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頁
我那一日,正從江寧府衙門出來,打從回上元學署。不意看見縣署頭門口,擁擠得實實在在,一個個人都喊說:「看秀才打板子啊!你們來呀,看希希罕兒呀!」我也走上去,挨進「公生明」一看,只見陳大令高坐堂皇,一面喝叫重打,一面就順手在刑杖簽筒內抽了一支紅頭簽子,對準下面飛來。我再將兩道眼光跟緊他那支簽朝丹墀下一看,原來是有三四個戴紅黑高帽的皂隸,同捆豬似的按捺著一個年約二十外,團白面,近視眼的人在地下。那支簽撩下,正同皂隸們擱在他尊臀上作勢的小笞無意中不偏不倚,卻成了一個十字架模樣,不住聲喊說:「求大公祖賞體面!」後來又改口:「求大老爺賞體面,今天若要一打,革生就永遠沒有地方可以去混飯吃了!」我聽到這裡,頗覺兔死狐悲,物傷其類;且他終屬辱在門牆,不忍再朝下看,只得徑分開眾人,取路回署。
到了第二日上,我再打發人去探聽探聽,究竟此事作何了局?才知道這都是陳大令預先囑咐站班的好了的,叫他們有意將小板子放在他屁股上,磨礪以須,打倒不一定要打他,只須藉此以生其羞惡之心,好使他以後勉為善人。再者,這件事不然還不至於鬧得這麼大,即陳大令亦不盡聽差役一面之詞,濫用壓力,多半因為他自作自受,從毆差奪票之後,猶以為未足,又嫁禍別人,做了好些寶塔詩,要遍貼通衢,肆行毀謗。我當時曾經叫人抄了一張來,見他上面寫的是:胡腐儒,太胡塗,聽信妻孥,道悅本兇徒。歐陽子,亦豪奴,爭鬥理派禿驢輸。不修帷薄,騰笑閻閭。
年將半百,眼見要嗚呼,又何必助淫僧去見陳謨。一派嘻笑,甚於怒罵,以致激怒陳大令不能不辦。諸如現今威而不猛,怒而有節,尚屬為讀書人留有餘地步,即為子孫種無限陰功的一宗善政呢!
如今那位腹誹陸春帥的窮秀才,既未照例詳革衣領,焉得有打板子之一日?而且木驢子這一件東西,是從前一部《倭袍》小說上,治淫婦謀害親夫用的。我朝深仁厚德,早通飭各直省督撫將軍,嚴戒所屬,不得以非刑逼供。雍正年又有:三木之下,何求不得!暨爾俸爾祿,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難欺。諭旨,分書各州縣大堂對面之「公生明」牌樓及暖閣上面朝里掛之匾額上。
(此匾直對公案,是專使有親民之責者見之,觸目驚心之意。)天語煌煌,久為定例,何得再有此風?加以《倭袍》一書,半多齊東野人之語,更未可深信,其非處治秀才毀謗官長之罪,可想而知。所以當時這一班人,如杞民憂天,議論傳訛,莫衷一是。
光陰轉瞬,已交牌上所示日期,一干男男女女,都不約而同的簇擁到江寧縣衙門口來看熱鬧。只見儀門兩旁,各擺了一隻大木桶在那裡,有一名典史帶著本署差役們守著。桶上標著:「如欲進內觀審處治某秀才一案者,著各輸銀錢隨意。」到底金陵是個省會之區,久稱富庶,不消一刻,早已將那隻木桶丟得如撲滿一般。隨即聽見裡面傳鼓升堂,重門洞啟。宮鍾坐大堂,命帶某秀才,略諭數語,大約不過是說,爾自己短於理財,不知自立,敢以無妻之咎責備長官。本意治爾以應得之罪,今姑念爾四十無妻,勢將絕後,背人數語,當是憤懣之辭。且聖人云:「不孝有三,無嗣為大。」本縣忝任斯土,義難坐觀,茲已思得一策,幸能集腋成裘,共襄厥舉。某氏既拒爾雲今尚無夫,可憑本縣當堂配定,以便各遂所欲。言罷,又離公座立起身來,對著那堂下一班出錢聽審的人指道:「某生你看,使爾無到而有妻,使爾婦無夫而有夫,皆堂下諸君之力也。若男若女,若長若幼,均與爾有將伯之誼,催妝之功,是不可以不謝。」愛命秀才望眾人籠統四拜,即令鼓吹輿馬,並輦資以送其歸。
