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頁
裴良玉知道皇后的意思,卻沒接這話,在她看來,皇后在此事上做的越少越好,便只問:「德妃那邊,母后可想好了?」
「她有心投靠,自然要拿出真本事,只是嘴上說的天花亂墜,本宮還不如落井下石。」
皇后說著,嗤笑一聲:「若不是看在老二已經成年,又再無力爭什麼,許能於冬郎有用的份兒上,本宮連宮門都懶得叫她進。」
「母后雅量,」裴良玉含笑恭維了一句,才把齊瑄的話轉達,「太子的意思是,到底是一家子兄弟,從前怎麼相處,以後也怎麼相處。」
皇后是個聰明人,一聽這話就明白了。
「就按冬郎的意思辦,德妃這邊,本宮也一樣就是。」
一切如從前,不落井下石,也不刻意結交,只要二皇子不再和三皇子攪和到一處,就沒有管的必要。
撇開這母子二人,皇后同裴良玉道:「皇上早先透了口風,要從翰林院調些人出來,說是裡頭有好幾個都是你的表親。」
「李御史又舉薦了幾名大家賢才,皇上很是高興。」
裴良玉心思一動,同皇后行禮:「兒臣謝母后。」
皇后擺了擺手,並不以為意。裴良玉和齊瑄是夫妻,裴良玉身後的勢力越強,對齊瑄的助力也就越大。何況裴良玉平日從不行差踏錯,她對這個兒媳,只有越發滿意的道理。
裴良玉坐在步輿上,想到皇后的話,結合起前幾日母親送進宮的信,不由勾起唇角。
兵部是勛貴的命根子,自然不會有誰去動,但其他如戶部吏部工部等,等今年過後,不論高低,便都要有世家出身的官員了。
第70章 太子妃第七十天
轉年初夏,裴良玉坐在擺了冰盆的長平殿中,心裡卻有些燥,頻頻往門口處張望。
「殿下,裴侍郎夫人求見。」
「快請,」裴良玉面上一喜,直接起身,往殿外迎去。
還沒等進門,就瞧見了女兒,李夫人忍不住快走兩步:「外頭曬得很,殿下出來做什麼。」
裴良玉往邊上掃了一眼,一干宮人便都低了頭:「知道娘要來,女兒可坐不住。」
說著,她便挽了李夫人一道往裡走:「娘一路走來辛苦了。」
「既是為了見殿下,又何談辛苦?」李夫人被一如從前嬌嗔的女兒挽著,心裡很是滿足,再見到殿中用物布置,心裡也有了底。
雖說齊瑄也陪著裴良玉回過幾回娘家,可做母親的,總還覺得不放心。如今見到裴良玉慣常住的地方還有不少不屬於裴良玉的痕跡,她也暗暗鬆了口氣。
「娘怎麼想起今日進宮?嫂嫂不是快發動了?」
提起兒媳尉氏,李夫人笑開來:「今兒正是要來同你說喜事的。」
「哦?」裴良玉眼前一亮,「可是嫂嫂已經生了?」
李夫人點點頭,眉宇間滿是慈愛:「昨兒上午發動的,沒叫她娘疼什麼,酉時就生下來了,六斤八兩,是個可人疼的小姑娘。」
「先兒後女,兄長與嫂嫂如今,算是兒女雙全了,」裴良玉趕忙張羅著叫人把自己備下的禮物拿來,又要催李夫人早些回去,免得嫂子和母親心生隔閡。
「不忙,」李夫人道,「親家母如今在京中住著,我請了她來同你嫂嫂說話,遲些再回去的好。」
裴良玉這才點頭。
李夫人這才繼續道:「昨兒太遲了些,來不及送信進宮,便沒叫人來同你說。今兒一早,你兄長就來了一趟,叫我一定早些進宮來告訴你。」
「兄長真是,差個人走一趟就是,何必要母親您親至。」
「那也是我想我女兒了,」李夫人捧著茶,又繪聲繪色的與裴良玉描述小孫女的樣貌,「都說是外甥肖舅,侄女似姑,小月兒和你才出生的時候,那是一樣一樣的。」
「大眼睛俏鼻子,還有頭髮和眉毛,比不少滿月的孩子都好,還有眼睫毛,同你小時候一樣長。等再大些,必是如玉兒你一般的好姑娘。」
「果真?」聽說侄女很像自己,裴良玉也很高興,「小月兒是兄長和嫂嫂給取的名字?」
「是你兄長取的。」
「取得好,」裴良玉誇了一句,又問,「這時節生產,馬上就是最熱的時候坐月子,嫂嫂可受得住?不如我讓人收拾些冰送去,不在屋裡用,只在外間擺一些也好。」
「家裡都有呢,哪兒用得著你出,」李夫人拒絕了裴良玉,又含笑看著她,「倒是你,你兄嫂都湊足一個好字了,母親還沒等到你的好消息。」
裴良玉沒料想母親能把事情扯到自己身上,便道:「這才哪兒到哪兒,緣分還早著呢。」
「你心裡有數就好,」李夫人只是說到這裡,便藉此試探兩句,見裴良玉不急,也並不很催她,「我聽說福盈福瑜都與王家的王景程關係很好,連住在東宮的威國公嫡孫,都比不得他們。」
