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管見明將這事和津海腫瘤醫院的管理層一商量,院長都不用考慮,立刻就答應了。

  這可是能給醫院打GG還能創收的項目。

  必須支持。

  而且寧梔的技術他們也都了解,絕對靠譜。

  這次的事情只要操作得好,他們津海腫瘤醫院絕對能在一眾腫瘤醫院當中殺出一條血路。

  該辦的手續很快就準備齊全,沒過兩個月,王佳鳳接洽的那些白血病兒童便陸陸續續來到津海腫瘤醫院接受治療。

  這些孩子們很多都是當初大塘鎮那家化工廠的受害者們,這些年在王佳鳳和各界社會人士的幫助下陸陸續續接受了治療,但大多都只是暫時延緩,而且因為有些醫院治療水平有限,有些病患的情況很不好。

  王佳鳳知道這個情況後,第一時間聯繫這些病患。

  「梔梔,真不知道該怎麼感謝你。」王佳鳳在電話里一個勁地感謝寧梔。

  「您不用這麼客氣,我是醫生,這本來就是我們該做的。」寧梔說,「要不是這幾年我的藥方研究一直不太順利,他們還能早一點兒來看病。」

  他是可以給人治療白血病,但靠他一個人治是不現實的。

  拖到現在已經是寧梔非常努力的結果。

  第一批病人入院之後,寧梔也從京都趕到了津海。

  他們的治療方案依然是以傳統的化療為主,只不過因為有管見明和寧梔在,化療的副作用能大大降低,能極大的提高生活品質。

  不過遇到那種急性的白血病兒童患者,還是需要寧梔出手的。

  寧梔這次來津海就是為了給一個急性的白血病兒童做治療。

  到津海後,他休息了一天,調整好狀態,然後才去看望病人。

  病人大約七八歲上下,非常消瘦,因為之前做過化療,頭髮已經剃掉了,露出青白的腦袋瓜,襯得眼睛特別大。

  看著都覺得可憐。

  孩子的父母是一對老實巴交的夫婦,穿得非常樸素。

  醫生給他們介紹的時候,夫婦倆抓著寧梔的手謝了又謝。

  他們獲得了基金會援助的名額,所以才有機會來到津海。

  「只要能治好孩子的病,我們夫妻倆以後一輩子打工掙錢,償還你們的醫療費。」孩子的母親擦了擦眼淚,激動得已經有些語無倫次了。

  醫務處的主任事先安排好的記者都在場。

  主任道:「不用擔心,治療費用醫院會減免一些,剩下的白血病治療基金會幫墊付。」

  記者對著他們卡卡一頓猛拍。

  都是收了紅包的,至少也要對得起紅包的價值嘛。

  ……

  醫務處主任造勢的時候,寧梔去病房檢查孩子的情況,給孩子把了脈,然後拿著藥鼎和藥材去煉藥。

  他現在煉藥的效率非常高,下午的時候就把藥煉好了,給孩子吃了下去。

  寧梔這次在津海停留了兩個多月,和管見明一起治療了十幾例白血病兒童患者,在實踐中積累了相當多的經驗。

  從津海回來後,他開始減少上門診的時間,大部分時間都呆在研究所里,不斷地實踐,改進藥方,以身試藥,歷經無數次的嘗試後終於研究出了洗髓丹的改良藥方。

  這個時候距離寧梔來京都上學已經過去了整整十五年。

  梁愷之已經八十多接近九十歲高齡,早已退休,安心在家頤養天年,伺弄花草,照顧小灰和小龜。

  前兩年,梁愷之對門的鄰居因為退休了要去給定居在大漂亮國的兒媳帶孫子,想把現在住的這套老房子出手,寧梔便買了下來,從梁愷之家裡搬了出去,和他做起了鄰居。

  這樣既能保有隱私,也方便照顧年事已高的梁愷之。

  「我身體好好的,有什麼好照顧的。」梁愷之道,「你就是太操心。」

  寧梔便道:「在這裡住久了也有感情了,再加上價錢合適就買了,還能繼續跟老師做鄰居,也方便聽老師的教誨。」

  梁愷之才不信他:「我可沒什麼能再教你的了。」

  學生成長太快,讓他這個做師長的很沒有成就感。

  梁愷之抬起眼睛看著眼前的青年。

  十多年過去了,這個孩子仍然和當初他第一次見面的時候一樣,除了眼神變得更溫和了一些,外表幾乎沒什麼變化,看著依然像是二十出頭的模樣。

  這本來是一件讓人覺得很不可思議的事情,但是放在寧梔身上似乎又是那麼理所當然。

  寧梔被他看得莫名其妙:「怎麼了?」

  「我在想你像我這個年紀的時候是不是還是這副少年模樣。你不會七老八十了還是這個樣子吧?」老先生懷疑地看著他,問道。

  寧梔失笑:「怎麼可能?又不是妖怪,能長生不老。」

  最多就是老得比別人慢一點,但還是會老的。

  上個月楊崢調到了京都,總算跟寧梔留在了同一個城市。

  眼瞅著都十年過去了,這對小年輕的感情還跟當初一樣絲毫未變,徹底打消了老先生的顧慮。

  現在的年輕夫妻能堅持十年的都很難得,多的是今天結明天離的。

  寧梔和楊崢異地戀還能堅持這麼多年真的非常不容易。

  老先生唯一遺憾的就是寧梔沒有自己的後代。

  要是寧梔能生個一男半女,自己從小教他背醫書,肯定別有一番樂趣。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