此是當時我偶在普天香大菜館見著陸春帥,因而一時想起的。他那時做州縣的辰光,真不愧儒雅廉明,愛民如子。何以一經升到封疆大吏,倒反聽其閒散起來?莫非方今聖明在上,洞燭時艱,不忍牛驥以並駕而俱疲,工尺因混吹而莫辨,所以才令暫游湖上,留以待時?諸如以上種種思想,現在寫出來一大篇話,在當時不過略從心上過了一過,並未出諸齒頰。隨即就迴轉頭來對柔齋道:「人說蘇州人蘇空頭,最喜說空頭話,怎麼這裡的待者說六號有人,就真有人,又這樣信實起來呢?」柔齋笑道:「他這句話不犯著同你撒謊。但是蘇州人所做空頭事甚多,也不單是句把空頭話呢!諸如有一種甚麼叫做【十可怪】,我卻記不清楚了。大約是一可怪,【祖宗供在二門外】;二可怪,【小衣尿布攔街曬】;三可怪,【男人開店女人賣】;四可怪,【和尚當作老子待】;五可怪,【囡女偷人娘不怪】;六可怪,【鬍鬚拖到馬桶蓋】。柔齋說到此處,剛巧待者送上各人所要的菜來:美脫生是要的一樣雞絲冬菇盪、一樣青蟹、一樣炸竹雞;柔齋舊要的一樣鮑魚火腿湯、一樣豬排、一樣虎皮鴿蛋;我是要的一樣三絲湯、一樣清燉鰣魚、一樣冬菇鴨飯。他忽然停住不說,舉起刀叉來便邀我同美脫生道:「來!來!來!我們來修五臟廟,停會兒再講。」
如此又過了一刻,名人面前的菜差不多吃到第二樣了,我因笑問道:「柔齋,你還有那四可怪呢!怎麼就不說了?柔齋聽我問,笑了一笑道:「其餘的四可怪,都被我變了豬排鴿蛋,吃下肚去了,你還問做怎的?」美脫生不懂此話怎講,忙向我問:「甚麼叫做十可怪?又是甚麼會變豬排鴿蛋?」我笑道:「你不曉得!這都是蘇州人在日用民生上集出來些土語,因為他們祖宗牌位是向喜供在二門頭上,略如我們中國各店鋪供奉玄壇一樣,都喜歡一律高高乎在上。尿布小衣,從不知衛生為何事,竟是大家小戶攔街亂曬。至於市上各店面,無論居何營業,每喜用婦女同買客接洽,相習成風,最鄙薄。囡女蘇州未出閨門幼女之通稱,偷人又適為囡女道德污點,風化攸關,中外同理。乃蘇州人之為娘者,對於囡女偷人一房舍,竟含有不怪二字之性質,乃可謂真怪!且更有視其偷人之多寡為姿色優劣之目的者,其或怪不更加一等哉!蘇俗糞夫多用男子,每晨由樓上連舉三四桶,拾級而下,其頂上之馬桶蓋,適與須齊,殊為三吳惡俗,亦他處糞夫所不能也。和尚久為中國鬼神代表,吳人信鬼,就不免崇奉和尚,一切輸金錢,嚴供奉,不啻孝子事親,說把和尚當老子,當是指此。然而寄語吳人,倘能把老子當和尚,一轉移間,豈非大妙呢?」我解釋甫畢,連美脫生都聽了笑將起來。待者來問竹雞上海還未到,請老爺們另外改點一樣罷!我對美脫生道:「鷓鴣何如?」待者道:「鷓鴣這邊人叫他做白鴣鴣,恐怕也沒有。」美脫生聽他回這樣也沒有,那樣也沒有,便對待者道:「你們隨便做罷!」待者笑道:「蛇面更沒有,我們小館裡只有香蕉、豬油、干母、杏仁,各種布西做點心,這件甚麼蛇面不蛇面,大約是廣東菜,此地蘇州人莫要說吃了,連聽聽還要害怕呢!再不然,你老爺改一樣蝦仁衣面,或是江瑤同雞火衣面也罷!我們這是用上等雞汁,同白塔油做出來的。」美脫生知道那待者是誤會,也就笑了笑,點點頭道:「好,隨你去辦罷!」這待者才歡喜答應下去。
