鋒挪到了上方一處城池。
「若是我們攻打中都,能否迫使他們回援?」
「中都?」在場之人皆一怔。
中都是北涼的都城,北涼王庭就在中都。
「……是個好主意,但是太冒險了些。」在場有人說道。
「不必真打,我們只是做個幌子,引他們部分人回援。如此一來,即便他們還有人要攻打寧州,也能跟他們打上這一仗。」段明燭說。
賀潯一聽,仿佛突然想起了什麼說道:「若是在他們回援的路上做埋伏,說不定能將他們一網打盡!」
「朕正有此意。從寧州回中必定要經過簌蘿山,走山道,最容易埋伏。」段明燭轉身,看向賀潯。「你帶人去做埋伏,先看看他們領兵之人是誰,能一網打盡最好。」
「屬下遵命!」
段明燭:「餘下的人,隨朕去支援寧州。」
「是!」
做好部署,大帳中繼續議論細節之處。而帳外夜色昏暗,正在守夜的一個士兵已經將帳內所言聽得一清二楚。
***
與此同時,縉州府衙燈火通明,正在舉辦慶功宴。
「一舉拿下雍、縉二州,軍師和札圖安將軍當數頭功。」坐在主位上的完顏和澈舉杯,遙遙一敬。「干。」
眾人一飲而盡,紛紛誇讚。歌伎和舞姬裊裊而入,笙歌樂舞不絕於耳。
札圖安喝了不少,已經臉色發紅,他的酒杯不知滾落何處,只抱著酒罈向完顏和澈道:「區區二州不過開胃小菜,待將來殿下奪得大位,我札圖安定為殿下打下北境十三州,恭賀殿下榮登大寶!」
說罷,他抱起酒罈就灌,一整壇酒很快見了底,伺候在他身邊的歌伎用帕子替他擦拭流到脖子上的酒液。
宴席上,一直沒有說話的韓卓看著札圖安醉得臉色通紅,看向完顏和澈:「殿下,不妨先把札圖安將軍送回去休息。」
完顏和澈點了點頭,吩咐侍從去扶他,侍從正欲上前扶起札圖安,他卻將人甩開:「我沒醉呢!接著喝,喝!」
第135章 長雲暗(四)一更
隗城位於瀠水以北,中都以南。若是能夠順利打下隗城,便能直抵中都。深夜,燕梧鐵騎的前鋒軍暗中攀上城牆,刺殺了幾個守衛,戰事一觸即發。
段明燭率領燕梧鐵騎與隗城守城軍一番惡戰,無果,直至午夜,黑暗的夜空中一枚信號箭突然炸開,段明燭一瞧,是縉州的方向。
他心中起疑,縉州毗鄰雍州,可于澄帶兵支援的是雍州,為何他會出現在縉州?
段明燭不疑有他,眼看今日攻城無果,段明燭還是下令撤軍,率軍趕往縉州。
一路疾行,還未至縉州地界,便看到灰頭土臉的于澄正率軍趕來。
「陛下——」
于澄看到人,滾落下馬,跪地深深磕下頭去:「末將領軍不力,縉州……失陷了……」
段明燭皺眉看著他:「你不是在雍州嗎?」
「回稟陛下,我們中了敵軍的奸計!」
段明燭神色一變:「怎麼回事?」
于澄抱拳道:「雍州知府陳魁投敵,主動將雍州奉給北涼,但雍州百姓卻無人知曉,早在半個月之前,守城士兵就已經換成北涼軍了。陳魁寫的那封求援信,只是為了混淆視聽。北涼軍趁亂攻打縉州,縉州守衛軍不敵,已經淪陷了……」
「什麼?!」段明燭臉色越來越差,五指緊握,指節咯吱作響。
賀潯下馬,單膝跪地:「主子息怒。屬下願領兵奪回縉州與雍州,定將陳魁人頭帶回來。」
段明燭壓下怒意,看向于澄:「陳魁為何叛變?可有打探到什麼消息?」
