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9頁
所以接到福寧表叔的召見,景旭還有些疑惑。
當然,景旭也沒往正事兒上想。
直到季睿說:「小旭旭啊,表叔能相信的人就那麼幾個了,值得相信又優秀的人,表叔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你啊。」
景旭:「......」
福寧表叔您想幹嘛就直說。
就知道,福寧表叔儘管成了攝政王,那也還是福寧表叔,說,是不是又幹了什麼不好的事?
被景旭用『看透一切』的眼神盯著,季睿:「......」
人和人之間還能不能有點信任了。
不過景旭這小子,這麼快就放下對『攝政王』的疏離敬重了嘛?
景旭:「福寧表叔,您直說吧。」
我做好準備了。
季睿:「.......」
「是這樣,之前阿福不是頒布了一項政令下去嘛,本來是為百姓減負的一件好事,但我以前在外面遊學,見多了不干正事兒,陽奉陰違,專門欺壓百姓的無良小官和當地豪強。」
「所以啊,我準備派個欽差大臣,巡視全國。」季睿捧著臉頰,「思來想去,我覺得你很適合啊。」
話音一落,景旭驚訝地瞪圓了眼睛。
「放心,我怕你沒經驗,還給你配了個助手。」季睿手一指,景旭下意識順著回頭。
小九兩口子從暖閣里探出個腦袋,沖他揮手手。
景旭:「......」
季睿起身,拍拍景旭的肩膀,語重心長道:「要是有拿不準的,儘管交給你九王叔去辦,他有經驗,別怕,出事還有阿福給你們兜著呢。」
話音落下,就看見暖閣里再次伸出一個腦袋,是小皇帝。
景旭:「......」
阿福笑得很友善,本來就長得好看,笑起來的樣子很招人喜歡。
不知為何,景旭覺得阿福笑起來的樣子莫名有些眼熟。
像.....啊,像福寧表叔小時候『對八皇叔撒嬌』的樣子。
景旭:「......」
錯覺,肯定是錯覺!
小皇帝怎麼會對他撒嬌呢。
他們這是第一次這麼近距離見面,上次見還是登基那邊,他站在宗室那邊的隊伍里,遠遠看見福寧表叔牽著他走上高台,接受百官跪拜。
總之,景旭領到了成年後第一個有實權,能幹事的正經差事兒,他還是很重視的。
「福寧表叔,您放心,我不會放過任何一個貪贓枉法、欺壓百姓之人。」
季睿點點頭,讓景旭回家收拾一下,就這幾日離京。
看著景旭大步流星地走出大殿,意氣風發的樣子,季睿搖搖頭,還是年輕人好啊,年輕人鬥志旺盛啊。
....
景旭和小九兩口子離京之後,季睿就著手安排另外的事。
要想有錢,首先得把商貿做大做強。
不過大盛朝自開國以來,採取的都是重農抑商政策。
畢竟行商的人多了,沒人種地,那這個國家是會出問題的。
現在嘛。
缺錢啊,不搞不行。
再說,萬事都有兩面,有好有壞。
隨著時間發展,都會出現弊端。
在季睿看來,讓大盛富起來,百姓富足起來,利大於弊。不過這些事也要一件一件的來。
季睿首先叫來夏尚書和孫相,還有天佑帝留下的兩個心腹大臣,一位楊學士,一位劉尚書。
季睿開頭就跑下一枚重磅炸彈,弄得在場幾人一時半會都沒反應過來。
「我想解除海禁,開海運,通商。」
孫相他們都不知該用什麼眼神看他了,接二連三搞事,說起來跟玩似的,果然不愧是大盛第一紈絝子。
不學無術,不知所謂。
季睿還沒說完,「我準備撥一筆錢,多找些造船的工匠,打造出適合遠航的大船,進行海上貿易。」
也就是說,他開海禁是為朝廷開的,不是為那些商人開的。
這一塊要交給朝廷來管,屬於國有。
不過民間海商要是想跟著喝湯也行,交商稅就行。反正禁止海運,還是有不少海商與官府勾結,偷偷下海。
夏尚書首先表示反對,急得眼睛都紅了,「攝政王,不可兒戲啊。海貿利益是很龐大,但海上航行危險大,沉船、失聯的不在少數,您不要看見以前有人在上面賺到過錢就覺得這事兒輕而易舉。」
「再說了,造船您知道多費錢嗎?以前能造出幾十艘海船,那也是靠世家大族出資的,咱們國庫,您也知道,一艘船都造不出來。」
那是大盛某個時期,一戶部尚書兵行險著,開通海運,還和關西集團談好合作,他們出錢造船,利益四五分。
那位戶部尚書給大盛積累了一筆財富,可後面,海貿的高風險性也越發明顯,虧損的也逐漸變多。
那些船隻造價不菲,修補也貴,動不動就損耗一架,最後關西集團的也覺得風險太高,也就沒再造船出海。
而且,海禁一旦接觸,還有海匪在臨近州府生事。
如今大盛周邊還有強敵,哪有功夫應付海匪。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當然,景旭也沒往正事兒上想。
直到季睿說:「小旭旭啊,表叔能相信的人就那麼幾個了,值得相信又優秀的人,表叔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你啊。」
景旭:「......」
福寧表叔您想幹嘛就直說。
就知道,福寧表叔儘管成了攝政王,那也還是福寧表叔,說,是不是又幹了什麼不好的事?
