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頁
韓牧應下。
薛瑄就看向顧君若,輕輕一笑道:「薛某聽聞縣令夫人是韓縣令的師爺,縣中文冊和奏本都是夫人捉刀,可否請夫人代為整理此案的供詞?」
顧君若自然願意,於是倆人分功,將已經記號的供詞整理出來,薛瑄要根據供詞寫一份奏本,韓牧也是要寫一封奏本的。
顧君若整理好供詞,見薛瑄正忙著,乾脆也提筆替韓牧寫奏本。
倆人一工作就是一個多時辰不帶動彈的,韓牧和薛縣尉帶著人回來了一趟又一趟,抓回來的人直接關滿了縣衙兩邊的院子。
賀子幽一開始跟著,後來懶得跑了,就坐在大堂的門檻上替他看著這些抓回來的人,連許淼都被抓來幹活,拿著一支筆,一個本子登記抓回來的人的信息。
坐著,坐著,賀子幽就覺得不對,顧君若和薛瑄也太
有默契了。
他目光在倆人之間來回移動,有點兒擔心,雖然這薛瑄看上去年紀大許多,至少二十七八了,也比不上他們家韓牧貌美如花,可……他看上去很會讀書,很有學識啊。
賀子幽爬起來,拎起袍子就往外跑。
「嗨,你怎麼跑了,把這麼多事交給我……」許淼追了兩步被文書抓住,走不脫,只能回去繼續幹活。
薛瑄寫完了奏本,聽見聲音往外看了一眼,見縣衙井井有條,不由露出笑容。
見顧君若也寫完了,正在收拾筆墨,就笑著上前:「師妹可介意把奏本給我一觀?」
顧君若搖頭,「師兄和縣令既是合作,也是監督關係,奏本還是各自上的好,就不必互通了。」
薛瑄忍不住哈哈一笑,搖了搖頭道:「你啊,也太方正了,只要沒有犯錯,兩個主官是可以商量著來的,比如此案的首功,是給韓縣令,給我,還是給師妹?」
顧君若:「給義縣全城百姓吧。」
她道:「要是沒有他們,韓牧離開縣城半個月,不可能如此風平浪靜,還有江將軍和秦校尉,他們也有大功。」
薛瑄:「我聽說江懷自押運糧草和賑濟糧下來之後就未曾離開,當初事情鬧這麼大,你把功勞給江將軍,韓牧他能答應嗎?」
顧君若:「師兄也太小看韓牧了,江懷是江懷,江將軍是江將軍,他恩怨分明,何況,這是公事,他不會將私怨帶入公事。」
薛瑄往外看了一眼,讚許的點頭,「老師生前常說你眼光好,比顧侍郎,比我等一眾師兄弟都要好,我當時還有些不服氣,現在看來,你的眼光的確比我們好多了,這門親事你選得很好,韓牧的確很好。」
韓牧被賀子幽急匆匆找回來,一進門就只聽到後半句,一時有些發愣。
顧君若沒有說話,等避開人才和他解釋,「薛瑄曾是我祖父的門生,是我師兄。雖然這層關係影響不到辦案,但為免影響不好,我們就都沒點破。」
韓牧一聽,驕傲起來,喜滋滋的問道:「所以師兄剛才那話的意思是我們很般配嘍?」
顧君若將奏本拍進他懷裡,道:「去抄吧,抄完了和薛少卿的奏本一併送到京城去,等朝廷示下。」
這件案子牽連甚廣,不僅涉及不少江陵的官員,還牽涉京官。
義縣部分已經縷清,義縣之外,韓牧可沒有法辦權,所以只能等朝廷示下了。
趁著等待的時間,他們把姚家上下給處理了。
一些不知情的佃戶、護衛家丁等,該放的放,有過明確的犯罪記錄的,韓牧一律判刑拉去做苦力。
他現在不僅縣
衙要修繕,大牢更要修。
尤其是大牢,被燒得可慘了,基本得重建。
就快要秋收了,韓牧不想抽丁服役,就瞄準了這些人。
等干夠足夠的工時才會被放走。
還有知情的,或殺過人的打手,也都拉去幹活,等待朝廷命令。
是他自己在義縣砍了立威呢,還是拉去京城覆核後再砍呢?
