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頁
上排磨上方做一個可以添加物料磨膛和讓物料慢慢進入磨盤的斜通道,和下排磨接觸的地方做一些方向相反的規則的凹槽,由圓心朝外呈輻射狀,越靠近邊緣,磨盤上的凹槽越淺。
上下兩排同直徑的磨通過磨心和兩邊的磨盤配合,下排磨靜止,上排磨轉動,從而讓放到磨膛里的物料,比如小麥,豆子之類的食物,漸漸由粗變細,待物料從上下兩排磨槽的邊緣出來時,已經成了很微小的顆粒。
上面石磨邊緣還會鑿出一個孔,將制動的手柄木棍放入,但這些都不是什麼難事。
在這裡,石磨的製作難就難在這石磨的食材是堅硬的花崗岩,而他們的工具也都是石頭製作的,像鐵鑿子之類的東西完全沒有。
金屬的物什,目前都是從系統那裡得來的。
莫的“神器”小刀,還有鋤頭。
都不適合鑿石頭。
而汪小雨攤上的這位系統君,又擺明了讓汪小雨不能什麼都靠它,所以再難也得一點一點鑿出來。
而且因為這石磨並不大,只分成上下兩片,實際操作起來只能有兩個人,一人雕一片。
勇和大山當然要繼續,但是就算他們激活了血脈之力,一整天做這細緻又費力氣的活,效率也不高,因此莫又讓清泉和章加入他們的行列,兩人上午做石磨,兩人下午做石磨。
之前系統獎勵的蘑菇種植包,在汪小雨把有豹部落的人抓到空間之前取了出來,現在堆放在芭蕉的屋子裡,她負責天天噴水和將長大可以食用的蘑菇摘下來,或直接放到肉湯里煮了吃,或放到屋子裡地面上的竹匾上晾成干蘑菇,日後食用。
蘑菇種植不怎麼費勁,還能長時間生長,在芭蕉處不動,仍由她來照管便好。
但是生豆芽這個女媧部落人還沒嘗試過的事情,汪小雨得要示範一下才行。
可汪小雨自己也只是看她媽媽自己生過豆芽呢!
思來想去,無土豆芽她自己都覺得壓力山大,還是先來傳統一點的吧!
用和體溫差不多的溫度的水常換水,將黃豆和綠豆泡一整天,到了晚上的時候,在部落里找了兩隻破爛報廢的竹筐,各放了半筐子細細的河沙,拿到室內暖和靠近門口的地方,將黃豆和綠豆分別均勻灑到這兩個竹筐里,然後將水澆卻又不積水,竹筐上用芭蕉葉或月月草葉子覆蓋上,告訴大家,如果水份保持得好,就這樣不管它們,快則五六天,慢則七八天就可以吃豆芽了。
第347章 吃貨的本能
遮光後種出來的豆芽是黃白色的,如果不覆蓋遮光的月月草葉子或者芭蕉葉,種出來的豆芽也是可以吃的,只不過它的顏色偏綠,口感略硬。
女媧部落的人有跟著汪小雨種過黃豆的經驗,黃豆破土而出之後,那個豆芽形狀,她們都還有印象,只是不知道那也能吃,還以為只有結了黃豆之後才能吃。
生豆芽確實簡單,但是當汪小雨看到之前澆的水順著那竹筐流向她和莫的“床”,她就頭大了,木桶石桶什麼的如果拿來生豆芽一直占用著有些浪費。
趕緊將水擦乾,然後決定又用溫水泡一晚上豆子,第二天一邊實踐一邊教女媧部落的人生無土豆芽。
說簡單也簡單,就是將已經泡好的黃豆綠豆分別放到竹籃子底層鋪好,然後上面覆蓋一層比較吸水的月月草,此時的月月草有遮光的作用,但最重要的還是保持溫潤,讓被它覆蓋住的豆子快些發芽成長。
