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頁
裴良玉面上不動聲色,跟著宮人走到殿外,便聽見裡頭說話聲。
「不是臣婦長舌,這外頭傳得沸沸揚揚,有些事情,還真未必就假了去。娘娘您想,是不是這個理?」
「何況嫣兒是您嫡親的侄女,是什麼品性您還能不知道嗎,老太太對嫣兒,可都是按著您當年一般無二的教導。不是臣婦自誇,實在是……」
裴良玉挑眉,看了身邊宮人一眼,那人立時會意,搶先一步進去。
皇后聽著自家嫂子的話,面上也沒多少親近之意,瞧見宮人進來,便問:「何事?」
「稟娘娘,太子妃殿下前來請安。」
這話一出,許夫人就像是掐了嗓子一樣,什麼都說不下去了,連帶著她身邊的女兒,面上也浮現出一抹羞惱的紅。
「玉兒來了,」皇后神色緩和了些,「還不快傳。」
裴良玉等宮人出來,才慢慢往裡去,才做出盈盈下拜的姿態,就被皇后使人扶住。
「快免了,」皇后道,「好孩子,坐到母后身邊來。」
裴良玉淡淡掃了一眼,瞥見許夫人面上的心虛與她女兒眼中的艷羨,不曾開口,只笑盈盈上前:「多謝母后。」
皇后拍了拍她的手,慈愛的看了一眼她的肚子,到底是忍不住上手摸了摸:「你這孩子,就是多禮,不是叫你不必過來請安了?」
「母后心慈,可兒臣卻不能受得理所當然。不過母后放心,孩兒臣也是特意瞧過的,」裴良玉說著便笑起來,「今日陽光正好,微風不燥,很宜出門。」
皇后點了點頭:「出來走走也好,只是莫要累著了,到底如今不是一個人。」
「謹遵母后教導。」
皇后見她如此溫順,心情不免更好幾分:「既是出來了,也去給太后娘娘請個安,再早些回去歇息。」
裴良玉點頭應下,順理成章轉道太后宮中。
行到太后宮外,仍是李嬤嬤立在宮門前靜候。雖不是同一處,可此情此景,卻讓裴良玉有些晃神,仿佛回到了當初隨母親一道進宮拜見姑姥的時候。
「拜見太子妃殿下,」李嬤嬤領著宮人行禮。
「嬤嬤怎麼在外頭等著,」裴良玉趕緊快走兩步,要扶李嬤嬤起身。
李嬤嬤見狀,唬的趕忙往前迎上去:「殿下當心。」
待見裴良玉好生立在當前,她才鬆了口氣:「知道您來,娘娘可高興著。」
「娘娘高興,嬤嬤也高興呢,」雲裳本就是李嬤嬤底下出來的人,這會兒見著李嬤嬤,面上更添了幾分笑與親昵。
李嬤嬤聽得此言,只稍稍低了頭,替裴良玉引路。
裴良玉由青羅扶著往裡走,雲裳則早在裴良玉示意下走到了李嬤嬤身邊。
幾人隨口閒話幾句,本是尋常,李嬤嬤卻多看了裴良玉幾眼。
裴良玉有些奇道:「可是今兒我出門時不曾傅粉,嬤嬤瞧著不像?」
李嬤嬤搖了搖頭,含笑道:「殿下居東宮日久,威勢漸盛,今兒瞧著,倒和從前仿佛,想必娘娘見了,也只會更歡喜。」
對李嬤嬤的話,裴良玉心知肚明。她哪裡是威勢漸盛,分明是漸漸失了本心。怪道是權財迷人眼,情仇亂人心,她自詡聰明,也逃不過一個俗字。
不,她本就是個俗人而已。
思及此,裴良玉也不免嗔怪道:「嬤嬤看的分明,也不提點我幾句,也不怕我鬧了笑話?」