到了第二日上,我再打發人去探聽探聽,究竟此事作何了局?才知道這都是陳大令預先囑咐站班的好了的,叫他們有意將小板子放在他屁股上,磨礪以須,打倒不一定要打他,只須藉此以生其羞惡之心,好使他以後勉為善人。再者,這件事不然還不至於鬧得這麼大,即陳大令亦不盡聽差役一面之詞,濫用壓力,多半因為他自作自受,從毆差奪票之後,猶以為未足,又嫁禍別人,做了好些寶塔詩,要遍貼通衢,肆行毀謗。我當時曾經叫人抄了一張來,見他上面寫的是:胡腐儒,太胡塗,聽信妻孥,道悅本兇徒。歐陽子,亦豪奴,爭鬥理派禿驢輸。不修帷薄,騰笑閻閭。
年將半百,眼見要嗚呼,又何必助淫僧去見陳謨。一派嘻笑,甚於怒罵,以致激怒陳大令不能不辦。諸如現今威而不猛,怒而有節,尚屬為讀書人留有餘地步,即為子孫種無限陰功的一宗善政呢!
如今那位腹誹陸春帥的窮秀才,既未照例詳革衣領,焉得有打板子之一日?而且木驢子這一件東西,是從前一部《倭袍》小說上,治淫婦謀害親夫用的。我朝深仁厚德,早通飭各直省督撫將軍,嚴戒所屬,不得以非刑逼供。雍正年又有:三木之下,何求不得!暨爾俸爾祿,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難欺。諭旨,分書各州縣大堂對面之「公生明」牌樓及暖閣上面朝里掛之匾額上。
(此匾直對公案,是專使有親民之責者見之,觸目驚心之意。)天語煌煌,久為定例,何得再有此風?加以《倭袍》一書,半多齊東野人之語,更未可深信,其非處治秀才毀謗官長之罪,可想而知。所以當時這一班人,如杞民憂天,議論傳訛,莫衷一是。
光陰轉瞬,已交牌上所示日期,一干男男女女,都不約而同的簇擁到江寧縣衙門口來看熱鬧。只見儀門兩旁,各擺了一隻大木桶在那裡,有一名典史帶著本署差役們守著。桶上標著:「如欲進內觀審處治某秀才一案者,著各輸銀錢隨意。」到底金陵是個省會之區,久稱富庶,不消一刻,早已將那隻木桶丟得如撲滿一般。隨即聽見裡面傳鼓升堂,重門洞啟。宮鍾坐大堂,命帶某秀才,略諭數語,大約不過是說,爾自己短於理財,不知自立,敢以無妻之咎責備長官。本意治爾以應得之罪,今姑念爾四十無妻,勢將絕後,背人數語,當是憤懣之辭。且聖人云:「不孝有三,無嗣為大。」本縣忝任斯土,義難坐觀,茲已思得一策,幸能集腋成裘,共襄厥舉。某氏既拒爾雲今尚無夫,可憑本縣當堂配定,以便各遂所欲。言罷,又離公座立起身來,對著那堂下一班出錢聽審的人指道:「某生你看,使爾無到而有妻,使爾婦無夫而有夫,皆堂下諸君之力也。若男若女,若長若幼,均與爾有將伯之誼,催妝之功,是不可以不謝。」愛命秀才望眾人籠統四拜,即令鼓吹輿馬,並輦資以送其歸。