被景旭用『看透一切』的眼神盯著,季睿:「......」
人和人之間還能不能有點信任了。
不過景旭這小子,這麼快就放下對『攝政王』的疏離敬重了嘛?
景旭:「福寧表叔,您直說吧。」
我做好準備了。
季睿:「.......」
「是這樣,之前阿福不是頒布了一項政令下去嘛,本來是為百姓減負的一件好事,但我以前在外面遊學,見多了不干正事兒,陽奉陰違,專門欺壓百姓的無良小官和當地豪強。」
「所以啊,我準備派個欽差大臣,巡視全國。」季睿捧著臉頰,「思來想去,我覺得你很適合啊。」
話音一落,景旭驚訝地瞪圓了眼睛。
「放心,我怕你沒經驗,還給你配了個助手。」季睿手一指,景旭下意識順著回頭。
小九兩口子從暖閣里探出個腦袋,沖他揮手手。
景旭:「......」
季睿起身,拍拍景旭的肩膀,語重心長道:「要是有拿不準的,儘管交給你九王叔去辦,他有經驗,別怕,出事還有阿福給你們兜著呢。」
話音落下,就看見暖閣里再次伸出一個腦袋,是小皇帝。
景旭:「......」
阿福笑得很友善,本來就長得好看,笑起來的樣子很招人喜歡。
不知為何,景旭覺得阿福笑起來的樣子莫名有些眼熟。
像.....啊,像福寧表叔小時候『對八皇叔撒嬌』的樣子。
景旭:「......」
錯覺,肯定是錯覺!
小皇帝怎麼會對他撒嬌呢。
他們這是第一次這麼近距離見面,上次見還是登基那邊,他站在宗室那邊的隊伍里,遠遠看見福寧表叔牽著他走上高台,接受百官跪拜。
總之,景旭領到了成年後第一個有實權,能幹事的正經差事兒,他還是很重視的。
「福寧表叔,您放心,我不會放過任何一個貪贓枉法、欺壓百姓之人。」
季睿點點頭,讓景旭回家收拾一下,就這幾日離京。
看著景旭大步流星地走出大殿,意氣風發的樣子,季睿搖搖頭,還是年輕人好啊,年輕人鬥志旺盛啊。
....
景旭和小九兩口子離京之後,季睿就著手安排另外的事。
要想有錢,首先得把商貿做大做強。
不過大盛朝自開國以來,採取的都是重農抑商政策。
畢竟行商的人多了,沒人種地,那這個國家是會出問題的。
現在嘛。
缺錢啊,不搞不行。
再說,萬事都有兩面,有好有壞。
隨著時間發展,都會出現弊端。
在季睿看來,讓大盛富起來,百姓富足起來,利大於弊。不過這些事也要一件一件的來。
季睿首先叫來夏尚書和孫相,還有天佑帝留下的兩個心腹大臣,一位楊學士,一位劉尚書。
季睿開頭就跑下一枚重磅炸彈,弄得在場幾人一時半會都沒反應過來。
「我想解除海禁,開海運,通商。」
孫相他們都不知該用什麼眼神看他了,接二連三搞事,說起來跟玩似的,果然不愧是大盛第一紈絝子。
不學無術,不知所謂。
季睿還沒說完,「我準備撥一筆錢,多找些造船的工匠,打造出適合遠航的大船,進行海上貿易。」
也就是說,他開海禁是為朝廷開的,不是為那些商人開的。
這一塊要交給朝廷來管,屬於國有。
不過民間海商要是想跟著喝湯也行,交商稅就行。反正禁止海運,還是有不少海商與官府勾結,偷偷下海。
夏尚書首先表示反對,急得眼睛都紅了,「攝政王,不可兒戲啊。海貿利益是很龐大,但海上航行危險大,沉船、失聯的不在少數,您不要看見以前有人在上面賺到過錢就覺得這事兒輕而易舉。」
「再說了,造船您知道多費錢嗎?以前能造出幾十艘海船,那也是靠世家大族出資的,咱們國庫,您也知道,一艘船都造不出來。」
那是大盛某個時期,一戶部尚書兵行險著,開通海運,還和關西集團談好合作,他們出錢造船,利益四五分。
那位戶部尚書給大盛積累了一筆財富,可後面,海貿的高風險性也越發明顯,虧損的也逐漸變多。
那些船隻造價不菲,修補也貴,動不動就損耗一架,最後關西集團的也覺得風險太高,也就沒再造船出海。
而且,海禁一旦接觸,還有海匪在臨近州府生事。
如今大盛周邊還有強敵,哪有功夫應付海匪。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