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頁
此話一出,喬行簡當即轉過頭,朝白首烏望去。兇手更換了蠟燭,造成劉鵲的影子從窗戶上消失,而影子消失,正是在白首烏離開之後的事。高良姜腦筋轉得快,也向白首烏看去,其他人也相繼明白過來,紛紛望向白首烏。白首烏會過意來,原本輕鬆的神色一下子繃緊,道:「不是我,不是我……」
「兇手不是白大夫。」宋慈的聲音忽然響起。
所有人轉過頭來望著宋慈,只聽他道:「第二天發現劉鵲死亡時,書房的門是從裡面閂上的,兇手用細麻繩閂門的法子,此前我已經解釋過了。兇手當晚離開書房時,曾拉扯細麻繩,從房外將門閂上。倘若白大夫是兇手,那他用細麻繩閂門的一幕,必然被大堂里分揀藥材的三個藥童瞧見。」說著問三個藥童道,「你們三人有瞧見過嗎?」
黃楊皮應道:「小人記得白大夫從書房裡出來後,直接便走了,沒見他拉扯過什麼細麻繩。」遠志也說沒有,當歸則是回以搖頭。
「既然白大夫沒有這樣的舉動,那白大夫便不是兇手。」宋慈道,「兇手應該是在白大夫之後進過書房的人。」
眾人聽得驚訝。喬行簡道:「可三個藥童證實,在白首烏之後,再沒有任何人進入過書房。」
宋慈卻道:「倘若有人進過書房,是三個藥童故意說假話,隱瞞不報呢?」
此話一出,一道道目光向三個藥童看去。黃楊皮一下子急了,道:「宋大人,小人可沒說過假話,那晚白大夫走後,當真沒人再進過書房了。」遠志和當歸也跟著搖頭,以示自己沒有說假話。
宋慈面無表情地看了三個藥童一眼,道:「有沒有說假話,一會兒便知。」他的目光回到書案上,「兇手更換了蠟燭,讓蠟燭自行燃盡熄滅,可點過蠟燭的人都知道,就算蠟燭燃盡熄滅,總會殘留一些蠟油,在燃燭之處慢慢乾結。這樣一來,兇手便需回到書房,將這乾結的蠟油剔除,以免留下破綻。高大夫,當日發現劉鵲死亡時,你是第一個進入書房的人,請問你進入書房時,可有在這書案上看到過殘留的蠟油?」
高良姜回憶當日所見,書案上有燭台、食盒和筆墨紙硯等物,並沒有看見過殘蠟,搖頭道:「沒有。」
「書案上沒有殘蠟,可見兇手也知道劉鵲死在書案前,書案這地方太過顯眼,沒有將蠟燭放在這上面。」宋慈道,「但兇手也不會傻到將蠟燭放在遠離書案的地方,否則從窗戶外一眼便能看出燭火的位置不對。兇手選擇的點燭之處,應該就在書案的附近,但又是一處很不起眼的地方。」他伸手指著書案外側,那裡擺放著一個面盆架,離書案有三四尺的距離,「在這個面盆架上,有些許細微的刮痕,兇手便是把蠟燭放在了此處,那些細微的刮痕,應該是兇手事後剔除殘蠟時不小心留下的痕跡。案發之後,劉太丞家眾人相繼趕來了書房,高大夫,你可還記得誰接近過這個面盆架?」
高良姜回想當時發現劉鵲死亡時的場景,猛地轉過頭去,盯住了遠志。當日他衝進書房後,遠志端著一盆洗臉水,緊跟著他進入了書房,將洗臉水放在了面盆架上。「遠志,」他吃驚道,「是你?」
遠志連連擺手,道:「不是我……」
「不只是遠志,」宋慈目光一轉,看向當歸,「還有當歸。劉鵲是被你們二人聯手殺害的!」
當歸臉色一沉,回以搖頭。
