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0頁
眾人打眼一看,是權應蕭。
慶宇帝道:「如今還是天寒地凍春寒料峭的時候,讓你四處賑災,你不怕苦怕累嗎?」
權應蕭笑道:「陛下,臣年輕,身強體壯,這一點苦累對臣來說,不算什麼。」
慶宇帝喜道:「好,不愧是朕的皇長孫,皇長孫權應蕭接旨......」
朝會散後,郭繼業和權應蕭一起出宮,郭繼業問道:「你真的要去賑濟百姓?還是有其他安排?」
權應蕭笑道:「怎麼,你就不能信我是心懷天下,見不得百姓受苦受難?」
郭繼業沉默良久,道:「我就見過一個人是你說的這樣。」
權應蕭:「你是說夏川那丫頭吧?說起她來,陛下還欠她一個獎賞呢,她就沒再提?」
郭繼業:「......大約是失望了吧。」
權應蕭想了想,道:「等我忙完春耕回來,有了功勞,再替她向陛下提一提吧。」
郭繼業不置可否,再次道:「地方郡縣可不比皇城腳下,是你想不到的貧與苦,你可想好了,你當真要接下這個差事?」
權應蕭失笑道:「我可是在大朝議上當眾請命,接下的聖旨,怎麼,才出了宮門,你就要我抗旨不成?」
郭繼業:「我只是要你好好考慮,計較好利弊得失。」
權應蕭嘆道:「我想的很清楚,我都二十好幾了,一事無成,我也想做些事,證明我是一個對天下、對黎民有用的人,至少,對得起我這身官袍吧?」
郭繼業見他意氣風發躊躇滿志的樣子,就笑道:「既然你堅持,我就不勸你了。」
權應蕭忙道:「別呀,再說兩句,我愛聽,還有,借我些人手使喚唄?」
郭繼業:「我沒有多余的人手給你。」
權應蕭:「那我去找夏川要,她手裡的人都來自地方,定然能助我良多......」
郭繼業:「你隨意......」
權應蕭領命帶著錢糧去西方、去北方、去東方、去到受災嚴重的地方督導春耕去了,京城看似恢復了平靜,但所有人都知道,皇座上的帝王越發老態了,急需要一位新的皇朝繼承人。
豐樓仍舊是日日車馬不斷,賓客滿座,冬日那次盛會,隨著春雷炸響,似乎已經傳遍天下,來自五湖四海的賓客來到京城,第一站必定是去豐樓遊玩觀賞一番。
夏川萂每日都有數不清的金銀入帳,但這些對她而言,只是一些不斷增長的數字而已。
郭守成和郭繼昌已經被放出來了。
在為太子和三皇子定罪這段時間裡,這兩父子一直在大理寺大牢里關著,並沒有人去提審他們,當然也沒好吃好喝讓他們好過,他們就跟被遺忘了一般,在牢里被關了兩個月。
最後塵埃落定,郭繼昌和郭守成身邊的親隨都指認他是為了揭發太子貪污賑災錢糧的醜事去他身邊做間的,為了查到實證,他還受太子指使去到三皇子身邊做間,也就是說,郭繼昌明面上是三皇子的人,其實他是太子的人,但又不真的是太子的人......
聽起來很複雜,但其實他就是少年熱血,只是想做出些成績來證明自己為自己搏前程而已。
功過相抵,出了大牢,還是一個好少年。
至於郭繼昌到底是為什麼進宮的,為什麼和郭繼業爭吵還被周席撞見的事,就無人再提起了。
郭守成這個英國公,完全是被兒子郭繼昌給連累了,沒有查到他的任何實證支持太子或者是三皇子,所以最後也是無罪釋放了。
哦,他身上的爵位都還在呢。
這就是生個好兒子的好處了,郭繼業這樣能幹,作為老子自然沾光,所有見到英國公的人都不禁在心裡嘀咕。
表面上,郭守成父子跟沒事人兒似的回到了英國公府,但他們一入了國公府的門,就受到了族中公審。
老英國公審理自己的兒子孫子,王法都管不到,公審的過程,夏川萂也旁聽了,最後結果是,郭守成幽禁偏院不得出,郭繼昌被發配邊軍,不得回京。
這是老英國公給所有族人下的死命令,郭繼昌,永遠不得回京城,他回了京城,就不再是郭氏子孫,所有郭氏子孫,都可以且有責任擊殺他。
這兩人不能死,他們一從大牢里出來就死了,好像他們真的有罪一般,所以,他們不僅不能死,還得好好活著,這樣外頭人看著才不會起疑。
但他們一定是要受到懲罰的。他們能平安從大牢出來,且沒有連累郭氏,是夏川萂和郭繼業從中轉圜的結果,而郭守成和郭繼昌父子兩個,做那麼多事的目的,就是將這兩人除掉,好讓他們自己上位。
為了給夏川萂和郭繼業一個交代,老英國公都不能將這兩人輕輕放過,真的當做無事發生。
如果說郭守成還有怨言還要抗議,郭繼昌看起來就平靜多了,他只有一個要求,他去邊軍途中,想去普渡寺看看郭霞,還有,族人不能為難弟弟郭繼興。
老英國公都同意了。
郭繼昌離開的時候,只有郭彩兒去送他,夏川萂不放心,也跟著一起去了。
郭彩兒將一個大大的包裹塞到郭繼昌懷裡,瘦的差不多已經脫相的郭繼昌看著這個從來沒有在他心中留存太多印象的妹妹,臉上眼裡現出大大的茫然和不解。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慶宇帝道:「如今還是天寒地凍春寒料峭的時候,讓你四處賑災,你不怕苦怕累嗎?」
