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中年管家重重一哼,卻是沒再說什麼。

  李郡守上下打量著鍾梁,見鍾梁看過來,才道:「梁兒,倭寇心思陰毒,你在那邊要多加小心,他們對你的懷疑可解除了?」

  鍾梁收起笑容,對著李郡守行了個跪拜禮,李郡守急忙扶他起來。

  鍾梁站起身,正色道:「義父,我收到了新的任務,目標是即將從京都前來大雍城的祝家兩位公子,若是刺殺成功,倭寇那邊將會將我調回他們的大本營。」

  李郡守皺眉:「他們怎麼消息那麼快?我這也才收到密信。」

  鍾梁冷笑:「整個雍朝都跟個篩子似的,只怕那兩兄弟還沒出京都,消息就被傳到倭寇那裡去了。」

  他說完,復又道:「義父,我身邊探子太多,還請您想個辦法,把祝家兩兄弟給忽悠到詔安縣去,那裡有裴宜那個小狐狸在,我想做什麼都十有八九成功不了。」

  李郡守挑眉:「你對他那麼有信心?」

  鍾梁摸了摸鼻子,但笑不語。

  「行了,這事交給我。」

  李郡守雙手背在身後,叮囑鍾梁:「能進倭寇大本營自然是好,但你也要注意自身安全,能拿到重要情報,日後也能向朝廷證明你的清白。」

  鍾梁唇角勾起一抹冷笑:「我清不清白無需向外人證明。

  李郡守一指管家:「這不就是現成的例子?」

  管家冷著臉,絲毫不為所動。

  鍾梁此行只為通知李郡守他的下一個任務,不能多留,與李郡守又說了幾句話,便再次從窗戶躍了出去。

  等人走遠,李郡守對管家道:「李琛,我知你因昃佑的事看鐘梁不順眼,但今後,那樣的話還是不要說了。」

  管家低聲應是,心裡卻明顯不服氣,仍不住為自己解釋道:「大人,我知道他來了的。」

  李郡守耐心地道:「梁兒功夫極好,他何嘗不知道你早就知道。他幼年受昃佑大恩,才得以在他那後娘手裡存活下來,昃佑去了邊關,他心裡其實比你更難受,不然也不會先斬後奏大膽接觸倭寇,想著滅掉倭寇立功換昃佑回來。」

  管家聞言終於理虧,哼了聲道:「大人,我知錯了。」

  第112章 糟透了的邊關

  大概就連鍾生自己都不知道,「昃佑」這個名字,居然與大雍城的李郡守會有關係。

  鍾生會從邊關回來,本就是因傷暫時得了一段頗久的假期,說是假期,倒不如說是他的上級出於不忍心,給了他一個光明正大退出戰場的機會。

  只要鍾生不主動再回邊關,他的上司就會以鍾生傷重致殘的名義,直接將鍾生的名字從邊關將士的記錄里劃掉。

  一個小孩兒,以命相拼了十年,好不容易從鬼門關逃出來,他的上級也希望這個幸運的年輕人能與家人團聚,不用死在戰場上。

  而鍾生的上級,叫李昃佑,是邊關一個小將領。

  據說李昃佑是家道中落,又被死對頭抓到把要命把柄,家裡填進去大半家業,才救下他一命,換來他被發配邊關將功抵罪。

  李昃佑從不與人說起自己的過往,他就像一匹孤狼,永遠衝鋒在前,永遠不會倒下。

  原鐘生死亡的那場戰役,正是李昃佑帶領的。

  當時,邊關官職最高的元帥誤中埋伏,被敵軍困在了一處險地,李昃佑奉命救援,所有人都抱著必死的決心。

  事實也是如此,李昃佑帶著三千死士去,只帶回了鍾生一個人。

  李昃佑同樣身受重傷,被好些個將士默契地以身為盾,壓在最底下,才險險撿回了一條命。

  他能幫鍾生離開,卻無法抵抗聖命,赦免的聖旨沒來之前,他死也得死在邊關。

  邊關不止有李昃佑這等為國為民慨然赴死猶覺光榮的人,更多的,是得過且過,守得一日是一日的人,是當著高高在上的邊關土皇帝,一邊壓迫百姓,一邊與敵國暗通曲款的大小將領。

  元帥老了,壯年空有一腔雄心志,也在一年又一年的邊關風沙摧殘下,成了垂垂老矣的老狼,眼睜睜看著曾固若金湯的邊關駐軍變成一窩老鼠屎,勉強用自己的餘威護著鍋裡面的幾粒好米。

  在貪腐的洪流下,個人的力量被削弱到了極致,邊關還有無數身有牽掛逃脫不了戰場,只能咬牙死守的將士。

  這些人如李昃佑那般,他們遲早會死,是被己方出賣死在戰場上,還是死於同僚誣陷,都沒有太大差別。

  鍾生最初的想法,是先回到詔安縣鍾家村,若家人好相處,他自會在亂世里護著他們,若不好相處,那他就將原主的所有遺物交出去,了卻這段因果。

  倒是沒想到後續會完全出乎他意料。

  夏日的深夜,鍾生想起了原身所經歷的種種,起因則是一則宣告天下的聖旨。

  當朝六皇子於先皇后祭日縱酒歡笑,不孝不仁,陛下震怒,命三皇子即刻前往邊關,協助老元帥趕走外敵,限期十年,若到期仍未做到,將廢除六皇子皇室之名,貶為庶人。

  百姓們看熱鬧之餘,感慨皇帝老子也拿忤逆不孝子沒辦法,只能讓人滾得遠遠的省得刺眼,鍾生卻猜測,這或許是皇家演的一場戲。

  六皇子乃是先皇后親妹,也是如今的現皇后被封后所生的第一個孩子。

  現皇后入宮二十多年,總共也就生了一兒一女,女兒多年前嫁給了皇帝心腹祝由的長子,六皇子今年十七歲,正是該與京中貴女議親,擴大自己勢力與人脈的時候。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