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她到靈堂為謝知讓上了炷香,而後便和姜蜜到一旁說話。

  太后看著姜蜜紅腫的雙眼,看著她黯淡的容顏,心中的笑幾乎要顯到臉上來。

  這麼多年以來,姜蜜一直是被謝知讓捧在手心靜心呵護的,明媚嬌艷、眉宇開闊,眼中更是無一絲一毫憂愁與煩惱。

  在她在深宮之中飽受孤苦時,這般無憂無慮的人,怎能叫她不嫉妒?

  可是啊,終於有一日,叫她看見這朵花謝了的時候呢。

  太后心中暢快,嘴上卻淡淡說道:「節哀順變吧謝夫人。再如何,你還有一雙兒女呢。」

  姜蜜聽她提起「死」去的謝知讓,悲從中來,淚水又好似斷了線的珠串般一滴滴落下。

  「娘娘,您見諒……臣婦……臣婦實在是……抱歉娘娘……臣婦失儀了……」

  太后拍拍姜蜜的手,裝模作樣地安慰道:

  「太師待你一片真心,十數年呵護著你,你一時想不開也是應當的。但是為著孩子,你也該儘早走出來。」

  「思念最是傷人,你可是兩個孩子的母親,可該保重身體才是。太師為了保護陛下,已經去了。你作為太師遺孀,本宮該照顧好的。」

  「本宮帶了太醫前來,叫他們為你把把脈,開幾副調養身子的湯藥,也好叫你早些好起來。」

  「娘娘……」姜蜜愣了一下,連忙推拒道,「不必了娘娘……真的不必了……」

  「你同本宮還客氣什麼?」太后故作不滿,強勢地按著姜蜜坐下,而後命太醫前來替她把脈。

  姜蜜面上露出幾分不安,卻竭力按捺下去,勉強露出幾分感激的笑。

  太醫診治過後,發現並無大礙,只道是鬱結心中、傷心過度,開了兩副調理身體的藥方。

  太后和姜蜜閒話片刻,才離開謝家回宮去。

  姜蜜目送太后遠去,回到屋中坐下沒多久,辛護衛便神不知鬼不覺地溜了進來。

  「夫人,一切都按照您的吩咐辦妥當了。」

  「好。讓范護衛,重新戒嚴。」

  ……

  回了仁壽宮,太醫如實稟告:

  「娘娘,那位謝夫人的脈象雖有些弱,卻不像是悲痛欲絕的樣子。若她早間因為激動過度暈厥,醒來也絕不會是這般脈象。」

  太后冷笑。

  這謝姜氏,果真是裝的。

  若非她今日叫了太醫過去,還真要被那賤人給騙過去了。

  她揮揮手,示意太醫退下,又問道:「探子怎麼說?」

  心腹嬤嬤上前一步道:「在娘娘您到謝家之前,那謝太師的母親謝老夫人曾哭暈過去過。」

  「那在大庭廣眾之下,瞧著不像是裝的,幾乎是要死過去的樣子。寧安侯亦是悲痛萬分,憂心如焚。

  「可是後來謝姜氏往老夫人屋裡去了一趟,因為門戶緊閉,咱們的人聽不見裡面在說什麼。但自從她出來後,那老夫人的面色瞧著便精神許多。」

  太后聞言,沒有說話。過了一會兒,她才問道:「嬤嬤,此事,你怎麼看?」

  「老奴瞧著……」心腹嬤嬤略略沉吟,而後悄聲道,「謝太師的死,應當是裝的。皇帝在寧夏久久不現身,即便出面,也只露一個影子,老奴覺得,陛下當是……」

  「崩了。」

  最後二字,心腹嬤嬤說得極輕。

  太后亦是猶豫不斷。

  「罷了。此事事關重大,且再等上幾日。倘若皇帝依然不現身,那便叫父親,按計劃行事。」

  第241章 登基

  十日過後,謝知讓的屍骨順利歸京。

  姜蜜一大早便等候在城門外,而後扶著棺槨,一步一步走回寧安侯府。

  在這十日內,皇帝依然沒在邊關現身。陳家派暗探查驗謝家靈堂內的屍首,確認其為空棺。

  三日後,太后在宮中舉辦春宴,邀請群臣夫人進宮賞花。

  午時一刻,御前大太監李德寶匆匆歸京,帶來皇帝駕崩的驚天消息。

  內閣首輔陳礪鋒直指謝知讓狼子野心,假死隱瞞陛下駕崩一事,妄圖謀朝篡位。

  大太監李德寶宣讀聖旨,言陛下生前欲過繼濮陽郡王為嗣子,立其為太子。

  滿朝譁然。

  午時三刻,三千營兩隊小旗包圍寧安侯府,禁止任何人出入。與此同時,太后連下三道懿旨,宣姜蜜及其一雙兒女入宮。

  姜蜜換上一整套的誥命吉服,攜猊哥兒進宮。

  太后想著謝知讓的妻子和唯一的兒子已在自己手上,便也不在意那小丫頭片子了。

  「姨母!」摔坐在地上的瑞王一見姜蜜,當即起身迎上來,「您沒事兒吧姨母?」

  姜蜜握住瑞王的胳膊,輕聲安慰:「我沒事。殿下別怕。」

  瑞王連忙搖頭,低聲道:「姨母,我不怕的。勞您受累了。」

  「殿下這是哪兒的話?」姜蜜拍拍他的肩膀,悄聲道,「不說了。」

  隔牆有耳。

  瑞王張嘴,欲言又止。

  過了片刻,有宮女來請姜蜜往御花園那邊去。

  御花園滿園春色,其間氣氛卻焦灼不安。眾夫人與其說是在此處賞花,不如說是被太后軟禁在此處。

  太后端坐在上首,慢條斯理地品嘗清茶。

  「娘娘,謝夫人到了。」

  「臣婦拜見太后娘娘。」

  太后對這參拜的聲音充耳不聞,任由姜蜜跪在地上。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