宋慈說道:「劉鵲死的那晚,你們二人和黃楊皮都鬧起了肚子,但黃楊皮後半夜睡下後便有所好轉,你們二人卻直到第二天一早才稍有好轉,為何?因為當晚你們二人根本沒有鬧過肚子,真正鬧肚子的只有黃楊皮一人,是你們二人給他下了瀉藥,好讓他不斷地跑茅房,讓你們二人有進入書房動手的機會。當晚白大夫離開書房後,黃楊皮緊跟著便去了茅房,還因為茅房被石管家占著,耽擱了不少時間。你們二人便是在那時動的手,進入書房,用銀針刺死劉鵲,再另點蠟燭,閂上房門,繼續在大堂里分揀藥材,裝作什麼都沒發生過。等到黃楊皮再回來,見書房裡亮著燭火,自然不會想到劉鵲已死,他便在不知不覺中成了你們二人的證人,他見證了燭火在子時左右熄滅,見證了你們二人回房休息,見證了你們二人從沒去過書房。你們二人當時是假裝的鬧肚子,但為了不露出破綻,畢竟醫館裡的幾位大夫都是懂醫術的,說不定能看出你們二人鬧肚子是假裝的,於是你們二人也服用了瀉藥,只不過是在殺死劉鵲後才服用的,因此症狀比黃楊皮來得晚,好得也就比黃楊皮遲。黃楊皮後半夜便有所好轉,你們二人卻是直到第二天一早,還是臉色蒼白,看起來虛脫無力。」
「好啊,原來兇手……兇手是你們兩個!」黃楊皮又驚又怒,原本站在遠志和當歸身邊的他,一連退開了好幾步。
遠志緊挨著當歸,見所有人都投來或驚訝或怨毒的目光,左手捏著衣角,搖頭道:「宋大人,我和當歸原本流落街頭,幸被太丞收留做了藥童,才能有衣有食,過上安穩日子。太丞去世後,先生成為家主,他沒趕我們二人走,仍留我們二人做藥童,我們二人感激還來不及,又怎會去害他?」
「劉太丞家有一婢女,名叫紫草。」宋慈說道,「去年正月十二,紫草被發現吊死在後院,一種說法是她煎藥時拿錯了藥,險些害得病人喪命,劉鵲因此將她趕出家門,賣給祁老二為妻,她不願嫁給祁老二,選擇了自盡;另一種說法是紫草與劉鵲有染,居老夫人於是將她賤賣給祁老二為妻,她不甘願才選擇了上吊。不管哪種說法,紫草都是死於上吊自盡。可我去泥溪村查驗了她的屍骨,發現她
「兇手不是白大夫。」宋慈的聲音忽然響起。
所有人轉過頭來望著宋慈,只聽他道:「第二天發現劉鵲死亡時,書房的門是從裡面閂上的,兇手用細麻繩閂門的法子,此前我已經解釋過了。兇手當晚離開書房時,曾拉扯細麻繩,從房外將門閂上。倘若白大夫是兇手,那他用細麻繩閂門的一幕,必然被大堂里分揀藥材的三個藥童瞧見。」說著問三個藥童道,「你們三人有瞧見過嗎?」
黃楊皮應道:「小人記得白大夫從書房裡出來後,直接便走了,沒見他拉扯過什麼細麻繩。」遠志也說沒有,當歸則是回以搖頭。
「既然白大夫沒有這樣的舉動,那白大夫便不是兇手。」宋慈道,「兇手應該是在白大夫之後進過書房的人。」
眾人聽得驚訝。喬行簡道:「可三個藥童證實,在白首烏之後,再沒有任何人進入過書房。」
宋慈卻道:「倘若有人進過書房,是三個藥童故意說假話,隱瞞不報呢?」
此話一出,一道道目光向三個藥童看去。黃楊皮一下子急了,道:「宋大人,小人可沒說過假話,那晚白大夫走後,當真沒人再進過書房了。」遠志和當歸也跟著搖頭,以示自己沒有說假話。
宋慈面無表情地看了三個藥童一眼,道:「有沒有說假話,一會兒便知。」他的目光回到書案上,「兇手更換了蠟燭,讓蠟燭自行燃盡熄滅,可點過蠟燭的人都知道,就算蠟燭燃盡熄滅,總會殘留一些蠟油,在燃燭之處慢慢乾結。這樣一來,兇手便需回到書房,將這乾結的蠟油剔除,以免留下破綻。高大夫,當日發現劉鵲死亡時,你是第一個進入書房的人,請問你進入書房時,可有在這書案上看到過殘留的蠟油?」
