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秦安被林晚意這突如其來的提問給問得有些懵了。

  「嗯,若你願意,本宮倒是可以安排一下,既然小路子在雲州過得安穩自在,你這個做人師傅的去投奔徒弟,也理所當然不是?」

  秦安從未想過,一時間訝然得嘴都合不攏。

  但很快,眼神中就充滿了感激和緊張。

  「娘娘,不是與奴才說笑吧?」

  畢竟,在宮裡頭如他們這樣有品級的老太監,想要榮退只有兩條路。

  要麼是新帝登基,要麼是皇帝開恩。

  否則,老了以後也得要去侍監司待著,直等到咽了氣再一口薄棺拉出去才算完。

  沒想到,貴妃娘娘竟然給他指了這樣的一條路。

  他如何能不激動?

  且還是可以和小路子在一處待著,他想想都覺得高興。

  林晚意見到他的這副表情,也跟著高興。

  「本宮何時與你玩笑過?秦公公先回去想想吧,若你真的願意,再來告訴本宮,本宮安排此事就行,反正韓王要留在京中至元宵節過完的,你還有兩個多月的日子,好好想清楚便是,倘若真的要走,那麼內廷司也要安排妥善才行,知道嗎?」

  秦安激動的當即又跪了下來。

  對著林晚意就千恩萬謝的說道。

  「娘娘恩德,奴才記在心中一輩子。」

  如此態度,已經很是明朗。

  他在宮裡頭,確實也是個人物。

  可再厲害,也不過是過眼雲煙。

  內廷司從前有全福做總管,今日有他秦安做總管,來日也會有其他人做總管。

  一朝天子一朝臣,宮裡頭的風從來也不會為誰停留。

  更何況他只是區區一個奴才。

  因此,他自然是願意出宮的。

  且又是和弟弟在一起,他內心也很想看看,那老實的嗣子會是何模樣。

  第22章 太子改變

  送走了千恩萬謝的秦安之後,林晚意深嘆一聲。

  不知是不是年紀大起來的緣故,每次見到別人的眼淚之時,她都會忍不住的跟著高興啊難過啊的。

  明明她也就三十多歲,怎麼活得好似五六十般的老者一樣了。

  於是自嘲的說了一句。

  「大約是做了祖母,人也跟著多愁善感了許多。」

  夏安聞言,安慰的說道。

  「娘娘心善,福報還在後頭呢,等咱們沛王,三公主,還有霄王都成了家,一屋子的孫兒孫女等著喚您祖母之時,那您就沒時間多愁善感了不是。」

  聽著這話,林晚意也覺得甚有道理。

  於是打足了精神就說道。

  「太后她老人家身子骨尚且硬朗著呢,我也得多放寬心些,等著看孫兒孫女,甚至是重孫兒孫女出世才行。」

  「娘娘說的是!」

  「外頭的雪可是又大了些?」

  「大些好啊,瑞雪兆豐年嘛。」

  主僕二人在這紅牆黃瓦的宮中,已經過了快二十年。

  曾經的夏安姑娘,如今也成了夏安姑姑。

  但林晚意的眼神,還是溫和如當年。

  就在林晚意忙著給沛王等幾人準備大婚之事時,太子倒是一反往日的出挑,顯得格外安靜。

  每日不是規規矩矩的上朝,就是認認真真的在東宮裡頭看書。

  若不是外頭的天委實冷了些,只怕他還要再練練騎射呢。

  這天,他正拿著一本《國策》看得仔細,沒想到韓王和沛王卻來了。

  一進門就跺腳哈氣的說道。

  「這天氣冷死個人了。」

  「呸呸呸,都是要成婚的人了,還在這裡說這些,也不怕讓母妃聽見了又要教訓你一頓!」

  沛王雙手一攤,無奈的苦笑。

  倒是太子幫他一句腔就說道。

  「二哥果然是年紀大了,嘴也開始碎起來了,我記得杜嬤嬤並不多言啊,你跟誰學的啊?莫不是路總管?」

  太子口中的路總管,自然指的就是曾經的小路子。

  如今他早就過了而立之年,也是韓王身邊最信賴之人。

  無論是府內府外之事,他都說得上話,辦得周全事情。

  突然被太子這麼一點名,路總管立刻就出聲說道。

  「太子殿下可是誤會奴才了,奴才自小就被師父說是個鋸嘴的葫蘆呢。」

  他說的情真意切的,差點把幾人都給哄過去了。

  但在場之人,誰不知道實情。

  便是太子都羨慕自家二哥身邊有如此得力的管事太監呢。

  於是便調侃說道。

  「漬漬,路總管還說自己的鋸嘴的葫蘆,那這盛京城裡頭怕都是些啞巴了,哈哈哈。」

  他這麼一玩笑,眾人也跟著樂了起來。

  屋內燒了地龍,所以沒多會兒身上的寒意就散了。

  他們喝了兩口熱茶下肚後,太子才問道。

  「二哥,四哥來找我,可是有事?」

  「無事便不能來找太子殿下了?」

  沛王故意調侃著說道。

  結果反而被太子給調侃了回去。

  「那是,我多忙啊,沒看見父皇送了多少摺子過來嗎?」

  隨後就指了指書桌上那厚厚的一沓。

  從前還只是一小摞,如今大半的摺子都往東宮送了。

  太子隱隱有種感覺,父皇怕是想退位讓賢了呢。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