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頁
他直挺挺地跪下,兩個膝蓋重重磕在堅硬地面,發出沉悶的響聲。他對著京城的方向,緩緩俯身叩首。
在他額頭貼上冰涼地面的時候,寧安侯閉眼,兩滴淚水從眼窩處流淌、滴落,而後消失無蹤。
……
元寧五年正月初一,寧安侯府一品鎮國公夫人謝華氏薨,享年七十五。
子女服斬衰三年。
孫輩服齊衰杖期。
曾孫輩服齊衰五月。
其中,謝邈乃寧安侯府大宗嗣子,代替其父謝知禮為謝老夫人服斬衰三年。
……
正月里掛白幡,此番動靜,引得京城無數權貴紛紛將視線落在寧安侯府。
陳黨大喜過望,暗暗感嘆這謝家老夫人死得真是時候。
謝老夫人一死,寧安侯和謝知讓就必須上書丁憂去職。如此,豈不正是陳家的機會?
仁壽宮中的太后更是恨不能去寧安侯府門口放一串鞭炮慶賀慶賀。
皇權日益強盛,陳家不得不暫避其鋒芒。卻是不想在這一刻,竟會有如此轉機。當真是天無絕人之路。
皇帝召謝知讓於御書房密談一下午。
次日朝堂之上,皇帝將寧安侯和謝知讓的辭官奏摺依次駁回,奪情留職。
朝臣紛紛諫言,請求皇帝全謝家父子的孝心。
雙方拉鋸數日,各退一步。
皇帝答應讓寧安侯解甲丁憂,並下令命宋平威將軍即刻奔赴銀川,代替寧安侯鎮守邊關;而陳黨也默許皇帝奪情之舉,留謝知讓繼續任錦衣衛指揮使。
然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早朝之上,皇帝神色平靜,語氣淡淡,輕聲言自己想要御駕親征。
此話,猶如是往本就不平靜的池子中丟了一塊大石頭,激起無數浪花。
朝堂之上,一片譁然,宛若蜩螗沸羹。
第235章 離別
「陛下說要御駕親征,那些個大臣,怕是要鬧翻天了吧?」
姜蜜坐在桌案邊,一手拿著五福寶葫蘆菱花紋熨斗,一手輕輕整理放在桌上的官服,一下一下將衣裳熨平整。
謝知讓正坐在她對面寫文書,一邊寫一邊說道:「豈止是鬧翻天?太和殿的頂都要被他們掀掉了。」
「陛下這突如其來的一招,自然是打得他們措手不及。我這還是因為在家守孝不能出門,那些個夫人吵不到我這裡來,只紛紛遞了帖子來探我口風。我若能出門,她們非得撕了我不可。」
謝知讓漫不經心道:「理她們作甚?由著她們鬧去吧。」
姜蜜抬頭望向不遠處的謝知讓,沉默片刻,才低聲問道:「真要走?」
謝知讓筆尖一頓,烏黑的墨水便從筆尖滴了下來,在潔白如雪的宣紙上洇出一大團墨漬。
許久,他才輕輕應了一聲。
姜蜜得他回應,低下頭,沒再說話。
屋內就這般陷入沉寂之中。
不知過了多久,謝知讓放下筆,緩緩走到姜蜜身後坐下,輕輕擁住她,取過她手中的那個熨斗。
「這熨斗也挺重的,讓丫鬟做吧。」
姜蜜低聲應好,開口時卻帶了一點哭腔,「可是你馬上就走了,以後好長一段時間,都穿不上我給你熨的衣服了。我……我捨不得你……」
謝知讓叫她哭得心疼,一手托住她的腿彎,一手扶住她的後背,輕輕用力便將人整個都抱到自己腿上。
「哭什麼?」他低聲開口,伸出拇指,溫柔拭去姜蜜眼角的淚。
姜蜜得他這般溫柔對待,心中更加委屈,淚意愈發洶湧。
「你都要走了,還不許我哭一哭嗎?」姜蜜拍開他的手,將臉埋入謝知讓頸窩,而後悶聲悶氣道。
謝知讓失笑,將人抱得更緊,感嘆一聲:「許,怎麼不許?只是你這般傷心,我心中也跟著不好受。」
他略微頓了片刻,接著道:「不去了。不去寧夏鎮了。就讓陛下一個人去吧,我在家中陪你。」
「你也就嘴上說說好聽。」姜蜜嘟囔著抱怨。
方才哭過一會兒,她的心中好受許多,卻依然黏著他不肯鬆手。
謝知讓嘆了一口氣,沒再說什麼。
他何嘗不想在家中守著妻子和兩個孩子?
