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頁
二皇子輕蔑看了昭義一眼,「婦人之仁!」
五皇子向來與二皇子不對付,但此時有了共同的敵人,他看向昭義,「女人何時有了在軍中說話的權利?九妹,慎言!還不趕緊回去?」
狗一刀聽到這話,抬眼笑道,「救你的時候怎麼不說這話?」
五皇子忘了狗一刀還在這裡,一時語塞,但思來想去,這人既無軍職又無實權,怕她做什麼,一挺胸,「我為君,你為臣,你救我不是理所應當?」
狗一刀輕笑一聲,還想再說什麼卻被杜充攔了回去。
杜充朝著兩位皇子一拜,「有了兩位皇子的命令,我們也有了主意,即刻便下令處死戰俘。」
狗一刀一把提起杜充的後領,將人直起身子,「昭義公主說的話你們還沒聽完,不如聽完再做決定?」
狗一刀看向昭義公主,昭義有些受寵若驚,說出的話有些顫抖,但鏗鏘有力,「在諸位將軍看來,戰爭是為了什麼?」
為了什麼?
自然是為了保家衛國……
為了一方平安……
為了……
昭義公主目光如炬,「為了利益。」
「天下熙攘皆為利。遼國南下為了中原沃土,我國北上為了收復燕雲。」
昭義公主走到中間,忽然轉身看向兩位皇子,「二位皇兄可否告訴我,若是此時殺了那一千餘名戰俘,我們可以得到什麼?」
五皇子一時語塞,不知如何回答,二皇子握拳道,「可震懾遼軍,可振奮我軍!」
昭義公主笑道,「皇兄此言謬矣。」
「殺了戰俘,只會激怒遼軍,從而引起他們更為猛烈的進攻。『怒』之一字於戰場,不可忽視。」
自然不可忽視,否則顧善長最初也不會放任狗一刀刺激耶律高十,藉此步步激怒宋軍。
五皇子諷刺道,「難道你想把他們全都放回去?他們每個人的手裡可都沾著血,帶著命!」
狗一刀已經知道昭義公主究竟想做什麼,但接下來的話卻不再適合讓她說出來。
狗一刀冷聲道,「斬斷手腳後與蕭成齊交換。」
此言一出,滿座皆驚,五皇子看向狗一刀狠狠道「真是最毒婦人心!」
杜充生怕狗一刀聽了這話發怒,趕忙接道,「要是蕭成齊不換呢?」
畢竟手腳廢了的士兵對遼軍而言是累贅而非助力,他不見得會接手。
顧善長更為熟悉遼國將領,「蕭成齊不敢不換。」
蕭家世代從軍,以善待手下將士揚名,如果當真不換,那他的名聲也就沒了。
五皇子冷笑道,「難道這時候就不怕遼國士兵怒氣衝天?」
狗一刀挑眉道,「至少我們拿他們換得了好處。」
二皇子抬眼錯開狗一刀,看向昭義公主,「九妹既然出言交換,可想好換什麼?」
蕭成齊的帳中正跪了兩個傳令兵,一個來傳遞剛剛文安射入營中的文書,一個來自上京。
沒有一條是好消息。
蕭成齊一腳將兩個小令踹翻在地,隨手點了身後的副官,「你寫封信到上京問問蕭峰,他究竟知不知道自己胸前的圖騰是什麼意思,又知不知道自己究竟姓什麼!」
「至於另一個……」
蕭成齊看向帳外,頓了頓,冷哼一聲,「他們倒是有辦法。」
「用兩千殘兵換我們一倉糧。」
蕭成齊帳下軍師將兩個小兵趕出帳去,轉頭拱手道,「將軍難不成當真要給?」
蕭成齊嘆了口氣,「黃公,如今軍中糧緊,我怎會不知。可……」
可這樣一個博得賢名的他怎麼甘心放走,更何況,就目前情況來看,雖說勝面很大。但後續若是戰事不利,也可拿換下這千餘殘兵說事。
若是勝了,更是好上加好,名利雙收。
黃公跟著蕭成齊多年,自然知道蕭成齊的打算,捻須輕笑道,「將軍不如想想,他們為何會要糧食?」
蕭成齊道,「自然是因為他們糧食不足……」
蕭成齊話剛說了一半,忽然意識到,「他們糧食不足?」
黃公笑道,「守城一方只要糧水充足,守得萬萬年,但一旦糧草短期,攻守之態可就變了。更何況便是送糧,也不能叫他們得的十分輕易。」
戰俘換糧一事在文安城傳得沸沸揚揚。
畢竟城中存糧究竟多少一直是個謎,軍中甚至直接禁止討論餘糧多少。
前幾日吃米湯的事可沒少叫人在背地里議論,現在看著滿滿五車的糧食,每個人都喜氣洋洋。
除了站在城樓之上的狗一刀與顧善長。
顧善長嘆道,「不該要糧。」
狗一刀笑著拍了拍顧善長的肩,「顧將軍看開些。」
交換一事自然好,但換什麼卻很難拿準。
昭義公主開口要糧,自然是好意,尤其是她也知城中餘糧不多。
但此時換糧卻並非明智之舉。
遼軍沒有任何阻攔,也沒有任何埋伏陷阱,讓宋軍將糧食順順利利的運進了城。
到了內城門前,顧居北帶著人朝每個袋子裡插刀,以防有遼軍混入其中。
狗一刀緩步走到一側,「不用查了,將這些糧食送去北庫。」
五皇子向來與二皇子不對付,但此時有了共同的敵人,他看向昭義,「女人何時有了在軍中說話的權利?九妹,慎言!還不趕緊回去?」
狗一刀聽到這話,抬眼笑道,「救你的時候怎麼不說這話?」
五皇子忘了狗一刀還在這裡,一時語塞,但思來想去,這人既無軍職又無實權,怕她做什麼,一挺胸,「我為君,你為臣,你救我不是理所應當?」
狗一刀輕笑一聲,還想再說什麼卻被杜充攔了回去。
杜充朝著兩位皇子一拜,「有了兩位皇子的命令,我們也有了主意,即刻便下令處死戰俘。」
狗一刀一把提起杜充的後領,將人直起身子,「昭義公主說的話你們還沒聽完,不如聽完再做決定?」
狗一刀看向昭義公主,昭義有些受寵若驚,說出的話有些顫抖,但鏗鏘有力,「在諸位將軍看來,戰爭是為了什麼?」
為了什麼?
