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8頁
反正兒子也生了,未來的退路也有。只要不惹怒郭敞,有那麼一點兒情分在,郭敞這一朝她日子總有得過。至於郭敞以後,以這年月的說法,她就是老來靠兒子,說不得出宮做老王妃,還能更舒服自在呢。
「你卻是比我想的還冷情些...」蘇妙真輕輕搖頭。而說是這樣說,看她樣子也不像是很意外。
一旁陸美人大約是覺得這氛圍不對勁,笑著tຊ接過話頭道:「怎麼就這樣說了?什麼叫做封無可封?你才到哪裡,就封無可封了?」
其實從大面上看,還真就是字面意思上的封無可封。如今素娥已經是嬪位上的順儀了,她之上無非就是正一品的妃和超品的皇后。皇后基本沒可能的,張皇后雖然不出色,但她是世家之女,出身高貴,做皇后以來也沒什麼錯處,怎麼取而代之?
要麼郭敞是個不在乎那些條條框框的,就拿正宮皇后也如玩物一般,說替換也就替換了。然而,郭敞不是那樣人,他一直很看重皇后。即使張皇后不如前頭那位康皇后叫他滿意,他也給了張皇后基本的體面。
要麼就得是素娥使勁兒了,就如同歷史上記載過的那些寵妃一樣,多在皇帝耳邊吹風,再加上一些別的手段,說不得就成了——替代皇后或許不成,但替代四妃中的一個還是有操作餘地的。
倒不是說郭敞就會隨便擼掉四妃,只不過若素娥精通挑撥離間,叫郭敞先厭棄哪一個也不是不可能。說起來,當初郭敞不就厭棄了尚淑妃了嗎?雖然那是尚淑妃自己自毀長城,最後讓曹淑妃得了妃位,但這就是個很好的例子,說明了事情有可行性。
然而,素娥不是那樣的人,一切也就休了。大約只有一種可能素娥能再往上封了——她上頭一後四妃有人意外去世,又或者像當初的尚淑妃一般情境。
「我知道順儀的意思,不過這是順儀你想得太難了。」陸美人神秘地挑了挑眉:「官家還真有借著獻藕煤的功勞,給你封妃的意思,如今正試探著前朝口風。所以我才說你消息閉塞,連這樣的大事也一點兒也不知情。」
「即使官家未有大張旗鼓,可這真真是你的大事啊!」
「可是......」素娥還是不能理解,不是不能理解郭敞想給她封妃。以郭敞對她的寵愛,還有當下那種說不清道不明、剪不斷理還亂的執著,不封妃固然沒什麼可說的。可真要是想到封妃一道上了。也沒甚可驚訝的。
她不能理解的是,皇后尚在、四妃無錯,郭敞不是亂來的皇帝(雖然戀愛腦了),她怎麼封妃?拿頭封妃嗎?
陸美人笑著搖搖頭,一開始還不肯說。她不說,素娥也不問,實在沒有后妃遇到這種事的坐立不安。要知道,即使是蘇妙真這樣的清高人,這種時候也不可能完全不在意——她是清高,又不是超脫人世了。
素娥其實也未超脫,只不過這些年下來,她依舊未對這個世界有歸屬感...表面看著就超脫了。
最後還是陸美人自己忍不住,還是說了。只聽她嘆口氣道:「到底是你呢,這樣的事兒也這般有靜氣、坐得住,換做別人,不知道該如何形於色了——我實在與你說了吧,這事兒說起來也簡單。」
「後宮封妃之事,看著是條條框框,大家都是照著祖上制度做事,官家也難得自由。你瞧,每年封正經妃嬪是有數就是一條,哪一年前頭封了,下半年就不好再封,哪怕官家喜歡也不行。」
「可是,條條框框中總有例外,前朝的相公們不也防備著官家『任性』,偶爾例外都是有預備的?」
「祖宗制度是只有四妃,可這樣的事誰說就釘死了?我實在與你說了吧,官家是打著四妃之外再加一妃的主意呢!」
第167章 宮廷歲月167
郭敞的確有給素娥封妃的念頭。
至於說眼下四妃乃是祖制, 不好更改——這話是沒錯,卻有一條,天底下都是人定的規矩, 而不是規矩定死了人, 至少對有足夠權力的人是這樣。自古以來壞了規矩的皇帝還少嗎?說到底, 都是『權力的小小任性』而已, 大家甚至某種程度上習慣了。
當然,這不是說改規矩這件事是容易的,作為封建社會規矩的最大得益者,有腦子的皇帝一般也不會自己壞規矩。除非是原本的規矩已經侵害到自身利益了, 不然費那麼大事和其他人勾心鬥角, 實在無必要。
不過偶爾也會有例外, 譬如郭敞此時想要在妃位上再增加一名的想法...原本他顯然是無所謂四妃的, 增加一妃對他也談不到實際利益。但這種事偏偏又是朝臣特別願意較真的——這無關朝廷, 完全就是皇帝的『家事』,說起來就是單純的『私心』了。
這對於朝野來說, 就很容易上升到道德問題,皇帝是不是有沉溺於女色的情況?是不是聽信婦人之言, 就要更改祖制?更改祖制其實不是大問題, 只不過多數時候大家不會擺到明面上說, 而擺到明面上說的, 其實就是大家反對的。
「你瞧瞧,朕就說此事有的是官司要打,這才放出些許風聲,就有流言紛擾了。」郭敞聽了內宦匯報最近一些後宮風聲, 就對一旁的王志通說道。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你卻是比我想的還冷情些...」蘇妙真輕輕搖頭。而說是這樣說,看她樣子也不像是很意外。
一旁陸美人大約是覺得這氛圍不對勁,笑著tຊ接過話頭道:「怎麼就這樣說了?什麼叫做封無可封?你才到哪裡,就封無可封了?」
其實從大面上看,還真就是字面意思上的封無可封。如今素娥已經是嬪位上的順儀了,她之上無非就是正一品的妃和超品的皇后。皇后基本沒可能的,張皇后雖然不出色,但她是世家之女,出身高貴,做皇后以來也沒什麼錯處,怎麼取而代之?
