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頁
凡事還要未雨綢繆才好。
想到這裡,清音端起奶茶抿了抿,只覺得甜得膩人,便輕輕放下了。
太皇太后的目光輕輕掃過清音,嘴角掛著一絲虛浮的笑意,語氣柔和:「可是奶茶不喝胃口?草原上的□□自有其獨特風味,哀家許久沒喝,倒是頗為懷念。」
一個久離故土的人,自然免不了思念家鄉和親人,奶茶就是這一分感情的寄託。對奶茶有多懷念,對親人就有多思念。
但是太皇太后卻為了子孫選擇犧牲娘家人的利益,多麼深明大義的老祖母!
清音自然聽出了太皇太后的言外之意,眼見康熙表情更柔和了些,壓下心中思緒,臉上帶著恭順的笑:「老祖宗的茶自是極好的,只是自太宗起,京中便盛行清茶,喝奶茶的倒是少了。自臣妾侍奉皇上以來,也多隨著皇上飲清茶,是有幾分不習慣。」
太皇太后都嫁到大清多少年了,早就是地地道道的滿人了,擱這演什麼苦肉計呢?
從禮法上來講,太皇太后本就不屬於科爾沁了,大清才是她的家。為自己的家考慮,這不是應盡的本分嗎?
在座的都是長了七個心眼子的人,自然聽出了幾分意思,氣氛莫名有些僵硬。
眼見太皇太后嘴角的笑意漸漸消散,康熙咳嗽了一聲,打斷了這莫名的氛圍,笑道:「祖母喜歡這奶茶,便將這煮茶之人帶回京中,侍奉在側,也能解幾分思鄉之情。」
他說著轉頭看向清音,眼神帶著幾分安撫,嘴上卻吩咐梁九功:「你主子娘娘喝不慣奶茶,還不上清茶漱漱口?」
梁九功久侍御前,自然不是蠢笨之人,早就預備了清茶候著。這時正好端上來,不冷不熱剛剛好。
清音端起喝了一口,回味甘甜,香氣淡雅,沁人心脾。
於是帳篷中喝奶茶的喝奶茶,品清茶的品清茶,維持著微妙的平衡。
康熙想要兩碗水端平,但是清音卻知道這不過是掩耳盜鈴。
太皇太后對自己忌憚不已,絕對不會甘心她一家獨大,插手胤礽的婚事,只是她奪權的第一步罷了。
後宮爭鬥,退一步不會海闊天空,只會萬劫不復。清音自然不會退,她還要好好的活著,在眾人羨慕嫉妒的目光下,凡爾賽地活著。
不說清音如何謀劃,聯姻之事已經定下。這日上午,康熙便連下幾道聖旨。
著純禧公主下嫁科爾沁部落,惠妃所出純靖公主則下嫁蒙古最大的部落巴林部。
因為兩場婚事的促成,圍場接連幾日喜氣洋洋。也就是在這時,木蘭秋彌正式開始了。
這日用完早膳,康熙便整裝待發。胤礽身為太子,自然也要隨行。
和康熙一樣,胤礽身穿黃馬褂。他五官尚帶幾分青澀,卻能看出長相俊秀,身姿修長,可以預見成年後是何等龍章鳳姿。
他見清音神色中露出幾分嚮往,便笑道:「圍獵之時,皇額娘可來觀看,兒子給你獵一頭老虎做披風。」
清音含笑點頭:「君子不立危牆之下,我兒尚且年少,萬事聽你皇阿瑪的,不要太過激進冒險。」
她說著幫他理了理衣襟,眼中透著幾絲入骨柔情。
「兒子明白,請額娘放心。」胤礽笑著答應,聲音清越猶如震顫的琴弦。
康熙看著這一幕,心裡既酸楚又欣慰。
這些年他和皇后琴瑟和鳴,卻從來沒有見她對自己露出這麼柔軟的神情。除了胤礽,她似乎對所有人都隔著一層,帶著若有似無的游離感,似乎隨時準備抽身而去。
可是她已經貴為皇后,還能去哪裡呢?