此是當時我偶在普天香大菜館見著陸春帥,因而一時想起的。他那時做州縣的辰光,真不愧儒雅廉明,愛民如子。何以一經升到封疆大吏,倒反聽其閒散起來?莫非方今聖明在上,洞燭時艱,不忍牛驥以並駕而俱疲,工尺因混吹而莫辨,所以才令暫游湖上,留以待時?諸如以上種種思想,現在寫出來一大篇話,在當時不過略從心上過了一過,並未出諸齒頰。隨即就迴轉頭來對柔齋道:「人說蘇州人蘇空頭,最喜說空頭話,怎麼這裡的待者說六號有人,就真有人,又這樣信實起來呢?」柔齋笑道:「他這句話不犯著同你撒謊。但是蘇州人所做空頭事甚多,也不單是句把空頭話呢!諸如有一種甚麼叫做【十可怪】,我卻記不清楚了。大約是一可怪,【祖宗供在二門外】;二可怪,【小衣尿布攔街曬】;三可怪,【男人開店女人賣】;四可怪,【和尚當作老子待】;五可怪,【囡女偷人娘不怪】;六可怪,【鬍鬚拖到馬桶蓋】。柔齋說到此處,剛巧待者送上各人所要的菜來:美脫生是要的一樣雞絲冬菇盪、一樣青蟹、一樣炸竹雞;柔齋舊要的一樣鮑魚火腿湯、一樣豬排、一樣虎皮鴿蛋;我是要的一樣三絲湯、一樣清燉鰣魚、一樣冬菇鴨飯。他忽然停住不說,舉起刀叉來便邀我同美脫生道:「來!來!來!我們來修五臟廟,停會兒再講。」
如此又過了一刻,名人面前的菜差不多吃到第二樣了,我因笑問道:「柔齋,你還有那四可怪呢!怎麼就不說了?柔齋聽我問,笑了一笑道:「其餘的四可怪,都被我變了豬排鴿蛋,吃下肚去了,你還問做怎的?」美脫生不懂此話怎講,忙向我問:「甚麼叫做十可怪?又是甚麼會變豬排鴿蛋?」我笑道:「你不曉得!這都是蘇州人在日用民生上集出來些土語,因為他們祖宗牌位是向喜供在二門頭上,略如我們中國各店鋪供奉玄壇一樣,都喜歡一律高高乎在上。尿布小衣,從不知衛生為何事,竟是大家小戶攔街亂曬。至於市上各店面,無論居何營業,每喜用婦女同買客接洽,相習成風,最鄙薄。囡女蘇州未出閨門幼女之通稱,偷人又適為囡女道德污點,風化攸關,中外同理。乃蘇州人之為娘者,對於囡女偷人一房舍,竟含有不怪二字之性質,乃可謂真怪!且更有視其偷人之多寡為姿色優劣之目的者,其或怪不更加一等哉!蘇俗糞夫多用男子,每晨由樓上連舉三四桶,拾級而下,其頂上之馬桶蓋,適與須齊,殊為三吳惡俗,亦他處糞夫所不能也。和尚久為中國鬼神代表,吳人信鬼,就不免崇奉和尚,一切輸金錢,嚴供奉,不啻孝子事親,說把和尚當老子,當是指此。然而寄語吳人,倘能把老子當和尚,一轉移間,豈非大妙呢?」我解釋甫畢,連美脫生都聽了笑將起來。待者來問竹雞上海還未到,請老爺們另外改點一樣罷!我對美脫生道:「鷓鴣何如?」待者道:「鷓鴣這邊人叫他做白鴣鴣,恐怕也沒有。」美脫生聽他回這樣也沒有,那樣也沒有,便對待者道:「你們隨便做罷!」待者笑道:「蛇面更沒有,我們小館裡只有香蕉、豬油、干母、杏仁,各種布西做點心,這件甚麼蛇面不蛇面,大約是廣東菜,此地蘇州人莫要說吃了,連聽聽還要害怕呢!再不然,你老爺改一樣蝦仁衣面,或是江瑤同雞火衣面也罷!我們這是用上等雞汁,同白塔油做出來的。」美脫生知道那待者是誤會,也就笑了笑,點點頭道:「好,隨你去辦罷!」這待者才歡喜答應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