可是寧安侯有句話說得對,覆巢之下無完卵。他若是想同姜蜜安安穩穩過這一輩子,就必須要把那些個礙眼的傢伙全部除了。
此一去,危機四伏,絕處逢生。
朝堂上鬧了幾日,多是擔心皇帝的安危和朝事的處理。
然御駕親征可以極大地鼓舞士氣,利於邊軍擊退韃靼騎兵。而且皇帝不在廟堂之中,便意味著底下臣子們有了許多機會。
如此吵嚷幾日,大臣們終是答應皇帝御駕親征之舉。
而謝知讓身為錦衣衛指揮使,自然要陪同左右,時刻護衛皇帝安危。
此事甫一定下,姜蜜便一直黏著謝知讓,走哪兒跟哪兒,就像剛出生的小貓一般,片刻離不得人。
謝知讓初時叫她攪得心頭髮軟,可見她這般一直委屈可憐的模樣,卻又生出幾分故意逗弄的心思來。
姜蜜正抱著他的勁腰跟著往前走呢,忽而就覺得這方向不對,探出腦袋去瞧。
「你要去如廁呀,那我不跟著你了,你自己去吧。」
姜蜜正要鬆手,卻發現自己的胳膊被謝知讓抓得緊緊的,抽都抽不出來,當下便喊道:「你幹什麼呀?」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在他額頭貼上冰涼地面的時候,寧安侯閉眼,兩滴淚水從眼窩處流淌、滴落,而後消失無蹤。
……
元寧五年正月初一,寧安侯府一品鎮國公夫人謝華氏薨,享年七十五。
子女服斬衰三年。
孫輩服齊衰杖期。
曾孫輩服齊衰五月。
其中,謝邈乃寧安侯府大宗嗣子,代替其父謝知禮為謝老夫人服斬衰三年。
……
正月里掛白幡,此番動靜,引得京城無數權貴紛紛將視線落在寧安侯府。
陳黨大喜過望,暗暗感嘆這謝家老夫人死得真是時候。
謝老夫人一死,寧安侯和謝知讓就必須上書丁憂去職。如此,豈不正是陳家的機會?