高良姜回憶當日所見,書案上有燭台、食盒和筆墨紙硯等物,並沒有看見過殘蠟,搖頭道:「沒有。」
「書案上沒有殘蠟,可見兇手也知道劉鵲死在書案前,書案這地方太過顯眼,沒有將蠟燭放在這上面。」宋慈道,「但兇手也不會傻到將蠟燭放在遠離書案的地方,否則從窗戶外一眼便能看出燭火的位置不對。兇手選擇的點燭之處,應該就在書案的附近,但又是一處很不起眼的地方。」他伸手指著書案外側,那裡擺放著一個面盆架,離書案有三四尺的距離,「在這個面盆架上,有些許細微的刮痕,兇手便是把蠟燭放在了此處,那些細微的刮痕,應該是兇手事後剔除殘蠟時不小心留下的痕跡。案發之後,劉太丞家眾人相繼趕來了書房,高大夫,你可還記得誰接近過這個面盆架?」
高良姜回想當時發現劉鵲死亡時的場景,猛地轉過頭去,盯住了遠志。當日他衝進書房後,遠志端著一盆洗臉水,緊跟著他進入了書房,將洗臉水放在了面盆架上。「遠志,」他吃驚道,「是你?」
遠志連連擺手,道:「不是我……」
「不只是遠志,」宋慈目光一轉,看向當歸,「還有當歸。劉鵲是被你們二人聯手殺害的!」
當歸臉色一沉,回以搖頭。
宋慈說道:「劉鵲死的那晚,你們二人和黃楊皮都鬧起了肚子,但黃楊皮後半夜睡下後便有所好轉,你們二人卻直到第二天一早才稍有好轉,為何?因為當晚你們二人根本沒有鬧過肚子,真正鬧肚子的只有黃楊皮一人,是你們二人給他下了瀉藥,好讓他不斷地跑茅房,讓你們二人有進入書房動手的機會。當晚白大夫離開書房後,黃楊皮緊跟著便去了茅房,還因為茅房被石管家占著,耽擱了不少時間。你們二人便是在那時動的手,進入書房,用銀針刺死劉鵲,再另點蠟燭,閂上房門,繼續在大堂里分揀藥材,裝作什麼都沒發生過。等到黃楊皮再回來,見書房裡亮著燭火,自然不會想到劉鵲已死,他便在不知不覺中成了你們二人的證人,他見證了燭火在子時左右熄滅,見證了你們二人回房休息,見證了你們二人從沒去過書房。你們二人當時是假裝的鬧肚子,但為了不露出破綻,畢竟醫館裡的幾位大夫都是懂醫術的,說不定能看出你們二人鬧肚子是假裝的,於是你們二人也服用了瀉藥,只不過是在殺死劉鵲後才服用的,因此症狀比黃楊皮來得晚,好得也就比黃楊皮遲。黃楊皮後半夜便有所好轉,你們二人卻是直到第二天一早,還是臉色蒼白,看起來虛脫無力。」
「好啊,原來兇手……兇手是你們兩個!」黃楊皮又驚又怒,原本站在遠志和當歸身邊的他,一連退開了好幾步。
遠志緊挨著當歸,見所有人都投來或驚訝或怨毒的目光,左手捏著衣角,搖頭道:「宋大人,我和當歸原本流落街頭,幸被太丞收留做了藥童,才能有衣有食,過上安穩日子。太丞去世後,先生成為家主,他沒趕我們二人走,仍留我們二人做藥童,我們二人感激還來不及,又怎會去害他?」
「劉太丞家有一婢女,名叫紫草。」宋慈說道,「去年正月十二,紫草被發現吊死在後院,一種說法是她煎藥時拿錯了藥,險些害得病人喪命,劉鵲因此將她趕出家門,賣給祁老二為妻,她不願嫁給祁老二,選擇了自盡;另一種說法是紫草與劉鵲有染,居老夫人於是將她賤賣給祁老二為妻,她不甘願才選擇了上吊。不管哪種說法,紫草都是死於上吊自盡。可我去泥溪村查驗了她的屍骨,發現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