要麼郭敞是個不在乎那些條條框框的,就拿正宮皇后也如玩物一般,說替換也就替換了。然而,郭敞不是那樣人,他一直很看重皇后。即使張皇后不如前頭那位康皇后叫他滿意,他也給了張皇后基本的體面。
要麼就得是素娥使勁兒了,就如同歷史上記載過的那些寵妃一樣,多在皇帝耳邊吹風,再加上一些別的手段,說不得就成了——替代皇后或許不成,但替代四妃中的一個還是有操作餘地的。
倒不是說郭敞就會隨便擼掉四妃,只不過若素娥精通挑撥離間,叫郭敞先厭棄哪一個也不是不可能。說起來,當初郭敞不就厭棄了尚淑妃了嗎?雖然那是尚淑妃自己自毀長城,最後讓曹淑妃得了妃位,但這就是個很好的例子,說明了事情有可行性。
然而,素娥不是那樣的人,一切也就休了。大約只有一種可能素娥能再往上封了——她上頭一後四妃有人意外去世,又或者像當初的尚淑妃一般情境。
「我知道順儀的意思,不過這是順儀你想得太難了。」陸美人神秘地挑了挑眉:「官家還真有借著獻藕煤的功勞,給你封妃的意思,如今正試探著前朝口風。所以我才說你消息閉塞,連這樣的大事也一點兒也不知情。」
「即使官家未有大張旗鼓,可這真真是你的大事啊!」
「可是......」素娥還是不能理解,不是不能理解郭敞想給她封妃。以郭敞對她的寵愛,還有當下那種說不清道不明、剪不斷理還亂的執著,不封妃固然沒什麼可說的。可真要是想到封妃一道上了。也沒甚可驚訝的。
她不能理解的是,皇后尚在、四妃無錯,郭敞不是亂來的皇帝(雖然戀愛腦了),她怎麼封妃?拿頭封妃嗎?
陸美人笑著搖搖頭,一開始還不肯說。她不說,素娥也不問,實在沒有后妃遇到這種事的坐立不安。要知道,即使是蘇妙真這樣的清高人,這種時候也不可能完全不在意——她是清高,又不是超脫人世了。
素娥其實也未超脫,只不過這些年下來,她依舊未對這個世界有歸屬感...表面看著就超脫了。
最後還是陸美人自己忍不住,還是說了。只聽她嘆口氣道:「到底是你呢,這樣的事兒也這般有靜氣、坐得住,換做別人,不知道該如何形於色了——我實在與你說了吧,這事兒說起來也簡單。」
「後宮封妃之事,看著是條條框框,大家都是照著祖上制度做事,官家也難得自由。你瞧,每年封正經妃嬪是有數就是一條,哪一年前頭封了,下半年就不好再封,哪怕官家喜歡也不行。」
「可是,條條框框中總有例外,前朝的相公們不也防備著官家『任性』,偶爾例外都是有預備的?」
「祖宗制度是只有四妃,可這樣的事誰說就釘死了?我實在與你說了吧,官家是打著四妃之外再加一妃的主意呢!」
第167章 宮廷歲月167
郭敞的確有給素娥封妃的念頭。
至於說眼下四妃乃是祖制, 不好更改——這話是沒錯,卻有一條,天底下都是人定的規矩, 而不是規矩定死了人, 至少對有足夠權力的人是這樣。自古以來壞了規矩的皇帝還少嗎?說到底, 都是『權力的小小任性』而已, 大家甚至某種程度上習慣了。
當然,這不是說改規矩這件事是容易的,作為封建社會規矩的最大得益者,有腦子的皇帝一般也不會自己壞規矩。除非是原本的規矩已經侵害到自身利益了, 不然費那麼大事和其他人勾心鬥角, 實在無必要。
不過偶爾也會有例外, 譬如郭敞此時想要在妃位上再增加一名的想法...原本他顯然是無所謂四妃的, 增加一妃對他也談不到實際利益。但這種事偏偏又是朝臣特別願意較真的——這無關朝廷, 完全就是皇帝的『家事』,說起來就是單純的『私心』了。
這對於朝野來說, 就很容易上升到道德問題,皇帝是不是有沉溺於女色的情況?是不是聽信婦人之言, 就要更改祖制?更改祖制其實不是大問題, 只不過多數時候大家不會擺到明面上說, 而擺到明面上說的, 其實就是大家反對的。
「你瞧瞧,朕就說此事有的是官司要打,這才放出些許風聲,就有流言紛擾了。」郭敞聽了內宦匯報最近一些後宮風聲, 就對一旁的王志通說道。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