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5頁
這三位皇子, 連立皇太孫的大典都沒有讓參加, 詔書頒布後沒出三日, 就被慶宇帝勒令啟程了。
昭慧郡主正在焦頭爛額的一面讓侍女收拾東西, 一面給夏川萂和衛簡容兩個寫帖子告別的時候,四皇子府收到了第二份聖旨, 是賜婚昭慧郡主與永安侯府世子的。
昭慧郡主接下聖旨,然後奇怪的問傳聖旨的禮官,問道:「據本郡主所知, 永安侯府還沒有世子吧?」
禮官笑眯眯, 道:「恭喜郡主,誰是您的郡馬,誰就是世子, 賜婚和立世子的詔書已經一同送往永安侯府了。」
昭慧郡主聽了,有些不敢相信的喃喃道:「皇祖父這麼疼我的嗎?」她活了這麼大,除了在襁褓中賜封郡主那一回,皇祖父對她也沒什麼特別的?
她連進宮都不經常,更別提和慶宇帝培養祖孫感情了,說是一年只能在萬聖節和新年大宴上見上一次也不為過。
這又是賜婚又是封世子的, 這個——
她有些惶恐啊。
「阿姐,阿姐,我跟你一起留在京都好不好?求你了阿姐......」
昭慧郡主醒過神來, 看著眼前一二三四五個弟弟妹妹, 有些茫然問道:「你是本郡主哪個妹妹來著?」
「......」
「算了,你們平時都躲著我走, 現在又巴巴的黏上來,我知道你是誰啊?你叫我一聲阿姐我就得當你是妹妹嗎?你生母是哪個?讓她去找父王說去吧。」說罷,昭慧郡主不再理她們,回了自己院子,趕緊讓給她收拾行李的侍女嬤嬤們停下來。
賜婚聖旨這個時候來,就是不要她離京的意思,既然不用離京去封地了,行李也就不用收拾了,先給她找兩件新衣裳,她要穿著進宮謝恩。
想太多沒用,進宮去問問不就知道了?
宮裡熱熱鬧鬧的,整個宮廷都在為立皇太孫大典做準備,昭慧郡主一路來到皇后的長樂宮,竟然靜悄悄的,與外面的熱鬧完全是兩種氛圍。
昭慧郡主慢下腳步,心下疑惑,皇后是權應蕭的嫡親祖母,他被封為皇太孫了,皇后這裡應該是最熱鬧的才是,怎麼現在反而靜的過頭呢?
昭慧郡主吩咐跟她進宮的侍女,道:「你去跟守門的宮女說一聲,若是皇祖母不方便......」
「誰在外頭?」是皇后身邊的老嬤嬤。
昭慧郡主微微一禮,笑道:「嬤嬤,是昭慧,來給皇祖母謝恩的。」
老嬤嬤笑眯了眼睛,道:「原來是昭慧郡主,您稍等,老奴去稟報陛下。」
昭慧郡主只好在院子裡站定,等待皇后召見。
等了約莫半刻鐘的功夫,昭慧郡主被召進內殿去了。
昭慧郡主進入內殿,不僅皇后在,許王妃也在,而且,看許王妃形容,好似才哭過一般。
昭慧郡主不敢亂看更不敢亂猜,只打疊起得體的笑容來給皇后跪拜:「給皇祖母請安,給皇嫂請安。」
皇后對昭慧郡主笑眯眯招手,讓她過去,拉著她的手笑道:「可是接到聖旨了?」
昭慧郡主撫著胸口略略驚喜道:「才接到的聖旨,可是嚇了孫女兒一大跳,我行李都收拾了一半了,突然就知道不用走了,怪突然的。」
皇后拍了拍的手,半解釋道:「是你皇兄給陛下提了一嘴,說你已經到了年紀了,以後婚事還是要落在這京城裡,去封地待不了幾天就得回來,沒得來回折騰,乾脆給你指一門婚事,就不走了。」
昭慧郡主這才恍然,原來是權應蕭替她做的打算。
昭慧郡主忙給許王妃行禮道謝道:「多謝皇兄皇嫂替我打算,昭慧感激不盡。」
昭慧郡主對於能嫁給誰無所謂,她雖然話本子野史故事看得多聽的多,但實際上她被關在王府中,見過的人很少,青年才俊更少,所有的憧憬都來自自己從話本子裡的想象,但昭慧郡主很清醒,想象是想象,現實是現實,兩者在她這裡就是兩個平行不相交的直線。
所以,她對自己以後的夫君會是什麼樣的,還沒有什麼概念。
但權應蕭是她的堂兄,現在又要被立為皇太孫了,很快就是皇帝,為了面子著想,那個永安侯世子,應該差不了。
她是郡主,大不了找給她賜婚的皇太孫兄長哭一哭,各過各的唄,她現在結交了新朋友,尚且新鮮著呢。
這門婚事對她來說,利大於弊,她是應該要好好感謝的。
許王妃忙將昭慧郡主扶起,打起精神笑道:「皇太孫這兩日可是將京城各家年齡相當、才貌雙全、人品高潔、他又看的順眼的青年才俊給過了個遍,這才選了永安侯世子,妹妹好福氣。」
昭慧郡主也恭維道:「皇嫂才是好福氣,在皇嫂面前,昭慧不敢稱福氣......」
昭慧郡主這話很討巧,但許王妃聽了,臉上笑容淡了一瞬,繼而又重新笑道:「你說的對,我的福氣啊,誰都比不過。」
昭慧郡主更不敢說話了。
皇后道:「你還要去跟陛下謝恩,我這裡就不留你了。」
昭慧郡主忙告退。
臨出門的時候,她聽到身後皇后跟許王妃道:「你也知道,你的福氣在後頭,以後應蕭妃嬪無數,又有哪個能越得過你去......」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昭慧郡主正在焦頭爛額的一面讓侍女收拾東西, 一面給夏川萂和衛簡容兩個寫帖子告別的時候,四皇子府收到了第二份聖旨, 是賜婚昭慧郡主與永安侯府世子的。
昭慧郡主接下聖旨,然後奇怪的問傳聖旨的禮官,問道:「據本郡主所知, 永安侯府還沒有世子吧?」
禮官笑眯眯, 道:「恭喜郡主,誰是您的郡馬,誰就是世子, 賜婚和立世子的詔書已經一同送往永安侯府了。」
昭慧郡主聽了,有些不敢相信的喃喃道:「皇祖父這麼疼我的嗎?」她活了這麼大,除了在襁褓中賜封郡主那一回,皇祖父對她也沒什麼特別的?