于澄道:「末將派人暗訪陳魁的親隨方才得知,先前,陳魁曾經私下會見過一位北涼軍的軍師,據稱,那軍師用了三萬兩白銀買通了他,就這樣把雍州送給北涼。」
「軍師……呵,又是韓卓。」段明燭怒極反笑。「賀潯。」
「屬下在!」
「集中雲州、璩州和涇州的兵力,在瀠水匯合。」
「是!」賀潯抬頭看他。「主子打算何時奪回縉、雍二州,屬下願為前鋒!」
「拿到韓卓和完顏和澈的人頭,二州自會兵不血刃地拿回來。」騎在馬上的段明燭神色陰沉,他呼出一口氣,隨後望向遠處的天際,微眯雙眸。
「韓卓要與朕玩心計,朕且奉陪。」
***
回到軍營已近子時,天仍是漆黑一片,丟了縉、雍二州,闔軍上下無一人有睡意。
中軍大帳里,眾人皆在。段明燭站在擺放著地圖的桌子前面,以劍鋒指著地圖一處。
「完顏和澈拿到縉州和雍州,很有可能繼續向東攻打寧州,我們要提前做好部署。」段明燭說。
「只怕寧州難守。」賀潯說道。「縉州、雍州、寧州三城毗鄰,幾乎一損俱損。縉州又是軍事要地,縉州駐軍有大量軍械火器。如今失守,這些物資盡歸北涼,他們定要會將這些用於攻打寧州。」
段明燭視線定定落在地圖上,面無表情,思索片刻才說:「寧州守不住,對嗎?」
大帳中陷入了短暫的寧靜,幾個人面面相覷,誰都沒有什麼好主意。
「除非用個什麼計策,讓他們無暇攻打寧州。」賀潯說。
段明燭聞言,劍鋒挪到了上方一處城池。
「若是我們攻打中都,能否迫使他們回援?」
「中都?」在場之人皆一怔。
中都是北涼的都城,北涼王庭就在中都。
「……是個好主意,但是太冒險了些。」在場有人說道。
「不必真打,我們只是做個幌子,引他們部分人回援。如此一來,即便他們還有人要攻打寧州,也能跟他們打上這一仗。」段明燭說。
賀潯一聽,仿佛突然想起了什麼說道:「若是在他們回援的路上做埋伏,說不定能將他們一網打盡!」
「朕正有此意。從寧州回中必定要經過簌蘿山,走山道,最容易埋伏。」段明燭轉身,看向賀潯。「你帶人去做埋伏,先看看他們領兵之人是誰,能一網打盡最好。」
「屬下遵命!」
段明燭:「餘下的人,隨朕去支援寧州。」
「是!」
做好部署,大帳中繼續議論細節之處。而帳外夜色昏暗,正在守夜的一個士兵已經將帳內所言聽得一清二楚。
***
與此同時,縉州府衙燈火通明,正在舉辦慶功宴。
「一舉拿下雍、縉二州,軍師和札圖安將軍當數頭功。」坐在主位上的完顏和澈舉杯,遙遙一敬。「干。」
眾人一飲而盡,紛紛誇讚。歌伎和舞姬裊裊而入,笙歌樂舞不絕於耳。
札圖安喝了不少,已經臉色發紅,他的酒杯不知滾落何處,只抱著酒罈向完顏和澈道:「區區二州不過開胃小菜,待將來殿下奪得大位,我札圖安定為殿下打下北境十三州,恭賀殿下榮登大寶!」
說罷,他抱起酒罈就灌,一整壇酒很快見了底,伺候在他身邊的歌伎用帕子替他擦拭流到脖子上的酒液。
宴席上,一直沒有說話的韓卓看著札圖安醉得臉色通紅,看向完顏和澈:「殿下,不妨先把札圖安將軍送回去休息。」
完顏和澈點了點頭,吩咐侍從去扶他,侍從正欲上前扶起札圖安,他卻將人甩開:「我沒醉呢!接著喝,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