然後每天澆兩到三次水,保持月月草的濕潤即可。
因為不用土,比較輕,給月月草噴水濕潤的時候,籃子可以提到室外去將水瀝乾,不滴水了再拎回室內放著,倒也方便。汪小雨就是沒信心自己能這樣把豆芽發好。
豆芽一事當然不需要做整整兩天時間,雖然用了兩天時間,但真正用於豆芽這件事上的時間很少。
另外,汪小雨寒季要帶人出去,尋找媽媽和打獵,外出的時間較長,如果這樣大家還只是橫七豎八的睡在空間裡就不太舒服了。
既然有這時間,汪小雨就在部落附近將成堆的黃泥放進了空間。
莫就帶著十幾個激活了血脈之力的人在空間裡建房子,另外一部分人則在部落附近砍了幾棵比較粗壯的樹,準備晾乾了按汪小雨說的做床板、箱子之類的東西。
畢竟空間裡只有一畝來地的大小,也就是六百多個平方,還要打算建十來個小房間供他們休息,人一多,東西也多,不收納一下就顯得雜亂無章了。
從汪小雨擁有這個空間至今,空間裡從來沒下過雨,所以屋頂什麼的是不需要的,需要的只是隔出人們的私人空間。
而且空間裡的溫度適宜,不冷不熱的,不需要燒暖氣,加上空間還有升級的可能,萬一升級時空間裡有人,汪小雨怕空間裡建房子用的磚頭石頭多了傷到人,乾脆就用最原始的建築方式,將土夯實,土牆隔開房間。
分配任務次日,女媧部落里沒有激活血脈之力的人將昨日莫等人撿回來的動物都殺了處理好,該醃的醃,該做當天食物的做當天食物。
汪小雨廚藝不精,但是吃貨的嘴是不可忽略的,看到分解出來的一塊塊新鮮的野豬肉和他們剛清理好的內臟腸腑,汪小雨立馬想到了臘肉和香腸!
於是汪小雨指揮幾人將野豬前腿肉都割下來,切成片放到陶缸里,將所剩不多的辣椒花椒搗成粉末和鹽一起放到裡面攪拌均勻碼味。
上下兩排同直徑的磨通過磨心和兩邊的磨盤配合,下排磨靜止,上排磨轉動,從而讓放到磨膛里的物料,比如小麥,豆子之類的食物,漸漸由粗變細,待物料從上下兩排磨槽的邊緣出來時,已經成了很微小的顆粒。
上面石磨邊緣還會鑿出一個孔,將制動的手柄木棍放入,但這些都不是什麼難事。
在這裡,石磨的製作難就難在這石磨的食材是堅硬的花崗岩,而他們的工具也都是石頭製作的,像鐵鑿子之類的東西完全沒有。
金屬的物什,目前都是從系統那裡得來的。
莫的“神器”小刀,還有鋤頭。
都不適合鑿石頭。
而汪小雨攤上的這位系統君,又擺明了讓汪小雨不能什麼都靠它,所以再難也得一點一點鑿出來。
而且因為這石磨並不大,只分成上下兩片,實際操作起來只能有兩個人,一人雕一片。
勇和大山當然要繼續,但是就算他們激活了血脈之力,一整天做這細緻又費力氣的活,效率也不高,因此莫又讓清泉和章加入他們的行列,兩人上午做石磨,兩人下午做石磨。
之前系統獎勵的蘑菇種植包,在汪小雨把有豹部落的人抓到空間之前取了出來,現在堆放在芭蕉的屋子裡,她負責天天噴水和將長大可以食用的蘑菇摘下來,或直接放到肉湯里煮了吃,或放到屋子裡地面上的竹匾上晾成干蘑菇,日後食用。
蘑菇種植不怎麼費勁,還能長時間生長,在芭蕉處不動,仍由她來照管便好。
但是生豆芽這個女媧部落人還沒嘗試過的事情,汪小雨得要示範一下才行。
可汪小雨自己也只是看她媽媽自己生過豆芽呢!
