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但濮陽郡王此人,先前在衛王府聞所未聞,憑空便冒出個五歲的兒子來。」

  「標下命人去刺探,發現衛王府上下對此事諱莫如深,還處理了好幾個奴僕。」

  「之後標下派人在濮陽郡王身邊觀察,確實發現一些異常之處。但因沒有親眼所見,故不能確認。」

  姜蜜將這番話在心中暗暗過了一遍,思慮片刻,才吩咐道:「濮陽郡王女兒身的事情,切忌走漏風聲。必要時刻,可幫著她遮掩一二。」

  太后在這個檔口將這些孩子召入京城,姜蜜不信陳家沒點什麼見不得人的心思。屆時,濮陽郡王或可成為破局關鍵。

  而衛王府將一個女娃娃推出來,要麼是衛王妃和幾位側妃捨不得自己兒子,要麼便是衛王根本不想摻和進皇權鬥爭之中。

  無論如何,苦的都是那身為女兒身的濮陽郡王。

  方護衛抬頭看了姜蜜一眼,應了聲是,而後轉身退了出去。

  ……

  銀川。

  「陛下,京城來信了。」謝知讓將一張信紙遞給皇帝,「太后將各位郡王放在仁壽宮裡。同時陳家頻頻傳信給宋平威,陳家果然是坐不住了。」

  皇帝一目十行地將信紙瀏覽一遍,而後冷笑道:「朕脫離了他們的掌控,不願意娶陳氏女,生下流有陳家血的後嗣。朕這般不聽話,他們自然是要換個傀儡的。」

  此般情景,他絲毫不意外,甚至心中暗道果然如此。

  人心不足蛇吞象。

  當初倘若陳家滿足於現狀,沒有那麼多貪念,沒有對皇后下手,皇帝願意敬著陳家一輩子。哪怕會受幾分掣肘,他輕易不願與陳家翻臉。

  可偏偏,陳家先動手了。

  在皇后一屍兩命的那一刻,皇帝便決心要與陳家不死不休。

  「由著他們吧。朕且看著,他們到底能做到哪一步。」

  謝知讓看著滿面冰霜的皇帝,知曉他如今是真的羽翼豐滿了。

  皇帝轉身看他,懇切道:

  「先生,朕離京前雖是將朝中大事託付給內閣,但十一到底是明面上監國之人。朕怕陳家狗急跳牆會對十一下手,萬望您能護佑他平安。」

  謝知讓微微躬身,回道:「陛下放心。陳家有動作的消息一傳來,我便寫信回去叫懷英親自守在瑞王殿下身邊。殿下身邊的護衛,外松內緊,輕易不會有事的。」

  「先生安排妥當,朕便放心了。」皇帝心中略略鬆了一口氣。

  之後,二人就當前戰事討論一番,謝知讓便躬身退下了。

  待出了營帳,謝知讓在寒風中站定,抬頭望著京城的方向,指尖在繡春刀柄上輕輕摩挲。

  片刻,他回到自己的營帳,從懷中掏出一封尚未拆封的信,而後小心翼翼地拆開。

  「夫君,可想我?」

  開頭這直截了當的一句話,叫謝知讓忍不住笑出了聲。他一個字一個字地往後看,嘴角笑意愈發溫和明顯。

  信很厚,但姜蜜只寫了兩頁,剩下的全是菟姐兒和猊哥兒門板一般大的字跡。

  約莫是有些字還不會寫,歪歪扭扭的字中間,還夾雜著幾筆姜蜜的字跡。

  謝知讓看著這信,心頭軟得一塌糊塗。

  他將這幾張薄薄的紙翻來覆去看了好幾遍,終於依依不捨地放下信,提筆在紙上寫道:

  「很想阿蜜,很想很想,無時無刻不念著你。」

  「……」

  「天氣回暖,但勿要貪涼。我不在身邊提醒你,自己要記得早晚添衣。」

  「菟兒猊兒練武又有進益,只可惜我沒能見到。或許等我回去,能看見他們更厲害的樣子。」

  「……」

  謝知讓信筆書寫,想到什麼便寫什麼,絮絮叨叨寫了許多張信紙。

  及至頁尾,他的筆尖微微一頓,而後寫下最後幾個小字:

  「一定要平安。等我回家。」

  第355章 朋友

  太后壽辰將近,宮中為了舉辦千秋宴,上上下下忙得不可開交。

  雖然孟元霜是名義上執掌鳳印的人,但實際上處理後宮事務的還是皇帝派去孟元霜身邊的掌事女官。

  儘管如此,有些場合也不得不需要孟元霜出面。她時常有拿不準主意的事情,思來想去便找上了姜蜜。

  起初姜蜜怕僭越,沒與孟元霜多說。後來見她當真是沒什麼旁的心思,便也盡心盡力為她謀划起來。

  也因此,這段時日,姜蜜頻繁出入皇宮。

  「元娘你終於來了!」孟元霜一見姜蜜,那就和老鼠見到米糧沒什麼兩樣,恨不能直接撲上去狠狠抱住姜蜜,「我……我太頭疼了!你快些幫幫我!幫幫我!」

  姜蜜知道孟元霜就是這般心性的人兒,無奈地搖了搖頭,上前聽她說事兒拿起主意來。

  孟元霜的兒子恰好比菟姐兒和猊哥兒大上一歲。他雖還是個小娃娃,但趁著皇兄登基的東風,也得以封王。

  只是這皇宮裡只他一個孩子,難免寂寞。有時菟姐兒和猊哥兒不去陸家族學念書,恰好姜蜜又進宮,便會帶上他們兩個來陪一陪福王殿下。

  而福王能有玩伴,自然是高興的,對菟姐兒和猊哥兒兩個小夥伴珍視得很。

  此刻,三個娃娃抱在一起激動了好一陣,才撒丫子跑出去玩耍。

  三人商量了一通,決定玩捉迷藏,由福王來捉,菟姐兒和猊哥兒躲藏。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