「這話嬤嬤說可不算,何況……」李嬤嬤頓了頓,道,「娘娘的意思,這也不是什麼大事。趁著時候尚好,上頭有長輩頂著,容您走走岔路,若能自己明白過來,自然最好,若實在不成,再說上兩句便是。」
裴良玉心裡暖暖的,眼中含笑:「那我得好好和姑姥說一說。」
話是如此,待進了門,裴良玉只借著話頭略撒了撒嬌。
太后親昵的點了點她的額頭,才道:「方才你從皇后處來,可見著人了?」
「見著了,」裴良玉立刻反應過來太后話里的意思,借著手帕的遮掩,輕聲道,「國舅夫人的盤算,都寫在臉上了,不必多問半句,都知道是為了什麼。」
裴良玉歪在太后身邊,用帕子蓋了臉,面前影影綽綽,叫人看不真切:「不過人家樂意做一做夢,我又何必戳破呢。」
「真是個促狹丫頭,」太后輕笑一聲,「當初太子命數一說傳得沸沸揚揚,皇后曾有意在娘家為她挑人,卻被撅了回來。」
裴良玉靠在太后身邊的大迎枕上,微微低著頭,玩著手上蔻丹:「風水輪流轉罷了,這會兒皇后娘娘尚在記仇,不給娘家面子,日後換了旁人,卻未必不會動心。這樣的事,只會多,卻不會少。姑姥放心,玉兒都曉得。」
太后頷首道:「你能想得開就好,有些話,做兒女的能說,做人兒媳的卻不能,這世上原就是如此不公的。」
裴良玉聽了這話,卻沒立刻往下接,這種事的決定權從來沒在她手上過,想不想得開又有什麼打緊。後宮不缺美人,普通官宦之家也不會少了長輩賜下的嬌妍美人。
裴良玉本就是雙身子的人,又好些日子對雜事提不起興致,原以為拜見過太后許會好些,卻不想仍沒太大變化。連著汾陽王歸京,處置了那假扮世子上躥下跳的西貝貨,也不過回一句知道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不是臣婦長舌,這外頭傳得沸沸揚揚,有些事情,還真未必就假了去。娘娘您想,是不是這個理?」
「何況嫣兒是您嫡親的侄女,是什麼品性您還能不知道嗎,老太太對嫣兒,可都是按著您當年一般無二的教導。不是臣婦自誇,實在是……」
裴良玉挑眉,看了身邊宮人一眼,那人立時會意,搶先一步進去。
皇后聽著自家嫂子的話,面上也沒多少親近之意,瞧見宮人進來,便問:「何事?」
「稟娘娘,太子妃殿下前來請安。」
這話一出,許夫人就像是掐了嗓子一樣,什麼都說不下去了,連帶著她身邊的女兒,面上也浮現出一抹羞惱的紅。
「玉兒來了,」皇后神色緩和了些,「還不快傳。」
裴良玉等宮人出來,才慢慢往裡去,才做出盈盈下拜的姿態,就被皇后使人扶住。
「快免了,」皇后道,「好孩子,坐到母后身邊來。」
裴良玉淡淡掃了一眼,瞥見許夫人面上的心虛與她女兒眼中的艷羨,不曾開口,只笑盈盈上前:「多謝母后。」
皇后拍了拍她的手,慈愛的看了一眼她的肚子,到底是忍不住上手摸了摸:「你這孩子,就是多禮,不是叫你不必過來請安了?」
「母后心慈,可兒臣卻不能受得理所當然。不過母后放心,孩兒臣也是特意瞧過的,」裴良玉說著便笑起來,「今日陽光正好,微風不燥,很宜出門。」
皇后點了點頭:「出來走走也好,只是莫要累著了,到底如今不是一個人。」
「謹遵母后教導。」
皇后見她如此溫順,心情不免更好幾分:「既是出來了,也去給太后娘娘請個安,再早些回去歇息。」