她連進宮都不經常,更別提和慶宇帝培養祖孫感情了,說是一年只能在萬聖節和新年大宴上見上一次也不為過。
這又是賜婚又是封世子的, 這個——
她有些惶恐啊。
「阿姐,阿姐,我跟你一起留在京都好不好?求你了阿姐......」
昭慧郡主醒過神來, 看著眼前一二三四五個弟弟妹妹, 有些茫然問道:「你是本郡主哪個妹妹來著?」
「......」
「算了,你們平時都躲著我走, 現在又巴巴的黏上來,我知道你是誰啊?你叫我一聲阿姐我就得當你是妹妹嗎?你生母是哪個?讓她去找父王說去吧。」說罷,昭慧郡主不再理她們,回了自己院子,趕緊讓給她收拾行李的侍女嬤嬤們停下來。
賜婚聖旨這個時候來,就是不要她離京的意思,既然不用離京去封地了,行李也就不用收拾了,先給她找兩件新衣裳,她要穿著進宮謝恩。
想太多沒用,進宮去問問不就知道了?
宮裡熱熱鬧鬧的,整個宮廷都在為立皇太孫大典做準備,昭慧郡主一路來到皇后的長樂宮,竟然靜悄悄的,與外面的熱鬧完全是兩種氛圍。
昭慧郡主慢下腳步,心下疑惑,皇后是權應蕭的嫡親祖母,他被封為皇太孫了,皇后這裡應該是最熱鬧的才是,怎麼現在反而靜的過頭呢?
昭慧郡主吩咐跟她進宮的侍女,道:「你去跟守門的宮女說一聲,若是皇祖母不方便......」
「誰在外頭?」是皇后身邊的老嬤嬤。
昭慧郡主微微一禮,笑道:「嬤嬤,是昭慧,來給皇祖母謝恩的。」
老嬤嬤笑眯了眼睛,道:「原來是昭慧郡主,您稍等,老奴去稟報陛下。」
昭慧郡主只好在院子裡站定,等待皇后召見。
等了約莫半刻鐘的功夫,昭慧郡主被召進內殿去了。
昭慧郡主進入內殿,不僅皇后在,許王妃也在,而且,看許王妃形容,好似才哭過一般。
昭慧郡主不敢亂看更不敢亂猜,只打疊起得體的笑容來給皇后跪拜:「給皇祖母請安,給皇嫂請安。」
皇后對昭慧郡主笑眯眯招手,讓她過去,拉著她的手笑道:「可是接到聖旨了?」
昭慧郡主撫著胸口略略驚喜道:「才接到的聖旨,可是嚇了孫女兒一大跳,我行李都收拾了一半了,突然就知道不用走了,怪突然的。」
皇后拍了拍的手,半解釋道:「是你皇兄給陛下提了一嘴,說你已經到了年紀了,以後婚事還是要落在這京城裡,去封地待不了幾天就得回來,沒得來回折騰,乾脆給你指一門婚事,就不走了。」
昭慧郡主這才恍然,原來是權應蕭替她做的打算。
昭慧郡主忙給許王妃行禮道謝道:「多謝皇兄皇嫂替我打算,昭慧感激不盡。」
昭慧郡主對於能嫁給誰無所謂,她雖然話本子野史故事看得多聽的多,但實際上她被關在王府中,見過的人很少,青年才俊更少,所有的憧憬都來自自己從話本子裡的想象,但昭慧郡主很清醒,想象是想象,現實是現實,兩者在她這裡就是兩個平行不相交的直線。
所以,她對自己以後的夫君會是什麼樣的,還沒有什麼概念。
但權應蕭是她的堂兄,現在又要被立為皇太孫了,很快就是皇帝,為了面子著想,那個永安侯世子,應該差不了。
她是郡主,大不了找給她賜婚的皇太孫兄長哭一哭,各過各的唄,她現在結交了新朋友,尚且新鮮著呢。
這門婚事對她來說,利大於弊,她是應該要好好感謝的。
許王妃忙將昭慧郡主扶起,打起精神笑道:「皇太孫這兩日可是將京城各家年齡相當、才貌雙全、人品高潔、他又看的順眼的青年才俊給過了個遍,這才選了永安侯世子,妹妹好福氣。」
昭慧郡主也恭維道:「皇嫂才是好福氣,在皇嫂面前,昭慧不敢稱福氣......」
昭慧郡主這話很討巧,但許王妃聽了,臉上笑容淡了一瞬,繼而又重新笑道:「你說的對,我的福氣啊,誰都比不過。」
昭慧郡主更不敢說話了。
皇后道:「你還要去跟陛下謝恩,我這裡就不留你了。」
昭慧郡主忙告退。
臨出門的時候,她聽到身後皇后跟許王妃道:「你也知道,你的福氣在後頭,以後應蕭妃嬪無數,又有哪個能越得過你去......」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