思來想去,無土豆芽她自己都覺得壓力山大,還是先來傳統一點的吧!
用和體溫差不多的溫度的水常換水,將黃豆和綠豆泡一整天,到了晚上的時候,在部落里找了兩隻破爛報廢的竹筐,各放了半筐子細細的河沙,拿到室內暖和靠近門口的地方,將黃豆和綠豆分別均勻灑到這兩個竹筐里,然後將水澆卻又不積水,竹筐上用芭蕉葉或月月草葉子覆蓋上,告訴大家,如果水份保持得好,就這樣不管它們,快則五六天,慢則七八天就可以吃豆芽了。
第347章 吃貨的本能
遮光後種出來的豆芽是黃白色的,如果不覆蓋遮光的月月草葉子或者芭蕉葉,種出來的豆芽也是可以吃的,只不過它的顏色偏綠,口感略硬。
女媧部落的人有跟著汪小雨種過黃豆的經驗,黃豆破土而出之後,那個豆芽形狀,她們都還有印象,只是不知道那也能吃,還以為只有結了黃豆之後才能吃。
生豆芽確實簡單,但是當汪小雨看到之前澆的水順著那竹筐流向她和莫的“床”,她就頭大了,木桶石桶什麼的如果拿來生豆芽一直占用著有些浪費。
趕緊將水擦乾,然後決定又用溫水泡一晚上豆子,第二天一邊實踐一邊教女媧部落的人生無土豆芽。
說簡單也簡單,就是將已經泡好的黃豆綠豆分別放到竹籃子底層鋪好,然後上面覆蓋一層比較吸水的月月草,此時的月月草有遮光的作用,但最重要的還是保持溫潤,讓被它覆蓋住的豆子快些發芽成長。
然後每天澆兩到三次水,保持月月草的濕潤即可。
因為不用土,比較輕,給月月草噴水濕潤的時候,籃子可以提到室外去將水瀝乾,不滴水了再拎回室內放著,倒也方便。汪小雨就是沒信心自己能這樣把豆芽發好。
豆芽一事當然不需要做整整兩天時間,雖然用了兩天時間,但真正用於豆芽這件事上的時間很少。
另外,汪小雨寒季要帶人出去,尋找媽媽和打獵,外出的時間較長,如果這樣大家還只是橫七豎八的睡在空間裡就不太舒服了。
既然有這時間,汪小雨就在部落附近將成堆的黃泥放進了空間。
莫就帶著十幾個激活了血脈之力的人在空間裡建房子,另外一部分人則在部落附近砍了幾棵比較粗壯的樹,準備晾乾了按汪小雨說的做床板、箱子之類的東西。
畢竟空間裡只有一畝來地的大小,也就是六百多個平方,還要打算建十來個小房間供他們休息,人一多,東西也多,不收納一下就顯得雜亂無章了。
從汪小雨擁有這個空間至今,空間裡從來沒下過雨,所以屋頂什麼的是不需要的,需要的只是隔出人們的私人空間。
而且空間裡的溫度適宜,不冷不熱的,不需要燒暖氣,加上空間還有升級的可能,萬一升級時空間裡有人,汪小雨怕空間裡建房子用的磚頭石頭多了傷到人,乾脆就用最原始的建築方式,將土夯實,土牆隔開房間。
分配任務次日,女媧部落里沒有激活血脈之力的人將昨日莫等人撿回來的動物都殺了處理好,該醃的醃,該做當天食物的做當天食物。
汪小雨廚藝不精,但是吃貨的嘴是不可忽略的,看到分解出來的一塊塊新鮮的野豬肉和他們剛清理好的內臟腸腑,汪小雨立馬想到了臘肉和香腸!
於是汪小雨指揮幾人將野豬前腿肉都割下來,切成片放到陶缸里,將所剩不多的辣椒花椒搗成粉末和鹽一起放到裡面攪拌均勻碼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