裴良玉點頭應下,順理成章轉道太后宮中。
行到太后宮外,仍是李嬤嬤立在宮門前靜候。雖不是同一處,可此情此景,卻讓裴良玉有些晃神,仿佛回到了當初隨母親一道進宮拜見姑姥的時候。
「拜見太子妃殿下,」李嬤嬤領著宮人行禮。
「嬤嬤怎麼在外頭等著,」裴良玉趕緊快走兩步,要扶李嬤嬤起身。
李嬤嬤見狀,唬的趕忙往前迎上去:「殿下當心。」
待見裴良玉好生立在當前,她才鬆了口氣:「知道您來,娘娘可高興著。」
「娘娘高興,嬤嬤也高興呢,」雲裳本就是李嬤嬤底下出來的人,這會兒見著李嬤嬤,面上更添了幾分笑與親昵。
李嬤嬤聽得此言,只稍稍低了頭,替裴良玉引路。
裴良玉由青羅扶著往裡走,雲裳則早在裴良玉示意下走到了李嬤嬤身邊。
幾人隨口閒話幾句,本是尋常,李嬤嬤卻多看了裴良玉幾眼。
裴良玉有些奇道:「可是今兒我出門時不曾傅粉,嬤嬤瞧著不像?」
李嬤嬤搖了搖頭,含笑道:「殿下居東宮日久,威勢漸盛,今兒瞧著,倒和從前仿佛,想必娘娘見了,也只會更歡喜。」
對李嬤嬤的話,裴良玉心知肚明。她哪裡是威勢漸盛,分明是漸漸失了本心。怪道是權財迷人眼,情仇亂人心,她自詡聰明,也逃不過一個俗字。
不,她本就是個俗人而已。
思及此,裴良玉也不免嗔怪道:「嬤嬤看的分明,也不提點我幾句,也不怕我鬧了笑話?」
「這話嬤嬤說可不算,何況……」李嬤嬤頓了頓,道,「娘娘的意思,這也不是什麼大事。趁著時候尚好,上頭有長輩頂著,容您走走岔路,若能自己明白過來,自然最好,若實在不成,再說上兩句便是。」
裴良玉心裡暖暖的,眼中含笑:「那我得好好和姑姥說一說。」
話是如此,待進了門,裴良玉只借著話頭略撒了撒嬌。
太后親昵的點了點她的額頭,才道:「方才你從皇后處來,可見著人了?」
「見著了,」裴良玉立刻反應過來太后話里的意思,借著手帕的遮掩,輕聲道,「國舅夫人的盤算,都寫在臉上了,不必多問半句,都知道是為了什麼。」
裴良玉歪在太后身邊,用帕子蓋了臉,面前影影綽綽,叫人看不真切:「不過人家樂意做一做夢,我又何必戳破呢。」
「真是個促狹丫頭,」太后輕笑一聲,「當初太子命數一說傳得沸沸揚揚,皇后曾有意在娘家為她挑人,卻被撅了回來。」
裴良玉靠在太后身邊的大迎枕上,微微低著頭,玩著手上蔻丹:「風水輪流轉罷了,這會兒皇后娘娘尚在記仇,不給娘家面子,日後換了旁人,卻未必不會動心。這樣的事,只會多,卻不會少。姑姥放心,玉兒都曉得。」
太后頷首道:「你能想得開就好,有些話,做兒女的能說,做人兒媳的卻不能,這世上原就是如此不公的。」
裴良玉聽了這話,卻沒立刻往下接,這種事的決定權從來沒在她手上過,想不想得開又有什麼打緊。後宮不缺美人,普通官宦之家也不會少了長輩賜下的嬌妍美人。
裴良玉本就是雙身子的人,又好些日子對雜事提不起興致,原以為拜見過太后許會好些,卻不想仍沒太大變化。連著汾陽王歸京,處置了那假扮世子上躥下跳的西貝貨,也不過回一句知道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