自然是為了保家衛國……
為了一方平安……
為了……
昭義公主目光如炬,「為了利益。」
「天下熙攘皆為利。遼國南下為了中原沃土,我國北上為了收復燕雲。」
昭義公主走到中間,忽然轉身看向兩位皇子,「二位皇兄可否告訴我,若是此時殺了那一千餘名戰俘,我們可以得到什麼?」
五皇子一時語塞,不知如何回答,二皇子握拳道,「可震懾遼軍,可振奮我軍!」
昭義公主笑道,「皇兄此言謬矣。」
「殺了戰俘,只會激怒遼軍,從而引起他們更為猛烈的進攻。『怒』之一字於戰場,不可忽視。」
自然不可忽視,否則顧善長最初也不會放任狗一刀刺激耶律高十,藉此步步激怒宋軍。
五皇子諷刺道,「難道你想把他們全都放回去?他們每個人的手裡可都沾著血,帶著命!」
狗一刀已經知道昭義公主究竟想做什麼,但接下來的話卻不再適合讓她說出來。
狗一刀冷聲道,「斬斷手腳後與蕭成齊交換。」
此言一出,滿座皆驚,五皇子看向狗一刀狠狠道「真是最毒婦人心!」
杜充生怕狗一刀聽了這話發怒,趕忙接道,「要是蕭成齊不換呢?」
畢竟手腳廢了的士兵對遼軍而言是累贅而非助力,他不見得會接手。
顧善長更為熟悉遼國將領,「蕭成齊不敢不換。」
蕭家世代從軍,以善待手下將士揚名,如果當真不換,那他的名聲也就沒了。
五皇子冷笑道,「難道這時候就不怕遼國士兵怒氣衝天?」
狗一刀挑眉道,「至少我們拿他們換得了好處。」
二皇子抬眼錯開狗一刀,看向昭義公主,「九妹既然出言交換,可想好換什麼?」
蕭成齊的帳中正跪了兩個傳令兵,一個來傳遞剛剛文安射入營中的文書,一個來自上京。
沒有一條是好消息。
蕭成齊一腳將兩個小令踹翻在地,隨手點了身後的副官,「你寫封信到上京問問蕭峰,他究竟知不知道自己胸前的圖騰是什麼意思,又知不知道自己究竟姓什麼!」
「至於另一個……」
蕭成齊看向帳外,頓了頓,冷哼一聲,「他們倒是有辦法。」
「用兩千殘兵換我們一倉糧。」
蕭成齊帳下軍師將兩個小兵趕出帳去,轉頭拱手道,「將軍難不成當真要給?」
蕭成齊嘆了口氣,「黃公,如今軍中糧緊,我怎會不知。可……」
可這樣一個博得賢名的他怎麼甘心放走,更何況,就目前情況來看,雖說勝面很大。但後續若是戰事不利,也可拿換下這千餘殘兵說事。
若是勝了,更是好上加好,名利雙收。
黃公跟著蕭成齊多年,自然知道蕭成齊的打算,捻須輕笑道,「將軍不如想想,他們為何會要糧食?」
蕭成齊道,「自然是因為他們糧食不足……」
蕭成齊話剛說了一半,忽然意識到,「他們糧食不足?」
黃公笑道,「守城一方只要糧水充足,守得萬萬年,但一旦糧草短期,攻守之態可就變了。更何況便是送糧,也不能叫他們得的十分輕易。」
戰俘換糧一事在文安城傳得沸沸揚揚。
畢竟城中存糧究竟多少一直是個謎,軍中甚至直接禁止討論餘糧多少。
前幾日吃米湯的事可沒少叫人在背地里議論,現在看著滿滿五車的糧食,每個人都喜氣洋洋。
除了站在城樓之上的狗一刀與顧善長。
顧善長嘆道,「不該要糧。」
狗一刀笑著拍了拍顧善長的肩,「顧將軍看開些。」
交換一事自然好,但換什麼卻很難拿準。
昭義公主開口要糧,自然是好意,尤其是她也知城中餘糧不多。
但此時換糧卻並非明智之舉。
遼軍沒有任何阻攔,也沒有任何埋伏陷阱,讓宋軍將糧食順順利利的運進了城。
到了內城門前,顧居北帶著人朝每個袋子裡插刀,以防有遼軍混入其中。
狗一刀緩步走到一側,「不用查了,將這些糧食送去北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