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頁
彼此方欲再往下談別後事,忽然聽得舟子呼道:「前頭留留神,有一隻大船來了,我們讓開點罷!」又一人道:「不打緊,我們慢慢的靠左岸走,好在是虎丘快要到了,他們船雖大,不見得就會撞到我們呀!」話言未了,早看見一隻樓船,打著細十番,吹著簫管,唱著小調,船上一窩蜂坐了十幾個紅紅綠綠的歌妓,都簇擁著一位男不折男,女不折女的這麼一個怪物,在那裡廝混。我再留神一看,頭上卷著劉海發,戴著外國帽,身上裹了一件大紅猩猩血、鑲三道顧繡花邊、白狐天馬出風的一口鍾雪衣,裡面穿的是甚麼顏色衣裳,卻看不清楚,斜靠在船艙煙炕上抽鴉片煙。下面是鞋是靴,被船欄杆遮蔽了,只見有兩隻天然足,元色絲襪,蹺得無高不高的,擱在一個小丫鬟的肩頭上,還嫌他站立不穩,不住的拿腳去在他項脖邊蹂躪。另外又有兩名年紀在十七八歲的小男家人,立在那炕邊伺候著裝水煙,滾鴉片煙泡子。當有一名歌妓輕敲檀板,巧轉珠喉,唱道:「人兒我的天,人兒我的天,儂這裡登檔一望,惟見遠樹含煙。平原如此,不知道路幾千?青山有限三春暮,紅豆無言一線牽,看迢迢萬里關河月,習習千條柳絮風。」那人唱到此處,又把嗓子提高了一調,唱道:「都收入愁人眼底,孤客樽前,怎麼不叫人熱淚灑漣漣?」唱完了,那炕上的怪物便豎著左手大姆指喊了一聲:「好!真好!」旁邊有幾個姊妹們也贊道:「再菊唱兩聲改良格新曲子,到交關好篤,怪弗得俚屋裡總歸有瘟生吃酒碰和格!」又一個道:「勒浪蘇州場化,倒是吃台把酒還嘸舍,弗問俚是個舍格客人,只要一到子檯面上,嘸不兩塊頭坐底洋鈿,就弗敢坐,難末一般滑頭大少爺弗敢來哉!所以薈芳里格王媛媛、太原里格周蘭芬,搭子清和坊格花寶寶三家頭,每日夜裡,總歸打發兩個阿姐,一個叫舍老二,一個叫舍老三,到外面去瞎三話四,拉子客人來吃酒格。」
我正在那裡看得出神,忽然船窗沿窗輕輕挨過,不提防,被那怪物一搭福橘渣子從窗口拋將過來,剛巧打在我左眼帘上,特地嚇了一跳。柔齋笑道:「太太今天唱打櫻桃了,要莫就大大方方的過來,陪我們談談天,做甚麼總歸這樣齷齷齪齪的弔膀子呀?」那邊船上人也嚷道:「舍人吊俚格膀子,覅擱著鴨矢臭戤戤俚。……」柔齋沒等他罵完,便高聲喊道:「祝如椿,祝如椿,不記申江明月夜,馬車同坐笑談心,軟語說更深。難不成一到蘇州來,就當真的板著面孔做太太了麼?」
我問道:「他是哪家太太?」柔齋用手一指道:「那邊船上掛的兩隻燈籠,你看去!」我再回過頭一瞧,只見那隻樓船,已將兩面遮簾放下,船上鴉雀無聲,舟子打著雙槳,慢慢的橕將開去,頃刻蕩漾中流,相離已遠。我才看見那船頭上,一邊掛了一面號新轎燈。燈上字足有八寸寬五寸長一個,一面是「前湖南嶽常灃兵備道」,一面是「江蘇即補分府」。那一邊是甚麼字,卻在反面看不見。我笑問道:「原來這個怪物是你認識的熟人,怎麼被你參了兩句野狐禪,他就靜悄悄的走了,這是舍格原故呢?大約看上去,格格當中,總有一個是俚格姘頭勒海哉!」柔齋笑道:「你快替我不要說這二蘇白了,再要說下去,我的小肚子可要笑疼了。至於這件事,等我們游過虎丘回來,慢慢的告給你,到很可以夠做一回書的呢!」說著,已是船到山腳下。
兩人走上去沒有多遠,就是迎面一方千人石,石上題詠甚多,足有三尺余厚,七八丈圍圓。我因天色向晚,也無心再去看那石上的詩句,僅僅從身旁摸出一把小洋刀來,揀石上空處,畫了「某年月日,八寶漁洋舊主王小雅,偕友穆柔齋至此一游」一行半真半草的字,便從千人石面前過去。寺里寺外,遊玩一番,卻也沒得甚麼隨喜處。只有兩座荒冢,一座是吳王闔閭的墳墓,當日陪葬宮人數千名,珠寶古玩數十萬,因金銀氣太重,葬三日化為白虎,蹲據其上,故名虎丘。這是載在史冊,人人都知道的。還有那唐時妓真娘也名附葬於虎丘寺之側。一時游虎丘者,類喜舍吳王而奠真娘,所以就有一般好議論的人,做了幾句懷古。那起首兩句,我已經忘記了,末兩句我尚可約略記得,就像是:不吊英雄兒女,真娘墓上獨題詩。
後來又有人說是:何事世人都好色?
