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瘟疫這玩意兒老九當然知道,大清朝有過那麼幾次影響力大的,人員傷亡簡直慘重,很久都不能恢復元氣。從前最多的是鼠疫,鬧了幾次已經有基本的防範和治療方法,屍瘟是什麼?

  元春站起來,走到桌邊,將兩個玉瓶拿過來,鄭重的交到胤禟手裡:“弘曆能看到一些包括我都看不到的東西,早幾天他就說過,京城裡到處都是黑氣,壓抑得很。那是死氣,這回傷亡鐵定會慘重。我與兒子們合力,只堪堪能護住咱府上,若是出去,就很難說。這個黑色玉瓶里有一顆解屍瘟的藥,必須在長斑之前服用,也可以預服,永久生效。白色這個瓶子更難得,這是還陽丹,普天之下只此一粒,只要肉身沒有腐爛,就算靈魂被勾走,也能召喚回來,時效是人死後的七七四十九天之內。”

  胤禟不懂得瘟疫的區分,他卻看得出,這回真是到危難時刻了。

  若是平常,春兒絕不會將這樣的藥拿出來。

  他想了想,將黑色的瓶子收起來,把白玉瓶塞回元春手裡,“這太珍貴,還是留著備不時之需。”

  元春搖搖頭,“在瘟疫結束之前我不出門,就不會有事,這三個小的只要不出府門,就絕對安全,那四個混球不用擔心,都是開了陰陽眼整天同陰魂往來的,不會被死氣纏上……當然爺也安全得很,這個倒不用擔心。瘟疫奈何不了我們,再說,咱府上還有號稱大清朝醫術第一的林家人,不會出事。還陽丹放在我這裡根本發揮不出效用,還是爺帶著,沒準能派上用場。”因為私心,她已經扣下了兩粒藥,那是要送回娘家的。

  胤禟不知道這個秘密,在他看來,一粒藥就是生的希望。

  額娘和五哥正好用得著。

  從元春這裡得到確切情報之後,胤禟就進宮去過,他向康熙提起是不是有瘟疫蔓延的可能,畢竟,從未聽過熱毒還有傳染性。對老九,康熙並不懷疑,他召了好幾位太醫同時進殿,將這種可能性說給他們聽。

  鄒齊朝胤禟那方看了一眼,心裡信了七成。

  作為太醫院第一人,他還沒開口,其他幾位就嘰喳起來。

  “沒聽說誰家瘟疫會發七八天熱的,早該起斑了。”

  “地動帶來的災難已經過去了,這是謠言!鐵定是謠言!”

  “到底是何人說這樣的話擾亂民心?請萬歲爺嚴厲懲處。”

  ……呵呵。

  康熙毫不客氣的朝胤禟那方指了指:“老九方才說起,他建議拿出瘟疫的應對措施。”

  搶答的太醫一個個面如土色,這話是九阿哥說的?他吃錯了藥才插手管這樣的事,說好的一心一意撈錢呢?

  “這,相比九阿哥並不清楚熱毒和疫病的區分,咱大清朝開國以來也爆發過幾次大型的瘟疫,在太醫院也能找到相關記錄,一般過程是,發癢——長斑——腐化——死亡。我們已經掌握了鼠疫的應對之法,就算碰巧被九爺說中,也有足夠的把握能夠應付。”

  “臣同鄭太醫的見解相同。”

  “臣以為,九阿哥還是管好自己的事,我們做太醫的自有一套判斷方法。”

  你一言我一語,他們說得好不熱鬧,胤禟嘲諷的勾起嘴角,很快,他們就會知道自打耳光是什麼感覺,這次瘟疫絕對是大清朝有史以來最嚴重的,根本就不是什麼老掉牙的鼠疫,而是屍瘟。四人身體發生病變傳播的病毒比八竿子打不著的老鼠嚴重多了。發熱只是前兆而已,這些第一批被“選中”的人,若能扛過發熱期,並沒有長出斑點,那就是平安度過了,好似天花一樣,以後也不會再感染。至於那些進入第二階段的,連搶救的機會也沒有,必死無疑。

  想要對抗屍瘟,著手點就是這漫長的發熱期。

  這些個大臣心裡惴惴不安,胤禟卻沒有同他們計較的意思,這種不用兩日就能揭穿真相的事,打嘴仗實在沒意思。他聳聳肩:“本阿哥已經提醒過,既然太醫院的大人都這麼說,那就這樣吧,我得提醒一句,大丈夫一言九鼎,說的話可要記住。”

  他話音剛落,鄒齊往前進了一步,他拱了拱手,道:“稟萬歲爺,臣以為,九阿哥說得很有道理。如今正是伏天,是疫病的高發期。雖然症狀像極了熱毒,會傳染這一點就很值得我們思考。但凡是會傳染的病,就沒有輕的。”

  鄒齊號稱本朝醫術最高者,這樣說是紅果果打了同僚的臉。

  幾人表情變了又變,終於沒忍住。

  “臣堅持之前的說法,這不一定就是瘟疫,也有可能是帶有傳染性的熱毒。”

  康熙皺了皺眉,“真不想聽這樣模稜兩可的話,是或者不是,不一定是什麼意思?讓朕猜測結果拿出應對措施不成?”

  到最後還是一場鬧劇,沒能拿出一套方案。

  鄒齊和胤禟都覺得瘟疫的可能性更大,要做好防範工作。其他太醫則堅持認為瘟疫不可能燒這麼久,早就該進入下一步。康熙沒有章程,吩咐他們嚴密觀察,一旦有任何新變化立刻呈報上來,同時要做好防範工作。

  烏鴉嘴就是這樣的,康熙這麼說了之後,當天夜裡,最初發熱的那批百姓就出現兩極分化,其中極少的一部分人退了熱,恢復正常。生育那些都進入到長斑期。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