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孝乃飛馬向前。

  比將到時,官兵已開船一半,尚餘百十斛未盡。

  寶見救兵到,亦自上船,棄其餘剩,揚帆而去。

  匡孝一時無船,又見去遠,無能得救,乃回兵。

  毛寶得捷,來見魏該,該喜,令人上寶功績於中軍。

  陶侃、溫嶠等見報,皆各大喜,曰:“將帥能如此便宜行事,得此興彩,何愁賊奴不破?”即署毛寶第一功,表為廬江太守,以頂陶瞻之職。

  侃等知蘇峻提兵在外,乃各具本入石頭城見帝。

  溫嶠表請毛寶前職,陶侃表請王舒、虞潭二人監督兩浙東西諸郡軍馬,庾亮表郄鑒都督淮揚八州軍馬,使各有所節制,朝廷皆從之。

  鍾雅恐蘇峻知道,嗔恨於帝,或生變測,乃請假授蘇峻為丞相,護駕大將軍,都督京邸東西十郡軍馬。

  峻在湖陰,見詔大喜,乃使人至石頭城,分付蘇逸善保聖駕,堅守城池。

  矯帝命使人責讓侃、嶠等,令其退兵。

  陶侃等見之大怒,即與溫、郄諸帥一同渡江。

  蘇峻聞眾兵坦然大至,心中甚懼,遣使往歷陽催祖約調兵來助。

  陶侃等使細作探知的實,乃與眾將佐共議戰守之策。

  部將李相獻言曰:“蘇峻自帥兵馬出屯湖陰阻我,又約祖賊之兵來為掎角者,思欲分頭衝突吾軍,使不得安耳。

  蓋為我等初到,根腳不固,怯而自退也。

  今當於白石山邊築起一壘,以屯兵馬。

  再立一寨於南角,聲勢相倚,則賊兵不能犯我矣。

  否則舟舡只在江中,焉得即能破彼?”侃從其計,分遣軍士疊石為壘,內外俱以大木為柵圍之,不數日而成,堅如城郭。

  陶侃大喜,使庾亮將兵一萬於中守住,以為之主。

  蘇峻見報眾人若此行移,甚是驚駭,即點人馬向前攻阻,以被築完。

  韓晃攻之數日不能克,反被南寨趙胤來救,殺傷無數士卒。

  回見蘇峻曰:“陶侃築白石壘,甚是方略。

  進可攻我,退可安守。

  何奈他們?”匡孝曰:“我觀白石壘雖然可守,若無南寨相援,亦易於破。

  今當莫攻白石壘,且自先破南寨,則其勢亦孤矣。

  今後可令徐健引兵五千把住白石壘要路,以截救應之兵。

  我引精兵五千,從小路抄出其後。

  公子蘇碩引軍一萬,徑趨其前。

  兩頭一齊殺入,趙胤不防攻彼,必定被擒。

  然後再取白石壘,有何難哉?”峻曰:“此計大妙,速宜行之。

  ”乃即點兵齊整,三路一齊起發。

  至一更之後,俱到南寨。

  趙胤見峻兵每日只攻白石壘,惟是準備救應,並不虞其劫寨,失於提備,鹿角不關。

  忽聽得喊聲大起,連忙披掛上馬,已被蘇碩殺入。

  趙胤奮力向前退敵,與碩相撞。

  二人於寨門前狠斗有半個時辰,蘇碩將□□□□□□後,匡孝繞出,兩頭夾攻,趙胤當抵不住,帶馬而走,匡孝從後緊追。

  趙胤見其逼近,賊兵喊聲甚震,恐怕有失,慌忙取弓拔箭,回身望匡孝滿射一箭。

  奈夜昏看視不的,只中馬足。

  匡孝被掀墜地,乃不敢進前,趙胤得脫。

  蘇碩料不能獲,乃只搶其寨中衣仗輜重等物。

  庾亮在白石壘聽得鼓炮之聲,急命王愆期兄弟二人引兵往南寨探聽,途中被徐健伏兵阻住。

  愆期、士期一齊並上,殺死徐健。

  將到南寨,聽得已失,匡孝又引兵殺至,愆期乃回白石壘,使人報知陶侃等。

  侃聞說南寨被奪,心甚不安。

  溫嶠欲召趙胤斬之,侃曰:“此是賊峻暗算,何可斬他?且人皆非孔明、呂望,焉能料敵?胤非將校之列,且宜含之,況值用人之際?”嶠乃不責趙胤,反使人安慰其用心報恨。

  於是眾帥默議破敵,未得其策。

  忽報蘇峻遣將阻拒東兵,被管商、弘徽攻開吳郡,焚燒吳縣,復掠海鹽,陷嘉興,蔡謨、顧眾皆被所敗。

  張健、何仍進攻餘杭,陷之,移兵欲攻武康,被王舒、虞潭殺敗,斬賊將何仍,今乃退屯宜興紮下,欲來取庾冰共去防禦。

  陶侃見說,謂溫嶠曰:“吾何只與此賊相守在此,則三吳百姓不勝其害矣。

  必須出兵逼彼,方可免其攻掠之心。

  ”於是以王愆期有斬徐健功,命其引兵攻峻水寨。

  愆期得令,將兵一萬,分作百餘船,順流而進。

  將近峻兵,將船分擺待敵。

  賊將匡孝引舟布陣,兩邊放炮擂鼓而前。

  愆期親督愆軍攻戰,匡孝亦奮進,兩邊抵死鏖殺,約有一個時辰,匡孝不如王愆期等善知水性,反折兵多。

  蘇峻見之,密令軍士另將小船以火箭並火銃來助匡孝。

  當日乃是逆風,被其火箭亂射入船,乘風火發,救撲不止。

  愆期只得退走,被其燒壞戰船四十餘只,折兵千餘。

  陶侃見敗,心中憂悶。

  參軍范汪進計曰:“前者郄公屯守京口,賊兵不敢往來,我等又好進戰。

  今召郄公來此東路,無限賊籍東兵衝突我等,今宜請郄公還屯京口,賊懼此兵乘其後,自然不敢並一與我合戰矣,彼又何能勝我哉?”陶侃聽言大悅,即催郄鑒:“以兵還據京口,立一大寨於曲阿,築起三壘以阻峻之往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