真娘墓上獨題詩。
或者是我一時忘記了,信手拈來,也未可必。當下我們兩人閒眺了一番,只見一片白草黃沙,僧歸遠渡。加以夕陽墜地,回光作慘碧色,幾疑磷火照人,益增惆悵。因約柔齋趁早回船,於路叫船家將預先留下的那樽三白酒、幾品果菜取出來,兩人淺斟低酌,對著那四野黃昏,一彎新月,開懷暢飲;一面聽船家唱著山歌,搖著軟櫓,欸乃而回。我忽然又想起那男裝婦人來,因問柔齋,到底是個甚麼人?只見他笑容可掬的說出幾句話來,正是:才從鸚鵡洲邊過,又向吳王墓上回。
要知柔齋說出甚麼話來,且聽下回再講。
第二十九回
柔齋道:「這個人說起來,五六年前頭他就在上海當書寓先生了。彼時年歲又輕,風頭又足,再加有一種逐臭之夫去奉承他:說他眼界兒比別人高,身價兒比別人重,心術兒比別人好。殊不知那些瘟生,連一句都沒有說得著,全個兒是些門外漢的話。就是有兩個闊老官在他身上走。你想,一個人到做了闊老,那心計兒自然是十個之中有九個是粗的了。所以也就人云亦云,豬八戒吃人參果子,食而不知其味。及至去年他在上海同春坊重張艷幟,就同我碰巧是洛陽女兒對門居,聽見人說,從前曾經跟過一個甚麼咸允升咸老六的,如今是又從咸老六家裡重行出來做本家,我就千不合萬不舍,不合想去他這一隻老虎頭上拍蒼蠅,同他弔膀子。由在金谷春代過一次局,以後就天天吃大菜,跑馬四,看髦兒戲,是可以花錢的事,無一不做到。而且他還喜歡跑個夜馬車,專門在張家花園青草地上,席地幕天過夜。一直要挨到第二日大清早,租界工各局裡的垃圾車上了街,他才肯轉來。等到晚上仍是這種樣。不然,就伙了堂子裡相幫打雜的,一窩兒坐下來接龍莊、攤牌九,再沒得個好好的讓你過一夜的。我起先也是疑惑他身價重,眼界高,差不多的客人他瞧不起。後來我小錢花的也不少了,碰和吃酒,日日當飯吃,他還是那副不生不熟的樣子。問問他,總以慢慢瞧三個字回復我了事。
我正在那裡看得出神,忽然船窗沿窗輕輕挨過,不提防,被那怪物一搭福橘渣子從窗口拋將過來,剛巧打在我左眼帘上,特地嚇了一跳。柔齋笑道:「太太今天唱打櫻桃了,要莫就大大方方的過來,陪我們談談天,做甚麼總歸這樣齷齷齪齪的弔膀子呀?」那邊船上人也嚷道:「舍人吊俚格膀子,覅擱著鴨矢臭戤戤俚。……」柔齋沒等他罵完,便高聲喊道:「祝如椿,祝如椿,不記申江明月夜,馬車同坐笑談心,軟語說更深。難不成一到蘇州來,就當真的板著面孔做太太了麼?」
我問道:「他是哪家太太?」柔齋用手一指道:「那邊船上掛的兩隻燈籠,你看去!」我再回過頭一瞧,只見那隻樓船,已將兩面遮簾放下,船上鴉雀無聲,舟子打著雙槳,慢慢的橕將開去,頃刻蕩漾中流,相離已遠。我才看見那船頭上,一邊掛了一面號新轎燈。燈上字足有八寸寬五寸長一個,一面是「前湖南嶽常灃兵備道」,一面是「江蘇即補分府」。那一邊是甚麼字,卻在反面看不見。我笑問道:「原來這個怪物是你認識的熟人,怎麼被你參了兩句野狐禪,他就靜悄悄的走了,這是舍格原故呢?大約看上去,格格當中,總有一個是俚格姘頭勒海哉!」柔齋笑道:「你快替我不要說這二蘇白了,再要說下去,我的小肚子可要笑疼了。至於這件事,等我們游過虎丘回來,慢慢的告給你,到很可以夠做一回書的呢!」說著,已是船到山腳下。