康熙拋開心中莫名的想法,笑著道:「清音就只擔憂胤礽,不如擔憂擔憂朕?」
這話,是撒嬌嗎?
意識到這一點後,周圍伺候的人都恨不得變成聾子,假裝沒有聽見皇上的話。
雖說眾人都知帝後情深,卻依舊無法想像皇帝撒嬌的樣子,實在是與皇上英明神武的形象相差甚遠。
清音也有幾分意外,卻不是意外他會對自己撒嬌,他們私下裡比這更出格的也有。她只是意外他當著胤礽的面這麼說話,畢竟古代講究嚴父慈母,他又是皇帝,一貫在胤礽面前十分威嚴的。
清音連忙看了胤礽一眼,見他新奇地看著他們,轉頭嗔怪道:「胤礽還在這,皇上說什麼呢!」
康熙見她語氣嬌嗔,心中滿足,笑道:「好,朕不說。」
臨出門前,他又道:「胤礽年小,朕自然會讓侍衛緊隨,必定萬無一失,你放心便是。」
說著含笑看著她,似乎在期待什麼。
清音心領神會,忍住肉麻道:「皇上也應以安危為重,莫讓臣妾擔憂。」
「你放心。」康熙笑意更深,忍不住撫了撫她的髮鬢,耳後的流蘇在手上輕輕划過,才轉身大步流星上馬離去。
「額娘,兒子也告退。」胤礽打了個千,清音含笑點頭,目送侍衛簇擁著父子倆的身影離去。
清晨的微風帶來草木和泥土的芬芳,陽光透過薄薄的雲層灑落,猶如鮫人織就的紗。腳下的土地鋪了一層翠綠的地毯,延伸到遠方的山坡上,猶如晶瑩的寶石,在陽光下閃爍著漸變的色彩。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想到這裡,清音端起奶茶抿了抿,只覺得甜得膩人,便輕輕放下了。
太皇太后的目光輕輕掃過清音,嘴角掛著一絲虛浮的笑意,語氣柔和:「可是奶茶不喝胃口?草原上的□□自有其獨特風味,哀家許久沒喝,倒是頗為懷念。」
一個久離故土的人,自然免不了思念家鄉和親人,奶茶就是這一分感情的寄託。對奶茶有多懷念,對親人就有多思念。
但是太皇太后卻為了子孫選擇犧牲娘家人的利益,多麼深明大義的老祖母!
清音自然聽出了太皇太后的言外之意,眼見康熙表情更柔和了些,壓下心中思緒,臉上帶著恭順的笑:「老祖宗的茶自是極好的,只是自太宗起,京中便盛行清茶,喝奶茶的倒是少了。自臣妾侍奉皇上以來,也多隨著皇上飲清茶,是有幾分不習慣。」
太皇太后都嫁到大清多少年了,早就是地地道道的滿人了,擱這演什麼苦肉計呢?
從禮法上來講,太皇太后本就不屬於科爾沁了,大清才是她的家。為自己的家考慮,這不是應盡的本分嗎?
