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他們大多數都是鄉下人,看不來字的筋骨。

  但寫的看不看得懂,寫的大不大氣,還是有自己的判斷。

  蘇棪棪寫完後,蘇大伯收好,準備後面找人去做。

  中午,蘇棪棪和蘇爸蘇媽吃了一頓家鄉的特色宴席。

  席桌上,很多人過來給蘇爸蘇媽敬酒。

  蘇爸還是秉承【開車不喝酒】的原則,拒絕了大家的敬酒好意。

  倒是蘇媽,高興之餘喝了兩杯。

  現在誰都羨慕,她能生出這麼個光宗耀祖的好女兒。

  蘇棪棪在宴席上,還遇到幾個小女孩。

  小女孩們睜著和她一般無二的杏眼,眼神亮亮的看著她。

  還有幾個,膽子大的過來摸摸她的手。

  蘇棪棪失笑,恐怕從今天開始,這些小女孩的心裡,也會種下一顆努力的種子。

  等待來日,生根發芽,長成新的蒼天大樹。

  第50章

  去哈佛大學讀博士這件事,對於蘇棪棪來說,是順理成章。

  可惜,對於王楓來說,卻有點艱難。

  他的學業成績也算是優秀,但遠遠達不到蘇棪棪那樣的水平。

  學科不同,發論文,做科研的難度也不相同。

  他在自己的努力下,碩士期間也有了幾篇sci。

  但比起蘇棪棪來說,數量上差的很遠。

  計算機系的博導比較少,博士生的名額也有限。

  更不要說和哈佛大學的聯合培養項目了。

  這個是要頂級大佬,才能享受到的殊榮。

  但既然他答應了蘇棪棪,他要一直陪著她,那麼,他就一定要去哈佛。

  他自己想了2個辦法,一是自己申請哈佛的博士項目;還有一個就是申請+投資。

  第二個辦法也是王家常用的辦法。

  左右王家有錢,給哈佛大學捐個樓,捐個圖書館都不算什麼。

  王楓把自己的想法,和華清大學的碩士導師溝通了一下。

  他的導師,倒是非常支持他,繼續追尋學術理想。

  不過,反正都要捐錢,不如直接捐給自己的國家,自己的母校。

  華清大學非常重視王家投資、捐贈這件事情。

  在王爸的運作下,華清大學多了一棟新的實驗樓,而王楓拿到了計算機系唯一的一個聯合培養的博士名額。

  其他同學也沒有什麼怨言。

  畢竟王楓的論文,雖然比不上蘇棪棪的數量多,但質量都是槓槓的。

  無論是成績,還是科研能力,項目經驗,早就超出他同一屆的同學了。

  加上還有鈔能力的加持,他拿下這個名額,大家都心服口服。

  不服?

  看看論文數量?

  看看你的鈔能力?

  除了捐贈了一棟樓,王家還為華清大學額外捐贈了3個億,作為學生的獎學金。

  許多學生聽到這個消息,更是咋舌於王家的大手筆。

  家境不太好的學生,更是感激王家的慷慨。

  這下王家是面子也有了,里子也有了。

  9月,蘇棪棪和王楓一起去往哈佛大學。

  和華清大學不同,哈佛大學沒有老生來迎接新生的流程。

  都是博士了,大家也沒有那麼多的時間。

  蘇棪棪和王楓,自己找到自己的宿舍,安頓好一切東西,然後才開始出門,熟悉校園。

  對於整個世界和國際教育來說,哈佛大學都算是頂尖的平台。

  在這裡,蘇棪棪感受到的,是多民族,全人類的一種融合、團結、包容、合作的精神。

  你可以看到黑人和白人,談笑風生,毫無芥蒂。

  也可以看到不同膚色,不同國家的老師們,在一起互相討論。

  更可以看到很多學生,舉行了一些演說和反對戰爭的遊行。

  米國是真的有點亂,但也許正是這種亂,有了文化融合的效果。

  蘇棪棪決心要好好學習,把這裡學到的一切東西,都帶回華國去。

  自己的國家有著幾千年燦爛悠久的文明,只要多給一些時間,多投入一些精力,多來一些人才。

  假以時日,這頭沉睡的亞洲雄獅,會再次震驚整個世界。

  出了國,蘇棪棪的愛國之心反而更加強烈。

  畢竟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在米國的種種不方便,都變成兩人思念家鄉的契機。

  為了照顧自己的味蕾,蘇棪棪和王楓在校外租了個房子,用於做飯。

  兩人都是華國胃,吃不慣哈佛大學的食堂。

  王楓本來不挑嘴,但在索爾馬場那麼久,口味也養的有些刁鑽了。

  蘇棪棪剛好又有美食廚藝技能的buff,乾脆就自己做飯。

  頓頓飯,兩人都吃的眉開眼笑。

  感情也越發緊密了。

  在哈佛大學的第一個月,兩人是痛並快樂著的。

  痛苦的是學業。

  哈佛大學的老師教授們,都是全英文授課。

  老師教授們,來自全世界不同的地區,英文的發音帶有了各種地域色彩,不容易聽懂。

  這就導致許多留學生,聽課的時候仿佛在坐飛機,聽天書。

  哪怕是蘇棪棪這樣,長年累月聽播客的人,第一個月里,也有半個月的時間,感覺自己上課雲裡霧裡的。

  為了解決這個聽課的問題,蘇棪棪和王楓兩人,給自己買了錄音筆和同聲傳譯的機器。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