權應蕭笑道:「陛下,臣年輕,身強體壯,這一點苦累對臣來說,不算什麼。」
慶宇帝喜道:「好,不愧是朕的皇長孫,皇長孫權應蕭接旨......」
朝會散後,郭繼業和權應蕭一起出宮,郭繼業問道:「你真的要去賑濟百姓?還是有其他安排?」
權應蕭笑道:「怎麼,你就不能信我是心懷天下,見不得百姓受苦受難?」
郭繼業沉默良久,道:「我就見過一個人是你說的這樣。」
權應蕭:「你是說夏川那丫頭吧?說起她來,陛下還欠她一個獎賞呢,她就沒再提?」
郭繼業:「......大約是失望了吧。」
權應蕭想了想,道:「等我忙完春耕回來,有了功勞,再替她向陛下提一提吧。」
郭繼業不置可否,再次道:「地方郡縣可不比皇城腳下,是你想不到的貧與苦,你可想好了,你當真要接下這個差事?」
權應蕭失笑道:「我可是在大朝議上當眾請命,接下的聖旨,怎麼,才出了宮門,你就要我抗旨不成?」
郭繼業:「我只是要你好好考慮,計較好利弊得失。」
權應蕭嘆道:「我想的很清楚,我都二十好幾了,一事無成,我也想做些事,證明我是一個對天下、對黎民有用的人,至少,對得起我這身官袍吧?」
郭繼業見他意氣風發躊躇滿志的樣子,就笑道:「既然你堅持,我就不勸你了。」
權應蕭忙道:「別呀,再說兩句,我愛聽,還有,借我些人手使喚唄?」
郭繼業:「我沒有多余的人手給你。」
權應蕭:「那我去找夏川要,她手裡的人都來自地方,定然能助我良多......」
郭繼業:「你隨意......」
權應蕭領命帶著錢糧去西方、去北方、去東方、去到受災嚴重的地方督導春耕去了,京城看似恢復了平靜,但所有人都知道,皇座上的帝王越發老態了,急需要一位新的皇朝繼承人。
豐樓仍舊是日日車馬不斷,賓客滿座,冬日那次盛會,隨著春雷炸響,似乎已經傳遍天下,來自五湖四海的賓客來到京城,第一站必定是去豐樓遊玩觀賞一番。
夏川萂每日都有數不清的金銀入帳,但這些對她而言,只是一些不斷增長的數字而已。
郭守成和郭繼昌已經被放出來了。
在為太子和三皇子定罪這段時間裡,這兩父子一直在大理寺大牢里關著,並沒有人去提審他們,當然也沒好吃好喝讓他們好過,他們就跟被遺忘了一般,在牢里被關了兩個月。
最後塵埃落定,郭繼昌和郭守成身邊的親隨都指認他是為了揭發太子貪污賑災錢糧的醜事去他身邊做間的,為了查到實證,他還受太子指使去到三皇子身邊做間,也就是說,郭繼昌明面上是三皇子的人,其實他是太子的人,但又不真的是太子的人......
聽起來很複雜,但其實他就是少年熱血,只是想做出些成績來證明自己為自己搏前程而已。
功過相抵,出了大牢,還是一個好少年。
至於郭繼昌到底是為什麼進宮的,為什麼和郭繼業爭吵還被周席撞見的事,就無人再提起了。
郭守成這個英國公,完全是被兒子郭繼昌給連累了,沒有查到他的任何實證支持太子或者是三皇子,所以最後也是無罪釋放了。
哦,他身上的爵位都還在呢。
這就是生個好兒子的好處了,郭繼業這樣能幹,作為老子自然沾光,所有見到英國公的人都不禁在心裡嘀咕。
表面上,郭守成父子跟沒事人兒似的回到了英國公府,但他們一入了國公府的門,就受到了族中公審。
老英國公審理自己的兒子孫子,王法都管不到,公審的過程,夏川萂也旁聽了,最後結果是,郭守成幽禁偏院不得出,郭繼昌被發配邊軍,不得回京。
這是老英國公給所有族人下的死命令,郭繼昌,永遠不得回京城,他回了京城,就不再是郭氏子孫,所有郭氏子孫,都可以且有責任擊殺他。
這兩人不能死,他們一從大牢里出來就死了,好像他們真的有罪一般,所以,他們不僅不能死,還得好好活著,這樣外頭人看著才不會起疑。
但他們一定是要受到懲罰的。他們能平安從大牢出來,且沒有連累郭氏,是夏川萂和郭繼業從中轉圜的結果,而郭守成和郭繼昌父子兩個,做那麼多事的目的,就是將這兩人除掉,好讓他們自己上位。
為了給夏川萂和郭繼業一個交代,老英國公都不能將這兩人輕輕放過,真的當做無事發生。
如果說郭守成還有怨言還要抗議,郭繼昌看起來就平靜多了,他只有一個要求,他去邊軍途中,想去普渡寺看看郭霞,還有,族人不能為難弟弟郭繼興。
老英國公都同意了。
郭繼昌離開的時候,只有郭彩兒去送他,夏川萂不放心,也跟著一起去了。
郭彩兒將一個大大的包裹塞到郭繼昌懷裡,瘦的差不多已經脫相的郭繼昌看著這個從來沒有在他心中留存太多印象的妹妹,臉上眼裡現出大大的茫然和不解。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