仁壽宮中的太后更是恨不能去寧安侯府門口放一串鞭炮慶賀慶賀。
皇權日益強盛,陳家不得不暫避其鋒芒。卻是不想在這一刻,竟會有如此轉機。當真是天無絕人之路。
皇帝召謝知讓於御書房密談一下午。
次日朝堂之上,皇帝將寧安侯和謝知讓的辭官奏摺依次駁回,奪情留職。
朝臣紛紛諫言,請求皇帝全謝家父子的孝心。
雙方拉鋸數日,各退一步。
皇帝答應讓寧安侯解甲丁憂,並下令命宋平威將軍即刻奔赴銀川,代替寧安侯鎮守邊關;而陳黨也默許皇帝奪情之舉,留謝知讓繼續任錦衣衛指揮使。
然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早朝之上,皇帝神色平靜,語氣淡淡,輕聲言自己想要御駕親征。
此話,猶如是往本就不平靜的池子中丟了一塊大石頭,激起無數浪花。
朝堂之上,一片譁然,宛若蜩螗沸羹。
第235章 離別
「陛下說要御駕親征,那些個大臣,怕是要鬧翻天了吧?」
姜蜜坐在桌案邊,一手拿著五福寶葫蘆菱花紋熨斗,一手輕輕整理放在桌上的官服,一下一下將衣裳熨平整。
謝知讓正坐在她對面寫文書,一邊寫一邊說道:「豈止是鬧翻天?太和殿的頂都要被他們掀掉了。」
「陛下這突如其來的一招,自然是打得他們措手不及。我這還是因為在家守孝不能出門,那些個夫人吵不到我這裡來,只紛紛遞了帖子來探我口風。我若能出門,她們非得撕了我不可。」
謝知讓漫不經心道:「理她們作甚?由著她們鬧去吧。」
姜蜜抬頭望向不遠處的謝知讓,沉默片刻,才低聲問道:「真要走?」
謝知讓筆尖一頓,烏黑的墨水便從筆尖滴了下來,在潔白如雪的宣紙上洇出一大團墨漬。
許久,他才輕輕應了一聲。
姜蜜得他回應,低下頭,沒再說話。
屋內就這般陷入沉寂之中。
不知過了多久,謝知讓放下筆,緩緩走到姜蜜身後坐下,輕輕擁住她,取過她手中的那個熨斗。
「這熨斗也挺重的,讓丫鬟做吧。」
姜蜜低聲應好,開口時卻帶了一點哭腔,「可是你馬上就走了,以後好長一段時間,都穿不上我給你熨的衣服了。我……我捨不得你……」
謝知讓叫她哭得心疼,一手托住她的腿彎,一手扶住她的後背,輕輕用力便將人整個都抱到自己腿上。
「哭什麼?」他低聲開口,伸出拇指,溫柔拭去姜蜜眼角的淚。
姜蜜得他這般溫柔對待,心中更加委屈,淚意愈發洶湧。
「你都要走了,還不許我哭一哭嗎?」姜蜜拍開他的手,將臉埋入謝知讓頸窩,而後悶聲悶氣道。
謝知讓失笑,將人抱得更緊,感嘆一聲:「許,怎麼不許?只是你這般傷心,我心中也跟著不好受。」
他略微頓了片刻,接著道:「不去了。不去寧夏鎮了。就讓陛下一個人去吧,我在家中陪你。」
「你也就嘴上說說好聽。」姜蜜嘟囔著抱怨。
方才哭過一會兒,她的心中好受許多,卻依然黏著他不肯鬆手。
謝知讓嘆了一口氣,沒再說什麼。
他何嘗不想在家中守著妻子和兩個孩子?
可是寧安侯有句話說得對,覆巢之下無完卵。他若是想同姜蜜安安穩穩過這一輩子,就必須要把那些個礙眼的傢伙全部除了。
此一去,危機四伏,絕處逢生。
朝堂上鬧了幾日,多是擔心皇帝的安危和朝事的處理。
然御駕親征可以極大地鼓舞士氣,利於邊軍擊退韃靼騎兵。而且皇帝不在廟堂之中,便意味著底下臣子們有了許多機會。
如此吵嚷幾日,大臣們終是答應皇帝御駕親征之舉。
而謝知讓身為錦衣衛指揮使,自然要陪同左右,時刻護衛皇帝安危。
此事甫一定下,姜蜜便一直黏著謝知讓,走哪兒跟哪兒,就像剛出生的小貓一般,片刻離不得人。
謝知讓初時叫她攪得心頭髮軟,可見她這般一直委屈可憐的模樣,卻又生出幾分故意逗弄的心思來。
姜蜜正抱著他的勁腰跟著往前走呢,忽而就覺得這方向不對,探出腦袋去瞧。
「你要去如廁呀,那我不跟著你了,你自己去吧。」
姜蜜正要鬆手,卻發現自己的胳膊被謝知讓抓得緊緊的,抽都抽不出來,當下便喊道:「你幹什麼呀?」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