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四爺下達了他上位之後的頭一道指令:“將十四貝勒帶下去,禁足於府中,發喪報,舉國皆悲。”

  很快,宮裡的喪鐘就響起來,隨著這一聲,京城局勢也跟著風起雲湧。

  新皇的眾兄弟被留在了宮中,四爺什麼人物?當然要扣下他們做人質?難道還放虎歸山不成?老五和老九則被叫到偏殿,胤禛已經看過康熙留下來的密旨,上面寫明了胤祺和胤禟的身份,他們為朝廷做事,直接效忠於皇帝,一個是御用錢袋子,一個是皇宮裡的暗衛統領,要想江山坐得穩,就要好生對待他們。

  胤祺和胤禟是一母同胞,最親的兄弟,四爺沒在他們跟前擺譜,而是直言困難之處。直親王手中掌握著相當比重的兵力,他的確向新皇投了誠,誰知道會不會被別的什麼人說動,然後反水。老三不值得相信,就算不造反,也一定會生么蛾子動搖民心,至於十四……也很難辦,雖然改了玉牒,血脈是沒法斬斷的,若是處置了他,沒準會滋生謠言,傳出新皇冷酷無情連親兄弟都下得去手這樣的話。

  “還是皇子的時候,雖沒奢求過這個九五之尊的位置,不過,也覺得當皇帝真是威風……真正坐上這個位置,方才知曉什麼叫高處不勝寒。”

  “若是個閒散王爺,能弈棋品茗度日,日子安逸清閒。皇阿瑪將重擔交到我手中,胤禛竭盡全力也不能辜負他的期望。便是走在刀尖上,也要咬牙挺過去。”

  “五弟和九弟是皇阿瑪留給我指點江山的籌碼,能否順利度過這段時期,還要仰仗二位。”

  ……

  這番話說得挺真誠,看過密旨胤禛就知道老五手中掌握著怎樣的大權。

  皇宮暗衛統領意味著什麼?

  他隨時能影響宮中局勢。

  取帝王首級也不是不可以。

  一般而言,手中握著這樣的權力,都會想要用上一用,老五卻是個很克制的人,康熙帶著兒子們去木蘭圍場冬獵,只留下廢太子和五阿哥。胤礽造反,老五坐鎮皇宮,組織暗衛抵禦各方衝擊,活捉太子,拿下一干逆賊。他若有意謀朝,那時是絕好的時機……他沒有。

  從這裡就能看出,先皇的確有選賢任能的本事。

  老五和老九都是不會辜負他信任的人。

  胤祺跪下說:“讓皇阿瑪那樣駕崩,是臣弟的失職,得您信任,自當排查後宮,找出先皇真正的死因,為您保駕護航。”

  老九也跟著跪下:“皇上放心,臣弟自當做好本職。”

  說實在話,按照胤禟原來的安排,他只干到康熙死,新皇登基就準備帶著元春歸隱,可惜,天不遂人願。康熙死得太突兀,別說詳細的準備,他連脫身計劃都沒有。如今被逼上梁山……一定要說的話,做錢袋子總比暗衛頭子好。

  怎麼說呢?

  按照正常的邏輯,大家都會更忌憚暗衛統領這種隨時可能威脅宮廷的角色,有錢沒權有個屁用,惹毛了抄你的家,找個發落的藉口還不容易?

  正是想到這一點,胤禟才沒急著撂擔子,而是回應了老四的期待。

  之後的半個月真是血雨腥風。

  朝中好幾股勢力都對冊立新皇的遺旨表示質疑,京城裡也傳出了不少謠言,四爺真是狠角色,只要被查出動搖民心,直接削爵除官職,貶為庶人。性質嚴重的斬首示眾,這半個月可以說是大清建國以來最黑暗的時期,瘟疫還沒得到控制,又有大臣想要發動政變,支持別的皇子繼位。太醫院倒是懂規矩,甭管皇帝怎麼換,對他們影響都不大,太醫基本就是誰都不敢輕易得罪的角色,誰能沒個頭疼腦熱?惹了他們在你的藥方上動點手腳有你好受的。

  太醫是不站隊的,他們專心研究對抗瘟疫的藥物。

  查出瘟疫克星用了三天時間,大批量採集製成藥丸又用了好幾天,四爺將解瘟疫的藥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只有老實歸順的才能得到恩賜,同時放出話去,除疫病的藥已經配得差不多,很快就會發下去,希望百姓們不要再鬧了。

  傳出這個說法之後,四爺倒是得了不少民心,畢竟,人都是怕死的。

  誰能救他們的命就支持誰當皇帝,這再公平不過。

  半個月時間,京城局勢穩定下來,瘟疫也得到有效的控制,雖然,死亡人口達到了三到五成,這些人的鮮血鋪成了四爺的帝王路。

  欽天監選了日子,四爺登基,封那拉氏為皇后,李氏為齊妃,鈕枯祿氏為熹妃,耿氏為裕嬪,宋氏為懋嬪……

  雖然沒生出兒子,重生的鈕枯祿氏依然憑藉個人魅力成為了雍正元年冊封的妃子之一,在整個後宮之中,地位比她高的就只有兩人,太皇太后孝惠以及皇后那拉氏。

  重生的鈕枯祿氏和穿來的耿氏的確有不滿意的地方,不過,能夠早十多年進後宮,成為人人艷羨的帝王妃,她們已經是好命的。

  再有,因為康熙死得早,本應在康熙四十八年選秀中進入四爺後院的年氏,就這麼腰斬了。

  只盼那位不是重頭再來的,否則還不氣死?

  ……

  年氏的確是重生的。

  她就是那麼倒霉。

  聽說康熙死了整個人都傻愣在當場,完全緩不過來。

  她重生方才兩年,改了上輩子的大小姐脾氣,同哥哥年羹堯維持了極好的關係,在年府都有極高的聲威,簡直是美貌與智慧並存。她努力的調養身體,吃各種美白嫩膚的膳食,將自己塑造成配得上四爺的完美女人。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