「這事兒女兒知道,」裴良玉輕輕拍了拍李夫人的手,才繼續道,「羅春雖在東宮住著,可無事從不外出,多在琢院中練武或是翻閱兵書,同福盈福瑜玩樂的時候少。」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她有心投靠,自然要拿出真本事,只是嘴上說的天花亂墜,本宮還不如落井下石。」
皇后說著,嗤笑一聲:「若不是看在老二已經成年,又再無力爭什麼,許能於冬郎有用的份兒上,本宮連宮門都懶得叫她進。」
「母后雅量,」裴良玉含笑恭維了一句,才把齊瑄的話轉達,「太子的意思是,到底是一家子兄弟,從前怎麼相處,以後也怎麼相處。」
皇后是個聰明人,一聽這話就明白了。
「就按冬郎的意思辦,德妃這邊,本宮也一樣就是。」
一切如從前,不落井下石,也不刻意結交,只要二皇子不再和三皇子攪和到一處,就沒有管的必要。
撇開這母子二人,皇后同裴良玉道:「皇上早先透了口風,要從翰林院調些人出來,說是裡頭有好幾個都是你的表親。」
「李御史又舉薦了幾名大家賢才,皇上很是高興。」
裴良玉心思一動,同皇后行禮:「兒臣謝母后。」
皇后擺了擺手,並不以為意。裴良玉和齊瑄是夫妻,裴良玉身後的勢力越強,對齊瑄的助力也就越大。何況裴良玉平日從不行差踏錯,她對這個兒媳,只有越發滿意的道理。
裴良玉坐在步輿上,想到皇后的話,結合起前幾日母親送進宮的信,不由勾起唇角。
兵部是勛貴的命根子,自然不會有誰去動,但其他如戶部吏部工部等,等今年過後,不論高低,便都要有世家出身的官員了。
第70章 太子妃第七十天
轉年初夏,裴良玉坐在擺了冰盆的長平殿中,心裡卻有些燥,頻頻往門口處張望。
「殿下,裴侍郎夫人求見。」
「快請,」裴良玉面上一喜,直接起身,往殿外迎去。
還沒等進門,就瞧見了女兒,李夫人忍不住快走兩步:「外頭曬得很,殿下出來做什麼。」
裴良玉往邊上掃了一眼,一干宮人便都低了頭:「知道娘要來,女兒可坐不住。」
說著,她便挽了李夫人一道往裡走:「娘一路走來辛苦了。」
「既是為了見殿下,又何談辛苦?」李夫人被一如從前嬌嗔的女兒挽著,心裡很是滿足,再見到殿中用物布置,心裡也有了底。
雖說齊瑄也陪著裴良玉回過幾回娘家,可做母親的,總還覺得不放心。如今見到裴良玉慣常住的地方還有不少不屬於裴良玉的痕跡,她也暗暗鬆了口氣。
「娘怎麼想起今日進宮?嫂嫂不是快發動了?」
提起兒媳尉氏,李夫人笑開來:「今兒正是要來同你說喜事的。」
「哦?」裴良玉眼前一亮,「可是嫂嫂已經生了?」
李夫人點點頭,眉宇間滿是慈愛:「昨兒上午發動的,沒叫她娘疼什麼,酉時就生下來了,六斤八兩,是個可人疼的小姑娘。」
「先兒後女,兄長與嫂嫂如今,算是兒女雙全了,」裴良玉趕忙張羅著叫人把自己備下的禮物拿來,又要催李夫人早些回去,免得嫂子和母親心生隔閡。
「不忙,」李夫人道,「親家母如今在京中住著,我請了她來同你嫂嫂說話,遲些再回去的好。」
裴良玉這才點頭。
李夫人這才繼續道:「昨兒太遲了些,來不及送信進宮,便沒叫人來同你說。今兒一早,你兄長就來了一趟,叫我一定早些進宮來告訴你。」
「兄長真是,差個人走一趟就是,何必要母親您親至。」
「那也是我想我女兒了,」李夫人捧著茶,又繪聲繪色的與裴良玉描述小孫女的樣貌,「都說是外甥肖舅,侄女似姑,小月兒和你才出生的時候,那是一樣一樣的。」
「大眼睛俏鼻子,還有頭髮和眉毛,比不少滿月的孩子都好,還有眼睫毛,同你小時候一樣長。等再大些,必是如玉兒你一般的好姑娘。」
「果真?」聽說侄女很像自己,裴良玉也很高興,「小月兒是兄長和嫂嫂給取的名字?」
「是你兄長取的。」
「取得好,」裴良玉誇了一句,又問,「這時節生產,馬上就是最熱的時候坐月子,嫂嫂可受得住?不如我讓人收拾些冰送去,不在屋裡用,只在外間擺一些也好。」
「家裡都有呢,哪兒用得著你出,」李夫人拒絕了裴良玉,又含笑看著她,「倒是你,你兄嫂都湊足一個好字了,母親還沒等到你的好消息。」
裴良玉沒料想母親能把事情扯到自己身上,便道:「這才哪兒到哪兒,緣分還早著呢。」
「你心裡有數就好,」李夫人只是說到這裡,便藉此試探兩句,見裴良玉不急,也並不很催她,「我聽說福盈福瑜都與王家的王景程關係很好,連住在東宮的威國公嫡孫,都比不得他們。」
「這事兒女兒知道,」裴良玉輕輕拍了拍李夫人的手,才繼續道,「羅春雖在東宮住著,可無事從不外出,多在琢院中練武或是翻閱兵書,同福盈福瑜玩樂的時候少。」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