反正不管哪一種吧,這一抄姚家,韓牧不僅有錢了,還不缺勞動力了。
當然,姚家的大頭韓牧是不能動的,但他在顧君若的指點下析產,給義縣留下了大筆有益資產,還有錢。
比如,一查帳發現,哎呀,姚家往年偷稅漏稅很嚴重啊,補上,加上罰款,那可是不老少。
現在這些錢都被縣衙查封了,顧君若查出帳來,直接一划拉就行。
薛瑄看得連連皺眉,跟著來回查了兩趟,發現顧君若查的就是真帳,一文錢都沒多拿。
而姚家被補繳的錢也都是進了縣衙公帳,韓牧一文錢都沒拿公家的。
不過拿到錢後,他先是還了岳家的欠帳,然後還了賀子幽的欠帳,最後他拿出一個本本要和趙主簿對帳,「這是縣衙欠本縣的帳。」
趙主簿看著那些錢進帳不到一天就花出去大半,一時心痛不已,「縣令,您的欠帳也要啊?」
「多新鮮啊,給你倒貼錢來縣衙幹活,你干不干?」韓牧道:「我是愛民,但我不是傻子,縣衙沒錢,我不好逼底下的百姓勒緊褲腰帶還本縣的錢,但現在縣衙有錢了,不能其他人的欠款都還了,就不還我的吧?」
趙主簿只能心痛的掏出一本帳,和他對帳。
對出來好幾筆不一樣的,「縣君啊,這一筆,當初您是明確說了要捐的,既是捐,那就不能算是欠帳。」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薛瑄就看向顧君若,輕輕一笑道:「薛某聽聞縣令夫人是韓縣令的師爺,縣中文冊和奏本都是夫人捉刀,可否請夫人代為整理此案的供詞?」
顧君若自然願意,於是倆人分功,將已經記號的供詞整理出來,薛瑄要根據供詞寫一份奏本,韓牧也是要寫一封奏本的。
顧君若整理好供詞,見薛瑄正忙著,乾脆也提筆替韓牧寫奏本。
倆人一工作就是一個多時辰不帶動彈的,韓牧和薛縣尉帶著人回來了一趟又一趟,抓回來的人直接關滿了縣衙兩邊的院子。
賀子幽一開始跟著,後來懶得跑了,就坐在大堂的門檻上替他看著這些抓回來的人,連許淼都被抓來幹活,拿著一支筆,一個本子登記抓回來的人的信息。
坐著,坐著,賀子幽就覺得不對,顧君若和薛瑄也太
有默契了。
他目光在倆人之間來回移動,有點兒擔心,雖然這薛瑄看上去年紀大許多,至少二十七八了,也比不上他們家韓牧貌美如花,可……他看上去很會讀書,很有學識啊。
賀子幽爬起來,拎起袍子就往外跑。
「嗨,你怎麼跑了,把這麼多事交給我……」許淼追了兩步被文書抓住,走不脫,只能回去繼續幹活。
薛瑄寫完了奏本,聽見聲音往外看了一眼,見縣衙井井有條,不由露出笑容。
見顧君若也寫完了,正在收拾筆墨,就笑著上前:「師妹可介意把奏本給我一觀?」
顧君若搖頭,「師兄和縣令既是合作,也是監督關係,奏本還是各自上的好,就不必互通了。」
薛瑄忍不住哈哈一笑,搖了搖頭道:「你啊,也太方正了,只要沒有犯錯,兩個主官是可以商量著來的,比如此案的首功,是給韓縣令,給我,還是給師妹?」
顧君若:「給義縣全城百姓吧。」
她道:「要是沒有他們,韓牧離開縣城半個月,不可能如此風平浪靜,還有江將軍和秦校尉,他們也有大功。」
薛瑄:「我聽說江懷自押運糧草和賑濟糧下來之後就未曾離開,當初事情鬧這麼大,你把功勞給江將軍,韓牧他能答應嗎?」
顧君若:「師兄也太小看韓牧了,江懷是江懷,江將軍是江將軍,他恩怨分明,何況,這是公事,他不會將私怨帶入公事。」
薛瑄往外看了一眼,讚許的點頭,「老師生前常說你眼光好,比顧侍郎,比我等一眾師兄弟都要好,我當時還有些不服氣,現在看來,你的眼光的確比我們好多了,這門親事你選得很好,韓牧的確很好。」
韓牧被賀子幽急匆匆找回來,一進門就只聽到後半句,一時有些發愣。
顧君若沒有說話,等避開人才和他解釋,「薛瑄曾是我祖父的門生,是我師兄。雖然這層關係影響不到辦案,但為免影響不好,我們就都沒點破。」
韓牧一聽,驕傲起來,喜滋滋的問道:「所以師兄剛才那話的意思是我們很般配嘍?」
顧君若將奏本拍進他懷裡,道:「去抄吧,抄完了和薛少卿的奏本一併送到京城去,等朝廷示下。」
這件案子牽連甚廣,不僅涉及不少江陵的官員,還牽涉京官。
義縣部分已經縷清,義縣之外,韓牧可沒有法辦權,所以只能等朝廷示下了。
趁著等待的時間,他們把姚家上下給處理了。
一些不知情的佃戶、護衛家丁等,該放的放,有過明確的犯罪記錄的,韓牧一律判刑拉去做苦力。
他現在不僅縣
衙要修繕,大牢更要修。
尤其是大牢,被燒得可慘了,基本得重建。
就快要秋收了,韓牧不想抽丁服役,就瞄準了這些人。
等干夠足夠的工時才會被放走。
還有知情的,或殺過人的打手,也都拉去幹活,等待朝廷命令。
是他自己在義縣砍了立威呢,還是拉去京城覆核後再砍呢?
反正不管哪一種吧,這一抄姚家,韓牧不僅有錢了,還不缺勞動力了。
當然,姚家的大頭韓牧是不能動的,但他在顧君若的指點下析產,給義縣留下了大筆有益資產,還有錢。
比如,一查帳發現,哎呀,姚家往年偷稅漏稅很嚴重啊,補上,加上罰款,那可是不老少。
現在這些錢都被縣衙查封了,顧君若查出帳來,直接一划拉就行。
薛瑄看得連連皺眉,跟著來回查了兩趟,發現顧君若查的就是真帳,一文錢都沒多拿。
而姚家被補繳的錢也都是進了縣衙公帳,韓牧一文錢都沒拿公家的。
不過拿到錢後,他先是還了岳家的欠帳,然後還了賀子幽的欠帳,最後他拿出一個本本要和趙主簿對帳,「這是縣衙欠本縣的帳。」
趙主簿看著那些錢進帳不到一天就花出去大半,一時心痛不已,「縣令,您的欠帳也要啊?」
「多新鮮啊,給你倒貼錢來縣衙幹活,你干不干?」韓牧道:「我是愛民,但我不是傻子,縣衙沒錢,我不好逼底下的百姓勒緊褲腰帶還本縣的錢,但現在縣衙有錢了,不能其他人的欠款都還了,就不還我的吧?」
趙主簿只能心痛的掏出一本帳,和他對帳。
對出來好幾筆不一樣的,「縣君啊,這一筆,當初您是明確說了要捐的,既是捐,那就不能算是欠帳。」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