在座的都是長了七個心眼子的人,自然聽出了幾分意思,氣氛莫名有些僵硬。
眼見太皇太后嘴角的笑意漸漸消散,康熙咳嗽了一聲,打斷了這莫名的氛圍,笑道:「祖母喜歡這奶茶,便將這煮茶之人帶回京中,侍奉在側,也能解幾分思鄉之情。」
他說著轉頭看向清音,眼神帶著幾分安撫,嘴上卻吩咐梁九功:「你主子娘娘喝不慣奶茶,還不上清茶漱漱口?」
梁九功久侍御前,自然不是蠢笨之人,早就預備了清茶候著。這時正好端上來,不冷不熱剛剛好。
清音端起喝了一口,回味甘甜,香氣淡雅,沁人心脾。
於是帳篷中喝奶茶的喝奶茶,品清茶的品清茶,維持著微妙的平衡。
康熙想要兩碗水端平,但是清音卻知道這不過是掩耳盜鈴。
太皇太后對自己忌憚不已,絕對不會甘心她一家獨大,插手胤礽的婚事,只是她奪權的第一步罷了。
後宮爭鬥,退一步不會海闊天空,只會萬劫不復。清音自然不會退,她還要好好的活著,在眾人羨慕嫉妒的目光下,凡爾賽地活著。
不說清音如何謀劃,聯姻之事已經定下。這日上午,康熙便連下幾道聖旨。
著純禧公主下嫁科爾沁部落,惠妃所出純靖公主則下嫁蒙古最大的部落巴林部。
因為兩場婚事的促成,圍場接連幾日喜氣洋洋。也就是在這時,木蘭秋彌正式開始了。
這日用完早膳,康熙便整裝待發。胤礽身為太子,自然也要隨行。
和康熙一樣,胤礽身穿黃馬褂。他五官尚帶幾分青澀,卻能看出長相俊秀,身姿修長,可以預見成年後是何等龍章鳳姿。
他見清音神色中露出幾分嚮往,便笑道:「圍獵之時,皇額娘可來觀看,兒子給你獵一頭老虎做披風。」
清音含笑點頭:「君子不立危牆之下,我兒尚且年少,萬事聽你皇阿瑪的,不要太過激進冒險。」
她說著幫他理了理衣襟,眼中透著幾絲入骨柔情。
「兒子明白,請額娘放心。」胤礽笑著答應,聲音清越猶如震顫的琴弦。
康熙看著這一幕,心裡既酸楚又欣慰。
這些年他和皇后琴瑟和鳴,卻從來沒有見她對自己露出這麼柔軟的神情。除了胤礽,她似乎對所有人都隔著一層,帶著若有似無的游離感,似乎隨時準備抽身而去。
可是她已經貴為皇后,還能去哪裡呢?
康熙拋開心中莫名的想法,笑著道:「清音就只擔憂胤礽,不如擔憂擔憂朕?」
這話,是撒嬌嗎?
意識到這一點後,周圍伺候的人都恨不得變成聾子,假裝沒有聽見皇上的話。
雖說眾人都知帝後情深,卻依舊無法想像皇帝撒嬌的樣子,實在是與皇上英明神武的形象相差甚遠。
清音也有幾分意外,卻不是意外他會對自己撒嬌,他們私下裡比這更出格的也有。她只是意外他當著胤礽的面這麼說話,畢竟古代講究嚴父慈母,他又是皇帝,一貫在胤礽面前十分威嚴的。
清音連忙看了胤礽一眼,見他新奇地看著他們,轉頭嗔怪道:「胤礽還在這,皇上說什麼呢!」
康熙見她語氣嬌嗔,心中滿足,笑道:「好,朕不說。」
臨出門前,他又道:「胤礽年小,朕自然會讓侍衛緊隨,必定萬無一失,你放心便是。」
說著含笑看著她,似乎在期待什麼。
清音心領神會,忍住肉麻道:「皇上也應以安危為重,莫讓臣妾擔憂。」
「你放心。」康熙笑意更深,忍不住撫了撫她的髮鬢,耳後的流蘇在手上輕輕划過,才轉身大步流星上馬離去。
「額娘,兒子也告退。」胤礽打了個千,清音含笑點頭,目送侍衛簇擁著父子倆的身影離去。
清晨的微風帶來草木和泥土的芬芳,陽光透過薄薄的雲層灑落,猶如鮫人織就的紗。腳下的土地鋪了一層翠綠的地毯,延伸到遠方的山坡上,猶如晶瑩的寶石,在陽光下閃爍著漸變的色彩。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