兩人走上去沒有多遠,就是迎面一方千人石,石上題詠甚多,足有三尺余厚,七八丈圍圓。我因天色向晚,也無心再去看那石上的詩句,僅僅從身旁摸出一把小洋刀來,揀石上空處,畫了「某年月日,八寶漁洋舊主王小雅,偕友穆柔齋至此一游」一行半真半草的字,便從千人石面前過去。寺里寺外,遊玩一番,卻也沒得甚麼隨喜處。只有兩座荒冢,一座是吳王闔閭的墳墓,當日陪葬宮人數千名,珠寶古玩數十萬,因金銀氣太重,葬三日化為白虎,蹲據其上,故名虎丘。這是載在史冊,人人都知道的。還有那唐時妓真娘也名附葬於虎丘寺之側。一時游虎丘者,類喜舍吳王而奠真娘,所以就有一般好議論的人,做了幾句懷古。那起首兩句,我已經忘記了,末兩句我尚可約略記得,就像是:不吊英雄兒女,真娘墓上獨題詩。
後來又有人說是:何事世人都好色?
真娘墓上獨題詩。
或者是我一時忘記了,信手拈來,也未可必。當下我們兩人閒眺了一番,只見一片白草黃沙,僧歸遠渡。加以夕陽墜地,回光作慘碧色,幾疑磷火照人,益增惆悵。因約柔齋趁早回船,於路叫船家將預先留下的那樽三白酒、幾品果菜取出來,兩人淺斟低酌,對著那四野黃昏,一彎新月,開懷暢飲;一面聽船家唱著山歌,搖著軟櫓,欸乃而回。我忽然又想起那男裝婦人來,因問柔齋,到底是個甚麼人?只見他笑容可掬的說出幾句話來,正是:才從鸚鵡洲邊過,又向吳王墓上回。
要知柔齋說出甚麼話來,且聽下回再講。
第二十九回
柔齋道:「這個人說起來,五六年前頭他就在上海當書寓先生了。彼時年歲又輕,風頭又足,再加有一種逐臭之夫去奉承他:說他眼界兒比別人高,身價兒比別人重,心術兒比別人好。殊不知那些瘟生,連一句都沒有說得著,全個兒是些門外漢的話。就是有兩個闊老官在他身上走。你想,一個人到做了闊老,那心計兒自然是十個之中有九個是粗的了。所以也就人云亦云,豬八戒吃人參果子,食而不知其味。及至去年他在上海同春坊重張艷幟,就同我碰巧是洛陽女兒對門居,聽見人說,從前曾經跟過一個甚麼咸允升咸老六的,如今是又從咸老六家裡重行出來做本家,我就千不合萬不舍,不合想去他這一隻老虎頭上拍蒼蠅,同他弔膀子。由在金谷春代過一次局,以後就天天吃大菜,跑馬四,看髦兒戲,是可以花錢的事,無一不做到。而且他還喜歡跑個夜馬車,專門在張家花園青草地上,席地幕天過夜。一直要挨到第二日大清早,租界工各局裡的垃圾車上了街,他才肯轉來。等到晚上仍是這種樣。不然,就伙了堂子裡相幫打雜的,一窩兒坐下來接龍莊、攤牌九,再沒得個好好的讓你過一夜的。我起先也是疑惑他身價重,眼界高,差不多的客人他瞧不起。後來我小錢花的也不少了,碰和吃酒,日日當飯吃,他還是那副不生不熟的樣子。問問他,總以慢慢瞧三個字回復我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